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伊是箪家第四代姑娘,名如其人。每日从家中走到最近的学堂、傍晚再从枯燥的学堂走回家中。
十几岁正是爱玩闹的年纪,偷溜出学堂的事少有人敢,大多数只是下学堂的时候会心血来潮沿街买个吃食、随处逛逛。
箪伊没有,她很笔直地按着几年不变的线路规规矩矩地回家,路上也不耽搁,箪家人对此很是放心,声称这样的娃娃多养几个不是问题。
她不知道、也没上心过外头的人怎么看待自己。偶尔路过有陌生人喊她,她乍一下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如果对面没了话头,她就冲那人微微一笑,然后念着自己既定的路线,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既然对方没有再说什么,那也没什么大事。箪伊这样想着,很快将之抛之脑后,继续大步向前走。
突如其来某一天,箪伊觉得自己过得一点也不高兴,可能是学堂课业太枯燥、也可能是今天教课的老夫子长得不顺心。
百无聊赖间,她想到了似乎很长时间没有见面的同窗生—游趣。就这么从脑海里轻轻一勾,这个名字莫名其妙开始鲜活起来,让她不自觉得开始回忆,之前一直有游趣同学堂的经历。
游趣和箪伊同一个村,上的同一座学堂。
汪溪村凡是家中有子嗣的,年七岁至二十岁,都要送入学堂。游趣就一直与箪伊做了八年的同窗生。
箪伊印象最多的还是游趣总要抢她的笔砚,和其他几个同窗一起跑来跑去,将砚台高高抛起,互相争夺。每每这时,箪伊只能气得跳脚,彼时箪伊身高不够,游趣只要一抬高手臂,横竖怎么也够不着。
最后砚台还是完好无损地还到了箪伊的木桌上,只有一次,砚台被险险丢出,无人接手,磕破了一个角。箪伊只记得当时的游趣扯出一个讨好的笑容,默不作声归还了砚台,而后安静得像个鹌鹑似得消停了几日。
后来,箪伊知道,她越是跳脚,这般爱捉弄人的同窗越是高兴。箪伊有脾气的,只是总是表现得不明显,这样想着,这群同窗再故技重施的时候,她就专心攻读着桌上的书籍,或是漫不经心看向窗外,也不管她的东西会不会被摔坏。
久而久之,一些人觉得没趣,很快换了目标,杂技上演在其他地方,箪伊也落得了清闲。箪伊觉得也是从那时开始,她和游趣的交集也减少了。
一晃八年就这么过去了,正值汪溪村学堂修缮,上头颁布了法令,村内不再举办私人学堂,而是要去就近的城池上官府开办的社学。
汪溪村十五六岁的学子们即将分崩离析。情窦初开的少年向心仪许久的姑娘表露心迹。箪伊有些好奇,又有些小羡慕,她瞪大了眼睛,听着周围人的哄笑,还有那位姑娘羞红的脸。
什么是喜欢呢?
受了影响的箪伊在随后的几天里,忍不住打听游趣近期的动静,却发现无人可问。一是她本身不是个活泼的姑娘,后来为了阻止那群调皮同窗的打扰,她逐渐学会了面无表情、冷着脸,任谁上前来搭话也是“嗯”“是”的惜字如金,二是她觉得这种属于自己的私心,不想同旁人知道、或是被发现。
游趣曾探问过箪家的位置,在当时的箪伊看来,很奇怪,非要死皮赖脸知道她家在哪里。她恐吓游趣,“阿爹阿娘在家中,定要轰你出去!”游趣总是嘻嘻一笑,厚脸皮跟在她身后,确认她进了门口,才慢悠悠走了。
第二日依旧嬉皮笑脸,“我们离得很近!”箪伊回想起来有些懊恼,当时就问一句,“那你家在哪里呢?”游趣守口如瓶,“就不告诉你!”
箪伊起初或许好奇得紧,时间久了,人家不说那就不说罢。她不是追根问底的性子。
终于有一天,她绕路去附近逛逛,看到了街东头坐着有些颓丧的游趣。她远远的躲着、观察着,无声隐没在人群里,听着街坊窃窃私语:游趣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但她不敢直接去问那少年,只是原地站了很久,遥遥看着那一道消沉的背影。
鬼使神差的,箪伊最终鼓起勇气去了游趣经常垂头丧气坐着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敲打着心里的字句,“你怎么了?是不是不开心?怎么样会让你好一些呢?”
游趣震惊地看着她,“你!怎么在这里?”少年有些意外,有些呆愣。
箪伊腼腆一笑,“我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只是希望无论发生了什么,你能振作起来。”
游趣捏了下箪伊递给他的纸条,上面画了一个可爱的小人,正开怀大笑。笔触很幼稚,但他很喜欢,低头轻轻“嗯”了一声。
随后几个月,箪伊也会偶尔再去问候一下游趣,更多时候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只暗暗祈祷,发生在游趣的事情可以逐渐好起来。
这是喜欢吗?箪伊疑惑着、茫然地倒数着学堂关门的日子。因为和游趣在一起玩闹莫名很开心?
但归家之后,她仍是垂首整理衣衫上的皱褶,双手交叠放低身侧,妥妥帖帖地藏好另一个总想着出来的“自己”,做回那个安安静静、规矩得体的箪家姑娘。
第一次写,我就希望我写完结尾。
谢谢任何一个有意无意打开并阅读此文的人。
——————————————————————————
23.6.2改错别字等小问题
23.6.7 改文了,激动。
女猪脚初步察觉到喜欢一个人,因为和他在一起很开心,但是她在人前还是规规矩矩、依然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