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

停电那晚的短暂交集,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沈墨卿的心湖里漾开了圈圈涟漪。

陆延舟可能“怕黑”的这个发现,让她看待他的视角发生了微妙的偏转。

那个高高在上、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间AI”,似乎被拉近到了凡人可以理解的距离。

他坚硬外壳下的那道细微裂痕,非但没有削弱他在她眼中的能力,反而增添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真实感。

这种真实感,让她后续几天的“攻略”心态,不自觉地少了几分功利的急躁,多了几分耐心的观察。

然而,

系统任务依旧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共进晚餐】的时限只剩下最后二十多个小时,失败的阴影愈发浓重。

沈墨卿几乎能想象到小爱那甜美又残忍的电子音宣布剥夺她某种感官的情景。

她不是没想过利用“怕黑”这个发现。

比如,邀请他去一个灯光氛围独特(甚至偶尔会模拟断电效果?)的餐厅?

但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她掐灭了。

太卑劣,太不择手段。

触碰他人的弱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超出了她的底线,哪怕是为了保住百万年薪。

她沈墨卿再怎么“卷”,也还没沦落到那种地步。

就在她对着电脑屏幕,大脑高速运转却依旧一筹莫展时,内线电话响了。

“沈总监,陆总那边通知,半小时后在第一会议室召开XX项目阶段推进会,对方公司的周总也会参加。”助理的声音传来。

周总?

沈墨卿在脑中快速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

周致远,“启辰科技”的CEO,也是他们目前这个合作项目的主要竞争对手。

之前在一些行业活动上似乎有过一面之缘,但并未深入接触。

资料显示,此人背景深厚,行事风格以圆滑和难缠著称。

“知道了。”沈墨卿挂了电话,收敛心神。

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重要的项目会议上。

她迅速整理好相关文件和数据,调整好状态,准备迎接这场硬仗。

至于晚餐任务……只能再找机会了。

...

半小时后,第一会议室。

沈墨卿带着陈凯文提前五分钟到达,发现陆延舟和他的团队已经就座。

陆延舟依旧是那副冰山模样,坐在主位,垂眸看着面前的平板,手指偶尔滑动一下。

林凡坐在他身侧,神情专注。

沈墨卿选择了一个靠近陆延舟,但又不会太近的位置坐下,微微颔首示意。

陆延舟抬眸看了她一眼,目光短暂交汇,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又回到了平板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仿佛那晚停电时门缝后那一丝可能的紧绷,只是她的错觉。

会议准时开始。

前期主要是双方团队就项目当前进展、数据对接情况进行了汇报和讨论,气氛还算正常。

直到会议室的门被再次推开。

“抱歉抱歉,路上有点堵车,让各位久等了。”

一个温和含笑的男声传来,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门口。

走进来的男人约莫三十出头,穿着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西装,戴着金丝边眼镜,面容斯文俊雅,嘴角噙着一抹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他身后跟着两名助理,姿态谦和,却又自带一种不容忽视的气场。

正是周致远。

“周总。”

陆延舟站起身,语气平淡地打了个招呼。

沈墨卿和其他人也跟着起身。

“陆总,好久不见,风采依旧。”

周致远笑着走上前,与陆延舟握了握手,动作自然流畅。

他的目光随即转向沈墨卿,眼中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欣赏和惊喜,

“这位一定就是沈墨卿沈总监吧?

久仰大名!

之前在金融峰会上见过沈总监的风采,没想到本人比传闻中更加干练出众。”

他伸出手,笑容温和,话语恭维得滴水不漏。

沈墨卿心中微凛。

这种场面话她听得多了,但周致远的眼神,看似温和,深处却带着一种精准的打量和计算,仿佛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

她不动声色地伸出手与他轻轻一握,语气疏离而客气:

“周总过奖了,幸会。”

“沈总监不必谦虚,”

周致远似乎没察觉到她的冷淡,笑容不变,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一旁面无表情的陆延舟,话锋微转,

“说起来,我们启辰之前也曾向沈总监抛出过橄榄枝,可惜缘分未到。

没想到今天能在这个项目上与沈总监合作,真是意外之喜。”

这话听起来像是随口一提的闲话家常,但落在有心人耳中,却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是在暗示沈墨卿与“启辰”有过接触?

还是在试探她与陆延舟之间的关系?

