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充分必要赏月条件

不知道邢风定和她姐的思想工作做得怎么样,总之在中秋节,还是准时收到了小刘的微信。

“蔚然姐中秋快乐,想你。”

“怎么了。”不必多言,一看就知醉翁之意不在酒。

“邢风定一回来就给我安排没做过的活,让我有不会的就问呜呜呜呜呜……”

这么快。我记得她年假可以放很久,中秋竟然不在家过。

“她上班了?”

“是啊,你不知道?”

真不知道。

“脚好点了吗?”

“看着是没以前瘸了。我以为你今天能跟她一块回来,单位发月饼,抽到水果馅的还想找你换呢。”

水果馅……老报社的创新精神总发挥在一些没用的地方。

“你找邢主编换吧。”

“那算了,我不爱吃她那个五仁。”

……

中秋节加班算传统了,每逢佳节倍思假。吴雪也看得出加班加到精神恍惚,给我发材料时候晕头转向地重复了三份。

从早忙到下午,直到手机嗡嗡作响:

“日历——小秋灯会。”

我深吸一口气,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活。

“雪姐,现在这俩急不?”

“过节去啊?去吧,不急,反正我一时半会也弄不出来,虱子多了不咬。”

听起来有点阴阳怪气。但吴雪风格如此,这么说就是没事。

我站起来,拉开窗帘仔细观察楼下小道上有没有穿着校服的学生。

“放假了吗?”看半天没看出个所以然,还是到微信上询问当事人。

枯坐十分钟,嗡的一声,以为是秋亦灿,打开发现是邢大忙人时隔三个小时回复了我的中秋祝福。这才注意到,她的头像换成了一个淡粉色不明生物。

“谢谢蔚然,中秋快乐。”

过了几秒:“吃月饼了吗?”

“还没。”

对面紧接着发来一个表情包,很耐人寻味:

一只金灿灿的月饼,被小刀子切成两半,停滞片刻,内部无数浅黄,褐红的圆球纷纷活蹦乱跳窜逃。

有点想笑:“跑掉就吃不到了啊。”

“咱俩把它们抓回来。”

“你上班了?”

“今天刚回去。关祝左脚踩右脚忙上天了,替她开两个会。”

“注意上药。”

“记住啦。”

秋亦灿打电话时刚刚五点,太阳已经预备落下,赤红的晚霞涂满在天空,黑夜的冷风先行穿梭。

她换掉了校服站在楼下,低着头不知道看什么,划来划去。

“亦灿。”

“啊,然姐。”她抬起头,神色一如既往的灵动。

“Unbelievable! Bonus time~”

“消消乐啊。”

她捧着手机,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头笑笑,裹在袖子里的手指匆匆点了点,关掉。

“吃东西了吗?”

“还没,刚放学。”

“那先去吃点?”

她笑着看我,抬高帽檐:“去吃什么?面条?”

我微微弯下腰去看她的年轻的眼睛——映着初上华灯。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着秋亦灿,心里总是翻涌着说不清的想法。像是认识了很久,久到我觉得像是上辈子的事。见她如听海,浪潮拍击平静礁石,连绵不绝,让人眩晕。

秋亦灿侧过头,后退半步压了压帽檐,手机揣了几次才揣回兜里。

“提前约你,没想到你真的会来啊。”她的声音有点冷淡,我不确定她的心情如何,因为不和我对视,没什么把握,“先去灯会看看买点什么。”

“你吃月饼了吗?”

她停顿了几秒,松了松手臂让我挎进来。

“吃了,老林每个人发了一小块,红豆馅。”

“红豆啊,好吃吗?”

“豆沙馅颗粒版。”

“还真是。”

她终于又舍得抬起头,看着我:“你喜欢什么馅?”

“啊?我都可以吧。”

“选一个。”小孩的较真总在一些奇怪的地方体现。

越靠近灯会越喧嚣。远处今年第一批出现的糖葫芦,冒着烟的烧烤摊……叫卖声此起彼伏。

“五仁吧。”门口的大灯笼缓慢旋转着,安宁祥和的音乐单曲循环,“你们现在00后,是不是都不喜欢了。”

我没听到她的答复。她向来用最轻的声音说着最真确的话,或许是被萧瑟秋风捎去了。

她再开口是转到一个卖布贴的摊子前。她蹲下来听老板热情介绍,问有没有简单一点的。

老板摇摇头,拿起一个花式字体的英文字母:“这个卖得最好,都是像你这种小孩买。”说完,还递过来示意我看看。

我伸手准备接,秋亦灿却直接站起来。

“下次再说吧。”她拉住我离开。

“有衣服破了吗?”

“书包前两天划了,先将就着吧。”

她的语气很平静,可我却觉得她不开心。

一个人住在这里,繁重的学习和琐碎的生活起居都要自己负责,想想就够累的。

“吃糖葫芦吗?”

