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一号训练场的顶灯洒下冷白的光,将姜晚在瑜伽垫上微微颤抖的身影拉得细长,

所谓的“平板支撑动态升级版”,远非普通的静态支撑那么简单。

陆沉舟的要求极其苛刻:

在标准平板支撑的基础上,需要交替抬起对侧的手脚,并在空中保持短暂停留,同时还要抵抗他时不时施加在背部、腰侧甚至腿部的、方向和力度都难以预测的干扰压力。

这不仅仅是对核心力量的考验,更是对肌群协调性、神经控制力和稳定性的终极挑战。

对于真正训练有素的人而言,身体会形成自动化的稳定模式,就像船舱里的陀螺仪,面对风浪会自动调整以保持平衡。

但此刻对姜晚来说,

这种本能恰恰是她需要拼命隐藏的致命破绽。

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滑落,滴在垫子上,洇开一小片深色。

她的手臂和核心肌群因为持续发力而酸胀灼热,但更让她煎熬的,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

她必须时刻计算着陆沉舟的每一次干扰,精心控制着自己身体的每一次晃动

——不能太稳定,那不符合“菜鸟”人设;

也不能太失控,否则容易真的受伤,或者显得过于刻意。

“左臂,右腿,抬起。”

陆沉舟的声音不带任何感**彩,像在宣读操作手册。

姜晚依言而行,动作显得迟缓而吃力。

当她的左手和右腿刚刚离开地面,试图寻找一个摇摇欲坠的平衡点时,陆沉舟的手掌突然按在了她的右侧腰窝上,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

“嗯……”

姜晚闷哼一声,身体剧烈地晃动起来,腹肌紧绷到极限,才勉强没有趴下。她故意让这种晃动显得夸张而笨拙,像是随时都会垮掉。

“对抗干扰,不是硬扛,而是微调。”

陆沉舟冷静地点评,手掌的力量并未撤回,反而像是在感受她腰部肌肉在压力下的细微反应,

“你的深层肌群募集顺序很有趣,先激活的不是最表层的腹直肌,而是更深层的腹横肌和多裂肌。这是很高阶的核心稳定策略。”

姜晚心里一紧,差点因为这句精准的专业点评而破功。

普通人甚至大多数业余健身爱好者,根本不会注意到肌肉激活的先后顺序!

他果然在观察这些微乎其微的细节!

她赶紧“气喘吁吁”地辩解:

“教、教练……我不懂这些……我就是……就是凭感觉使劲……”

陆沉舟不置可否,撤回了手,转而用指尖在她因为发力而紧绷的脊柱两侧轻轻划过。

“脊柱保持中立,盆骨没有前倾或后倾。

在动态干扰下还能维持这种对位,你的身体本体感觉,好得不像个新手。”

他的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透过薄薄的运动服布料,却让姜晚感到一阵寒意。

本体感觉!

这是对身体各部分相对位置和运动的感知能力,是精细运动控制的基础!

她只能继续装傻,甚至故意让盆骨轻微晃动了一下,带着哭腔说:

“教练……我快撑不住了……腰要断了……”

“还有三十秒。”

陆沉舟瞥了一眼秒表,毫无通融之意。

他退开半步,但目光依旧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她身上,记录着她每一次呼吸的深浅,每一块肌肉的颤抖幅度。

这三十秒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当陆沉舟终于说出“时间到,放松”时,姜晚几乎是瞬间脱力,瘫软在垫子上,大口喘着气,胸腔剧烈起伏。

这一次,倒不全是演技,这种极限状态下的精准控制,对心力的消耗远超单纯的体能付出。

陆沉舟没有催促,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

他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连接在姜晚手腕上的、一个看似普通的运动手环所传输的实时数据

——心率曲线。

从训练开始时的相对平稳,到承受干扰时的骤然飙升,再到短暂间歇时的快速回落

……

这条曲线,在他眼中,比姜晚任何夸张的表演都更能说明问题。

一个真正体能孱弱的人,在经历如此强度的间歇性负荷后,心率会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恢复缓慢。

而姜晚的心率,

虽然峰值也很高(这可以通过她刻意表现的“吃力”来解释),

但其回落的速度,快得异乎寻常。

尤其是在刚才三十秒静态维持后的短暂休息间隙,她的心率在短短十几秒内就从每分钟160多次骤降到了130以下。

这种高效的心血管系统调节能力,是长期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或特定体能训练的人才会具备的特征。

“休息两分钟。”

陆沉舟记下了一组心率恢复数据,语气依旧平淡,

“下一个项目,动态平衡台。”

姜晚撑着爬起来,感觉全身的肌肉都在抗议。

她拿起水壶喝水,趁机偷偷瞄向陆沉舟,想从他脸上看出些端倪,但他只是低头看着平板,侧脸线条冷硬,没有任何情绪泄露。

两分钟转瞬即逝。

姜晚被带到一个类似巨大跷跷板、底面是半圆球体的动态平衡训练器前。

这东西极不稳定,站上去需要极强的脚踝力量、核心控制力和全身协调性。

“上去。尝试在上面完成深蹲动作,保持平衡。”

