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意无违,不见矫情造作,却也有几分可爱,最关键的是那个稚童乃谢奕之女。如今谢家经营豫州后宫又有褚蒜子这个后妃相衬。待桓明府到荆州后仍旧少不了与谢家合作。以拉拢谢奕为前提,桓温觉谢家稚女率性活泼再寻常不过,爱屋及乌的道理郗超还是明白。
“小女郎手持麈尾掩面一笑,就算替她担下打翻酒器之事又何妨?况酃酒本是祭祀之用,他谢无奕不遵礼法便罢。”桓温道,“放浪形骸之事,吾等身负朝廷社稷怎敢轻言玄言?”
清谈误国,若非当年晋氏朝中有王戎、王衍这些清流人士入朝为官,晋氏又怎会落得今日之境地?
桓公不喜玄言,但又不得不拉拢谢家,所以即便不喜也不能表露。王丞相过江左,将玄谈之风也带到江左,如今‘养望’、‘白望’者大有人在。谢家兄弟也在‘养望’之列。想到谢家,郗超难免想到谢家在东山盘桓不出的那位。
“谢万石入会稽王幕府,是时候早作谋划。”桓温不经意道,嘴里虽然说这防范筹谋之言,却未有半点忧虑之色。
今谢家诸子除谢安盘桓东山其余诸子皆以出山,谢尚经营着豫州,日后谢氏门庭又是士族中一股势力。此时会稽王司马昱已经开始拉拢谢万、争取谢家这个门户,而桓温看中的则是谢万的长兄谢奕。
“桓公,若谢无奕此次……”郗超担忧道,既谢万已入司马昱幕府,而谢尚朝中又有褚太后,只怕此次谢无奕未必买账,会一直装聋作哑下去。桓公与建康的那些士族时望们本就有嫌隙,若不能拉拢谢家,只怕日后就算在荆州站稳脚在建康也会举步维艰,到时候北伐只会更难。
“不至如此。”桓温道。
“这倒也是。”郗超随即笑道,并未忽略桓温方才眼角一闪而过的锐利之色。
不至如此?应该是桓公不惧谢家如此吧?
白日桓公的话只言一半,谢家日后估计要与桓家为敌,但随后桓温就哈哈大笑起来,这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怕谢家为敌。荆州是重中之重,前几任荆州刺史都是非常之人,如今桓家既得荆州,假以时日只怕桓公连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都不惧。若真是这样桓公又何惧一个谢氏?
此次若是谢无奕入桓公幕府为司马便皆大欢喜,若是不应,只怕日后谢家日子不会好过。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郗超看来如今庾家余威还在,无论是桓公还是谢仁祖(谢尚)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先争起来。
“若谢无奕执意如此,敬舆觉得谢安石如何?”桓温饶有兴趣的问道。
“风神秀澈,不输其弟谢万。”郗超答道,“只是此人居于东山,未必肯入仕。”
“还不是时候!”桓温再次哈哈大笑道。“谢家有谢仁祖(谢尚)、谢无奕(谢奕)在前,何时轮的上他谢安石(谢安)。”
“如此说来,谢安石只怕是要高卧东山不出。”郗超附和道,但心中却难免有几分担忧。
谢氏与其他渡江大族一般居于会稽东山、与王逸少(王羲之)等琅琊王氏子弟登山赋诗、流觞曲水往来甚密。
虽王逸少这一支已远离建康、不屑俗物经心,但王逸少毕竟是王丞相(王导)从子,建康又有王叔虎(王彪之),谢家虽未表态,但日后也难为桓公所用,桓谢相争定不可避免。
“若身居东山便罢,若出士,吾定将其招至帐下!”桓温道,说罢便大笑,郗超也跟着大笑起来,也跟着桓温一样将方才之言当成了笑话。
桓家此时是蒸蒸日上之势,而绝对不是鼎盛之时,这也是郗超选择桓温的原因之一。既非鼎盛,那便还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谢奕庭院
“阿父。”直到谢奕醒来,谢渊皆守在谢奕旁。
“末儿,为父这有两封书信,你也看看。”说着,谢奕遣仆俾去自己书房将两封书信取来。
两封书信一封是半个月天前、一封是三天前才送来的。写信的人分别是谢奕的弟弟谢万和谢据。
谢万的信上写的是他已经准备入仕,另一封书信则是谢据的提醒信上言从母王氏言桓温前些日子受荆州刺史职,这次来晋陵应该是想带着谢奕同去。
“末儿觉得为父该如何?”谢奕似笑非笑的看着谢渊,眼眸清明,不似醉酒。
“从父身在豫州,桓公刚得到荆州,若父亲不去只怕桓荆州以为谢家有意交恶。可若是父亲去荆州,岂非……”谢渊思索道,“父亲,若真是如信上所言,父亲恐将要随着桓公西去荆州?。”
“末儿果有七窍玲珑,但此事不过一笑谈而已,连谢虎子都权当王氏是笑谈,末儿竟是当真?”谢奕闻言道,“至于仕途,本就为能喝更多美酒而已。至于功名,有便有了。若是没有,与安石(谢安)身居东山又如何?若吾不愿,难不成那桓元子还能背着我去不成?”
