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回忆记忆杀

苏晚收到了陈曦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是一个定制的文创礼盒,礼盒的封面印着《重生》这幅画的缩略图,里面还有一本笔记本,扉页上写着:“晚晚,谢谢你。未来的日子,我们还要一起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也为更多女性传递力量。”

苏晚拿着笔记本,看着窗外的阳光,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她知道,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挑战,她和陈曦都会像现在这样,相互守望,彼此支持,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继续向阳而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秦疏白,也会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做她最坚实的后盾,与她一起见证更多美好的瞬间。

“姥姥,谢谢你。在苏晚的眼中,结婚嫁人也让姥姥放心了。”苏晚回想起。

深秋的风带着刺骨的凉意,透过医院的窗户吹进病房,苏晚下意识地将姥姥身上的被子掖了掖。姥姥的病情恶化,各项指标持续下降,医生多次找苏晚谈话,让她做好心理准备。苏晚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病房里,秦疏白则忙着协调工作与医院两头,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她,替她分担压力。

“晚晚……” 姥姥缓缓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枯瘦的手紧紧抓住苏晚的手,“别太…… 难过…… 姥姥知道…… 你过得好…… 就放心了……”

苏晚强忍着眼泪,握着姥姥的手贴在自己脸上,声音哽咽:“姥姥,您会好起来的,我们还要一起看我下次的画展,还要看…”

姥姥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慈爱:“傻孩子…… 人总有…… 要走的时候…… 姥姥这辈子…… 最骄傲的就是…… 看着你长大…… 成为这么优秀的…… 艺术家……” 她顿了顿,呼吸变得更加急促,“秦疏白…… 是个好孩子…… 你要好好…… 跟他过日子……”

话音刚落,姥姥的手无力地垂了下去,心电监护仪上的曲线变成了一条直线,刺耳的警报声在病房里响起。苏晚猛地扑到床边,哭喊着姥姥的名字,可无论她怎么呼唤,姥姥都再也没有回应。

秦疏白紧紧抱住崩溃的苏晚,眼眶也泛红,轻声安慰着:“晚晚,别这样,姥姥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她会一直看着我们的。”

处理姥姥后事的那几天,苏晚一直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

林筱曼得知消息后,立刻从上海赶来北京。

苏岚来京也一直在苏晚身边。

秦疏白一直打理各种琐事,陪在苏晚身边,默默给她递纸巾、煮热粥。“晚晚,别把自己逼得太紧,有什么事我们一起扛。” 握着苏晚冰冷的手,心疼地说。

姥姥下葬后的第二天,苏晚想起姥姥生前最喜欢医院附近公园里的那棵老槐树,便想独自去看看。秦疏白不放心,陪着她一起前往,路过医院门口时,苏晚却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 陆星沉。

他穿着白大褂,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身边站着一位温柔的女子,应该就是温冉。

陆星沉他抬起头,刚好与苏晚的目光相遇,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礼貌地点了点头。

苏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那些深埋在心底的过往像潮水般涌上来,可看到他怀里的孩子和身边的妻子,她心里的那点波澜很快就平息了。她也朝着陆星沉点了点头,拉着秦疏白的手,转身继续往前走。

“那就是陆星沉吧?” 秦疏白轻声问道,语气里没有丝毫猜忌,只有理解。

苏晚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看起来他过得很好。”

“这样挺好的,” 秦疏白握紧她的手,“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还有更重要的未来要走。”

苏晚看着身边的秦疏白,心里渐渐温暖起来。是啊,她已经有了秦疏白的陪伴。

还有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那些曾经的遗憾,或许就是为了让她更好地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几天后,苏晚整理姥姥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姥姥年轻时的照片,还有一沓厚厚的信纸,都是姥姥写给她的信,却从来没有寄出去过。其中有一封信里写道:“晚晚,姥姥知道你心里一直有个放不下的人,可感情的事情不能强求,能遇到一个真心对你好、支持你梦想的人不容易,别因为过去的遗憾,错过了眼前的幸福。”

苏晚看着信,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可这次的眼泪里,没有了之前的悲痛,更多的是对姥姥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坚定。她把信小心翼翼地收好,走到画室里,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勾勒出姥姥慈祥的笑容,旁边站着她和秦疏白,背景是姥姥最喜欢的老槐树。

林筱曼返回上海前,特意来和苏晚告别:“晚晚,我已经把互助小组的线上分享会安排好了,下次我们可以邀请你讲讲。”

苏晚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也可以分享一些经验。”

