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问将那半盏茶慢慢饮尽了,却不与姜满说话,只瞥向角落:“你可听清楚了?”
姜二爷拱了拱手:“是。既是有凭有据,想来做不得假。”
“话可不是这么说。今日要你来做个凭证,将来起了纠纷,你是要作保的,我总不能强逼一个朝廷命官颠倒是非。”沈问语气轻佻十分,仿佛只闲谈家常,“你还是看了的好。”
姜二爷面露难色,竟不敢与沈问直视,只朝她左右探寻。姜满悄悄看了一眼,见那几人均是目不斜视,又怎会给一个陌生人递眼神?正当僵持之时,却见姜二爷复又拱手,道:“字据、人证皆在,又与账册条目逐一吻合,必定为真。还望沈女史指点,不知下官当如何见证?”
“自是画押为证。”立于沈问左侧的青袍男子答了话。
姜二爷神色一凝:“兄台可否再加指点,这押,当如何画的好?”
“父债子偿,此间主人既已认了债,你便执笔证明确有此事,是你亲眼见证,有章盖章,无章,便压个手指印。”青袍男子微微皱眉,“你在何处当差,竟连这等事也不晓得分寸?”
姜二爷干笑两声,双目掠过姜满,似有狠戾之意。
却不及姜满有所反应,那青袍之人立刻道:“问你的话呢!你是个什么出身,如今何种差遣?”
“下官乃是流外入仕,得了个通直郎的寄禄,如今在盐官县管事。”他略一哆嗦,低着声音,垂首答话。
沈问多看了他一眼。
“流外入仕?”青袍男子稍显意外,亲去取了纸笔,递与他,“想来你也有些手段,今日成就可谓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写吧。”
这人态度较之于先前分明亲厚了些,但姜二爷却面如纸白,双手筛糠似的接过了纸笔,在姜允案前寻了块空当蘸墨执笔。姜允起身让他坐,他也不坐。
姜满讶异非常,按捺着不露于外。
她这二爷领的是正八品的俸禄,姜氏一族数他官位最高,又知临安府盐官县,乃是行在属县的主事,职务关键。这样显赫身份,在族谱中都是有一份的,为何他却会惧怕于沈问身边一个随从的只言片语?
字据立下来,那青袍男子取了交给沈问过目。姜满垂首而立,心中仍很沉重。
虽说此后,姜饶家世继承有了一纸保障,那些宗亲一时还不至于跳出来争夺,但这巨额外债,也是切切实实、沉甸甸背在了姜凌与姜满两个人身上。
哥哥行迹不明,她如同浮木,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寻不着。
沈问坐在上位,目光从字据挪开,扫过姜二爷,转瞬又换了方向。
她在看她。
姜满默默又要回避。
沈问发了话:“姜二姑娘。”
姜满嘴唇微抿:“妾身在。”
“此间主人,你当不当得起?”她直视她,“姜家欠我的债,你还不还得上?”
恍惚间,这一眼仿佛望进了姜满心里。
她一时竟不知自己该不该为兄长做这个决定,等回过神来,已笃定答了话:“妾身必当竭尽全力,生死以报。”
“好个生死以报。”沈问微微一笑,挥了挥手,“叫人候着吧。都下去,我要与此间主人密谈。”
“是。”左右立刻应了话,那青袍男子走在前头,“请”姜二爷移席。
姜允与账房行了礼,也跟着下去。两人走前均望向姜满,主仆相视,眉宇间各自表露出几分忧愁。
姜满强压下情绪,亲自将人送走了,闭上门,敛衽向沈问行了大礼。
沈问一时不言语,半晌,姜满默默抬起头,不经意间又与她眼神相撞。
这次她没再躲。
她有求于人,身家性命全在沈问一人手中,仅凭言行谦卑,又何以说服这久居上位的女子?
“先前你说,你们姜家以诚经商,必不会占了我的利。”沈问颇有些玩味的意思,“这话,如今就作不得真了吧?”
