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春日徐徐凉意尽无,取而代之的是延绵不绝的燥热。
就算如此,也抵挡不住群聚于树梢下闲话的碎语。
“听闻今日皇后娘娘宴请各家入宫,是起了择选太子妃的心思。”
此言一出,众人了然地对视了眼。
当今太子殿下金尊玉贵,颖悟绝伦,受命于天,出世当日天降祥瑞,久旱逢甘霖,尽显祥和之状,三岁时便由先帝带于身侧亲自教养,听政事,参朝政。
先帝更是在其六岁生辰宴上,越过一众年轻气盛的皇子,册封其为皇太孙,而后八岁监国,临朝参政也是常有之事。
后先帝封其父为太子,也便是今上,崇明帝。
而今太子殿下也已二十有一,且不说是落在世家中,就是寻常人家的男子,到了这个年岁也早已迎娶妻子,指不定还有孩子相伴于侧。
可惜其不近女色。
眼下莫说是尚未娶妻,就是妾室也不曾有。
世家高门贵女皆是翘首以盼,心心念念。
“说起来,我来的路上碰到了崔氏女,一开始还以为是今日下了红雨,她不四下走街串巷,竟然来了宫中。”
“中宫欲择太子妃,她定然是要来的。”
“可惜了,妾有意来郎无情,不然也不失为桩佳话。”
“如今只怕是要成笑话了。”
“此言何意?”
“今日来的世家高门贵女中,还有萧家嫡女。”
意味深长的言语涤开燥热不安的枝叶荡向四下,假山下打着头的宫人眼眸微跳,下意识地看向伫立于秋千下的天水碧倩影,少女精致小巧脸庞中不见怒色,反而带着些许浅浅的笑意,明眸皓齿,更是衬得明媚张扬。
崔家夫人还没有来得及抬腿,就见自家小女面容含笑,穿过小径途经言语不断的众位夫人贵女。
撇见少女倩影,低声言语的高门贵妇霎时间噤住了声,稍显尴尬地对视了几眼。
崔攸宁宛若未觉,颔首问好。
尾随其后的崔家夫人孟聆前来,眸光扫过面色各异的高门贵妇,不语。
若非此刻身处宫中,不宜闹事,她定是要好好地‘问询’一番。
现下孟聆只道:“皇后娘娘还在等着,就不与各位闲话了。”
众人松了口气,纷纷应和,目送着崔家母女两人离去。
适才言语间她们都忘了,若是论起家世门楣,崔攸宁是再合适不过的太子妃人选。
不说崔家是百年来称得上名号的簪缨世家,且论千百年来文官封侯实属少见,然其祖父乃先帝亲封的侯爷,父亲为国子监祭酒,母亲是开国元勋孟国公幼女,出阁前与皇后娘娘还是金兰之交。
如此已然称得上是显赫。
忖着忖着,又觉得不对。
倘若只论家世门楣,崔攸宁也不会至今单相思,可见太子殿下并不看中此。
一时之间,适才还在夸夸其谈的高门贵妇们心思各异。
宫苑墙垣延绵,隔绝往来目光。
径直离去的孟聆身影越过高墙拱门方才落缓了步履,她目光扫过走在前头的宫人,对着不知在想什么的小女儿含糊问:“适才来的路上我和你说的,你可考虑清楚了?”
“嗯?”崔攸宁如梦初醒,面对娘亲担忧顾虑的眸色,她低头忖了一会儿,抬起眸,很轻地道:“我还是想试试。”
孟聆心中一紧,她何曾见过小女儿如此低微不安的模样,不由得泛起了心疼,“如此,等会儿我便和皇后娘娘提提。”
闻言,崔攸宁稍显暗淡的眼眸倏然亮起。
孟聆见状又心疼又无奈,她是不愿小女儿入东宫的。
且不提当下太子与崇明帝之间涌动的暗流,就说女儿心悦太子这么些年,太子对女儿却半分情义全无的情况,就算她真的得偿所愿,往后的心酸苦楚也非常人能够承受。
只是她喜欢,孟聆也没有办法。
得到娘亲应许的崔攸宁悄悄地呼了口气,实际上,她心中亦是忐忑。
自家娘亲与皇后娘娘偶有往来,是以也是提前知晓今日昭和宫明面上是召见京中高门贵妇携家中女眷入宫品茶,实为替太子相看太子妃。
昭和宫能行此举,定然是太子点了头,就是不知他是否已经有了心仪的人选……
崔攸宁何尝不知他对自己无意,可她还是不想放弃这次的机会。
万一呢。
她眼睑微抬正要出声远远地便掠见道浮青色阔袖扬过,倏然止住了音,定定地看着自昭和宫中走出的颀长身影。
他似乎是察觉到了此处,眸子淡淡扫过。
男子眸中的淡漠疏离趋近于冷,好似冬日刺骨雪水,刺过骨血钻入骨髓。
崔攸宁袖摆被扯了下后才醒过神来,随着娘亲一道远远行礼,她目光灼灼地看着男子侧身,朝着与自己相反的方向离去。
目送男子气宇轩昂的身影消失于宫街上,福身请安的孟聆站直了身子,余光瞥见眸子仍旧凝着男子身影离去方向的女儿,心思起起伏伏,半点儿也落不到实处。
察觉到娘亲的眼神,崔攸宁这才回过神来。
四目相对间,孟聆看清她眸子深处漾起的欣喜雀跃,其中还夹杂着微许少女独有的娇羞,她不禁莞尔一笑,问:“就这么喜欢?”