看着林筱曼离开的背影,苏晚又想起了姥姥的话。

想起了秦疏白。姥姥,会好好和秦疏白过日子的。她知道,生命中总会有告别和遗憾,但也总会有新的开始和希望。

她会带着姥姥的期望,和秦疏白一起,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画纸上,照亮了姥姥慈祥的笑容,也照亮了苏晚眼中坚定的光芒。

未来的路还很长,她会带着所有的爱与回忆,勇敢地走下去,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精彩。

姥姥离世后的一年后,北京迎来了初雪。

秦疏白走过来。

细密的雪花落在画室的窗棂上,融化成水珠,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像一道道无声的泪痕。

苏晚坐在画架前,指尖摩挲着那叠从姥姥遗物中找到的信纸,纸上娟秀的字迹早已泛黄,却依旧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

“晚晚,你小时候总爱跟着我转,看见卖糖画的就走不动道,非要我给你买个小兔子形状的才肯罢休……” 她轻声读着其中一封信,眼泪不自觉地落在信纸上,晕开了墨迹。

秦疏白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看到她泛红的眼眶,默默将牛奶放在桌上,在她身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

“还在想姥姥吗?” 秦疏白的声音温柔得像窗外的雪花,“今天雪大,容易着凉。”

苏晚点点头,将信纸小心地收进盒子里,抬头看向秦疏白:“我想办一场画展,以‘生命印记’为主题,把姥姥的故事、,都用画笔记录下来。”

秦疏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知道,这不仅是苏晚对姥姥的纪念,更是她对 “女性力量” 主题的深化。

“这是个特别好的想法,我支持你。需要我帮你做些什么?”

“我还没想好怎么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 苏晚有些迷茫地看着画架上空白的画布,“姥姥的故事是温暖的回忆,还有那些素未谋面的女性,她们的故事又该如何呈现?我怕画出来会显得杂乱,没有焦点。”

秦疏白拿起画笔,在画布上轻轻勾勒出一棵老槐树的轮廓 ——

那是姥姥生前最喜欢的树。

“或许可以从‘陪伴’和‘成长’两个关键词入手。

姥姥的陪伴让你成为现在的自己,在困境中的成长给了很多人力量,而你用画笔记录这些,本身就是一种传递。” 他顿了顿,看着苏晚,“我们可以一起去走走你和姥姥曾经去过的地方,或许能找到灵感。”

接下来的一周,秦疏白特意调休,陪苏晚重走了那些充满回忆的地方。

他们去了姥姥常带她去的地方,老书店已经拆迁,只剩下一片围挡,围挡上贴着附近居民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恰好是姥姥带着小时候的苏晚在书店门口的合影。

苏晚立刻拿出速写本,将这一幕画了下来,画纸上,老书店的招牌依稀可见,祖孙俩的笑容温暖得能驱散冬日的寒冷。

他们还去了医院附近的公园,那棵老槐树依旧挺拔,枝桠上积着厚厚的雪,阳光透过树枝洒下来,在雪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苏晚靠在树干上,仿佛还能感受到姥姥曾经在这里给她讲故事的温度。她拿出画笔,快速勾勒出槐树的轮廓,又在树下添了两个模糊的身影 ——

那是她和姥姥曾经依偎在一起的模样。

“你看,” 秦疏白指着画纸上的槐树,“这棵树就像一个见证者,见证了你的成长,也见证了姥姥对你的爱。或许可以把它作为画展的核心意象,串联起所有的故事。”

苏晚茅塞顿开,她看着画纸上的槐树,忽然有了清晰的思路:“我可以把画展分为三个部分,‘时光里的温暖’记录姥姥和我之间的回忆,‘困境中的蜕变’展现女性的成长,‘画笔间的传递’则呈现艺术疗愈给人们带来的改变。

而这棵老槐树,就作为每个部分的过渡元素,让整个画展更有连贯性。”

确定了方向后,苏晚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

每天清晨,她都会先去公园看看老槐树,感受不同时段的光影变化,然后回到画室开始创作。

则承担了更多的家务,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给她准备热腾腾的饭菜,偶尔还会帮她整理画材,陪她讨论画作的细节。

有一次,苏晚在初期的场景时,迟迟无法把握当时的心境。

她想起姥姥曾经说过,你妈妈那时候和你父亲离婚时,你父亲去国外想要争夺你的抚养权时,是阿岚是最艰难的时候,她经常在屋里哭到天亮,却在第二天依旧强打精神来。

...从小理解母亲,也从未对母亲撒过娇。

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车流,眼泪止不住地掉,可一想到最爱的姥姥,就又咬着牙坚持了下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