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立断

熹微的晨光带给冷寂的临桂大地一丝光明,石之碧率精锐把守浪石江上的凉风桥,余部在桥南的凉风墟村休整,收拢溃兵。

激动、亢奋、恐惧的情绪已经从石之碧的脸上消失,只留下深沉的疲倦。

但他的眼睛仍炯炯有神,让他手下把总多少安心下来。

秦业却不放心,“石爷,要是那女贼首不守信打来了,抑或是南溪山的贼兵不知情……”

“你放心好了,女贼首忙着搜捕金为贵、周一阳,追击往南逃的大部狼兵,暂不会北上。”石之碧心情很好,语气温和,“至少那些乡勇,有宣元德盯着,不打紧。”

说罢,他不由嘴角上扬,吩咐身边一个把总道,“王总镇的兵将都要安抚好,尤其是那些骁勇善战的,银子跟官位,大可以先答应下来。”

那把总也很激动,“石爷,要不要把兵将分开?”

“不必。”石之碧摇摇头,“王总镇已经殉国,只有老子才能庇护他们,不识相的总归是少数。”

秦业低着头撇了撇嘴,却又听那把总问道,“那朱参将的兵?”

石之碧沉默,还没回话,便有人过来报告,说是朱汝忠已到凉风墟村。

“姓朱的,当真命大。”

石之碧明显有些不高兴。

那把总当即道,“石爷,要不要如王总镇……”

“不必,”石之碧道,“朱汝忠损失惨重,掀不起风浪。而且他未能保全王总镇,还有临阵脱逃之嫌疑,正好为我所用。

“若是他不识趣,呵呵!正好王总镇死了,有些罪过也不好都推到一个死人头上,他当个替罪羊正合适!”

那把总恭维道,“石爷深谋远虑,我等远不如矣。”

石之碧哈哈大笑,秦业则恨得牙痒痒,在心里骂了句“惯会拍马屁的狡诈小人”。

不久,朱汝忠骑马过来,快到时他便先下了马步行走来,石之碧也没端着,下马上前迎接。

朱汝忠虽未蓬头,却垢了面。

他满目悲痛,“石兄,总爷他可是真地……”

“总爷他已被贼人所害!”石之碧也悲怆说道,“老天爷当真不开眼,总爷这等忠君爱国的猛将竟落得此等下场!”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骤然转为愤怒,“此事全因金为贵那厮怯战无能,以一万五千大军,败于七千南楚贼,当真该千刀万剐!”

说罢,他又温声说道,“此次能夺回总爷尸首,能救下这么多兵将,多亏了贤弟在后断尾。若是将金为贵换作贤弟,南楚贼早已覆灭!”

朱汝忠眼泪没挤出来,只能干嚎一声,“贤弟”和“断尾”已经让他明白了金为贵的意思。

如今他仅剩三百余兵,便是不想听石之碧的,也只是唯石之碧命是从。

“石兄,请速速回城。”他一副恳切的模样,“若是总爷战死的消息先传回了,城中恐大乱,还得石兄替总爷镇住场面!”

石之碧等着朱汝忠这话,当即不再犹豫,下令全军北上。

两部合兵全速向北,因有宣元德接应,安全经过南溪山下的官道。

宣元德知道王扬德已死,悲愤之下,竟撺掇石之碧和朱汝忠两人去打南溪山,但石、朱两人断然否决,惹得宣元德有些不快。

石之碧在心中冷笑,宣元德这是将他当傻子了,且不说他现在不能得罪大同社,大同社的乡勇野战虽不大行,但守城守寨很有一套,不是他们三部能硬打的。

一旦被纠缠住,四面围城的大同社乡勇都打来,或是那女贼首直接打保家队杀来,他岂不是要落得个王扬德的下场?

“省城紧要,我等必须马上进城控制局势,以免有人借总爷战死之事大闹。何况南楚贼精锐或其外围乡勇随时可能赶到。宣将军,还是尽快回城罢!”

朱汝忠劝说一句,给了宣元德台阶,后者再不满意也只能顺坡下驴,率部与两将回城。

得知明军大败与王扬德已死让郑茂华险些一头栽倒。

因宣元德原在城外,昨日消息甚畅通,他也知道己方在临桂南部已占据优势,哪曾想今日便接到如此恶耗。

不但近两万的援兵没了,王扬德带出城的精兵也几乎全部覆没,仅剩石之碧收拢的千余溃兵和朱汝忠的三百余官兵。

算上石之碧带来的兵马,省城可用的官兵精锐不到三千人。

靠这些兵去压制统合新兵狼兵民欵乡勇义民等去守城,郑茂华心里很虚。

何况援兵覆没,南楚贼定然能腾出更多兵力攻城,无非多或很多罢了。

此外,还有人心。

援兵没了,总兵死了,有多少人会绝望?

