第8章 距科举还剩1725天

八不八两的已经入不了楚氏的耳了,因为她两只耳朵轰轰轰地反复响着一句话:王清水想嫁给李大郎!

自打女儿重生回来,她得空便会问村里众人的死法。

王家离得近,她最先问的就是王家人。王尚在外面吹得牛气冲天的,到明年也没拿出大女儿的嫁妆钱,坏人进村,钱氏死在村口,王大米两兄弟遭人砍死在院里,而王清水姐妹惨死屋内。

一个明年将死的人,忽然嚷着要成亲…

妥妥的想逆天改命啊!

任钱氏小嘴继续叭叭,她拿着锄头退回了自家院里。

虞有玥这几日跟她睡的,这会儿还没醒,楚氏进屋摇醒她,“阿玥,娘问问你,李家几兄弟和你怎么躲过屠杀的?”

灰白色的帘帐内,虞有玥皱着小脸,翻了两次身才懒洋洋睁眼,“李家柴房有暗道通往后山山脚,娘你不是知道吗?”

那晚进村的小路上亮起了大片火把,以为是阿爹她们回来了,楚氏和她欢喜的迎出去,还没到村口,楚氏忽然脸色大变,拽着她掉头就往李家跑。

跑得太急,手里的灯,脚上的鞋都掉了,她想要回头找,楚氏用力梏住她的肩阻止她回头。

她喊她,“娘…”

“跑…”声音像被人掐住了喉咙,又低又哑。

村道碰到出来迎李梦回的谢氏,楚氏松开她,低头和谢氏嘀咕了什么,谢氏拖过她就往家里跑。

谢氏手里的灯笼也不见了,村道上黑黢黢的,两人一路竟没摔着,稳稳进了院。

她还没喘上口气,就被谢氏推进漆黑的柴房里,很快,李必归他们也来了,哭着带她走进更黑的暗道。

她以为楚氏知道知道李家有暗道呢。

抱过楚氏胳膊,脸颊在上面蹭了蹭,“娘怎么问起李必归他们了?”

别看楚氏在外面睚眦必报,在家却是个慈母,女儿一撒娇,语气立即软了,“我没去过李家柴房,哪儿晓得李家有暗道?不过我怎么会送你去李家?”

不怪楚氏现在才问,初闻这事,她和虞大山只觉得女儿做噩梦,等两天就好了。

直到女儿又说侄子阿望会在六月初一摔断腿,甚至连怎么摔的都说得清清楚楚,她不禁上了心,让大山给二房提个醒,那天拘着阿望不让他出门,不料阿望翻窗偷跑出去,回来就断了一条腿。

和女儿说的一模一样!

自此,她和大山才信了。

就因为信,才不多问自家人的事,不想女儿再经历一遍家破人亡的痛苦。

这会儿问,也是逼不得已。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女婿被王家撬走吧?

当然,李大郎是她女婿她先前只是猜测,现在从她临死把女儿托给谢氏的情形来看,虞李两家可能还真是亲家。

想到李必归那蠢劲,楚氏浑身不得劲,再想到这样的蠢货还有人抢,恶心得好像吃了一嘴苍蝇,想吐得慌。

看着女儿清澈纯粹的眼睛,楚氏百思不得其解。

她都准备了四十贯嫁妆钱,怎么还让女儿嫁给了本村人?

难道家道中落?

“阿玥...”楚氏敛气轻问,“咱家到明年没破财吧?”

“没有吧。”虞有玥想了想,“我不记得了。”

不记得就是家里没遭巨变,楚氏更想不通了,只得先说王清水的事。

顺道探探虞有玥的反应。

她要是生气不舍,还想嫁给李必归,她就帮她抢。

她要是不在意,呵,皆大欢喜。

可半晌过去,她也只是蹙着眉,既无愤怒嫉妒,也非漠不关心。

楚氏不由得问,“阿玥你怎么想的?”

“李大婶要八两嫁妆钱,王婶会给吗?”

拿不拿得出是一回事,给不给又是一回事,王婶两个女儿,每个八两,加起来就是十六两,王婶能同意?

那些不重要,楚氏道,“你觉得她俩登对吗?”

