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三月花开

洛石见李意清话里有话,听也听不明白,索性不再多问。

老老实实跟在李意清身后。

两人走在街上,忽然一队人马疾掠而过,直直朝着府衙奔去。

这一行人来去匆匆,自然吸引了无数视线。

“昨儿新知府上任,今儿又乌压压一片人,这江宁府是怎么了。”

“谁知道,见方才那骑马的官员满脸漆黑,怕是不是什么善事。”

“老天爷哎,这些官员争来吵去不打紧,可千万别误了漕船开运的时间。”

“……”

李意清多听了一耳朵,闻言轻声道:“劳驾,请问方才说起漕船开运,这是什么?”

聚在一起说闲话的几个妇人见李意清说话斯斯文文,谈吐不凡,倒是有些局促。

“三月十七,漕船开运,在神卜阁求一块平安石镇舱,可保来去顺利。”

李意清道:“我初来江宁,不知道这平安石是个什么,几位可否再说详细些?”

几个妇人面面相觑。

须臾后,一个皮肤稍黑些的妇人道:“这平安石,采之江底,送去神卜阁供奉,再有玄道子亲笔题书,方才有了祥瑞。将此平安石带在路上,可保行船平安。”

旁边一个人也忍不住补充道:“我听我家官人说,那平安石一块足足好几石重,须得两三个壮汉才能抬得上去。”

“正是呢,”先前说话的妇人点了点头,“光是从江底捞出这巨石,已然辛劳,来回奔波一趟,要花上不少时间。”

“不过好在有些用处,前些年别说是民漕,就是官漕也多有损伤。自从有了平安石,鲜少再听说出了岔子。”

妇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把话讲了个七七八八。

李意清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发出惊叹。

妇人越说越开心,后面还邀着李意清上门做客,一道吃酒。

不过李意清眼下还有事,便婉拒了几位妇人的好意。

*

回到海棠院,茴香自然而然围了上前。

“殿下,今日去神卜阁可好玩?”

李意清看她一脸的好奇,忍不住笑了出声,“好玩,自然好玩,谈笑间,差点花了九千两。”

茴香嘴巴张成了圆形。

她缓了缓,才道:“九千两,奴婢这辈子还没见过那么多的钱。”

她一个月月奉十两,李意清还没进公主府时,就只有八两。

若是没有李意清的打赏,那是一辈子都挣不来的银钱。

“是啊。不过好在没真花出去。”

李意清虽然有些余钱,却也不会将九千两不当一回事。

上次开办书院,她将这些年顺成帝的赏赐用了不少,还是太子妃的接济,才不用操心后头几年的开销。

茴香心有余悸底缩了缩脖子,小声道:“殿下,这神卜阁奴婢是一点都不好奇了。”

李意清笑笑没有说话,正准备喝茶,听到下人来传,驸马回来了。

李意清抬眼看去,只见元辞章身边还站着一个低着头的元咏赋。

李意清见元咏赋蔫头耷脑的模样,心底一沉。

等两人走近,李意清问道:“江宁书院没答应吗?”

元辞章看了一眼元咏赋。

元咏赋察觉到李意清的视线,先问了安,然后道:“江宁书院收我当学生了。”

李意清道:“那怎么一脸灰头土脸?”

元咏赋闻言,紧紧闭着嘴巴。

元辞章见他当真不打算开口,于是出声道:“孩子脾气,被江宁书院其他学子多问了几句,心底委屈。”

元咏赋嘟囔道:“大哥!”

李意清闻言,脸上多了几分放松。

“既然书院已经将你收作学生,你看看是住在家中,还是准备留在书院,”李意清平和道,“等至和四年的春闱,若是能金榜高中,元家一门双进士,自然也不会再有人小瞧。”

元咏赋道:“我明白。”

而后拱了拱手,朝两人道:“大哥,嫂嫂,我先去书房温书了。”

江宁书院卧虎藏龙,自古以来就是大庆科考的重地,学子见识和学问皆是不凡。

即便元咏赋依托相府见识,海州学问,今日光是和几位学生交谈,便已经觉得自身没甚优势。

若再不努力,谈何与兄长齐名。

说完,他一改先前的愁容惨淡,踏步出去了。

元辞章道:“还是你有办法。”

“是你还不愿把诸般压力强加在他的身上。”

李意清摇了摇头,转而说起今日在神卜阁的经历。

等她将自己的猜测说完,元辞章才开口道:“你今日遇到的那一列车马,是六部新上任的盐铁官。”

户部下的盐铁司,掌管商税、盐、茶、铁等事务,手中实权极大。

元辞章顿了顿,接着道:“这位盐铁使,正是原先的涿州的郑同知,郑延龄。”

李意清有些意外,“竟然是他?”

