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太子提出要带着弟妹们出城游学、体察农情,这本不是一件坏事。

按理来说,李世民该喜闻乐见的。但他听完了李承乾的要求,斜着眼睛觑他:“承乾啊,你果真是这么想的?”

是真想游学?

还是想找个借口出门撒欢?

李世民也是从年少时走过来的人。十几岁时,他数不清有多少次他打着游学的借口出门,实则是偷偷去郊外放鹰游猎了。那时候李渊未必不知实情,睁只眼闭只眼不戳破而已。如今自己被儿子求到身上,才知从家长的视角,这借口到底有多不堪一击。

“真的!”

李承乾用力点头。那湛湛的大眼睛,看不出一点虚假的片影,真得不能再真了。

“胡闹!”

李世民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残忍地戳破小孩子们的谎言:“宫里难道就没有一亩地了?朕可以下旨,苑囿里的地任你们折腾。为何非要跑到宫外去。”

“那怎么能一样!”李承乾噘嘴,争辩道:“宫外的土可是农民自己的,种多少收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肯定小心呵护。宫里就是一片干巴巴的土,宫人种点好看的花草糊弄下,面子上过得去就行,说不定地里生虫了都没人知道。”

李世民好笑道:“宫中哪有生虫的地还能面子上过得去?早就被官长揪出来了。”

又问道:“这话是承乾你自己想的?还是有人告诉你的?”他一下就联想到了新上任的伴读武明殊。要是能引得太子明白事理,此子可留啊。

“当然是我自己想的!”

李承乾彻底不满,用头顶撞了下李世民的肋骨:“阿耶,是不是我说了什么话,你都觉得是别人教的?就不能是我自己悟出来的么?我在阿耶心里这么笨?”

“哎哟!”后者夸张地叫痛一声:“好了好了,是阿耶错了,不该随意质疑承乾。”

李承乾哼了声:“这还差不多。”

虽然也不完全是他自己想的。是系统未交接的时候,有一次,他悄悄看到花房的内侍敷衍做工、百思不得其解时,从弹幕的评论中自己悟出来的。

倒是武明殊私底下偷偷告诉他:她确实就是借口想出门,什么看农田啊,都是糊弄小孩的借口。只不过,承乾啊,你要在你父皇面前编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再说几句好听的话。他既然那么疼你,即使对动机半信半疑,大概率也是会点头同意的。

譬如此刻,李承乾瞥见李世民迟疑的脸色:有门!

但他的嘴还噘得老高:“阿耶既觉得我那话有理,那出城游学,你同意不同意?”

“……罢了,阿耶允了。”

“耶!”

“不过阿耶还有两个条件,须得你答应了才能出门。”

李世民勾了勾嘴角,眼睁睁见证李承乾从欣喜变为骇然:“你不是说想带着弟妹体察农情么?正巧魏卿从前深谙民生之理,这次出门,你就和他一起,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他罢。对了,回来了须得写篇文章交给阿耶。”

“……啊?”

李承乾的包子脸立刻皱成一团,苦巴巴的。魏大夫的铁口直谏他是最知道的,和魏大夫一起,那不就比酷刑还难受

“怎么?又不想去了?既然如此,那朕就收回成……”

“不行!要去!”

李世民看着儿子龇牙咧嘴的小脸,毫不客气地笑出声来。

待儿子气鼓鼓带着风离开后,他立刻召内侍传唤魏征进宫。结果内侍刚一出门,李世民就后悔了。

他想起了一件事来。

前几天,他不是刚下定决心,少让儿子跟魏征那老头接触,以免让太子变成个天天劝谏的小老头么?他怎么转头就给忘了!

可诺言也许下了,内侍也派出了。再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该怎么办?

偶尔一两次接触的话,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李世民只能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

当夜,他又去了立政殿中过夜。人定时分,帝王夫妻俩同衾同枕在一处,李世民却辗转不成眠。长孙皇后便问起他心事,他犹豫了许久,方才将白日的事分说。

“陛下这是杞人忧天了。”

长孙皇后轻轻笑出声:“小孩子固然喜爱模仿大人言行,底色却难变。承乾那么个活泼好动的亲人性子,怎么变成魏尚书?陛下能想象得出?反正我是不能。”

“观音婢言之有理。”

李世民心下微微安定,又在被衾中拢住长孙皇后的手:“世人之蒙昧者,只道父子人伦乃是顺理成章。可关乎教子之道,有心得者却甚少。为人父母,未必比处理国事容易多少。”

他就是吃尽了父亲偏心的亏的人,最知道个中的苦楚。宁可被千夫所指,也不欲维系那虚伪的孝道。但在子女教养一道上,他爹那套不能学,连条可参考的路子都找不到。

长孙皇后柔声抚慰:“陛下一定能做到的。再不济夫妻一体,陛下不能顾全之处,不是还有我么。”

“也对。”李世民沉沉地叹息:“若我有哪里做得不好,还有劳烦观音婢时时勤谨指摘。”

帝王夫妇都没把李承乾性情大变的设想挂在心上。可惜,他们不知道,后世有条墨菲定律,通俗点说,叫“怕什么来什么”。

李承乾性格底色活泼可亲,但他性子机灵啊,模仿魏征简直不在话下。尤其是在武明殊无意中启发了他的情况下——

“你是说,魏大夫以后是贞观朝的第一谏臣?千年后都有人记得?”

