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骨子里的温暖

时光流转

傍晚时分,温曲儿挎着竹篮立在林大婶院门前,竹篮里的红烧肉还冒着热气,浓油赤酱裹着肥瘦相间的腩肉,香味扑鼻。

门扉开启,林大婶的目光瞬间被食盒吸引,随即皱眉道:“曲儿丫头,你来便是,怎还带东西!”

温曲儿巧笑嫣然,双手将篮子递过去,笑语盈盈:“大婶,这是我新做的红烧腩肉,特意给你们尝尝。”

林大婶瞧着那篮子,面上不禁浮现出忧虑:“曲儿啊,你不必如此破费,大婶知晓你与玄染日子过得也颇为拮据。”

温曲儿赶忙连连摆手,一脸诚挚:“大婶,不过是一点心意罢了。”

林大婶轻轻叹了口气,满是感慨:“你这孩子,总是这般心善。”

她伸手接过篮子,语气和蔼:“曲儿呀,快进来坐坐吧,大婶正好问问你,那摆摊的事儿进展得如何?”

温曲儿款步走进屋里,笑言道:“大婶,摆摊之事还算顺遂。”

林大婶心疼地看着她:“起早贪黑的,多辛苦啊。”

她细细打量起温曲儿来,心中暗自思忖:这丫头前两三年与自家关系不甚和睦,自己也未曾仔细瞧过,如今已然长大,出落得这般亭亭玉立,真真应了那句女大十八变。

念及此,林大婶面上不禁浮现忧色,她心里一动,提出让林小弟帮忙。

温曲儿有所顾虑,林小弟平日需操持田间农活。

林大婶却宽慰家中农务不忙,且每三日才摆一次摊,并无大碍。

温曲儿心中思量着,自己摆摊的生意向来不错,只是独自一人实在背负不了太多货物,若有林小弟帮忙背负,便能多准备些货物售卖。

再者,又想到林佑和林桃红的纠缠,多个伴在旁总归是好的。

但她坚持要付给林小弟工钱,林大婶几番推辞无果,最终只得应允。

自那以后,每逢摆摊之日,温曲儿便与林小弟一同前往镇上。

镇上南边处

周老夫子的府邸中,弥漫着独属于文人雅士的静谧景致。

书房中,苏玄染一身素色长衫,执笔悬腕,笔触起落轻盈,富有神韵,窗外摇曳的竹影,更添几分雅致。

庭院一隅,青石桌旁,周老夫子与老友李老相对而坐,棋盘上黑白棋子星罗棋布。

周老夫子神色沉稳,气定神闲,专注凝视着棋盘,每一步落子皆经过深思熟虑。

李老却是如坐针毡,嘴里不停嘀咕着:“哎呀,老周哟,你这步棋走得可不明智呀!”

周老夫子仅是侧过头来,向李老投去一个既无奈又包容的眼神,那眼神似嗔还笑。

他面色依旧平静无波,只是眉头微皱,似对李老的咋呼有些许无奈,但又因早已对其脾性习以为常,故而并未多言,依旧专注在棋盘上。

遥想当年,他们曾是儿时的至交好友,携手踏入朝堂为官,如今告老还乡,又重回幼时镇上。

李老这爱与周老夫子拌嘴的脾性,却始终如一,未曾有半分改变。

周老夫子性情沉稳内敛,并不怎么理会他这咋呼吵闹劲。

李老目光自棋盘上抽离,转向正专注书写的苏玄染。

李老微眯起双眸,细细打量片刻,微微颔首:“老周哟,你这弟子着实出彩,依我之见,以他这般水平,前去应试,想必是毫无悬念吧?”

周老夫子也将目光投向苏玄染,眼中满溢着欣慰:“今年便有意让他前去应试,玄染早已取得童生资格,只是家中突遭变故,故而耽搁至今尚未踏入考场。”

他捋了捋胡须:“玄染资质聪慧,天赋极高,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李老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瞧他运笔如飞,神情专注,定是胸有成竹。老周啊,你当真是教导有方,能收得如此弟子,实乃你的福气!”

周老夫子呵呵一笑,满含谦逊:“哪里哪里,不过是这孩子自身勤勉奋进罢了。

苏家院子内,夜色朦胧

苏玄染端坐于窗前之畔,烛火倾洒在他冷峻白皙的面庞上,泛出浅浅光泽,清瘦的身形,若劲竹,自有坚韧之韵。

指尖毛笔轻转,垂眸专注书写,仿若这世间喧嚣皆与他无关。

“叩叩叩”,一阵敲门声从门外传来。

“请进。”苏玄染清浅的音色不疾不徐地传来。

“苏玄染。”温曲儿款步而入,声音里满是欢快,清脆唤了一声。

慢悠悠行至他身后的书桌旁,悠然落座,她慵懒轻倚靠着茶桌,与伏案书写的身影背对而坐。

良久,温曲儿启唇,语调满是喜悦之情:“苏玄染,今日摆摊收获颇丰,比往常多卖出一倍,多亏小弟帮忙,往后糕点便能多备些货了。”