郑茂华恨极了王扬德,某一刻甚至想叫人鞭尸,但他到底按捺住了恨意,也明白自己与一个死人较劲全无用处。

他命诸将瞒下兵败和总兵战死的消息,却不想石之碧竟然私自去见了靖江王。

他勃然大怒,登时猜到石之碧居心不良,下令宣元德和周烈去抓拿石之碧,未料阳朔失守的消息传进了城中——

是城外之人大肆宣扬的。

他们拿着总兵旗帜在三面城墙下展示,声称狼兵大败,王扬德已死,他们追击溃兵,逃入阳朔的狼兵在城中抢了一通便又西逃,他们趁机拿下了阳朔。

城中人心惶惶,众多权贵士绅来问询情况,郑茂华不敢隐瞒也瞒不住,只得以实情告知。

城中顿起骚乱,城外之人也重新开始攻城,郑茂华不得不放过石之碧,命他速速镇乱,组织军民坚守省城。

坏消息接踵而至。

溃散的狼兵洗劫荔浦、诈入修仁,随后进柳州府,因象州拒绝狼兵入城,已聚拢了几千人的狼兵竟然直接攻破州城,抢劫一空后又溯江西入思恩府。

大同社追兵跟着这帮狼兵直接收取了荔浦、修仁两县,虽然没有跟去柳州,却南下永安州,与永安和昭平的“奸民”一起攻夺了永安州城。

平乐州县,自此皆不属大明。

桂林府的情况也急剧恶化。

楚粤交界的山区中,一股汉人和苗瑶组成的军队南下,义宁城很快沦陷,永宁州城也没撑住几日即被攻破。

不到一个月,桂林府仅剩省城和永福县城两座城池。

靖江王——准确说,先王去世但尚未正式袭位的世子殿下朱亨嘉召见郑茂华,问询守城计划,对其敷衍之言很不满,竟直接提议让石之碧暂代总兵之职。

一个郡王对地方大员如此明显的施压,不但是越权,更可视为对皇权的挑战。

然则省城危急,朱亨嘉这一举动顶多招致皇上和朝廷轻飘飘的几句训诫,何况朱亨嘉有没有机会听见这几句训诫尚且未知。

就其提议而言,吸纳了总兵标兵的石之碧已经是城中最大的兵头,且他夺回总兵尸首、救回不少官兵,显然功大于过。

而城中四员参将,朱汝忠大概有把柄在石之碧手中,完全是石之碧的应声虫,周烈至少不会反对石之碧上位,只有永宁参将宣元德可能会有意见。

他虽不喜石之碧近来居功自傲的表现,并且犯了忌讳与朱亨嘉串联,但局势如此,他必须稳住朱亨嘉,也必须倚重石之碧守城。

何况情况紧急,指派石之碧代理总兵之职稳定军心,完全是说得过去的权宜之策,最后到底能否去掉“代”字,还是得看皇上和朝廷的意思。

他答应下来,却不想石之碧当上代总兵没几日,竟然建议趁着永福城未失、大同社保家队未北上的时机,放弃省城退往柳州。

令郑茂华心惊的是,城中有不少人赞同此举。

当然,还是反对者居多。

宣元德更是借此大肆攻击石之碧,指控他暗中投降大同社,连周烈也站在了石之碧反对面。

石之碧去请靖江王出面,但郑茂华坚决不肯弃守省城的表态让朱亨嘉打了退堂鼓。

“孤不求郑茂华支持,只要他默认这事,孤便敢拿这个主意。”

朱亨嘉犹豫不决,石之碧知道他不仅仅是因为郑茂华的坚决反对而害怕了,更是因为舍不得省城的家当。

靖江王非太祖直系血脉,乃是其侄朱文正的后裔。

朱文正跟着太祖打天下,战功赫赫,为太祖忌惮,被软禁后不久去世。

但朱文正怎么说也是太祖亲侄子,既然其已身死,太祖索性施恩其后裔,以示宽仁。于是其子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以郡王身份享亲王待遇。

靖江王在桂林这一西南都会承袭两百余年,其积累的家底不知多么丰厚。

换作他石之碧,也不敢说一定舍得。

所以,他只能来一计猛药。

“殿下,这天下非是皇上一人的天下,乃是朱家的天下。”

石之碧跪在地上,毫不畏惧地说出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吓得朱亨嘉面如死灰,指着石之碧一时不知该如何呵斥。

但石之碧却面不变色地继续说道,“殿下,这大明天下本就有你家先祖一半,皇上这一系既然坐不稳,为何不能是你上位?

“以前也就罢了,如今殿下却要因皇上的错误葬身桂林,甚至连靖江一系的血脉也会断绝,这凭什么?殿下你便心甘情愿么?”

朱亨嘉又惊又怒,几次三番想要叫人将石之碧拿下,可又怎么也喊不出声。

“殿下,何谓危机?”石之碧抬起头直视着朱亨嘉,“越大的危险藏着越大的机会!如今大明危机四伏,皇上自顾不暇,殿下你还不为自己考虑么!”

他步步紧逼,“殿下,天子之位有德者居之!何谓有德者,兵强马壮者也!哪怕殿下品德高尚,大不了挽天倾后还政于皇上!但无论如何,殿下要先保全自身!”

他连磕三个响头,“殿下,粤西尚有半壁,唯有殿下这天潢贵胄才能压住那些骄横的土司。无论是保住靖江一系血脉,还是挽救大明天下,请殿下当机立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