沈墨卿清晰地感觉到,身旁陆延舟周遭的气压似乎又低了两分,虽然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商业合作,选择最适合的平台是常情。”

沈墨卿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未承认也未否认,直接将话题拉回正轨,

“周总,我们还是先讨论项目吧。”

周致远笑了笑,从善如流地坐下,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但那双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会议继续进行,进入核心的技术方案讨论环节。

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周致远带来的团队,在几个关键技术节点的选择上,提出了与陆延舟团队截然不同的方案。

表面上看,双方都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论证充分,各有优劣。

但沈墨卿凭借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对项目的深入了解,很快察觉到不对劲。

周致远团队提出的方案,看似激进高效,但在底层架构和长期兼容性上,埋下了不少隐患,更像是一种为了快速推出产品、抢占市场而采取的短期策略。

而陆延舟团队的方案则更注重稳健性和生态构建,着眼于长远发展。

讨论逐渐激烈。

“陆总,我认为在如今快速迭代的市场环境下,时间就是生命。

贵司的方案固然稳健,但研发周期过长,恐怕会错失市场先机。”

周致远语气温和,但言辞却步步紧逼。

“技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底层稳固和用户体验,追求短期噱头无异于饮鸩止渴。”

陆延舟声音冷冽,寸步不让,

“周总提到的市场先机,如果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用户信任为代价,我认为并不值得。”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会议室里的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度。

其他参会人员都屏息凝神,不敢轻易插话。

沈墨卿默默观察着,大脑飞速分析着双方的论点、论据以及背后的商业逻辑。

她不得不承认,陆延舟的观点更符合她的投资理念

——可持续的、有价值的长远发展。而周致远……更像是一个精致的投机者。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周致远忽然将话题引向了沈墨卿。

“沈总监是金融方面的专家,对于投资回报和风险管控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微笑着看向沈墨卿,语气亲切,

“不知沈总监如何看待我们双方提出的方案?

从投资角度,哪一个更具价值和发展潜力?”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

直接将沈墨卿架在了火上烤。

无论她支持哪一方,都会得罪另一方。

而且,她作为合作方而非技术决策者,过度介入技术路线的争论并不合适。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沈墨卿身上。

她能感觉到陆延舟也侧目看了她一眼,眼神深邃,看不出情绪。

沈墨卿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脸上是职业化的冷静。

她没有立刻回答支持谁,而是先精准地概括了双方方案的核心差异与潜在风险,数据引用准确,逻辑清晰。

然后,

她话锋一转,看向周致远:

“周总,从纯财务模型看,贵司的方案初期投入产出比或许更高。

但投资看的不仅是短期回报,更是长期的护城河和抗风险能力。

贵司方案中关于数据安全架构和后续升级路径的模糊处理,会带来巨大的隐性成本和潜在风险,这在我们的风险评估模型中,是需要重点考量的减分项。”

她没有直接说陆延舟的方案更好,而是从专业角度,犀利地指出了周致远方案中存在的、容易被忽视的致命缺陷。

语气平和,却字字千斤。

周致远脸上的笑容微微僵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但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阴霾。

他显然没料到沈墨卿会如此不客气,且一击即中要害。

“沈总监果然眼光毒辣。”

周致远打了个哈哈,试图缓和气氛,

“这些问题我们当然也有考虑,后续会细化……”

“技术方案的讨论,需要基于完整、严谨的评估。”

陆延舟冷冽的声音打断了他,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在核心隐患解决之前,我认为没有必要继续讨论下去。

今天的会议就先到这里。”

他直接宣布了散会,语气强硬,没有给周致远留下任何转圜的余地。

周致远脸色变了几变,最终还是维持住了风度,笑着起身:

“也好,那我们回去再完善一下方案细节。陆总,沈总监,下次再会。”

他深深地看了沈墨卿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然后带着团队离开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只剩下陆延舟团队和沈墨卿几人。

气氛依旧有些凝滞。

陆延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目光落在沈墨卿身上,停留了两秒。

“分析得不错。”

他淡淡地丢下四个字,听不出什么情绪,然后便带着林凡率先离开了。

沈墨卿站在原地,看着他和林凡离去的背影,缓缓松了口气。

刚才那一刻,她几乎是本能地选择了站在专业立场上发言,甚至没太多考虑周致远的反应。

现在看来,似乎……没有惹恼陆延舟?

甚至还得到了他一句算不上夸奖的肯定?

陈凯文凑过来,小声说:

“总监,您刚才太帅了!

直接就把那个周总给噎回去了!

我看陆总走的时候,脸色好像都没那么冷了?”

沈墨卿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

但内心深处,却因为陆延舟那句“分析得不错”,泛起了一丝极其微小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波澜。

然而,轻松只是暂时的。

她立刻又想起了那个依旧悬而未决的晚餐任务。

周致远的出现,像一颗投入棋盘的变子,让本就复杂的局面更加扑朔迷离。

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男人,绝对是个难缠的角色。

他今天看似无意地提及“橄榄枝”,以及最后那个深意的眼神,都让沈墨卿隐隐感到不安。

竞争对手已经浮出水面,并且显然注意到了她。

而她的“攻略目标”,依旧是一座难以融化的冰山。

前有狼,后有虎,中间还夹着一个催命的任务系统。

沈墨卿揉了揉太阳穴,感觉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静了。

而今晚,她必须解决掉“晚餐”这个迫在眉睫的危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