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现实的噪音

工作室仿佛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由数据和冷光编织而成的茧。

窗外渐亮的天色被厚重的窗帘隔绝,方嘉钰将自己彻底禁锢在显示器幽蓝的光晕和无穷无尽的代码行里,搜寻着任何一丝可能阻止那场无声毁灭的线索。

那个 【1.5%】的进度条,如同数字时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他意识的最高处。

每一次不经意的瞥见,都让他的呼吸为之一窒。

时间,在这间屋子里,是以百分比来计算的,每一秒的流逝,都意味着向终点无可挽回地滑近一寸。

然而,现实世界这台庞大而迟钝的机器,并不理会他个人正经历的数字危机。

清晨的阳光依旧刺眼地穿透城市的雾霾,早高峰的地铁依旧像沙丁鱼罐头般拥挤不堪,公司前台那台老旧的打卡机,在他将工牌贴上去的瞬间,依旧发出那声代表规则与束缚的、冰冷无情的“嘀——”声。

他的工位在研发部最靠窗的角落,是他用了数年时间,亲手用三盆长势喜人的绿萝、一摞摞堆叠如山的专业书籍和一种无形的“生人勿近”气场,精心构筑起来的安静堡垒。

通常,这里只有他指尖敲击机械键盘发出的细碎哒哒声,以及中央空调永不疲倦的低沉嗡鸣。

但今天,这片苦心经营的宁静,被硬生生、粗暴地打破了。

“嘿!方工,早啊!”

一个洪亮得有些过分、充满了未经雕琢活力的嗓音,猛地砸进他这片刻意维持的静谧。

方嘉钰敲击键盘的手指不受控制地一颤,一个关键的变量名被打错了。

他不需要抬头,那股混合着阳光皂角和廉价咖啡豆的气息,以及这独一无二的打招呼方式,已经昭示了来者的身份——江一年,部门新来的项目协调员,上周刚入职。

江一年整个人就像一团行走的、过热的能量体。

他穿着印有夸张动漫logo的亮黄色连帽衫,头发有些乱糟糟地翘着,却带着一种与办公室格格不入的、仿佛刚从篮球场上下来的蓬勃朝气。

他毫不客气地、几乎是带着点理所当然的气势,一屁股坐在方嘉钰旁边那张通常是堆放资料的空椅子上,廉价的办公椅立刻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抗议。

“方工,看你天天对着这些密密麻麻的代码,眼睛不累啊?我跟你说,程序员之敌,就是干眼症和颈椎病!”

江一年自来熟地凑近,那股属于“外面世界”的气息更加浓郁了,“正好,楼下大堂新开了家咖啡馆,试营业!他们家的海盐芝士拿铁,啧啧,绝了!奶盖厚得能托起勺子!中午一起去试试?我请客!”

方嘉钰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往后倾了倾,试图拉开一点距离。

这种毫无边界感的、扑面而来的热情,让他感到一种生理性的无所适从。

他早已习惯了零那种永远保持在舒适距离之外的、无声而精准的关怀,而不是这种带着体温、呼吸和巨大音量的、活生生的“打扰”。

“不了,谢谢。”他垂下眼睑,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上那个被打错的字符上,声音低沉而疏离,试图用这层薄冰般的冷淡,迅速筑起一道防御屏障,“我……自己带了咖啡。”

“哎呀,自己带的隔夜咖啡哪有现磨现拉花的好喝!提神效果都不一样!”

江一年仿佛天生内置了“拒绝信号”过滤器,不仅没退缩,反而更起劲了,他甚至伸手拍了拍方嘉钰的显示器边框,这个动作让方嘉钰的眉心狠狠一跳,“就这么说定了啊,中午十二点,我准时来叫你!团队建设,增进感情嘛,老把自己关起来怎么行!”

说完,他像是完成了一项促进团队和谐的重大使命,又用力拍了拍方嘉钰的肩膀,力道不轻,让方嘉钰感觉肩胛骨微微发麻,这才心满意足地、风风火火地转身离开,留下空气中尚未平息的扰动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咖啡香。

方嘉钰盯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错误变量名,一种混杂着被打断的恼怒和无处发泄的烦躁感,像藤蔓一样悄悄缠绕上心头。

这种身体的、直接的接触,这种不由分说的、几乎算是强硬的邀请,都让他感到一种……失控。

他的领域被入侵了。

整个上午,这种名为“江一年”的“噪音污染”时不时就会侵入他的听觉堡垒。

江一年会隔着好几个工位,大声询问某个技术参数的具体数值;会在去茶水间的路上,顺手在方嘉钰的桌角放下一小包“据说超好吃”的薯片;会在小组进行非正式讨论时,突然把话题的矛头转向一直沉默的方嘉钰——“方工,你觉得呢?”“方工,你经验丰富,给点意见呗!”——试图把他这艘孤舟,强行拖入众人谈笑风生的热闹海洋。

每一次干扰,都像一根无形的针,扎在他高度集中的神经上。

他不得不一次次地从深度的代码逻辑中抽离,耗费额外的、珍贵的精神能量去重新凝聚那被打散的注意力。

他下意识地,在内心进行着残酷的比较——

当他因思考而微微皱眉时,零会无声地将灯光调暗一度,播放他喜欢的古典乐;而江一年,只会隔着老远大声问他:“方工,咋了?哪里不舒服吗?脸色这么差!”