“是啊,何止是记得。”

武明殊还把李世民为了躲避魏征的口诛笔伐,偷偷在袖袋里藏小鸟,导致小鸟被闷死的故事讲给他听。

末了还感叹道:“那只小鸟真是可怜啊,莫名其妙就嘎了。”

李承乾赞同地点点头,又捧着脸皱着眉头忧愁道:“有魏大夫跟着,那咱们只能老老实实的,肯定没法畅快玩儿了。”

他都怀疑,是不是阿耶看出了什么端倪,特意要请魏大夫来辖制他们几个?

“不用怀疑,肯定是的。”武明殊幸灾乐祸。

“那怎么办啊?”

李承乾本意只是感叹一句,但武明殊脑子却飞快转起来,认认真真地想出几条建议来:“要不然,你就滑跪得快一点?”

“……孤是太子,只跪天地君父!”

“哎呀,不是那个意思。”武明殊凑近了李承乾的耳朵:“等他一……你就……他下次就……你也……”

李承乾眼睛倏然一亮。

【omg小武你在教凤宝什么呢!】

【感觉会把凤宝教坏~不过一肚子坏水的凤宝,我爱看!】

【爱看 1,乖宝宝看着让人心疼。】

【真的能行吗?魏征号称贞观第一名嘴,杠遍朝野无敌手诶。能被几个小孩几句话糊弄过去?】

【我觉得可行。】

【笑死,其实可以派出李淳风出战的。魏征大战李淳风,好看爱看。】

“这样真的好么?”他有点胆怯,却又跃跃欲试。

“没问题的,哦对。”

武明殊郑重其事地补充:“事后被人问起,你一定要说自己是无师自通,千万别说这招是我教你的!”

不然要被人知道了,她肯定要被连夜赶出太极宫。

“好!”李承乾也是仗义得很,当即拍着小胸脯保证:“你放心,就算是阿耶严刑逼供,我也不会说出去的!”

武明殊有种自己是菩提祖师,教出了个孙悟空的感觉。她摇了摇头把想法甩出脑海——整点节目效果而已啦,还不是为了直播间流水考虑。有了流水,说不定就能造福整个大唐了。

这事就就此敲定

在人选上,因李承乾上面的四个姐姐与李承乾不算熟稔,纵使心中再意动,思量再三,也纷纷婉拒了来自幼弟的邀请。李承乾也不勉强,客气地拱手拜别,倒是武明殊轻轻摇了摇头。

李承乾问:“怎么了?”

“没什么。”

她只是在想,都说唐朝公主待遇好、权力大,远胜后世的宋明清。可贞观年间却没什么公主有类似的名声流传出来——高阳公主私通辩机,辩机还被太宗腰斩了。可见公主们嫁入功臣之家,还是受到了不少辖制。

李丽质、李恪和李泰自然要去的。再下面的弟弟们年龄就太小了,跟着他们出门不合适,他们的母妃也不放心。

再带上武明殊和李承乾,就是五个小萝卜头。武明殊算完就为魏征点一根蜡,但愿他老人家体力足够吧。

可能李世民也觉得这样的安排,对魏卿实在太不友好,又挑了一位少年人帮忙看顾。这位少年人,也跟他们一行颇有渊源。

——长孙无忌的儿子,李承乾三人的表兄,长孙冲。

同时,也是李丽质未来的夫君。

武明殊在看见长孙冲本人时,就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说李承乾是小学一年级的话,李泰和李丽质还是大班、学前班。

可一看长孙冲挺拔的身量,这最起码也初中生了吧!

【我了个去……】

【啊啊啊啊啊啊滚啊,早婚早育坏文明!】

【难怪李丽质明明是李世民第五个女儿,嫁得比几个姐姐都要早呢,原来是因为长孙冲这么大年纪了。】

【咱就是说,这婚非结不可么?】

根据弹幕提示,李丽质贞观七年出嫁。如今贞观元年,她才实岁五岁或六岁。

那,贞观七年,她最多才十二岁啊!

等到了那个时候,长孙冲最保守也有二十岁了。换算到现在,就是初一和大学生结婚了。

武明殊头一回这么认同弹幕的话:咱就是说,这婚是非结不可么?

偏偏那长孙冲摇摇晃晃地走来,对着几人敷衍地行了个礼,就直奔李丽质而去。

“长乐表妹——”

他还记得,出发前阿耶嘱咐过他,这次陪同游学机会是他阿耶在御前好容易争取来的,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要和皇子皇女们,尤其是太子和他未来妻子长乐公主打好关系。

长孙冲把李丽质一个腾空拎起,不顾她的呼喊,将她抱在胳膊上,又往上颠了颠——他在家看过,阿母姨娘们都这么哄小孩儿的。

这样,表妹会开心吧?

“你干什么!放我下来!”

李丽质被吓了一跳,李承乾和李泰也对着长孙冲怒喝:“快把长乐放下!”

“啪。”

只有武明殊生无可恋地用手盖上眼皮,发出清脆的声响。

不,不是只有……

武明殊分明也听到了另一个人。她抬头四望,逡巡了一番,然后精准定位到一个似乎饱经沧桑、却腰背直挺精神矍铄的老人。

他也用手捂住双眼,发出一声无可恋的长叹。片刻后脸上的表情化作一片狰狞的平静:“闹闹嚷嚷,成何体统!”

武明殊:毁灭吧,这个早婚早育的世界。

魏征:毁灭吧,这个熊孩子的世界。

20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第 31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