“嗯。”崔攸宁重重地点着头,不见丝毫犹豫。
她是喜欢容琛,喜欢到只要见他一面,都会觉得很满足。
“夫人,姑娘。”前去通传的宫人走出,打断了两人的交流,“娘娘有请。”
珠帘拂过,清脆悦耳。
崔攸宁落后了娘亲半步,跟随着宫人一同踏入昭和宫主殿,不慌不忙地向着主位上的皇后娘娘行礼问安,不过少顷,耳畔便传来道久经宫帏的肃穆嗓音,其间夹杂着微许温柔,淡化了肃穆中的威严。
“和你说过多少次,不用如此客气。”皇后已有一年多未见年少时的闺中好友,忽而见着心中也觉得欢喜,目光不由得被她身后的少女吸引过去,笑道:“这便是攸宁吧,不过三年没见,竟然出落得如此明艳动人。”
崔攸宁微掀起眼睑,看向高位之上的皇后,福身:“攸宁见过娘娘。”
皇后见状,笑意浓了几分,眸中不由得带了些许打量,“赐座。”
跟随左右的女官看懂了她未言之意,安顿好桌案上的茶点稍稍行礼,带着四下伺候的宫娥退出宫殿,离开时不忘带上门扉屏退檐下宫人。
孟聆也是看懂了皇后的意思,静看着门扉合上的瞬间,再次起身行礼:“娘娘。”
“本宫若是没有此意,也不会召你带着攸宁入宫。”皇后侧眸看着娇艳如春日山椿的少女,自己虽身处宫帏但也是听说了崔攸宁心悦自家儿子一事。
崔家乃是百年世家,孟聆娘家于朝堂中更是多有建树,而她也与孟聆相识多年知根知底,更何况,她亦是心喜于崔攸宁。
世家内都道崔攸宁不顾世家女名声走街串巷没个正型,却对她走街串巷的理由丝毫不提,着意磨灭她是为了平民百姓问诊把脉,京中百姓对她多抱有感激之心,且半分贵女娇气全无,和谁都能聊上一二,活泼又明媚。
若是论起太子妃人选,皇后心中还是属意于崔攸宁,不过——
“只是你是知晓的,本宫做不了他的主。”
崔攸宁闻言,眼睫颤了颤。
她明白,如今莫说是皇后娘娘,就是今上,也做不了他的主。
太子自幼养于先帝身侧,彼时尚是端王端王妃的帝后居于王府,就算偶有相见也不过个把时辰,其被封为皇太孙后更是迁居于东宫,就连今上被册封为太子时,东宫亦属于其宫殿,而非今上的宫殿。
“臣妇不强求。”孟聆道出了心里话,她侧目扫了眼小口小口抿着花茶的小女儿,道:“不过是想着尽力一试,日后回想起来不会后悔罢了。”
皇后循着她的视线看向崔攸宁,娇俏可人的模样看着属实叫人欢喜,她想了想,传唤了贴身女官入内,道:“明意,寻个机灵点的带着攸宁四下走走。”
“是。”明意福身让了路,嘴角噙着笑:“崔姑娘这边请。”
崔攸宁眨眨眸,不明所以地跟着门外的宫娥离开,直到离开妃嫔们所居的宫苑,将将靠近砚洗池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皇后是命她们带着自己前来‘偶遇’容琛!
砚洗池位于宫城内东南一隅,亦是太子被册封为皇太孙那年,先帝名工部为其打造的书院,砚洗池一名,是出自他之笔。
此地是其他皇子公主所居宫殿前去东宫必经之路,也是他时常落脚的地方。
宫娥四下打量须臾,不见其他人身影,意有所指地道:“姑娘在此地歇息片刻,奴婢前去为姑娘布茶点,稍后就来。”
“嗳——”崔攸宁出声但没有叫住她,拾步跟着离去,可不过走出三四步又迟疑地停了下来,她确实是想见容琛。
上次在宫外见到他,已经是半个多月前的事情。
思及此,崔攸宁抬首,四下环视了圈,却都没有瞧见容琛的身影,就连他常落脚的凉亭内都不见他的身影。
砚洗池是太子书院,她不便随意走动。
目光许久都没有寻到那道熟悉的身影,崔攸宁想着他不久前来离开中宫,或许是去了旁的地方还没有回来,也没有见其他人影子,她便找了个阴凉的地儿坐着等宫娥回来。
崔攸宁不知道的是,自她踏入砚洗池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入了他人视线。
我带着新文回来啦!
【详细阅读指南】
1.日更,存稿充足,期间有变动会提前请假;
2.男女主非完美人设,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希望大家和谐讨论,不要恶语相向;
3.每个角色都有成长弧度,有低谷有高光,请大家接受;
4.SC,1V1,HE;
5.本质感情流古言,权谋部分不会涉及太多;
6.作者本人不算玻璃心,但不能骂得太难听,过份难听的和扣帽子的反弹;
7.下本开《替嫁入府》,可以提前收藏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择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