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见面

待他们三人略微安置,已是午饭时间。下人们将他们引到饭厅,杨夫人和两位小姐已经在了!三位少爷拜见婶婶之后,杨夫人一一给他们介绍,又让两姐妹见过哥哥弟弟们。虽说几个兄弟姐妹小时候见过几次,如今长大了,仍是眼生。

两姐妹跟堂兄见礼:“雪楹见过才英哥哥,才哲哥哥。”“雨棠见过才英哥哥,才哲哥哥。”

才佳给两位姐姐见礼:“见过雪楹姐姐,雨棠姐姐。”

杨雨棠盯着才佳感叹:“几年不见弟弟竟然长这么高了?”

杨才佳生在腊月,跟杨雨棠同年出生,比她小八个多月。杨雨棠离开苏州时,他还是个没长开的毛小子,如今比杨雨棠高半头了!两人小时候关系便好,多年未见,自是亲切。

听她主动跟自己说话,杨才佳心底那份熟悉之感又回来了,由衷赞美道:“几年不见,姐姐是越发漂亮了!”

“瞧瞧这孩子,竟是这样会说话。”杨夫人听完十分喜欢,拉着他在身边坐下。

另外两个没想到这个小的到外面还这么喜欢抢风头,眼中尽是不满,正准备插两句,便被打断。

“这小子惯是会说好听话,长这么高了,还跟小时候一样会哄人开心。”说话的是杨老夫人,衣着朴素,神情慈和,步伐矫健地走进饭厅。

几个小辈看她过来,连忙起身迎接,见过祖母。

两位少爷看着她落座,正准备说话的嘴巴此刻紧紧闭起来,安静地像两只受了惊的鹌鹑。

杨夫人亲昵地挽着老夫人坐下,笑道:“才佳这孩子看着就招人喜欢,难怪母亲成日总念叨他。”

说到这里,又补充道:“三位少爷都不错,仪表堂堂,器宇不凡,将来必定有所作为。”

听到这话,两只低头鹌鹑瞬间精神不少。是了,他们将来可是要入仕为官的,作何要怕她这个半截儿入土的老妇人?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将脑袋身板摆得正正的。

“婶婶抬爱,我们兄弟将来高中定会有所作为。”杨才英终于有了底气插话。

杨老夫人叮嘱道:“嗯,此次提前接你们过来也是像你们能早日适应京城环境,安心备考,你们要勤学上进,莫失良机。当年你二叔可没有这样的条件,有上一辈的积累,下一辈也得争气。”

杨老夫人是老太爷的继室,杨家大爷是老太爷的原配发妻所出,原本这对没血缘关系的母子关系还算和睦。直到杨家大爷娶了夫人之后,日日听那歪心思的夫人挑唆,便与杨老夫人离了心。杨家大夫人生的两个少爷都向着自己母亲,从小与太夫人就不亲近,太夫人也从不勉强。倒是杨家大爷的妾室柳氏生的老三杨才佳没被教坏,跟各家相处得都还不错,也深得太夫人和杨雨棠喜欢。

老太爷去世后,太夫人便搬到京城来住,眼不见为净。杨才佳虽然没有太夫人护着,但他机灵嘴甜,博闻强识,杨家大爷一半心思都放在他身上。这次能跟着哥哥们一起来京城,也是杨家大爷特意跟二弟提了后,才得了这读书的机会。哥哥们准备科考,二叔托了关系让他在京城书院读书。

“是。”三个晚辈应声。太夫人也不再啰嗦,让大家开始动筷吃饭,自己也拿起筷子吃起来。

“母亲说的是!”杨文怀就听到太夫人对晚辈的教诲,十分认同。

刚拿起筷子的小辈又站起来迎接,杨文怀挥手让大家坐下:“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规矩。”

“怎么这会儿回来了?”杨夫人奇怪,以为他到晚上才回来。

“冬青告诉我孩子们已经到了,我看没什么事儿,就告了半日假。侄儿们难得来,总想着能早些见上。”杨文怀笑得开心,他许多年没有回老家,老家难得来人,他心里是万分高兴。

看向两个大点的侄儿说:“你们两个今年秋季考试,这段时间就安心在家备考,有什么缺的尽管跟你婶婶说,让他来安排。”

“谢二叔。”两人从杨文怀回来,眼神里面便有了光,与刚刚太夫人说话时完全不同的情态。此刻听二叔这样交代,心里更是得意。

叮嘱完大的,杨文怀又转身对小的侄儿说:“才佳今年十四了吧?”

“回二叔,是,等腊月就十五了!”杨才佳乖巧应答。

杨文怀带头:“嗯,书院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这两日收拾好,就可以过去。里面都是有名的先生,同窗也都是官宦子弟,你用心学,过两年像哥哥们一样参加科举。”

“嗯。”杨才佳听完十分兴奋,恨不得现在就能去读书。

“书院有住宿的地方,我是打算让你住书院,苦是苦了点,但好在能专心读书,少浪费许多时间,你可愿意?”

