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颗葡萄(成熟版)[番外]

今天是2025年6月20号距离我开文(4月25号)差不多两个月了,很多欲言又止的话便借此机会说一下吧。

网文不同于新闻报告,它的连载周期很长。我这篇连载只有不到两个月算不得长,但是我觉得两个月的时间跨度是会对文章产生一些影响的。

人是发展的人。每一次我坐在电脑前码字时的我都是不同的我。我没法复刻昨日的我也没法左右明日的我,这极为正常。

由此正好可以回答评论区一位读者朋友的问题——这文这十几章怎么画风突变。

画风的变化一部分是因为我本人,一部分是因为文章需要。

前几天结课时我的文学老师说,“文学怎么办?”当时我脑子一激动冒出一个想法,“网文怎么办?”(此处网文仅仅指我的小说并无泛指之意)

网文怎么办呢?我思索良久未果。既然想不出那就一直写下去,一直写下去,终有一天我寻找到我的答案。这对我来说并不难,因为我是个喜欢坚持的人。

与此同时,我收获了几十条评论。

然后,一个新问题出现——“作者死不死”?(不是真死)

学习文学概论时老师提到过这个问题。

创作者结束他的创作后应该像死了一样保持沉默,因为作品已经和创作者没有关系了。但是在后来文学的不断发展中有人提出“作者不能死”,因为作者才是最了解作品的人,他若保持沉默那作品真当让阅读者毫无头绪。(大概是这样的,具体我无法完整复述出来)

我当时觉得,作者应该在连载时候“死掉”,完结之后“复活”。现在我依旧认同这个观点。

作者不能干预读者阅读,作品不能没有作者。

所以我在有人提出异议时尽量保持沉默,我希望大家阅读完再来与我探讨问题,彼时我相信我们可以畅所欲言。

最后说一些关于写作的问题。

时间很巧合,写文时正好读了一些外国文学的书,其中主人公无一例外全是敢爱敢恨的性格。(此处无一例外是指我看的那几本,不是指全部的外国文学)

小说的发展绕不开爱恨这两个永恒的命题,那除却爱恨呢?显而易见还剩一个“敢”字。

我将此字贯彻于我文中的两位主人公身上。

沈峥是敢想敢做之人,他复仇的念头不曾动摇,不管是周和颂还是楚一舟。

楚一舟也是,他年少富有理想,不拘泥于世俗,爱恨不遮掩。

关于两人的解读我在此不做赘述。百言不如一做,动作比言语更具说服力。

我的分享到了尾声,希望你能看到,希望我被看到。

感谢文字感谢相遇,以后开文还会日更,谢谢。

[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一颗葡萄(成熟版)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