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叹人心逆倾销救丝帛,惊才羡采矿兽冶铁术。(一)

第四十二回:叹人心逆倾销救丝帛,惊才羡采矿兽冶铁术。(一)

诗曰:

炎黄枯骨炉中淬,寒门蠹帙雾下藏。

鼎彝重齿百锤炼,爝火沉金出山廊。

瓜分徐家的产业是一件大事要事。

衍望上书陈情,看似保住了徐从霜的官职和徐连芝的性命,背地里又咬下来徐家不少的肥肉。冀州是扶贫的地方,津渡口要振兴航海通商,都是要银子的地方。衍望要求徐家在这两个地方开设大大小小十八家商行,但利润都留在当地,用以扶贫和基建之用。

航海通商自然是需要造船。飒若主张要做蒸汽动力的航船,可没有橡胶,蒸汽装置的产能便不高。要橡胶,便需要越过南丘国边境去向南洋寻觅。

宁国禁止皇族行商,更严禁官员与商贾勾结。唐王自己的俸禄已然不足以支持飒若去研发火铳和蒸汽船,如此,林辞绣等人送上来的黄鱼便不得不受之了。

唐王为飒若请了个司天监中官灵台娘的官职,正七品。虽不高,但飒若只想用这个腰牌调度司天监的天象记案之用。太高的官职她当来心里压力更多。何况,她如今更多的心思在研发火铳、蒸汽船上,宋玉调侃,飒若入工部更合适。

为宋玉请官并不是什么难事,皇上都有意想将她收入朝堂,不然放她在讼师队伍里,只会与衙门为敌。可宋玉是一万个不想当官。无论谁如何劝她,都是花言巧语地推辞。

“无官无夫一身轻!懂吗!”

---------

瓜分徐家产业时,阎岱姬并没有分到半分。她转头去命手下人去往南丘国,捞了一大笔,将南丘国的丝绸倒到宁国来贩卖。奈何南丘国的刺绣、丝帛都比宁国做得更好,一下子在高端丝绸市场里,旁人的东西便卖不上价去。

林辞绣在京中的生意只有低端市场做得好。中高端的份额瓜分不到,一时犯了难,可气得是,偏偏百姓只认南丘国的货。像是中了什么魔一样。莫说林辞绣和徐家这样的老牌商客,任是宁国本土谁的货,都卖不过宁国的货。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唐王和林辞绣想了很多招数,通过许如晦的渠道,复刻宁国的技术。学技术一时容易,可宁国的百姓却是像认血统一样,只要南丘国的丝绸。这样的事情,在往日里林辞绣也见到过。可却没有像今日这般,皇上开口要重整市监,广开商路。南丘国的东西倾销到了宁国,像星火燎原一样不可收拾。

林辞绣试了百遍,连带着捆绑宁国情怀都上了,终究无用。阎岱姬恢复了财路,便更精神了。连着徐家一起看不上。看她重新横行霸道在花柳街,唐王气得不打一处来。

不只是皇族,宁国这种北国文明的百姓们都对南国的金陵美景、粉黛美人、诗词歌赋、丝绸绢帛有一种骨子里的向往。

皇上更是在南省下旨建造了一个江南水乡风格的大型院落。以后便要在那边养不少美貌男子。贵族人家的男儿也要从小送到那边去规训一阵子。这个好活计,衍望买了个人情,给了南省织造。

许如晦摇着扇子对唐王劝慰道,“北国人向往江南,就像南方人向往北国的雪花一样。今冬在下终于看见了皑皑白雪,从前只在画里、书里见,可怎样的丹青圣手,都画不出真实的雪。空气寒冷的味道、不同冰晶的雪花,一脚深一脚浅的行走,哪一样都是亲身经历了才知道。”

众人且乐,又笑起宋玉如何坏,骗许如晦去舔冬天的铁门。

唐王笑罢了,忽而茅塞顿开,“这倒是点醒我了。”

-----------

冬天的铁门,甜的[垂耳兔头],哈哈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3章 叹人心逆倾销救丝帛,惊才羡采矿兽冶铁术。(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