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南》
文/温知鱼
日喀则。
本波山下,仲曲河南,雪域敦煌,伫立其中。
萨迦曾是一代王朝的都城,辉煌过后,只存留一隅。
如今的萨迦寺,北寺早已荒芜,仅剩保留完好的南寺可供人瞻仰。寺内供奉了许多佛像灵塔,拥有无数撼动人心的佛龛和壁画,同时也坐落着世界上最大的经书墙,但除了当地居民,知道这里的人极少,来参观拜谒的游客更是屈指可数,即便是寒暑期等旅游旺季也不例外。
藏区寺庙大都历史悠久,由于建筑构造原因,佛殿中长年见不到阳光,光线幽暗,外圈和内室也未曾增设具体的现代照明工具,因此日日燃着酥油灯。
主殿内佛木林立,浑然天成,中间三排巨型红漆木柱下,一群身着绛红僧袍的喇嘛齐刷刷盘坐在膝盖一般高的木床上低头诵经,左铃右杵,间隙摇动手中的法器,梵音四绕,连绵不绝。
烛火摇曳间,微黄柔和的光调顺着铜色底座层层向上渲染,很好的诠释了法华经上说的那句“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通明”。
姜楠从入定状态出来,跪坐在蒲团上直勾勾地注视着正前方那尊新镀了层金色的佛像。
有数道光线穿过墙壁上方的木格子窗倾泻而下,落在其身,光与影交汇着,蕴结出一种神圣美妙的意境,空气中满是藏香燃烧的味道,弥漫在呼吸里,足以使每个来此的浮躁人找回片刻心中宁静。
端详良久后,她低头看向一直攥在掌心的紫檀手串,指腹无意识摸起珠子,一颗,又一颗……恍惚中,想起了自己出现在这里的原因,那双向来冷静的双眼泛起微不可察的怔忡。
也许说出来都没人相信,究其根本只是因为陌生人的几句话。
大概一月前,姜楠还身处千里之外的南疆。
那是个阴天,刮着风,她终于忙完了‘西行记之新疆篇’这个摄影系列最后的收尾工作,在瓦恰经过短暂休息后驾车回塔县,打算按照原本的计划搭乘第二天的飞机离开南疆。没想到天不逢时,仅仅出发不到一小时就遇见了暴雨,考虑到人身安全问题她选择停下就近住一晚,等雨停了再继续上路。
也就是那个傍晚,她在村子里遇见了一位游行喇嘛,慈眉善目的,从外表看不出年龄几何。
两人一同在避雨,左右无事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
后来姜楠出钱请对方吃了顿饭,离开前那喇嘛为表感谢,赠给她这条由一百零八颗小叶紫檀串成的念珠,除此之外,还有几句话。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有因有缘灭世间。”喇嘛说到这看了她一眼,微微笑了下继续说,“小施主心善,此地往南有渡你的因,亦有助你的缘。”
因为这些话,姜楠鬼迷心窍般退了后续的返程机票,转道去往叶城,从那里出发,沿着路途艰险的219国道,由北往南,走过一个个垭口,翻过一座座达坂,经过羌塘无人区,走过泉水湖死人沟,转过阿里的冈仁波齐神山……即使途中遇到诸多意外,也没有阻挡她前行的脚步。
她就这样怀揣着希冀一路辗转来到了日喀则。
可惜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始终未能有所获。
既碰不到那个因,也摸不着那份缘。
直到此刻,佛祖堂前,经声穿耳,她突然想明白了。
也许从一开始就是她太过奢妄,不过几句辨不出真假的言语,她竟信以为真,将此视作救命稻草,固执地追寻至此,却从未想过如此幸运之事怎么可能会发生在她这个运气向来不好的人身上。
更何况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苦,佛如何渡尽?
姜楠叹了口气,小心将手串收起放进外衣口袋。
诵经结束的经堂不知何时早已人去楼空,殿内除她之外,只剩先前亲手为佛像镀新金的老住持闭目盘坐着。
她在原地思索了一会儿,起身上前:“上师。”
老住持闻声缓缓睁眼,看她:“施主有事?”
姜楠轻点头,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施礼:“上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您指点一二。”
她的嗓子还病着,发出的声音嘶哑刺耳,为防止对方听不清,她将语速放的极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您说,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回想起来只有痛苦,是不是除了死之外,穷其一生也无法得到救赎和解脱?”
