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桥水县(6)

房宁早就把药材清单熟记于心,进了回春堂后,她按照古芝的交待,只买一半的药材,然后又去了千草堂,把剩下的药材买了。

出了千草堂,房宁心里轻松了几分,药材算是买齐了,下一步就是去南街。

南街明显热闹很多,各形各色的人都有,房宁很快就被淹没在人群中。说巧不巧,房宁也闻到了饼香味,“热腾腾的大饼,三文钱一个,又香又软!”

房宁的腿开始不停使唤,口水也在疯狂分泌,肚子也开始觉得饿了,好想吃啊...

三文钱一个,不便宜,可是现在不吃的话,下次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她已经很久没吃白面大饼了!

“老板,来两个大饼!”

“得嘞!”

房宁把两个大饼揣在怀里,想着什么时候吃好呢,肯定不是现在。

这条街摆摊的挺多,房宁先看到了陶罐,买了一个。接着又找到一家杂货铺,在里面买到了麻绳和油布,以及冯老娘在临走前交待的粗盐,但是找了一圈,都没看到自己想买的酒葫芦。

“老板,你可知道哪里有卖酒葫芦的?”

杂货店的老板给她指了个方向,“一直往那边走,看到有排槐树,树底下经常有摆摊的,你去瞅瞅,兴许今天有卖的。”

“唉,多谢老板!”

房宁拎起东西,就往杂货店老板所指的方向走去,走了将近百米,果然看到路边种了一排槐树,树下是一个个摆得整齐的小摊。

房宁脚步立马快了些,走近后,在其中一个小摊上看到了水葫芦,房宁心中一喜,忙上前问价:“老伯,这个水葫芦怎么卖?”房宁指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葫芦问。

那摆摊的老伯看着慈眉善目,一张口就是:“四十五文。”

“多少?!”房宁心里有个预算,超过三十五文的绝对不买,这都超了十文了!

老伯:“嫌贵啊?我这可都是自己做的,瞧瞧这壶嘴,一点也不扎嘴,我这葫芦,你随便用,不怕水、不怕火也不怕摔,买一个,三辈人都能用!”

“便宜点,三十文。”房宁说砍价就砍价。

老伯一楞,然后像赶苍蝇一样赶人,“去去去,别妨碍我做生意!”

房宁被赶了,也没生气,起身拍了拍手,“你不做有的是人做,那边有卖二十八文的,我要不是看你做工确实不错,也不愿意多出这两文钱。”

说完直接转身走人。

老伯:“唉,等等!”

房宁微笑,“咋,三十文卖不卖?”

老伯气笑了,“我这手艺可不是那二十八的葫芦能比的,精致多了!”

“我知道,所以我给你三十文嘛!”

“少了点,三十五文。”

“三十二文。”

“...算了,今天生意不好,你拿走吧。”

“成交!”

房宁麻利地数出三十二文钱,递给老伯。

老伯笑骂:“你这小子!”

房宁:你这老头,摆明了要宰我,不过做工实在好,看着比林老爹的手艺要精巧。

终于买到了葫芦,房宁心中有些雀跃,现在只差粮食了。避开高落提到的张记粮铺,房宁选了门面较大的云记粮铺。

买粮食还是很顺利的,细粮二十斤,粗粮十斤,一共花了八十文。房宁又给自己买了五斤大米,花了十五文。

房宁先从冯山给的钱袋里数出八十个铜板,想到自己只剩八个铜板和两块碎银,于是把铜板放进自己的钱袋,拿出一块碎银交给店铺的伙计。

那块碎银大约有三百六十文,最后伙计找给她二百六十五文。

房宁把钱都收进自己的钱袋,看到伙计给她称好的三十五斤粮食,还有陶罐和油布等物,有点傻眼,她买这么多东西,咋带回去?

“大哥,这些东西先放这里,我去买个背篓来!”

房宁出了粮铺,火急赶往杂货铺,等等,她的余光发现有人卖好东西。

“老板,这弹弓怎么卖?”

“十六文一个。”

弹弓是树杈形状,弓架是木头的,这东西没什么特别的,连接弓架的东西是什么,她看不出来。

弹弓老板看出房宁的疑惑,解释道:“这是羊筋做的,弹性极高,比一般草绳做的更结实耐用。”

羊筋替代皮筋?房宁拿到手试了试,手感的确不错,“老板,能不能便宜点?我还有好多个伙伴,他们都非常喜欢这玩意儿,如果好用的话,我介绍他们来买!”当然啥时候来就不一定了。

“十五文,不能再少了。”

看老板的表情就知道确实是最低价了,房宁不再还价,爽快付了铜板。

买完弹弓,房宁又在杂货店花了八文钱买了一个背篓,老板看她又回来买东西,还送给她一个盖子。

房宁背上背篓快速回到粮店,把粮食和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塞进去,怀里抱着陶罐往茶水摊走。

高落远远地就看见她了,冲她微微点头,俩人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房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到衙役就偏过身子,绝不跟他们对视。

终于,一路无事,回到狗洞了!

刘河坐在地上扒拉土玩,见到房宁一下子立马站起来,“你可算回来了!”他最烦等人了。

“快,帮我把背篓卸下来。”

肩膀上一轻,房宁一下子摊在地上,看着刘河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

刘河边拿边问:“你怎么还买了个背篓?”

