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01

临淄城,齐王宫。

山雨欲来风满楼,温热午后,季恒服了汤药歇下,才眯了一会儿,天空便忽然开始风云变幻,大风卷着落叶灌入了殿内,吹得满室纱幔飘扬,木窗“轧—轧—”作响。

长生殿九扇屏门大开,季恒蓦地惊坐而起,见天空风起云涌,天生异象,一时有种不祥之感,手不觉间抓紧了被褥,攥得指尖微微泛白。

紧跟着,“咣—!”的一声巨响。

季恒吓了一跳,忙掀开被子下了床,叫道:“小婧,来福?”

他一面唤,一面咳,一面向殿外走去。

他每月服用的药丸断了,最近身体正病痛,此刻又从昏睡中惊醒,感到五脏六腑都仿佛被人一把掏出来了一般,胸口传来阵阵闷痛。

来福刚正坐在檐廊下打盹,手中拿着一把蒲扇。

他午饭吃多了,正困得雷打不动,听公子唤他,这才慌慌张张起了身,说道:“来,来了公子,这就来了!”

说着,一转身,便“砰”地撞到了身后门框上,向后踉跄了两步,又一屁股坐回了原地。

季恒:“……”

来福倚着木柱,微微翻着白眼道:“有点头晕……这就来了公子……”

“算了,你不要再挣扎了,继续睡觉吧好吗?”

季恒说着,坐在门前履阶上穿好了一双鞋,撑起了油纸伞,便冲入了雨中。

来福在身后道:“公子,你要去哪儿?”

季恒大声道:“马上要下大雨了,阿嫂可能会害怕,我过去看看她!”

大风撕扯着树冠,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珠开始噼噼啪啪、密密麻麻往下砸。

来到了芷兰殿时,季恒一身白衣已崩满了泥点,下摆一圈全湿透了。

他站在殿门前拧干了衣袍,而后脱履入殿。

齐王后即将临盆,腹部已高高隆起,行动十分不便。

听到声响,她翘首问道:“是阿恒吗?”

“阿嫂,是我!”季恒说着走上前去,在王后榻下的竹席上坐下了。

阿嫂后背靠着床头,正在卧床养胎,看过来时却是满目忧愁,问道:“你阿兄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吗?”

季恒垂下眼睑,摇了一下头。

因一些缘由,他叫当今齐王一声阿兄。

而按照大昭礼法,诸侯王们每年正月要入都朝请天子。

原本只是例行公事,阿兄又十分顾家,往年办完了正事,早则三月下旬,最晚四月中旬也就回来了,今年却是晚了一个多月也杳无音信。

阿嫂就快要生了,最近正因此事胡思乱想,担心阿兄是否是出了什么意外?

季恒心里也没底,派人到沿途传舍打听消息,最远派到了梁国国都睢阳。

那人昨日回来了,说齐王年初时从睢阳过路,曾在传舍下过榻,但返程尚未接待到。

“要么是阿兄饶了路,要么是阿兄动身晚,还没到睢阳……不过梁王也还没回来。”

季恒尚未及冠,个头已接近成人,眉眼间却还是青涩,认真思考时,样子莫名有些乖。

他抬起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向了阿嫂,说道:“兴许是长安有什么要紧事,把诸侯王们都留下了?阿兄是齐王,若是有什么事,此刻恐怕早传遍了,所以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

听了这话,王后眉间忧色稍减,应道:“好。”

季恒又道:“今日学堂休沐,要不要把阿灼、阿洵都叫来?外面电闪雷鸣的,也免得他们害怕。”

提到这对儿女,王后总算舒展了眉头,应道:“好啊。”说着,派人去请。

季恒又道:“阿嫂猜猜他们两个会不会来?要不要打个赌?”

其实他是想转移阿嫂的注意力,否则一直这么提心吊胆的可怎么行?

果不其然,王后面露笑意,说道:“阿灼恐怕不会来,她若是午睡睡着了,这雷不劈到她脸上,她是不会醒的。且下雨天,她恐怕也懒得出门。”

“阿洵倒是警觉,但你若问他害不害怕?要不要过来啊?那他恐怕也不会来。”阿嫂笑开了颜,说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怕打雷呢?王太子要有王太子的威仪!”