元辞章道:“韩尚书倾力举荐,又有孟家帮衬,得到这个差事倒不难。”

郑延龄既然来了江宁府,几人的遇见是迟早的事。

李意清沉默片刻道:“该来的躲不掉,神卜阁是敌非友,看来想在江宁江中游的愿景,是难以实现了。”

她虽然这般讲,脸上却没什么遗憾。

她目光看向元辞章,眼中泛着光,“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元辞章用手端起一盏热茶,沉吟片刻道:“东升楼和神卜阁有所勾连,想要查出两者背后的东西,倒是有一个共通点可以下手。”

“码头。”

元辞章点头肯定了李意清的说法。

他想了想,对李意清道:“码头那边我会照顾,你今日在神卜阁露脸,只怕会有有心人惦记。”

李意清闻言,神色郑重了几分。

“我知道轻重。”

*

三月初,海棠院中的七棵垂丝海棠开始陆续结出花苞。

点点嫣红配上新绿的叶片,一片热闹欢腾。

天气渐热,茴香和毓心时不五日就会将被子和枕头拿出来翻晒。

李意清这几日不用去外头奔波,在院子重很是惬意。

今日一早,茗禾外出采买了一块新鲜的猪腿肉,又挑了一篮白萝卜,准备做一碗猪肉萝卜汤。

猪肉萝卜汤也是茗禾的拿手好菜,先将肉菜洗干净,萝卜切成片,猪肉焯水后切丁。

猪肉和清水一块熬煮,直到汤底慢慢变白,再下入清透的白萝卜片,煮到其色泽透明,便可歇火装碗。

茗禾在厨房中做了十年多,处理起来得心应手,看见李意清站在厨房门口望着,忍不住笑着道:“殿下稍后,汤已经快好了。”

李意清略微有些不好意思,便走去外面的石桌上等候。

少顷,茗禾将猪肉萝卜汤和一盘香椿鸡蛋端了过来。

小碗中装着半碗米饭,茗禾放上后道:“殿下若是觉得不够,可再来厨房说一声。”

李意清被这香味吸引了,她取了一只空碗,用汤匙舀了满满一勺汤汁。

肉里的油脂被萝卜吸去,汤色清透,萝卜吸了油水后,筷子轻轻一触就被留下痕迹。

软烂可口,香气四溢。

茴香在旁边被馋得不行,“连着吃了一个冬的腌菜。殿下,若是还有的剩,分我一些可好。”

李意清笑着看她,“坐下,一起吃。”

茴香闻言,也不推辞,直接坐下了下来。

殿下来了江宁后,越来越平易近人了。

李意清吃得斯文,吃饱喝足后,还有些意犹未尽。

毓心在旁边收拾东西的时候,忍不住打趣道:“殿下来江宁没几日,可是胃口却比在京中要好上不少。”

李意清闻言,才发现自己近日确实吃的格外多些。

毓心自己说完,不等李意清说话,忽然自己眉间一跳。

“殿下,你这个月的……”

李意清一抬头,就看见毓心紧张兮兮的目光。

“……”

李意清默默看着她。

毓心回过神来,李意清每次身子不爽利她都在旁看护,这个月有没有,她很清楚。

可是毓心还是觉得这事儿有些怪异。

殿下平日饮食都有节制,像现在这样意犹未尽的情况很是少见。

毓心暗自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中,准备稍后去外头请一位郎中上府看看。

李意清看毓心一副严正以待的模样,没有出声反驳。

毓心为人细心,略同医术,请了郎中问过,也好安心一些。

*

毓心将碗筷送走时,李意清回了书房一趟,取了一本书出来翻看。

春日的阳光柔和,透过翠绿的新叶,在大理石桌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这样本该岁月静好的一幅画面,忽然被一阵喧嚣声打断。

“殿下,殿下,求求你给小女做主吧。”

李意清眉心一跳,就看见元昀的妻子张氏贸贸然地闯了进来。

张氏一进门,就看见倚在石桌边看书的李意清,咽了口口水后,大跨步走到了李意清的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殿下,那黄家执意退亲,嚷嚷着不肯娶棉棉,棉棉现在正嚷着不活了。”

元黄两家结亲之事,江宁府人尽皆知。此刻出了差错,元棉的脸面真是没有了。

前些日子夜里就在闹,没想到至今还没有定论。

李意清还没开口,就看见后面紧跟着追来一老一小两个人。

老的是元昀,小的是元朝生。

元昀边走边道:“我看你真是糊涂了,哪能随意过来叨扰殿下?莫在此处继续丢人现眼了,快快随我回去。”

他这话是朝着张氏说的。

张氏却不愿意起身,一双眼睛直白地看着李意清,“殿下,民妇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啊殿下。民妇只有这一个女儿,若是她不活了,民妇可如何是好啊。”

元昀伸手拉她,也没能拉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