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冬天似乎格外难熬,去年迟曙的外婆去世了,今年冬天,阳老太太去世了。
还是迟曙那天去超市,恰好听到几个店员在那里说话知道的。
还好是冬天,听说死了好几天了,后来是隔壁超市去找阳老太太有事才发现的,已经硬了,葬礼很仓促,之后就是房子的分配,走法律程序,李阳孩的监护人可以合法取得这些房子,怪异的是,这几个子女办完了葬礼就直接离开了,一晚都不愿意多留,李阳孩被他们送到了精神病院,高医疗费,从房租里扣,冷漠得过分。
迟曙大概能从一些老人嘴里听到可能的原因,阳老太太因为傻儿子的病对他刻意的偏爱和纵容,和对其他子女的忽视,也许她的子女们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的不公平待遇。
阳老太太生前在家里是个有权威的人,像封建大家长那样事事都要做主,当时家里没人敢提要把李阳孩送去精神病院,一提阳老太太就不高兴,阳老太太前脚走,他们后脚就把他送进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无力的报复。
迟曙看着简陋的葬礼,来人却一点儿不简陋,阳老太太是体面人,她的儿女们,也个个体面得很,成家立业,都是自己闯荡出来的结果,因此哪怕这么简陋的葬礼,镇上能去的人都去了,把小小的院落挤得水泄不通,晚上葬礼结束那群子女就直接走了。
也许在他们买好去的票的时候,就已经买好了返程的票,不像奔丧,像是例行公事。后来老太太五七,他们也没再回来,之后,镇子上的人没再见过他们回来。
迟曙是葬礼结束的晚上散步的时候,鬼使神差路过这里,远远的,他就看到了立宵,他骑着电动车带着立晚,立晚抱着立宵的腰,安安静静看着她哥哥,立宵只在这里短暂停留,就离开了。
迟曙整日整夜把心思用到学习上,在四合院里做习题,他一刻也不让自己闲暇下来。
但今年的春节似乎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刚过完年的时候迟林给迟曙打电话。家里出事了,后边迟林亲弟弟的儿子掉水里淹死了,捞上来的时候已经不行了,迟曙对这个孩子印象还挺深,可能是他们都是被遗忘的孩子,那个孩子自小就喜欢玩水,父母没时间管他,整日坐在河边浅滩上,一个人砸水,或者看着河里的小蝌蚪小虾发呆。
迟林开车去接的迟曙,一大早上,应该是要带他赶上葬礼,这说明原来迟林也承认迟曙是迟家的人。
到家的时候葬礼还没开始,但人很多,那个小孩的母亲身边围着三个孩子,她的眼神虚无缥缈盯着河岸边菜园里伸出头的草,已经被来往的汽车压得粉碎,绿色的草酱很鲜艳。
也许是迟攸同回来过的缘故,也许是迟攸同混得确实不错,也许是迟林本人年轻时候也确实还算有本事,迟曙看到来了很多他不认识的人,这其中也包括,立宵和他的父亲母亲。
葬礼快开始的时候有个男人上去拍了拍那个眼神空洞的母亲,那个母亲愣了两秒才想起来自己要做什么,在棺材抬起来的时候配合着管乐哭了起来,嘶吼的声音很像唱戏的,身边也有一群女人跟着她,搀扶她,孩子被埋葬在一个挺偏僻的地方,至少不是祖坟在的地方。
迟曙一整天浑浑噩噩,头晕脚轻,葬礼一结束那些送葬的队伍似乎就瞬间消失了,他一个人沿着陌生的路走回去,陌生到好像每一块石头都没见过,到家的时候,已经开席了。
“怎么才回来?”迟母怪他,给他盛了一大碗酸汤,又递给他一个馒头,“送葬的都回来了,你怎么拉在后边。”
迟曙咬了一口馒头,“早上没吃饭,低血糖了。”
迟母又去怪迟林,“你怎么不给他买点早餐。”
“他也没说。”迟林看了迟曙一眼,“没长嘴,饿了不会说话啊。”
迟曙低头吃饭,胃里难受。
“这是家里的二少爷吧。”迟曙闻声抬头,立云和,立宵的爸爸,站在迟林旁边,揽着立宵的肩膀,笑着说,“我听立宵说迟曙成绩好得很啊,这是家里要出个状元郎啊。”
迟林阴郁的脸上变幻出几分笑来,“哪里哪里,他这是读了几天书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嗳,这有什么好谦虚的。”立云和走过去拍了拍迟曙的肩膀,力道很温和,“要不是小曙帮我家立宵补课,他成绩也不会提升啊,我听立宵说,小曙的数学一直是年纪第一啊,学霸呀,以后立宵的成绩还要你多帮他呀。”
立云和赞许地看着迟曙,迟林笑起来,“你们家立宵谁不知道,搁哪儿哪儿行,会说话会来事儿,谁看了不稀罕。”
立宵似乎非常懒得听到这种话,但是立云和似乎就非常喜欢别人夸他的儿子,他脸上得意的微笑瞬间绷不住了,“哈哈哈,立宵这孩子从小就自立,哈哈哈,这张嘴可比我这个做老子的强多了,你是不知道。我小时候学英语呀,连二十六个英语字母都分不清,我儿子的英语就很好嘛,给我长脸得很,数学这两年也好了些,多亏迟曙了。”
迟林看立云和拐着弯夸迟曙,也顿觉脸上有光,“我倒是不怎么关心这孩子的成绩。”
