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包产

纪澜奕眼神闪动,却鼓励的看向叶观沁,叶观沁心念一动,踏步向前,朗声道:“殿下,臣妇愚见,方才问过宋里正,当地挑夫一日是五十文银钱,不若聚集在一处的果园合并为一个点位,组建一支挑夫队伍,挑夫定时定点过来远离道路的果园,将果子一并带走。以挑夫的人工费用代替道路修建费用,也能增加当地青壮劳力的收入,不至于年轻劳力都背井离乡。”

宁王若有所思,看向宋里正:“您说呢?”

宋里正却苦笑道:“夫人的法子我们早已想到了,殿下有所不知,如今城北果园都是老迈果农,就算有年轻人也多在城中、城南集市经营,没有人愿意为了几十文大老远跑一趟城北。”

“青年劳力不愿过来,多因是工钱、衣食住行,宋里正可有法子?”宁王想了想,询问道。

宋里正叹道:“还望殿下明示。”

叶观沁迟疑道:“可否广发告示,召集果农们在外谋生的子女回到家乡,修建道路的钱由官府出资,集城北所有的果园之力,分田包产到户。”

“夫人的意思是?”宋里正渐渐想明白了其中关窍。

叶观沁点点头:“既然无论是修路还是召集挑夫,都有利有弊,不如自负盈亏。把土地承包给果农,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按合同上缴征购任务,交够上面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宁王眼中闪现出一丝光华,轻微点了点头:“宋里正,不如先试着做一做。”

宋里正忙道:“待下官向上禀报,上峰批了就试行。”

“每个农户都可以签订一份契书,包产到户,让果农自己“找门路”,一齐增收。不像之前零零散散,好些果子都烂在了地里运不出去,要么就是谷贱伤农,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果农失了信心。有了团结之力,何愁‘橙乡’美名不远扬,名气有了,银钱、货单自然也就来了。”叶观沁斟酌着用词。

宁王已经满面赞许:“弟妹才华横溢已属难得,竟有一番体贴民生之慈心。”

“殿下过誉了,这法子不是臣妇想出来的。”叶观沁有些羞怯:“臣妇幼年时随祖母去皖北,行至涂水,在当地一个小村子的所见所闻,这个法子是当地的谷农因贫困交加、奋力一搏而合力想出来的,臣妇印象深刻。如今听闻这个村子已经户户富裕,可见有效。”

宋里正早已在一旁刷刷记录着,准备一回官府便将书信递交给上峰。若是这一法子奏效,城北橙子的售出可要翻一番了,城北就再也不是人烟罕至的农田了,对于老百姓可是极大的惠及。

“上峰有空可以来城北走走,问问果农们的意见,政策推行总是要百姓同意的。”走之前,宁王不忘叮嘱了宋里正一番。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