“愿意的愿意的。”杨才佳本就不是怕吃苦的人,听二叔这么说,心里一百个愿意。

杨文怀听他这样说,甚是欣慰,明白大哥说的没错,老三是个可塑之才,将来一定要好好培养才是。

另外两位也很得意,说是让他住书院,谁不知道那书院辛苦,自认为是二叔怕老三耽误他们两人备考特意安排的。也是,一个毛头小子,二叔家三个丫头,怎么能比得上他们兄弟二人?将来姐妹们嫁出去,可是要仰仗他们兄弟作为娘家人撑腰的。

但这会儿太夫人还在,他们不敢随意开口说话,生怕哪句不如意,就会被这没有血缘关系的祖母训斥。

一顿午饭,大家吃得也算开心,仆人们撤走饭食,杨文怀拉着大家在正厅说话。太夫人不愿意多留,就借口回去午睡离开了!

送走杨太夫人之后,两位少爷的神经总算松了下来。杨文怀问了几句家里情况,他们一一作答。

末了想起母亲临走前给他们说的话,杨才英开口:“二叔家中没有子嗣,但二叔在京为官,门路广,自然会为我们打点一二,来日高中我们兄弟定不会不管自家的姐妹,以后我们兄弟就是姐妹们的依靠。”

话音落下,正厅里一片沉默。杨文怀脸色黑沉,杨才英不知道哪里说错了话,扭头看了看二弟,他也一脸困惑,三弟一直在旁边给他使眼色。

“啊,大哥的意思是说,将来妹妹们嫁出去了,我们就是娘家人,不会不管的。”

正厅里针落可闻,杨才佳叹了口气,放弃挣扎。杨夫人手握着环椅的把手,胸口微微起伏,想必是气得不轻。没有生一个儿子一直是她的遗憾,但是婆母和丈夫从来都没说过什么,只说顺其自然。如今被两个小辈这样说出来,她心里自然不好受。

杨雪楹倒是淡定,没给他们一个反应,当是没听见,心里笃定父亲不会不管。

杨雨棠可忍不了,冷笑一声打破沉默:“兄长们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口舌,即便将来侥幸高中,还未能给家族带来荣耀,怕是要先带来祸患!做官之前,先学学做人做事吧!”

杨才英听完脸气得涨红,一个小丫头也敢教训他?甩开杨才佳阻止他的手,猛地站起来冲着她质问:“雨棠妹妹这话什么意思!”

“大哥什么意思?我父亲待你们如亲子,你们却当我们在拉拢,曲意逢迎?”

杨文怀看了眼杨雨棠,深一口气,压下心中怒火,说:“这是入京的第一课,若是不能谨言慎行,将来定为自己为家族招来祸患。杨家人共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们父亲不在,我这个做二叔的不能不管。科举凭借的是个人的真才实学,以后若是再说出这种荒谬的言论,自己收拾东西滚回苏州。”

两个人听完内心惶恐,赶紧站起来赔罪:“二叔教训的是,侄儿们谨记在心。”

“念在你们刚来,今日就不罚你们跪祠堂。冬青,你去书房将那本吕本中的《官箴》拿给三位少爷,罚抄三遍,抄不完就不要吃晚饭了!”[1]

冬青领命,三个少爷小心称是后不敢再言。

“雨棠,你是做妹妹的,这话不该你说,回去面壁思过一日。”杨文怀不疼不痒罚了杨雨棠,说是不该她说,却没说这话不该说,也表明他认可杨雨棠的话。此事可大可小,但作为父亲此刻想为自己女儿撑腰无可厚非。

杨雨棠起身行礼领罚,表示谨记父亲教诲。

杨文怀打发完三个人离开后,又叫上雨棠和雪楹去书房说话。

“今日的事,你们莫放在心上,想必是你们大伯母又说了什么。我现在只求他们落榜之后,老实回家做生意,至少不会惹事。”杨文怀安慰姐妹俩。

“母亲那里?”杨雪楹提醒道。

杨文怀闻言笑了,说:“你们母亲那里更不用担心,我是一家之主,还能让她受了委屈去?”

杨雨棠凑过去说:“爹爹,万一哥哥们真中了进士,怎么办?”

“啧,你这丫头,怎么说话?”杨文怀瞪她一眼,有些话不能放在明面上说,即使在自己房内,自己孩子面前,也要小心。

然后又训斥她:“今日这话轮不上你说,你老父亲在呢,哪里轮到你一个做妹妹的说话?”

但是想到杨雨棠这个姓,将来定不会在婆家吃亏,他心里也高兴。

“他们在我家,都说到我们头上了!哪还有咽下去的道理?况且难听话让我这个不懂事的说了,父亲就不用说了,难道不好吗?”

杨文怀的心思全被她猜中,点点她的脑袋,笑她何时能像二姐一般沉得住气?

杨雪楹补刀:“难啊难!”

姐妹俩瞬间闹作一团,杨文怀看着心里高兴,觉得女儿没什么不好。

[1]吕本中的《官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