“是,是孩儿多思了。”谢渊知父亲脾气,连忙言道。
“知道就好。”谢奕说罢,伸手捉住了一旁盛满酒酒器,顺手将谢据和谢万信笺的扔到火盆中,又于园中饮酒,不再理会谢渊。
七窍玲珑,是谢奕方才所言。若说方才那两封书信是谢奕对谢渊的一场考较,那么满意于否,也就只有谢奕自己知晓了。
阿父这是不去荆州?谢渊思索着,却发觉被人扯着衣袖,此人并非别人,正是方才的道韫。
“阿兄?”道韫在一旁扯着谢渊的衣袖,手里还拿着一本《老子》,显然这是还麈尾扇时被带出来的。
“阿兄念给阿媛听可好?”道韫道韫将书册放入谢渊手中道。
“阿媛为何想听?”谢渊问道,此书并非启蒙之用。父亲谢奕书房里的书册多的是,谢渊真不清楚道韫为何会单单挑出这一本。
“阿父先前曾念与阿媛听。”道韫解释道,又看向庭院内酣饮的谢奕,“今日阿父醉了,阿媛便来求阿兄。”
阿父醉了吗?
谢渊望着手中《老子》与跟前道韫,略微的有一点失神。最终还是翻开第一页给道韫念了起来。
“宠辱若惊,患大若身……”谢璇念到这里,口中所言,不自觉停了下来。
“阿兄,怎么停了?”道韫抬头问道。
“为兄方才念错几处?”谢渊突然问道,但在他开口后又觉问也是白问,阿媛才四岁,《老子》一书听听也就罢了,又怎会听出自己错几处?只他方才心绪不稳,念错不知有多少。
“五处。”道韫老实答道。
“阿媛识得?”听到道韫的回答,谢渊吃惊的问道。
“不识,只这段阿父先前念过。”谢奕念过她便记下一些,方才谢渊读的时候,确实出错。
“阿父未醉,阿媛还是寻阿父读与你听吧。”谢渊将书卷交到道韫手中道。
心绪不宁,就算读《老子》也频频出错,愈想谢渊愈觉烦躁,罢了,他还是回去吧。再多想也只会徒增烦恼。就连阿父都不愿面对之事,定是谢家无可选择的余地。
倒是阿媛,想到刚刚自己停下的那一页,心想着,也就只有如她这般稚子才能宠辱不惊吧。
“阿父,阿父……”谢渊于不远处听见道韫手拿经卷摇着谢奕的衣袖。
“致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
道韫上前后谢奕似醉非醉的接过道韫手中经卷,随手翻到《归根》一卷便随意念起。仿佛是否去荆州之事真的只惹得谢渊一人心烦。
谢奕只随意与道韫念两卷就跑去别处饮酒,当道韫再次回过头来也已经找不到在此处的兄长谢渊。
“阿兄怎么走了?”道韫低声喃语道。
“女郎这是又跑去前院?”婢子春华道韫回来上前迎道。
“前院人多,不好玩!”道韫答道,顺手扯了一个挂在纱帐边的璎珞来玩,“今天前院来的那位客人身上穿的不是纱衣,没有阿兄好看……”
“女郎慎言,今日前来拜访府君的可是桓明府,女郎此言若传与桓明府听去,只怕会对府君与三郎君不利。”婢子秋实听了连忙制止道。至于她口中的三郎君自然是说谢奕第三子谢渊。
桓温甚是看重自己的样貌,曾有人言其似曹孟德惹得其不怏数日,而那个出言之人虽未当面责罚,但私下之事就不得而知。秋实虽为道韫婢子,但却是自会稽随着出来的,当日谢家女郎道韫百日之时便安排在其左右服侍。
“我只是说他衣裳不好看!”道韫将璎珞放到一边道。
以往道韫之父谢奕也会在家中设宴,但来访之客多着绯色、青色、白色等纱衣,若有风来,则纱衣随风而摆再加之来访之客步履虚虚实实翩翩然若仙人。而今日道韫所遇的桓温身上穿的确实实打实的玄色衣袍,风根本就吹不动。
“女郎……”秋实见道韫还要再言,便出言欲劝阻。
备注:
明府:魏晋时期刺史和太守的称呼,但是在本文为里为了区别桓温和谢奕,所以只用作刺史的称呼
府君:太守。
谢家诸位和女主她爹谢奕的关系:
谢尚(堂兄):字仁祖
谢奕:字无奕
谢据(二弟):字据石,小名虎子
谢安(三弟):字安石
谢万(四弟):字万石
……
谢渊:小字末儿,正是封胡羯末四子中的末儿。
后面谢家出场的人物还有很多,这里就先介绍到这里,后面出现的话也会一一标注哒。
琅琊王氏:
王羲之:字逸少
王彪之:字叔虎
前期在写到人名的时候作者菌都会稍稍标注一下,尽量让各位看的明白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〇〇二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