姜满定了定神:“先考言传身教,诚信为本,此乃家训,经得起真金火炼。如今举债经营,本不该奢求沈女史多加宽限。只是姜家雪溪酒,销路向来极好,如今将家业充抵欠款,女史只能收回十之四五;若能延长还款之期,姜家愿付本金之十二成,以为报答。”
沈问如同听见了什么好笑的话:“你可知那质库是个什么利息?”
质库放贷这等事,离姜满十分遥远,她犹豫道:“可有两成?”
“三成再添,且要抵押之物。”沈问道,“你家世代以酒为业,应当知道从前各地实行榷曲法时,那些小酒户常以家业抵押、由人作保,才能从曲院得来酒曲用作经营。资不抵债也是常有的,欠官家的钱尚且如此,那质库典当之事,又能轻松到哪儿去?”
姜满盘算了一阵:“延期十五年,姜家愿付四成利息。”
“十五年。”沈问一笑,“落到你口中却容易得很,我看你尚且记不得十五年的事。我且问你,十五年前,天下是个什么光景?”
姜满不料她对四成利仍不动心,陷入被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道:“妾身不知。”
“当年襄阳刚刚收复,两浙米价不过两贯一石,而今两贯钱只能买米六斗。以十五年前之物价资我今日之债,岂不是要我将身家全送给你?”沈问并无质问的意思,但话语间,威压已不言而喻,“我若今日与你就此盟约,十五年后,且不论我身在何方——你姜家还在吗?你敢同我打这种包票?”
听了这样晦气的话,她却反被沈问诘难住。一时辩不过她,姜满急道:“兄长已是贡士,读书刻苦,常有高见。来年春试一过——”
话说了一半,姜满哑在那儿,没了声音。
如今丧父,姜凌须得丁忧,科举是考不得了。
“你那哥哥考进殿试,做了进士,便不会欠我的账,你可是这意思?”沈问略看她片刻。
姜满默了默,颔首道:“将来除了服,等到下个大比之年,家兄自是要去考春试的。妾身一介女流,说不上一言九鼎,可兄长却是士人之身,怎会赖这等账?”
“这却不好说。”沈问慢慢道,“殿试表现平平,只得了个不起眼的差遣,于是便放着我大宋朝廷的官不做,去到北方投奔蒙人,这样的事,也是有的。”
“沈女史!”姜满抬起头。
沈问非但没有半分收敛之意,见状,竟笑起来:“这话你听不惯?”
“姜家世代良民,不说满门忠烈,好歹也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姜满迎上她的目光,虽有畏惧,也强道,“女史出身高贵,还望自重身份。”
沈问托了腮,喜怒不形于色,慵懒道:“你人就在我面前,自己说的话,尚且不敢予以保证,却叫我去信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那读书人的话若信得,怎么蒙哥汗麾下,汉人又随处可见?”
此人言语何其轻狂!
姜满深感震惊,这些国是莫说女子,便是寻常男子也不敢妄言。她怎会随口便对一个陌生人讲出来?
“先前问你的话,你是胡乱作答的吗?”沈问抬起眼皮,露出几分真意,“这姜家的事你若做不了主,便换个能做主的来。你的哥哥也好,外面那欺软怕硬的也罢,只要不是你。你便不要在我面前说些自己尚且拿不定主意的话了,耽搁我的工夫。”
这……
姜满尚在震惊之中,陡然被她问住,不知如何反驳。沈问没再看她,只闭目养神,仿佛室内的除她以外俱是死物。
那延期十五年的提案不成,姜满本该即刻草拟几个留作谈判之用,至少也得稳住她的债主,莫要弄得事情没了转圜余地。
但她犹豫了。
她是她的债主吗?
她是姜家的债主。
姜满女流之身,如何代表得了姜家?
