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家咖啡厅,延钦找了个角落的位置,点了一杯可以无限续杯的便宜红茶,打开了那台屏幕有裂纹的旧电脑。
他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搜集所有关于旧城的公开信息。然而,结果令人沮丧。正如沈哲所暗示的,旧城项目几乎处于半荒废状态。公开渠道能查到的信息少得可怜,只有星晖娱乐早期投资一家名为像素工坊的独游工作室的零星报道,甚至没提及旧城这个项目代号。关于他们正在开发的东西,更是毫无水花。
没有合适的身份和理由,如果去直接联像素工坊,大概率会被拒之门外。
延钦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没有系统道具的帮助,仅凭公开信息,他几乎寸步难行。支线任务好像刚开始就要夭折了。
不,一定还有别的办法。系统不会发布完全无法完成的任务。
他重新看了一遍任务要求:“深入调查”、“提交评估报告”。获取信息而已,他可以从项目的边缘信息和行业趋势入手。
延钦转换思路,开始搜索像素工坊团队成员过去的访谈和社媒动态。
几个小时过去,窗外天色渐暗,咖啡厅的客人换了几拨。延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关键词和零碎的信息。
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起来,一个关于旧城项目的草图逐渐在延钦的记录下清晰起来。一个理想主义技术宅发起的空有情怀但缺乏商业化的项目。它的失败或许并非产品本身一无是处,而是它生不逢时,没有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个想法开始在延钦心中成型。他不需要知道旧城的具体企划,但他可以从市场痛点和用户潜在需求这些角度出发,来挥墨一份可以说服沈哲的分析报告。
接下来的两天,延钦的身影出现在各种独游沙龙的聚会点。他不再是那个挥金如土的神秘富豪,也不是试图说服CEO的商业顾问,而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和旁观者。
这几天他听了那些开发团队对商业化的无奈,对保持作品纯粹性的坚持。他参与那些怀念过去网络环境的用户的讨论,听他们抱怨现在社交平台的嘈杂和虚伪,怀念当年在简陋论坛和聊天室里建立的简单真挚的连接。
在这些场合,他偶尔会小心翼翼地抛出一些假设性问题,观察他们的反应,收集他们的看法。他甚至还遇到了一位自称是像素工坊内测玩家的人,对方抱怨说最初的旧城Beta版很有味道,像个与世隔绝的数字小镇,但后来似乎停滞了,再没消息。
这些一线的声音,远比冰冷的市场报告更有温度。延钦屏幕上的内容,从零碎的信息点,逐渐演变成了有条理的分类和初步结论。
第三天下午,延钦回到那间廉价的小旅馆。他泡了一碗泡面,然后伏在狭小的桌子前,开始整理最终的报告。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精准的语言,结合他这两天收集到的信息,构建了一份逻辑清晰的评估报告。
写完最后一个字,延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份报告没有惊天动地的秘密,也没有保证成功的具体方案,但充分考虑了星晖的实际情况和旧城本身的特质。这已经是他目前能力范围内,能做出的最扎实的工作。
就在他保存文档的瞬间,脑海中的系统提示音准时响起:
【支线任务:旧城探秘,完成。】
【任务完成度评估:85%】
【任务奖励发放:积分 300,随机初级技能书x1(已发放至系统空间)。】
成了!延钦心中一喜,立刻打开系统界面。积分余额果然变成了300。而系统空间里,则是多了一本散发着微弱白光的古朴书籍。
他集中意念查看。
【初级数据分析技能书(被动):使用后,永久提升宿主对数字、图表及市场数据的敏感度与基础分析能力。】
没有丝毫的犹豫,延钦立刻选择了使用。技能书化为光点融入他体内,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掠过脑海,看待数字和信息的视角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这个技能对于他接下来可能要面对的情况,无疑是雪中送炭。
300积分虽然还买不起【基础谈判技巧】,但买【初级信息探查券】和【精力补充剂】已绰绰有余。他没有立刻消费,积分宝贵,必须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现在,他手握一份精心准备的报告和刚刚获得的300积分,对于第二天和沈哲的第二次会面,多了几分底气。
他将报告发到了顾晏提供的那个加密邮箱,并附上简短的留言,约沈哲明天见面。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沈哲的反应,等待他通往一百万的第一次机会。
夜色深沉,延钦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第一次感觉,那冰冷的系统任务和债务之下,似乎真的透出了一丝微弱的、名为希望的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