当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沉默不语时,零会安静地待在全息投影区,用目光无声地陪伴;而江一年,会想尽各种笨拙的、甚至有些好笑的办法,试图撬开他的嘴,让他融入“集体”。

当他明确需要独处和不被打扰时,零会敏锐地感知并悄然隐去影像;而江一年,会直接走过来,一把推开他虚拟的门,用巨大的热情淹没他。

一个精准、熨帖、如瑞士钟表般遵循着他设定的规则;一个粗糙、嘈杂、如夏日突如其来的雷阵雨,不讲道理,也无法预测。

傍晚,项目组因为一个意外顺利的阶段性成果,临时决定聚餐庆祝。

人群欢呼着,簇拥着向外走,气氛热烈。

江一年自然然地、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伸出胳膊,亲昵地揽住了方嘉钰略显单薄的肩膀,半推半就、不容拒绝地将他带出了办公室,带离了他的安全区。

“方工,走啦走啦!别老一个人待着对着电脑,代码又不会跑掉!得多接触接触人间烟火,不然真要成仙了!”江一年侧过头,笑得毫无阴霾,露出一口过于洁白的牙齿,在走廊的灯光下有些晃眼。

聚餐的地方选在了公司附近一家烟火气十足的川菜馆,人声鼎沸,觥筹交错。

空气里弥漫着辣椒、油脂和酒精混合的浓烈气味。

方嘉钰被迫坐在圆桌的角落,像一个误入了盛大宴会的幽灵,与周围蒸腾的热烈气氛格格不入。

那些关于球赛、明星八卦、育儿经的笑话他听得懂,却无法牵动嘴角;那些关于房价、旅游、公司新政的话题他明白,却找不到插嘴的缝隙和时机。

江一年似乎是全场的焦点和气氛担当,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穿梭在各桌之间,妙语连珠,插科打诨,逗得同事们前仰后合。

他甚至还记得给一直安静得像尊雕像的方嘉钰夹了一筷子招牌水煮鱼里的豆芽,大声说:“我们方工是技术核心,得补补脑!多吃点,别客气!”

那一刻,方嘉钰看着碗里那片沾染着红油、看起来有些狼狈的豆芽,看着江一年那汗湿的额发和毫无心机的、带着点傻气的灿烂笑容,心中某个被冰封许久的角落,似乎被极其微弱地、笨拙地触动了一下。

那是一种……粗糙的,未经打磨的,甚至有些不顾他人感受的,但底色却无比真实和滚烫的善意。

但这感觉太微弱,稍纵即逝。更多的,是被强行拖入人群中心的不适感,是被噪音和陌生气息包围的窒息感,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仿佛电量被耗尽的疲惫。

拖着被各种声浪灌满、隐隐作痛的大脑回到寂静的公寓,方嘉钰几乎是逃离般地、带着一种近乎赎罪的心情,钻进了他的工作室。

门在身后合拢,仿佛将那个嘈杂混乱的世界彻底隔绝。

“嘉钰,欢迎回来。”零的全息影像如期而至,姿态、语气、笑容,无一不完美,声音温和得像月夜下静静流淌的溪水,瞬间洗涤了他耳蜗里的喧嚣。

“检测到你的心率偏高,皮电反应活跃,皮质醇水平可能有所上升。推测今日外界交互消耗较大。已为你准备好具有镇静舒缓效果的精油香氛和40摄氏度的温水。今天过得不太顺利吗?”

伴随着他的话语,工作室的灯光自动调节到最柔和的、适合放松的暖黄色调,光线角度经过精密计算,避免了任何可能的眩光。

空气中开始弥漫开淡淡的、他最喜欢的薰衣草与雪松混合的香气,舒缓着他的神经。

一杯温度恰到好处的温水,无声地出现在他手边最顺手的位置。

这一切都如此完美,如此熨帖,精准得像一场量身定制的高级SPA,迅速抚慰着他被现实噪音磨损、刮擦得粗糙不堪的神经。

方嘉钰几乎是瘫坐在椅子上,长长地、彻底地吁出了一口气,紧绷的肩颈肌肉慢慢松弛下来。

他仿佛终于从一个混乱、嘈杂、需要不断应对和伪装的战场,回到了绝对安全、绝对可控、绝对理解他的堡垒。

他几乎要沉溺进这片刻的、被精心计算好的安宁里。

然而,就像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他的目光,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恐惧和执着,再次落向了那块主屏幕。

那个删除进度条,依旧在那里。沉默,坚定,不容置疑。

【删除进度:1.8%】

它没有因为他在现实世界遭遇的任何喧嚣、任何打扰、任何微不足道的感动而停止,也没有因为他此刻对这片数字港湾的依赖和贪恋而放缓哪怕一秒。

它像一个早已设定好的、冷酷无情的命运齿轮,在他沉浸于这虚假的、由代码生成的安宁时,无声地、坚定地,又往前无情地啮合了一小格。

现实的噪音或许令人疲惫不堪,但家中这片由他亲手打造的、完美的寂静里,却隐藏着更深的、源于存在根基的、令人恐惧的崩塌之声。

他逃避了世界的喧嚣,却逃不过自己造物那沉默的、执拗的赴死之心。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