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步报告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外星人,像ET、像异形、像怪物、像克苏鲁……可真的看见了这样“普通”的它,那种似乎合理又似乎不合理、似乎意外又似乎不意外的兴奋与失落,同时席卷了他们的理性。

做再多的心里建设,也不及面对面的瞬间带来的冲击。走进BX内部,看见两个违和的“它”之时,所有人的呼吸都停顿了。每个人的耳朵里都听见了剧烈的擂鼓声,指尖不自知地在防护服下蜷缩,想要抓住什么实在的东西,却只抓到一手冰凉的汗。

他们得咬紧了牙才能控制住自己不傻笑出来,或者不大喊大叫的像个疯子那样。他们的脸在保护罩后面憋得扭曲,必须不停用舌尖剐蹭着牙齿凹槽才能确认自己真的处在现实里。

想欢呼;想跪下;想转身就跑;想不顾一切地伸手去摸一下、确认那是不是真的体温……就在这片理智蒸发、只剩下感官的混沌边缘——

蒋玉麟的声音透过耳机,将众人的情绪拉了回来,“语言组!尝试沟通!”

这一刻,佘栖云对蒋老师的钦佩又添了几分。之前一直觉得蒋玉麟此人太油滑的。能成为首批接触组的组长,蒋玉麟的勇气和抗压能力十分出众。

人类与Q族开始了首次面对面的对话。Q族很快展现出强大的学习能力,“真是太幸运了,我们遇到了善良的人类。”

蒋玉麟冷静地说:“请先别急于给我们定性。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补给?水?食物?能量?请具体说明。出于安全考虑,我们需要了解你们的生物构成基础。碳基?其他?这关系到我们能否提供合适的帮助。”

Q族成员平静地解释:“水与有机营养物,用于维持个体生命的基本活性。我们是碳基生命。还有能量。”它想了一下,也许在选词,“氦-3,用于驱动飞船。”

符钧和一直紧绷的嘴角抿得更紧,他通过加密频道对卡列夫低语:“它们干嘛不直接停在月亮上,氦-3要多少有多少。地球上的氦-3比黄金更金贵。谁知道它们一台发动机要喝掉多少?”他的手指无声地扣在扳机护圈上。

那位M国的航空学家忍不住插话,语气即兴奋又困惑:“等等!你们跨越了数百光年?用了多久?以什么方式?超光速?曲速引擎?这艘飞船既然使用聚变能源,又怎么实现曲速航行?”他指向周围泛着柔和光芒的舱壁,“它的推进机制到底是什么?你们如何……”

Q族成员客气但直接地打断了他:“技术细节在当前信任度不足的情况下,请原谅……我们首要需求的是生存。我保证,在补给交付之后,我们一定配合你们,逐步开启技术交流。”

蒋玉麟坚定回应:“任何补给交付,都必须以双向生物安全检测为前提。我们需要确认你们的生物信息不会对地球生态构成威胁,这是第一步。我们需要进行采样分析。”他扫视一眼身旁的同伴,下定决心地补充,“如果你们也需要,我们可以酌情提供检材。”

那个一直说话的Q族成员十分干脆地扭下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所有学者都吓得往后闪身,倒抽一口冷气。只有四名战士没动,反而更用力握紧武器。

蒋玉麟用内部通讯频道快速地说:“大家先别动!”这太出乎意料,预案当中最乐观的情形也只是微创采样。这会不会是陷阱?

它似乎捕捉到了人类阵营的骚动,喉咙里发出类似轻笑的声音,“抱歉。给你们,检材。这是我们的诚意。”它缓缓蹲下,将那节断指放在地上,然后拉着与它并肩的那个同伴,一起后退了一步,“可以采样,别弄坏这里的设施。”

蒋玉麟面对那段断指咽了口唾沫。

见状,佘栖云接道:“用机器人吧,我来对它们解释。”然后她打开扬声器,温和地说:“感谢配合。安全起见,请原谅我们使用机器人,减少接触对我们双方都有必要。请理解。”

“当然。我完全理解。”它站得十分安稳。

飞船内部干净整洁。墙壁和地板浑然一体,散发出均匀、柔和的光。光源仿佛来自材质本身,找不到明显的灯具或接口。空气循环系统无声无息。不太可能没有。由于开舱行为,它们此刻事实上处于蓝星地表的大气环境里,说明它们适应气压。

正前方的操作区域比周围略显暗淡,表面一片平整,不见任何按钮、拉杆或传统意义上的屏幕。有人尝试以非接触式探测器进行扫描,得到的都是无效读数。这或许是触摸感应界面。甚至是纯意识操控?

“也可能为了迎接我们,特意收拾过。”蒋玉麟专注于采集器中那半截断指。隔着玻璃可以看到断口参差,呈现很深的红棕色,却没有血液。

佘栖云没有参与采样。她抬头打量这个空间。作为“谈判场”或“接待厅”,这里宽敞,但天花板高度偏低,大约只有四米,对于身高2.5米的Q族来说未免太压抑,对人类也会产生压迫感。这显然不是主舱室。这艘百米巨舰的绝大部分空间仍隐藏着。

她转向那个承担沟通任务的Q族个体,尽量让声音和善,“请问,像你一样的个体,在这艘飞船里,共有多少?”

它微调姿态正对她,那双黑瞳映出她防护服面罩后的双眼。“十二个。”

十二个Q族。十二个人类接触者。纯属巧合?

