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宁嘉安此时心情如何呢?
他长叹一口气,面无表情地打开单词本。
开学典礼一如既往地安排在大清早,与平时晨会不同的点在于,同学们不是自己前往操场上自己班级对应的位置,而是先到班级里,听广播通知,按照次序下楼。
今天,叶老师来得比所有同学都早,写好早读任务后直接坐在讲台边。
虽然开学典礼是必要的流程,但是叶老师十分心疼自己的早读,以及接下来很可能被众多校领导浪费掉的宝贵时间,于是乎她特意来得比平时更早,希望能让大家在教室里多读会儿书 最好下去的时候也带上需要背记的资料。
宁嘉安进来之后很快把书包放下,翻找资料的速度很快。
他把找好的资料放在桌上,按照叶老师在黑板上写着的任务顺序开始早读。
班级里很快充满读书声。将外面不时响起的广播声和走廊上的脚步声掩盖了不少。
虽然时间紧迫,但是宁嘉安丝毫不乱,一边读一边把各种或熟悉或陌生的单词和词组往脑中塞。
他完成第一项任务后,将记满笔记的试卷放在一旁,拿出作文素材。
就在这时,装在教室前面的音响开始发出“滋滋”的电流声,虽然音量有限,但是却十分让人不舒服。
宁嘉安皱起眉头,把有声的诵读改成默读。班上的同学们也纷纷这样做,以免听不清紧随而来的广播通知。
“请高三的1到6班开始整队,1到3班从教学楼一号出口走,4到6班从教学楼四号出口走。”
广播里最后传来“啪嗒”一声,电流声也随之消失。
“好了,大家带上早读的资料出来排队,我们要下楼了。”叶老师站起身往外走。
出了教室之后,外头的声音清晰了不少。班上的同学们很快整好队,呈两路纵队,由叶老师带着下楼。
他们走在楼梯旁,左边有个班,前面后面还各自有个班,整个楼梯间都挤满了学生。
这个时候并不适合把资料拿出来读,甚至没办法在脑海中回顾前面读到的内容。宁嘉安全程小心脚下,生怕酿成踩踏事件。
从教学楼的一号出口出去之后,空间就大了起来,他们跟着前面的队伍,一起前往开学典礼举办的地点——操场。
到操场上之后,每个班的两路纵队合成了一路纵队,然后在负责老师的指挥下嵌进班级指定的位置。
等所有班级都已经到场,政教处主任站在主席台上,拿起话筒,用洪亮的声音带着全校的学生整队。
在整队完毕之后,政教处主任从主席台下去,几位身着正装的校领导走上主席台。
流程走到这里,宁嘉安终于可以把带下来的作文素材打开。
虽然他已经努力把注意力放在手头的作文素材上,但是台上的领导毕竟是在话筒讲话,宁嘉安还是听到了一些。
他断断续续地听见“心理问题”“引进”之类的词,抬头认真听了会儿,才知道学校准备引进几位心理咨询师,开设一个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实际上,高中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群体,学校衷心希望大家可以保持身心健康,以最好的面貌面对学习。”
宁嘉安面无表情地听完,又把头低下去。
不仅仅是他,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同一个反应,很显然,大家似乎只把这当成是学校的面子工程,并不抱有期待。
其实本来不会是这样的,宁嘉安想,他应该会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实际上他就是提不起劲儿来。他总觉得这不会带来任何积极的改变,而会成为一个美丽的摆设。
宁嘉安顺着刚刚记到的地方接着往下默念。
开学典礼的程序比平时的升旗仪式更复杂,所以时间就拖到了第一节课上课之后。
结束以后,政教处的老师再次上台,安排各个班级按照顺序回教学楼。
宁嘉安他们班在大草坪上又站了半天,才被喊到离场。
他跟着大家一起用力地摩擦鞋底,把那些塞在缝隙里的青草和土渣留在红色的塑胶跑道上。
回去之后,第一节课已经过半,这节课是英语课,叶老师一边在心中怒骂领导,一边给了大家五分钟收拾收拾,大家去厕所的去厕所,去接水的接水,出出进进。
宁嘉安出去接了一杯水回来,便在座位上坐定。
“咱们这第一节课只剩十分钟了,也讲不了什么东西。”叶老师双手撑在讲台上,连教案都不准备翻开了。
同学们似有所感,不约而同地翻出同一样东西——听写本。
“好了我们开始听写。”叶老师说。
大家翻到听写本的最新一页,开始奋笔疾书。老师报的单词和词组都是今天早上布置的早读任务的内容,照理来说应该比较熟练。
但是大家今天的早读毕竟是在开学典礼的领导讲话中度过的,所以效率实在有限。
有的同学把所有早读任务都过了一遍,可惜偏偏没有在脑海中留下痕迹;有的同学虽然确实有把知识记到脑子里,但是也因此效率不高,没能把早读任务全部过完。