虞有玥沉默了下,点头。

楚氏笑了,“我就知道阿玥的眼光没那么差。”

谨防虞有玥变卦,楚氏决定先把这事办了。

不就是钱吗?王家没有,她有啊。

拖出床下的箱子,挑了三贯斑驳的铁钱,再装上半碗鸡肉,风风火火去了隔壁。

鸡死了,女儿跑了,钱氏心力交瘁,靠门框坐着,一动也不想动,听完楚氏的话,整个人如枯木逢春,顿时活了起来,“你真肯借我三贯?”

“我哪时撒过谎...”楚氏手伸进衣兜,摸出三贯铁钱丢门槛上,“这不就是?”

钱氏看得咂舌。

这几年赋税重,虽有卖茶这项收入,却也攒不下几个钱。

楚氏竟不由分说就借出三贯来。

“怎么说也是看着清水长大的,哪舍得她遭人嘲笑嫁不出去,这三贯当我借你的,日后有钱了还就成。”施恩嘛,话就得说好听点,别到头来讨不着好。

楚氏又道,“清水年纪不小了,她既中意李家大郎,就趁早把亲事定下吧,为人父母,谁不望儿女日子和顺?”

钱氏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一个劲的点头。

眼睛落在钱上,像种子在地里生了根,挪不动,某一刻,擦手要把钱捡起来,还没碰到串钱的绳子就被一只手拍开了。

她不解地抬起头,“不是借我了吗?”

“不急嘛,先把清水找回来,再请人去李家问问,李家要是同意了我再把钱给你不迟。”

钱氏舔舔唇,一时无话反驳。

这三贯钱本就借来给大女儿作嫁妆的,等亲事落定再给无可厚非。

她撑着门框站起,喊人,“二郎,三娘,四郎,赶紧找你长姐去,这么热的天,中暑了昏在路边怎么办?”

院里没了鸡,霎时空了许多,钱氏不适应,张嘴想聊两句,没开口呢,西屋传来了声,“娘,二哥和四弟出去了。”

“去哪儿了?”

“李家吧。”

这么多年,王清水没忤逆过钱氏半句,哪怕钱氏无端撒气她也老实受着,挑水,洗衣,煮饭,喂鸡,家里的活几乎全让她揽了去。

任劳任怨这么多年,竟为了李大郎收拾衣服离家出走。

王大米哪儿还坐得住?趁钱氏不留神,和王船儿偷跑了出来,准备寻拜把子兄弟谢经帆帮忙。

李大郎是他表兄,如果他能出点力,长姐哪怕嫁不进李家大门也能和李大郎私奔!

真到那时,他就把那两鸡蛋给她们,自己再舔着脸找楚氏要!

兄弟俩穿过竹林,走过核桃树,却看他姐和谢经帆还有他大姑在吴家门前聊得火热。

“大姐…”他喊一声。

三人齐齐抬起头,六只眼精光闪闪的看向他,“来,二郎过来。”

明明大热天,王大米却冷得打颤,慢慢上前,“啥…啥事呀?”

“你是不是又跟虞阿楚背诗了?”

谢氏虚起眼,在他和王船儿身上来回转,目光好像磨得乌黑瓦亮的刀,蠢蠢欲动着。

王大米害怕得咽口水,嘴里老实回,“是…是啊,村里都说谢二郎闹着出家,我…我怕他饿着……”

余下的话不用说,只一句“是”就够了。

谢氏三分了然七分愤怒地打断他,“果真是她!”

她再疯,再癫,脑子还没锈!大字不识一个的忽然满肚子墨,且偷偷摸摸教村里小儿背诗,接着又百般讨好怀着儿子的孕妇,几件事串起来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楚氏,在找一个过耳不忘的小儿!

再想楚氏在她家念那些诗时磕磕绊绊的,之后教侄子们却流利无比,便道楚氏没有骗她,她的确没想起上辈子的事,想起那些事的是虞大山!

否则上辈子老实待村里的人怎么离家这么多天都不归?

她问王大米,“你几时背的诗?”

王大米被她看得胆寒,躲去长姐身后,怯怯道,“昨…昨天。”

是了,儿子白天跟楚氏背诗,夜里她就想了起来,经帆也是在阿三阿四跟楚氏背诗的当晚,如今王清水也是。

楚氏的诗,能叫人想起上辈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距科举还剩1725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