几位学者在士兵的警戒下,开始小心翼翼地用特制工具刮取舱壁表面的微量残留、收集空气样本。

佘栖云又问:“你有名字吗?我是说,你自己的。”

它沉默了片刻,然后拉扯着那条仿佛未完工的嘴唇,向两侧延伸,展开“微笑”,轻轻地说:“安德烈。”

它顿了顿,重复了一次。“微笑”让它看起来颇具绅士风度,“安德烈。我给自己取的人类名字。你觉得好听吗?你的名字,可以告诉我吗?”

安德烈。一个源自希腊语、意为“勇敢”或“男子气概”的名字。它还有另一个意思:十二使徒之一。它们该不会真这么想?毕竟巧合出现得多了,就不是巧合。

“我叫佘栖云。”她用了中文频道。她发现安德烈对她的名字几乎没有表现出迟疑——它听懂了。

不可思议的学习能力!她忍不住追问:“只有你能听懂我们的语言吗?还是说,你是贵族群中的外交官?或者你可以代表全族做决定?”

安德烈微微低头,“眼睛”下弯,像在审视她,又像在笑,声音很是温和:“你的问题都很有趣。不过,今天没时间了。我下次告诉你,好吗?”

Q族,明明就在她面前,却像隐在浓雾之后。她还有许多的问题,她被秘密吸引了。佘栖云知道,她这种不服输的人,即使看见了老鼠夹子,还是忍不住要去碰碰那块做诱饵的奶酪。

【……

据安德烈口述,Q族共有十二名个体。初次接触中,仅“安德烈”一名个体发言,另一名个体在其示意下协同行动,表明Q族具有社会性及内部协调能力。

“安德烈”自报人类名字和“断指”提供检材等行为,可视为表达“诚意”的姿态,但同时可能也是对自身生物机能拥有高度控制力的一种展示。目前信息显示“安德烈”扮演唯一沟通者角色,据此推测Q族社会可能存在功能分工,其表现符合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外交官模式。此推测需更多证据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Q族“母星毁灭、寻求帮助”的叙事,高度契合人类文化中易于引发同情的故事模板。其在交流中回避核心技术问题,始终坚持“先补给后交流”的原则。

综合判断,Q族的行为模式具有高度的策略性,其首要诉求明确为获取资源。当前表现更倾向于旨在降低我方戒心的信任构建策略,但其背后真实意图仍需高度警惕。

……】

写完报告,用专网传给导师之后,佘栖云扣上电脑,站起身舒展地抻了个懒腰。夜凉袭来,她披上冲锋衣出了门,打算换换空气。

沙漠的夜颇为冷冽,她不由得裹紧了外套。沿着昏暗的指示灯,她信步越走越远。四周越发寂静,只有风掠过沙丘的呜咽声。前方有光扫过,她好奇地溜达过去。沙子似乎平整过,回弹了更坚实的触感。

走近些发现,那光是岗哨上的探照灯。她已经走到了营地边缘。这里相隔不远就有一根粗壮的木桩子,稀疏地拉扯着铁丝网,网底堆砌沙袋,构筑了一道简易的防御工事。

光中站着一个身着迷彩的高大身形,拉出细长的影子。佘栖云忽地想起了安德烈,那个又高又瘦的模样,与这条影子很有几分相似。

她笑了一声。

符钧和听见声音,回头见是熟人,笑道:“这么晚了。佘博士的生活习惯到底是熬夜还是早起啊?”

“别来挖苦我了,刚写完报告。”佘栖云走近他,好奇道:“你怎么值夜?上午才出任务。”

“基地人手不够。下午睡了一觉。”

佘栖云重重点头,“符组长任劳任怨,模范战士!”

“现在变成你挖苦我了。喏,请你吃糖,能不能让你开心一点?”符钧和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了一颗苹果味的水果硬糖,封在透明塑料袋里,青翠剔透得像一块玉。

佘栖云惊讶地盯着符钧和的衣服口袋,“你这是四次元口袋吗?”

“你可以许个愿试试。”

佘栖云被逗得笑了一阵,糖果酸酸甜甜的,确实让人开心。她指着铁丝网外面的黑暗,好奇道:“外面还有东西?我还以为我们只要防备Q族跑出来就够了。”

符钧和也向着外面漆黑的沙丘望过去,“还要防备人进来。现在太晚了,你要是早点儿来,一定能遇见……”

话还没说完,就在他们视野前方,有数道光柱胡乱地晃动,喧闹声传过来。

其中一个高亢的男声在嘶喊:“让我进去!外星怪物是来侵略地球的!我有证据!”

符钧和与佘栖云立刻向骚乱走去。符钧和抽空解释了一句:“外面很多人想闯警戒线,他们比Q族更麻烦。这才刚开始,再过几天,涌来的人会更多。”

“我没想到……”佘栖云紧跟着符钧和,脚下的沙子踩得深一脚浅一脚。她话说一半立刻意识到,自己应该想到的。BX的消息,哪里能完全封锁住?基地目前的平静,是因为事发才三天,沙漠没有路,人们难以到达此处。

说着,他们已经走到近前了。两个战士隔着铁丝网推搡一个想闯进来的中年男人,劝他离开。那男人浑身脏污,胡子拉碴的,怀中抱着一个古怪的方匣子。他嚷嚷着他有探测设备,能证明外星人是怪物。

符钧和向天空鸣枪,砰地一声,让那边推搡的人都停顿住了。他走上前面对那男人,斥责道:“佩雷斯!你怎么又来了?不管你怎么说,都不可能放你进来。放弃吧。”

佩雷斯像是吓着了,抱着匣子蹲下去,疯疯赖赖地叨念:“你们会后悔的……你们会后悔的……”

——TBC——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