总之在这十分钟里,大家都挺煎熬的。
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叶老师刚好报完听写,“从后往前传上来吧。”
班级里响起一片哀嚎声。
“没事,这次写不好可以理解,改好之后我会马上拜托课代表发下去的,你们按照自己错了的部分花点时间把早读任务再看看就好。”叶老师安慰到。
宁嘉安从后面接过听写本,把自己的也放进去,然后往前传递。
他倒是把早读任务基本上过了一遍,但是相比平时,确实有种格外不踏实的感觉。
于是他用两个课件重新看了看这些内容。
下午还有一节英语课,因为叶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所以偶尔会用自己课的头几分钟讲一些简单的通知。
“学校今天早上提到的心理咨询室之后会逐步开展起来,大家如果有需要,不需要自责,直接过去预约就好,具体的预约模式之后会零星通知。”叶老师严肃地说。
“接下来把试卷拿出来,我们接着往下讲……”
下课之后宁嘉安把英语试卷收起来,拿出物理作业写。
*
宁嘉安不知道别人的高三是什么样的,他只觉得他们年级到了高三似乎格外不顺,不是个人层面上的不顺,而是集体性的。
从暑假那个时候整个年级过于紧张,到因为隔壁学校有学生自杀而闹得人心惶惶,再到现在年级里陆续有人因为水痘被迫回家休息。
“水痘不是主要在小朋友里出现吗,怎么开始在我们年级传染了?”梁晓康疑惑地问。
“我也不知道。水痘的潜伏期在两周左右,第一批得了水痘的同学才离校,我们中应该有不少人中招了,现在所有小时候没有得过水痘的同学都在担心。”宁嘉安说。
“不过我小时候应该是得过水痘的,大概是小学的时候?”梁晓康试图回忆。
“四下期末的时候吧?我记得你当时都没有期末考,领成绩单的时候还给我看你的四个零分。”宁嘉安印象深刻。
“对,就是那次,零分多难得啊,不比你当时的四个满分有意思嘛!”梁晓康笑了起来,想起了当时的场景,又问,“所以你小时候有得过水痘吗?”
“这个我还真不记得了,我得回去问一下我爸妈。”宁嘉安这么说。
两人吃完饭,慢慢走回教学楼。
晚上回家之后,宁嘉安和父母提了水痘这事儿,顺便问了问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得过水痘。
“水痘吗?我想想……”妈妈开始回忆。
宁嘉安把书包放回房间,又走回客厅。
“没有,你以前身体特别好,冬天不感冒,夏天不中暑,连流感都能免疫。”妈妈回答。
爸爸从厨房里探出头:“我记得大概是你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流感特别厉害,把你们班一大半的同学都放倒了,到最后学校干脆给你们放假了。你愣是一点事情没有,倒是我烧到了四十度。”
“不过你没有得过水痘,万一这次染上了也很遭罪啊……”妈妈去翻了翻家里放药的柜子,拿出了一盒口罩,“最近尽量戴口罩吧,稍微预防一下。”
“好!”宁嘉安接过口罩。
“所以你没有得过水痘啊,那接下来要勤戴口罩了!”梁晓康在语音里说,听起来十分担心。
“妈妈已经把口罩翻出来给我了,我会记得戴的。”宁嘉安回答。
“那就好!”
第二天早上,宁嘉安确认了口罩的正反面,然后规范带好,只露出眼睛和额头。
和梁晓康碰面之后,他发现对方也带上了口罩。
“你不是小时候得过水痘吗?”宁嘉安问,声音听起来比往日模糊些。
“以防万一嘛,如果不小心中招了,肯定会影响到后面的竞赛。”梁晓康回答。
“也对,小心为上。”宁嘉安笑起来。虽然他的笑容被口罩遮住,但是眼里的笑意却很明显。
到学校之后,宁嘉看到不少同学也带上了口罩。
今早是语文早读,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好任务之后,就带着一盒独立包装的口罩下来,看见没戴口罩的同学就发个口罩,看见戴反了的就提醒一声。
语文老师在教室里转了几圈,还真找出几个把口罩戴反的。她无奈地回到讲台,说:“大家停一下先。”
教室里的读书声逐渐听了下来,同学们把手头的资料放下,抬头看向老师。
语文老师拿出一个口罩,说:“口罩是有正反的,如果你手头的口罩是蓝白的,把颜色深的一面朝外;如果你手头的口罩是纯白的,就是光滑面朝外。还有,带铁丝的地方朝上,在鼻梁上捏紧,这样的戴法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老师一边说,一遍自己演示了一遍。
她在讲台上看着一些同学重新带好口罩,才让大家接着早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