长兄尚在,纵使如今行迹不明,到底也是一家之主。如今代为主持局面已经是姜满的极限,她与沈问谈判原本就没有底气,哪里又能保证什么?但若真是要拖到姜凌回来,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便是沈问大发善心,再多宽限些时候、等到明年正月再来——在那以前,姜二爷恐怕就要有所动作。
今日沈问待姜二爷如何轻慢,又如何居高临下地解了姜家之围,将来,这一笔一笔,都将如数还到姜满头上。
届时就是父亲一生辛苦覆灭之时。
姜满不由望向封存着自己小字的信函。
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她如今,确是父母双亡了。
姜满碎步到了几案之后,面朝沈问,跪了下来。
却见沈问神情几乎不变,只眉梢一颤,到底没说半个字。她视线垂下,并不回避姜满,可也没有多看她一眼,仿佛一切她都屡见不鲜。
姜满伏下身:“姜家幸得沈女史多番相助,本该涌泉以报。如今先考新丧,境况艰难,要在来年元朔以前将钱款悉数还清,实在勉强。妾身以为,女史拨冗登门,却不是为了讨回半数债务。姜家有报恩之心,也有守约之诚,此言可以先考名誉担保。只愿沈女史,为妾身指条明路,若要按期现钱结清,姜家必尽举家之力。”
“抬起头来。”
“是。”姜满应了声,缓缓抬头。
沈问不知何时已俯身看她,这一抬头,两人近在咫尺。
“你这番话,算得了数吗?”
姜满只觉得双颊发烫,往后躲了躲,仍跽坐着,望向她道:“妾身为自己的话负责。”
沈问坐起来,合了合目,点点头:“好。我今日给你两条路。”
“女史请讲。”
“第一条,正月以前,将钱悉数结清。不管你是典卖家产也好,另行举债也罢,我取你姜家三厘利,除此以外的,便不再还。不过,”沈问取走案上信函打开来,边打量着姜饶留下的“消酒”二字,边道,“来年你家酤酒所得,刨除课税、成本以外,净利,须分我两成。”
这第一条路倒是出乎意料的宽厚,彼此都觉得轻松。然而,大半田产都已典给沈问,姜家若要再举外债,只得从邻里、同行处开口。如今年景艰难,谁又能拿出这样大一笔钱解她燃眉之急?
姜满拱了手:“还请女史指点第二条路。”
沈问凝神看她:“这第二条路,说了你又要气的。”
姜满听出几分话外之音,红着脸道:“妾身不敢——沈女史有恩在先,妾身不会失了纲常礼数,生这无端的气的。”
沈问淡淡一笑:“我且信你一回。”
姜满一怔,低下了头:“多谢。”
不知是姜满多心还是沈问有意,在那对视的片刻,姜满又体察出少许温存。
这可不是个慈悲的主。姜满默默提醒自己。
“你那兄弟,在你海口之下,也是个学富五车之人。我虽算不上惜才,对那有本事的,总要高看一眼。”沈问的视线在姜满身上多停了一瞬,道,“孝期一过,再允三年。我今日可以同你姜消酒立个契,自来年正月起,往后六年,这六年内,什么时候你家将所欠本金一并还清了,我也不要你的利息,这欠债就此一笔勾销。来年是丙辰年,若是到了壬戌年,这账还没结清……”
姜满心中一紧。
“欠款翻番,你说如何?”沈问眼眸之中未见波澜。
在商言商,这又有什么可动怒的地方?姜满不敢放松,敛了衽:“如此便是莫大的恩德,姜家上下再三道谢也不为过。只有一事,妾身要与沈女史说明白——”
到底是深闺之女,说到这等事,姜满还是有些羞赧。她把心一横,道:“妾身的嫁妆折合现钱恐怕不足六千贯,没个什么能与您作抵押的。”
沈问眼神一动:“不想你还考虑了这事,倒是个细心人。”
“承蒙抬爱。”
“这第二条路我吃亏不小,若不是看在你年纪尚轻,名声在外,又颇有胆识,我可不愿吃这个亏。”沈问语气轻佻极了,仅是垂眸看她,却不经意流露多少风华,“我沈问吃亏,是要另外找补的。”
姜满没来由紧张起来:“不知妾身该如何为女史找补?”
“我要你单独同我立个契。”沈问看着她,“我要你到临安来,做我的身边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辩高低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