苏玄染手中毛笔微顿,轻应一声,眼底闪过一丝情绪,陷入短暂的怔愣。

五岁那年春日,老槐树下洒着细碎的阳光,父亲将书卷摊开在石桌上,耐心地给他讲解书中字句。

一旁的小木桌上,三岁的林小弟正攥着粗短的竹笔,吃力划下歪歪扭扭的笔画。

苏母蹲下身,温柔地握住林小弟的手,手把手教他画下启蒙的第一笔横。

时光流转

傍晚时分,夜风吹拂而来。

温曲儿正和林小弟坐在一处,品尝着据说在当地没人食用的螺蛳。

两人手持竹签,剔出螺蛳肉,吃得正欢时,便听得“吱呀”一声,院子门被轻推开,苏玄染信步迈入。

林小弟乍见他来,猛然起身,双眸霎时明亮,脸上绽开绚烂笑容:“苏大哥,您可算回来了,我可盼着您呢!”

苏玄染向来冷峻的面庞,竟浮现出柔和之色,清冷眼神变得温润。

他款步上前,语气温和问询:“小弟,如今可还有学习之举?”

林小弟一怔,挠头憨笑:“苏大哥,我……我现在跟着我爹伺候田地,并无学习。”

苏玄染垂眸望着他局促的模样,缓声道:“无妨,若你想学,尽管来找我。”

林小弟眼睛倏然亮起,又黯淡下去,他声音带着迟疑:“苏大哥,我天资愚钝,恐难学好,况且您即将应考,我不能耽误您。”

苏玄染闻言,微微颔首,未再言语。

自苏玄染踏入院子门,温曲儿捏着竹签的手不自觉顿住,目光追随着他颀长的身影。

只见他对着林小弟露出少见的温和,冷峻的面容也变得柔和起来。

温曲儿目光中带着几分怔忪,她见过苏玄染执笔时的专注,见过他读书时的沉静,却从未见过他这般柔和的模样。

这人骨子里,着实是个极为温暖的性子,只是却未曾这般和煦对待过自己,不过,倒是常在一些细枝末节处,让她感受到暖意。

瞧着他们二人话语告一段落,她晃了晃手中的竹签招呼道:“苏玄染,快来尝尝这螺蛳,滋味可是很不错。”

苏玄染侧过头,目光从螺蛳上掠过,轻言:“多谢。”言罢,转身朝着自己房间款步行去。

夜色如水,一阵轻柔的敲门声,再次打破屋内的静谧。

“请进。”苏玄染执笔的手未停,音色清润浅淡。

温曲儿徐步走进,径直行至他身后的茶桌旁坐下,轻倚茶桌,沉浸在对螺蛳滋味的回味中。

“苏玄染”良久,她语调欢快上扬。

她眉眼弯弯,笑意盎然:“那螺蛳的味道当真绝啦,我幼时常常去捞取,鲜美极了。”

“嗯。”在她身后的苏玄染轻应一声,声音低低沉沉,似带着若有若无的思绪。

他手中握着的毛笔稍顿,深邃眸色略微暗沉几分,眼神中隐有细微波澜涌动。

温曲儿托着腮,望着窗外的月色,唇角勾起温柔的弧度。

现代都市的月夜,她蜷在外公外婆中间,搪瓷盆里堆满红亮的螺蛳,外公总爱用牙签挑出鲜嫩螺肉,外婆欢笑絮叨着“慢些吃”。

两种时空在月色里悄然交融,竟让她生出几分不真实的恍惚,似伸手就能触到外婆鬓角的白发,又似指尖只能攥住这缕穿堂而过的晚风。

时光流转

温曲儿静静站在院子里,看着那几条规整有致的菜垄,心中满是感激。

这一方小小的菜园子,是林大婶一家子帮忙的成果。

他们不辞辛劳前往溪边,一担又一担,挑回足量的沙土,跟发酵好的枯针叶搅拌均匀。

在院子里帮忙修筑菜垄,又一起将菜苗种下,方造就了眼前这有模有样的小菜园子。

是夜

苏玄染推开院门,刚一踏入,便瞧见一旁整齐的菜垄,不由微怔,眼中闪过讶异。

他靠近菜拢,静静伫立在那,月光似水,轻柔洒落,映照着他挺秀的身形,在月色下勾勒出朦胧的清隽轮廓。

夜色渐深

苏玄染宁静端坐在案前,垂眸凝视纸页,手中毛笔悬腕而书,笔尖落下的每一笔都苍劲有力。

温曲儿素手托腮,慵懒斜倚在他身后茶桌旁。

她双眸璀璨,眉飞色舞讲述着今日林大婶一家,特意前来帮忙的种种事宜,话语间满是感激与欢喜。

苏玄染全神贯注书写着,手中毛笔在纸页上轻盈游走,虽未抬头,却也在静静聆听着她的浅吟轻诉。

时光悠悠

温曲儿来到这异世已有两个多月,她也渐适应此间生活。

非摆摊日,午歇后,她闲来无事,背起背篓,不紧不慢朝镇上行去,打算随意逛逛。

她悠然自得漫步在镇上街道,时而停下脚步,打量那些小巧别致的玩意,时而闲庭信步穿梭于各个摊位间。

忽然,一道清俊的身影撞入眼帘,那人一袭素色长衫,身姿卓然,可不正是苏玄染。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