“哈哈哈哈—”

想起姜洵那个小正经,季恒简直笑得要命。

等待之时,王后似是又想起一事,说道:“对了。”

她从枕头下拿出一条红手绳,说道:“马上便是五月五,阿嫂编了条手绳,你试试。”

五月份天气湿热,易滋生疫病,昭国人便认为五月是邪祟作怪、极为不祥的月份。

尤其五月五,更是被称为“恶日”,因此要在手上戴红手绳以辟邪,要在门上挂艾草以祛病。

季恒又自幼多病,王后便也格外重视,每年这时都要亲手编一条红手绳给他。

季恒接过那红手绳,竟莫名红了眼眶,说道:“多谢阿嫂。”

王后只道:“没事。”

其实他与齐王一家并无血缘关系,齐王一家一家姓姜,是正儿八经的天潢贵胄、高皇帝的嫡系子孙,而季恒姓季,显然沾不上边。

大概是在十七年前,他在六国旧贵族、累世公卿、钟鸣鼎食的季家出生了,是胎穿过来的。

他父亲季太傅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大儒,齐王姜坤便是季太傅的学生之一。

这两人亦师亦友、亦君臣亦父子,时常坐而论道,感情甚笃。

不过季太傅是老来得子,季恒出生那年,季太傅已近知命之年,后来在季恒十岁之时,季太傅便仙逝了。

齐王很难过,又看季恒年幼失怙,身体病弱,很是可怜,便把他接到了齐王宫悉心照养。

这七年里,可谓是阿兄如父,阿嫂如母。

季恒把那红手绳戴到了左腕上。他身材清瘦,又皮肤白皙,红手绳戴上去,便更显腕骨处苍白脆弱。

王后说道:“阿恒太瘦了,这几年个头长了,可手腕还是这么细。”

季恒垂眼,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这身体先天不足,后天的确也没怎么争气。

而在此时,殿外宫人通报道:“王后,公子,太子殿下到了。”

屏门自两侧推开,王太子姜洵一袭黑衣、束发未冠,迈着稳重的四方步走了进来,在季恒身侧跪坐下来,叫道:“母后。小叔叔。”

没错,这“小叔叔”叫的便是季恒。

记得季太傅在世之时,便时常带他与齐王一家游玩,所以在入宫之前,季恒便已经与齐王一家熟识了。

而那时姜灼、姜洵还是叫他小哥哥的,毕竟季恒也就大他们四岁。

后来是齐王接他入宫,说往后大家便是一家人了,这才正式捋清了辈分。

因为季太傅是齐王的老师,季太傅应比齐王大一辈分,齐王便叫季恒唤自己为“阿兄”,让姜灼、姜洵也改口叫季恒“叔叔”。

对于这称呼,季恒倒是一开始就挺习惯的,毕竟季太傅是老来得子,季恒不论走到哪儿,辈分都是这么的大。

在宗亲里,还有一个比他大三十来岁的人要叫他一声爷爷呢!

相较之下,被两个小自己四岁的小孩儿叫叔叔,他已经觉得很正常了。

可姜灼、姜洵却是很不习惯,对着当年只有十岁的季恒,这“叔叔”二字是怎么也叫不出来,便又在前面加了个“小”字,要叫他小叔叔。

小叔叔就小叔叔吧,反正他确实也没多大。

他勾起手指,刮了刮姜洵还很滑嫩的脸蛋,问道:“阿洵功课做完了没有?”

姜洵微微垂头,伸手摸了摸被季恒触碰过的地方,说道:“功课做完了。”顿了顿,又解释说,“我听说母后、小叔叔都在这儿,担心你们会害怕,所以就过来了。”

季恒“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是担心我们会害怕,所以才过来的!”

姜洵莫名红了脸,一方面觉得季恒是在调侃他,一方面又觉得季恒是在夸他长大了,左右摇摆之下,心里还是偏向欢喜,赧然抬眼,又偷偷瞥了季恒一眼。

季恒一袭白衣,端正跪坐在席子上,因身上衣料轻薄,身材也很单薄,总给人一种很柔软的感觉。

明明身体病弱,可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间却又透着一股生动的开朗劲儿。

在姜洵眼里,季恒从小便是这般模样。

一个温润如玉、疏朗如月,而又不失活泼的小公子。

又等了片刻,去请翁主的宫人也回来了,说翁主在睡觉,便没有打扰。

知子莫若母,这天雷滚滚果真没能惊动到姜灼的午休。

季恒则拉着姜洵陪了王后一下午,直到天黑才请辞离开。

他轻轻合上了屏门,而甫一转身便是叹气摇头,走到一半又在庭院内顿住了脚,叫道:“左廷玉。”