“哎呀,迟曙这么省心的孩子当然不用操心了,人家自己心里有规划,以后要给村里边长脸,以后你们迟家也是要出大学生啦。”
迟林严肃的脸也难得露出几分惊讶的喜悦,“我想着上完初中认识几个字算了,没想到这孩子成绩这么好。”
“初中怎么行,这孩子的能力以后肯定是名牌大学的料啊,就那什么B大的,就那些学校。”立云和对迟曙满脸的欣赏,“以后做大官回来了先要给我们这破路修修,说不定以后我们几个村都要仰仗这孩子。”
迟林难得摸了摸迟曙的后脑勺,笑起来,“孩子想读就读嘛,家里也不是供不起一个学生。”
“听说攸同前几天回来啦。”另外几个啤酒肚男的凑上来,手里递过来一根烟,“回来没几天又走了,这是在外边发达了,一回来就是给你买房子买车的。”
迟林落在迟曙头上的手又落到他的肩膀上,“那哪里是给我买的,以后不都是孩子结婚用的。”
“我就说攸同这孩子有出息,你看看你前几年忙的,人家一回来直接把房子车买好了,还用得着你再费那劲儿。”
迟林的手拍着迟曙的肩膀,“是啊,有了房子车,我也不愁了,前几年是真难过,你说说到我这一个岁数,不就是等着孩子结婚,要是连个房子都没有,不让人笑话。”
“你家这两个一个比一个能干,谁敢笑话你?”
几个人又笑起来。
迟曙拿着碗往屋里走,迟母正坐着跟几个女的说话,杨念宁站在那里,立宵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很乖巧地陪着,“迟曙小时候也掉过水里,也是一样的地方,这孩子也是怪,掉进去也不扑腾也不叫的,要不是后边那个婶子过河去打麻将,他早淹死了。”
那个婶子接腔,“可不是嘛,那时候那孩子鬼附身似的,不哭不叫,而且掉进去的地方,跟这个孩子一模一样,也是邪门了。”
“照我说,就该找个先生看看,这地方是不是有什么脏东西,专吃小孩。”
迟曙懒得多听,他放了碗筷,要回里屋,被一个站在旁边的女人拉住了胳膊,“这是迟曙吧。”
“哎呦,你都不记得人家。”
“这孩子这几年觉得不怎么见,长这么大了,以前都不让人碰,凶得很,现在看起来乖多了。”那女人扯着迟曙的胳膊不松手,迟曙就站在那里任她扯着供众人赏玩,“以前长得就好看,攸同整天抱着不让人碰,现在越长越俊了,就是瘦了些。”那婶子拍了拍迟曙的腰,“你看看,这骨头一根一根的。”
迟曙缩了一下,松开手,那婶子又扭头跟那几个人说话,“这孩子就是跟水犯冲,你看小时候那么大了掉水里愣是不哭不叫,前几年又被洪水冲了一遭,指定被什么上身了,这不得找个先生看看。”
迟母听了这话皱起眉头,拉着迟曙的手,把人放在身边,“这上身了会怎么样?”
“那不是就被控制了,正常人谁掉河里不叫唤?指定是什么水里的脏东西上身了。我听说村上边有个老婆子是阴阳眼——”
迟曙最不爱听这些,但是立宵一直坐着不动,似乎听得津津有味。
“听说那个老婆子能直接吃刚盛出来的热面条,嘴里被烫得全是明晃晃的泡,她也不嫌疼,还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前些年有个小孩夜哭,他妈抱着那孩子去找那老婆子,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这一句是立宵问的。
那婶子扭头看立宵,“那老婆子远远站在门口,看着那孩子,直接说,你们走吧,他还是个孩子,那孩子她妈看了一圈看不到人,只听那老婆子一个人自言自语似的说话,最后还开了门,好像真把什么送走了。”
“有用吗?”这句是迟母问的。
“那孩子以后再没夜哭。”
迟母心里盘算起来,“那倒是可以去看看,这脏东西要是缠着小曙耽误了学业,就晚了。”
“我倒是听过一个办法。”立宵扒着椅子说,几个人扭头看他,“像是被水里的东西缠住了,大概率是水里的神仙,觉得这人有成神的资历,要是不想被带走,就把他掉水里那地方的水草捞上来供奉,那神仙也是懂事理的,不强求,你拿了东西供奉他,他就把人给你留下了。”
“我倒是没听过。”
“我老师讲的,有科学依据,试试吧。”
杨念宁拍了立宵一巴掌,“满嘴跑火车。”
迟曙觉得有些疲惫,趁着迟母思量的功夫进了屋。他开了窗户往外边看,风吹进来,刮得人打颤。他看了一会儿外边白茫茫一片,觉得眼皮发酸,就关了窗户躺下睡觉了,半梦半醒间,他听到一群喧闹声,接着是门被打开的声音。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夜深了,黑茫茫一片,外边还很喧闹,像是喝酒的声音,迟曙翻了个身,摸到一片温软,他手摸了灯,又放下,等黑夜在眼里清晰下来,他看到立宵半个身子躺在他的床上。
该不是做梦吧。
喜欢的话就点个收藏吧[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成神的资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