老住持仔细端详了一番她的脸,说:“施主被心魔困住了。”
姜楠垂眸没作声。
住持并不在意她的沉默,面上挂着慈悲又平和的笑容,温声道:“我们每个人来这世上活一遭,时间短暂,须得学会放下,过于沉溺过往,到头来只会是徒增忧虑自己为难自己。”
太多情绪翻涌至心头,她瞅着地面看了好一会儿,才怔怔开口说:“道理我懂,但有些事情不是想放下就能放下的……”她没把话说完,又重新沉默了。
“万事万物,最终都会化为这天地间的一部分,包括人也是一样。”住持微微一笑,捻着佛珠那只手伸出来在她额头点了一下,“就如同此刻,我不知道你从何处而来,也不知道你最终要往哪里去,我所能知道的,仅仅是你现在站在我面前。”
住持话音刚落,姜楠尚未来得及有任何反应,旁边台子上距离她最近的那盏酥油灯,灯芯突然爆开了花。
她目光偏过去,一霎后回头。
住持表情无明显变化,仍旧含着浅笑看她:“看来施主有佛缘。”
“上师,那我该怎么做呢?”她问。
“顺其自然。”
“佛家讲究因果,缘来则聚,缘尽则散,强求不可取,万事万物冥冥之中早有定数。”这是离开大经堂前老住持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姜楠跨出门槛,仰头望了眼天空。
早上来的时候艳阳高照,这会儿外面却已是雨幕沉沉,晴转雨,看起来并不是个好兆头。
雨中的萨迦寺看起来越发古朴,她回想着刚刚和老住持那一番谈话,满腹心事地踏上门廊。
万事万物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所以,这一切都是注定好的吗?
她沿着廊道往外走,一路经过的地方目之所及处空无一人,静谧的只有雨声敲打地面的响动。
从天井庭院穿过去,尽头是一条长长的昏暗甬道,出口被垂下来的深色厚重布幔严丝合缝的遮盖着,姜楠走到跟前将布幔掀开,视野立刻变得开阔起来。
刷刷的雨被风卷着落在她身上,凉意侵袭,倒让人清醒过来了。
姜楠后知后觉地退半步回到屋檐下,摸了摸脸,又摸了摸头顶,还好只淋到了一点雨。
她用纸巾擦净水渍,把双肩包拽到身前拿雨伞。
心中不由感到庆幸,自从五天前外出遇到暴雨生了病,之后出门她都会随身携带一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瞧,如今这不就用上了。
风从耳边刮过,姜楠一不小心吸了口凉气,喉咙立刻开始发痒,她捂着嘴低咳了两声。
一想到自己现在这幅破锣嗓子就是五天前那场暴雨引起的,她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事说起来也是一连串预想不到的意外,起初只是受凉小感冒,她以为喝点药就没事了,没想到后来居然开始发高烧,严重咳嗽,导致扁桃体发炎,不过一夜便坏了嗓子失了声。经过这几日不断治疗,从一开始根本说不出话,到现在用药后恢复一半的嘶哑,咳嗽倒是勉强止住了,但说话声还是跟砂纸磨擦桌面一样刺耳难听,也不清楚究竟还要多久才能彻底痊愈。
真是令人头疼。
姜楠苦闷地呼出一口气,举着伞柄解了按扣正要撑开,一抬眼,猝不及防愣住了。
阴雨天,青砖红墙下,前方长长的转经道上出现了一个高个子人影。
那人身着庄严神秘的红黑色藏族服饰,双手合十,高举过头顶,正朝着远处山体间的五座白塔遥遥叩拜。
头顶是混沌阴霾的天空,脚下是潮湿弥漫的大地,那道虔诚的背影就这样十分突兀的出现在她眼里。
周遭的一切在此刻都莫名静止。
一时间,强烈的视觉冲击,令她心一颤,不由自主晃了神。
不知过去多久,那人渐渐有了下一步动作。
姜楠隔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看他站直身体,看他冒雨前行,看他所过之处一个又一个转动起来的经筒,心中无端流淌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直到她察觉不对反应过来时,才惊觉自己竟然盯着一个陌生人看了这么长时间。
“真是莫名其妙,我到底在做什么啊。”她喃喃自语着,移开了视线。
忽然,外套口袋里的手机有规律的震动起来,姜楠掏出来看了眼,是之前订好的闹钟,提醒她到点该吃药了。
出来已经大半天,也确实该回去休息了。
她裹紧外套,不再分神驻足,踱着步离开了。
就在姜楠转身的刹那,有风平地而起,檐上经幡浮动,檐下风铃乍响。
那人正正好转完最后一个经筒,有所察觉似地回首望来。
他立在原地未动,视线被随风飘散的雨滴扰乱,瞧不太清楚,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模糊的背影一步一步往外走,渐行渐远,直至在转弯处消失不见。
叮铃,叮铃铃……
伴随着阵阵铃音,寺院深处的角楼响起了钟声,轻轻重重的,交织在一起,似乎这广阔天地间的每一种声音,每一次风动,都有着独属于它们的命运。
这个故事原本叫《白日焰火》,几年前曾经在晋江粗略写过一段,后来因为学业原因没继续下去。
现在闲下来重新提笔时,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应该是一个不算长的故事,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叉掉。
永远感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