左廷玉跟在季恒身后,应道:“主人。”

“再派几个人到吴国、赵国、梁国,打听吴王、赵王、梁王都回来了没有?”季恒想了想,又道,“再派几个人到长安,看看长安有没有什么风声。”

左廷玉应道:“喏。”

他一直劝阿嫂不要胡思乱想,可他自己也忍不住要胡思乱想,此时此刻,恐怕没有人比他更担心阿兄的安危。因为他知道一些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东西。

他穿的这本书,男主人公是当今天子。

书中朝代名曰大昭,大体上仿照西汉年初。而众所周知,在西汉年初,摆在皇帝面前的是两道一旦处理不好,便要山崩地裂的难题。

一个是匈奴,暂且不论。

而还有一个,便是在各封国内掌着实权的诸侯王们。

这些诸侯王不是天子的叔叔,就是天子的弟弟,总之都姓姜,都是亲戚,每年也会聚在长安叙叙感情,这几年倒也没出过太大乱子。

但长此以往,也还是会成为王朝尾大不掉的一大问题。

且这尾大不掉,究竟是有多大呢?

在姜炎登基之初,昭国五十三郡,有二十七郡都掌在了诸侯王手中,剩余二十六郡才由天子直接管辖。双方几乎一比一持平,属实骇人。

不过这姜炎也是个狠角色,登基后南征北战,不靠削藩,却是靠开疆拓土硬生生将这比例拉到了如今的二比一。

可即便如此,诸侯王仍占三分天下。

总之,这本书便讲了天选之人姜炎,如何外御匈奴、内斗诸侯王,彻底解决王朝这两大忧患的故事。

但令人难受的是,这本书断更了。

还刚好便断在了靖安十一年春,也就是此时此刻。

他记得天子似是下定了决心,要修剪诸侯王羽翼,具体手段写得隐晦,但书中描写了一番长安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不难看出,姜炎似是布了一张网,只等诸侯王入都朝觐。

这段氛围太过紧张,他直接看了个大通宵,而正看得抓心挠肝、一目十行,拇指迅速翻动页面,可翻着翻着——却忽然什么也翻不出来了!

退出去一看——发现这本书已断更了两年。

而最让人难受的是,大概是他“欲知下文”的执念太强,到了第二天醒来时,他便穿进了书中,在季太傅府呱呱坠地……

这些悲惨过往都暂按不表。

总之,他一直都很清楚,阿兄身为诸侯王之一,有朝一日,也极有可能成为被天子“解决”的对象之一。

但天子与齐王之间的感情又很复杂。

他们是一对异母兄弟,从小一处长大,感情极好,兄友弟恭,可命运却不断将他们推向了两边。

直到断更那一章,姜炎看待弟弟的目光都十分复杂。

有疼爱,有怜悯,当然也有恨。

以至季恒一直拿不准,天子准备如何处理阿兄?

是削藩?

还是干脆除之而后快。

姜炎身为小说男主,虽杀伐果决,但道德上并无明显瑕疵,在书中对待诸侯王问题时,也一直秉持着不犯事便不动,犯了事,只要不是造反,便也不会赶尽杀绝的态度。

而齐王,一来他是宽厚悲悯、与世无争的性子,对兄长很是恭敬,二来,天子对这弟弟也仍有感情在。

季恒便想,到了后期削藩时,天子顶多削齐国一两三个郡,总不至于要了阿兄的性命。

天子要削藩,也不会拿齐王开第一刀,书中姜炎那一番布局,也并非针对齐王……

季恒想着这些事,一夜辗转难眠。

而在第二日,时隔十七年,他也终于翻出了那“下一页”。

阿兄回来了,却浑身是血,奄奄一息。

开文啦,激动搓手[奶茶][奶茶]

下面是阅读指南:

1.季恒受 X 姜洵攻,受养成攻,双洁,本章中季恒17岁,姜洵13岁

2.朝代仿西汉初年,七王之乱以前,诸侯王手中权力比较大,并且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接班人称王太子,这些不是谬误哈;但毕竟是架空,很多部分会根据剧情需要来灵活设定,切莫考究[合十][合十]

3.感谢大家多多收藏、留评,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001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