房宁:“东西太多了不好拿。”

“哦...这是什么...弹弓?!”突然,刘河声音一下子拔高了。

“嘘,你小声点,被人发现就完了!”

刘河一见到弹弓就什么也不顾了,拿在手里爱不释手,被房宁警告后,急切地小声问:“在哪里买的?你要弹弓做什么?”

房宁夺回自己的弹弓,往怀里一塞,“就在南街上啊,买了防身用呗!”

刘河站起身就想去买,房宁见他真要去,赶忙拉住:“你干啥去?”

“买弹弓啊!”

“你有银子?”

“我——”刘河一愣,他确实没有银子,他们俩带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乡亲们的铜板,剩下了一些,现在都由房宁拿着呢。

房宁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行,这是大家伙的钱。”

刘河撇了下嘴,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你有银子,借我点?”

房宁坚决不借,“没钱了!”谁知道他啥时候能还上。

“房宁,你可得叫我一声叔呢!叔叔找你借钱,你怎么会有不借的道理?”

房宁:“我叫你叔,你给我见面礼吗?”

刘河一噎,最后挤出两个字:“抠门!”

高落这时候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一个麻袋,“东西可都买齐了?”

房宁忙答:“高叔,都买齐了,这趟真是多亏你了!”

高落:“这有什么,我也没帮什么忙,他这是怎么了?”高落指了指一旁生闷气的刘河。

刘河嘴巴撅着,看看房宁,又看看高落,“没事,就是有点饿了。”

“哦,倒是我的疏忽了,应当给你们买些吃食的。”

房宁:“那怎么好意思!”她突然想起来自己还买了两个大饼呢,“高叔,我现在没什么东西能感谢你,这个饼给你!”

房宁从怀里掏出两个饼,把其中一个递给高落。

高落一愣,他没想到房宁还会给自己送礼答谢,笑着摇了摇头,“你的心意我领了,饼就留着自己吃吧。”

房宁:“我还有一个呢,够吃了,您今天晌午光顾着我们了,自己都没吃饭呢吧,先吃个饼垫垫肚子!”

高落盛情难却,只好收下饼。

房宁觉得不如现在就把饼吃了,免得待会儿出去不好拿出来,于是撕了一半给刘河,“给,吃吧。”

刘河睁大眼睛,指着自己,问道:“给我的?”他简直不敢相信,粮食对他们这些灾民多金贵啊,虽然他早就馋得咽口水了!

“嗯嗯,快吃吧!”

房宁说完就赶紧咬了一口,真香啊,虽然不如刚出炉的时候软,但反而更有嚼劲,吃起来格外甜。

刘河也开始大口大口吃起来,边吃边憨笑,“嘿嘿,真好吃,房宁,你真是个好兄弟!”

高落看着俩孩子大口吃饼的样子,有些难以下口,他把饼撕成三份,自己吃最小的那份,另外两份分别给了房宁和刘河。

这下,俩人都没有拒绝,因为一旦沾了细白面,就很难拒绝,房宁和刘河边吃边笑,一会儿就把饼吃得干干净净,连嘴巴上的残渣也都抹进嘴里。

这时候,冯山等人已来到狗洞口接应。

房宁和刘河把小东西先从洞口递过去,陶罐勉勉强强也推出去了,还剩下一个背篓和三袋粮食。

两个小袋的粮食是房宁买的,也能从狗洞里递过去,唯有刘河背的七十斤粗粮,只能靠高落了。

高落通过洞口跟墙外的人说话,“山兄,你往北走约二十步,那里有个石头,我站在上面将粮食扔下去,你接着点!”

墙外的冯山:“好!”

高落站在石头上,房宁和刘河俩人抬着粮袋递给他,高落双手接住,脸都憋红了,使劲把它拖到胸口处,然后像举重一样,将粮食举到头顶,再一用力,终于把粮食推到墙头上,高落松了口气。

“山兄,可在?”

冯山:“在,高兄扔下来吧!”

高叔往前一推,粮食就倒下去了,然后听到一声闷哼,是粮食砸进冯山怀里引发的声音。

高落又让刘河把他带来的袋子递过来,这个袋子比那七十斤的粮食要小一些。

高落:“山兄,这是我给你准备的一些物资,你在路上用。”

冯山又接到一袋东西。

患难见真情,他和高落本只是普通朋友,能出手相助已经感激不尽,现在又准备了物资,冯山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高兄,这份情谊我冯山记在心上,如果哪天高兄有需要,尽管吩咐,我定在所不辞!”

高落站在石头上,“好,山兄,一路保重!”

房宁走到城墙十步外,一个起跳,就把背篓甩出去了。

她拍了拍手,过去跟高落告别:“高叔,感激的话不多说,我们后会有期!”

高落哈哈一笑,“你这个小子,像个小大人,有点意思!好了,快出去吧,一路注意安全,到了地方,让你山叔跟我写封信,报个平安。”

房宁:“好咧!”

房宁钻出狗洞时,看到了背着粮食的冯山、刘宽以及李大民,刘宽并不知道他儿子造谣他生病的事,反而一直在担心,所以亲自来等着。

再看他儿子刘河,已经把房宁的背篓背上了。

大饼要不要放芝麻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桥水县(6)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