她捋了下刘海,有点长了,刚好到眉。

糖葫芦冻硬后难咬,我点了串橘子瓣,看秋亦灿嚼着圆滚滚的山楂。

腮帮鼓鼓的,像小仓鼠。用力的样子像小猫歪着头咬冻干。

她估计也看出我眼神里的意味,皱着眉低头加快嚼的速度,更可爱了。

“去那拍张照吧。红红的。”一片小灯笼行列相连,红光四射。

秋亦灿乖乖走过去,手上还拿着刚吃了一颗的糖葫芦。

我盯着镜头难以掩饰笑意:“你假装在吃,摆拍一下。”

她犹豫片刻,把签子举到嘴边。

拍好后,秋亦灿慢悠悠走过来,看了看:“有点傻。”

“多可爱。”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我们俩拍一张。”

“算了吧,我不上镜。”

“来嘛。”她走过去,占住一片地盘。

镜头勉强框住我俩,她眨了眨眼,把山楂抬起来挡住下半张脸。我忍不住笑,也举起橘子如法炮制。

秋亦灿说得没错,这么拍确实有点傻。

“前面怎么那么多人?”

“猜灯谜吧。”她又开始嚼,“去看看。”

一个宣传人员站在台上大声宣读着谜面谜目,听得我云里雾里。

“你能猜到吗?”

“小朋友才能联想到。”秋亦灿晃了晃糖葫芦。

很新奇的论点,不过谜底确实大多由围在宣传员脚底下叽叽喳喳的小孩吵出来的。

“你看,这里也有。”她捻起挂在手绘灯笼上的牌子,上面写着一首诗。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她念完诗,转了转灯笼:“能猜出来吗?”

“兰花?”

“不对。”

“那答案是?”

“百合花。”

“你怎么知道?”

“灯笼上画了。”

这才注意到灯笼上水彩的百合花绘画。合着谜底早就摆在谜面上了。

她笑着拍拍我肩膀,摇摇头。

“你说,有没有卖冰糖月饼的。”话题跳转很突然。

我想象了一下:“可能真的会有吧。”

“我们去买月饼吧。”

“你不是吃过了吗?”

“可是月饼该在赏月的时候吃。”她眼神很认真,专注到荒谬。

就连我也要怀疑自己,天上黑蒙蒙的一片其实真的明晃晃挂着一轮圆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嗯。”

“打一地名。”

“嗯?”原来还在猜谜环节吗。

“大同。”她似乎并不在意听讲的人有没有听懂,自言自语似的,摸索着拿出手机,对着夜空拍了张照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她收起手机,倚靠在石墩上,抱着胸双腿交叉。

“此事古难全。”

“又是灯谜吗?”

她摇摇头,把帽檐压深,抬起头。我只能望见她的鼻尖和嘴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她只做了口型。

灯会将散,黑夜终明。人何能长久。

她伸了个懒腰,站起来,拍拍尘土:“语文老师说我默写有点差,叫我没事就记一记文言文古诗什么的。”手又揣回袖子里。

“后来我在散步时背诵,同桌碰见了,说以为我要去当rapper。”

“但用文言文rap应该挺酷的。”

“那我可以试试。”她看着我笑。

最后还是一起买了月饼。以至于我坐在电脑前还在想:秋亦灿说她也要尝尝五仁。会喜欢吗?

吴雪姗姗来迟地接收,发来ok。

几分钟后,她在工作大群里发了张照片。

大办公室灯火通明,墙上挂着孤零零的三个灯笼充当气氛组。刘桉趴在椅背上,掐着一只毛绒小猴的脖颈面无表情比剪刀手,关祝坐在中间看着小刘,眼神格外慈祥,手上还拿着一个亮两个不亮的灯笼串。

我不禁想笑,兜来转去还是这几个加班的老姐们。

手上很诚实地放大挪到最右。

下意识的心情果然还是没办法自我蒙骗。

坐在最边椅子上的,胳膊支着桌子的,手上拿着还没开封月饼的。在点开照片前,就暗自期待想看见的人。

眼镜被放一边,她度数不低,裸眼视力估计只够捕捉吴雪的镜头,微笑。

我保存照片,站起来活动身体。

拉开窗帘,鼻尖贴上微凉的玻璃,用手遮住反光,在高楼边角望见朦胧月光。

月饼确实该在赏月的时候吃。我咬了口,干巴巴的。咽下去,有点噎。

饼馅不会真的跑掉,谜底不会永远留在谜面。

也没人能完全断定,但愿的愿,不过千里望月的虚叹。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如果真心猜不透,沟通是件好事情。(小秋:消消乐追平骨灰级玩家,很有毅力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章:充分必要赏月条件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