陆沉舟言简意赅。

姜晚看着那晃动的平台,脸上露出真实的怯意

——这次倒不全是装的,这玩意儿确实容易出丑,而且不好控制暴露程度。

她小心翼翼地踩上去,平台立刻剧烈摇晃起来。

她手舞足蹈,“惊慌失措”地试图保持平衡,好几次都差点摔下来,引得陆沉舟不得不出手扶住她。

每一次他扶住她的时候,手掌接触她手臂或腰侧,都能感觉到她肌肉在瞬间的紧绷和随即刻意放松下来的过程。

那种初始的、闪电般的紧绷,是身体遇到突发威胁时的本能警戒反应,速度快到几乎无法伪装。

尝试了几次,姜晚终于“勉强”能在平台上站稳,但做起深蹲来更是东倒西歪,动作变形得厉害。

陆沉舟就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秒表,但目光却更多地停留在她的脚踝、膝盖和髋关节的联动上。

他发现,

尽管姜晚的整体姿态看起来摇摇欲坠,但她关节的力线始终维持在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了可能造成损伤的错误姿势。

尤其是在几次看似要严重崴脚的瞬间,她的脚踝总能以一种极其微妙而迅速的方式调整回来。

这种对关节稳定性的潜意识保护,同样是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的肌肉记忆。

“停!”

陆沉舟叫停了训练。姜晚如释重负地从平衡台上跳下来,脚步虚浮,差点没站稳。

陆沉舟走上前,突然蹲下身,伸手握住了她的右脚踝。

姜晚吓了一跳,本能地想要缩回脚,却被他牢牢握住。

“教练?”

“别动。”

陆沉舟的语气不容置疑。

他的手指在她脚踝的韧带和肌腱处轻轻按压、触摸,像是在检查,又像是在感受。

“你的踝关节稳定性很好,韧带强韧,不像缺乏运动的人。”

他的指尖带着训练后灼热的温度,贴在她微凉的皮肤上,带来一种奇异而令人心慌的触感。

姜晚全身僵硬,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了几分。

她能感觉到他手指的力量和专注,这远比任何言语上的试探更让她感到威胁。

他仿佛在通过触摸,直接阅读她身体留下的、无法完全抹去的训练痕迹。

“可、可能是我以前……走路比较多?”

姜晚干巴巴地解释,声音都有些发紧。

陆沉舟抬起眼,目光从她的脚踝上移,自下而上地看向她。

那个角度,让他看起来更具压迫感。

“走路可练不出这种水平的本体感觉和关节控制。”

他松开手,站起身,目光锐利如刀,

“你的身体,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告诉我的东西,比你的嘴要多得多。”

姜晚的心猛地一沉,几乎要跳出胸腔。

他这句话,几乎已经是**裸的揭穿了!

她强作镇定,低下头,用刘海遮住眼底的慌乱,小声嘟囔:

“教练,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就是个普通人……”

陆沉舟没有继续逼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走向下一个训练器械。

“最后一项,反应速度测试,光格反应器。”

光格反应器是一个布满LED灯格的墙面,灯格会随机亮起,测试者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拍灭亮起的灯格。

这是测试视觉反应、神经传导速度和肢体敏捷性的经典工具。

姜晚知道,这是今晚最难的一关。

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紧张已经接近临界点,在这种需要瞬间爆发的项目上,本能反应更容易挣脱意识的控制。

果然,

测试开始后,尽管姜晚极力控制,将自己的反应速度压制在比普通人稍好一点的水平,但当陆沉舟突然将灯格闪烁的频率提升到一个阈值,并且出现连续、快速的复合闪烁模式时,她的身体先于大脑做出了反应。

那是一种针对复杂威胁环境的、经过千锤百炼的视觉捕捉和肢体响应模式。

她的眼睛迅速锁定多个目标,手臂几乎带出了残影,以极高的效率和精准度拍灭了连续亮起的灯格,速度快得惊人!

虽然这个过程只持续了不到两秒钟,她就猛然惊觉,强行中断了动作,让后续的几个灯格亮起未被拍灭,并立刻装出手忙脚乱、跟不上节奏的样子。

但那一瞬间的爆发,如同夜空中乍现的闪电,虽然短暂,却照亮了太多东西。

训练馆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光格反应器发出的微弱嗡鸣声。

陆沉舟看着屏幕上记录的数据峰值,又抬眼看向站在那里、胸口起伏、脸色有些发白的姜晚。

他的目光沉静,却仿佛有风暴在深处凝聚。

......

今晚的加训终于结束了!

姜晚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身心俱疲。她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不敢再看陆沉舟一眼。

陆沉舟将器材归位,拿起平板电脑,似乎在最后核对数据。

当姜晚准备离开时,他忽然开口,叫住了她。

“姜晚”

姜晚脚步一顿,紧张地回头。

陆沉舟没有看她,目光依旧停留在平板屏幕上,语气听起来像是随口一问,却让姜晚浑身的血液几乎瞬间冻结:

“你手腕上的这个运动手环,心率监测精度不错。

我注意到,你在应对突发干扰时,心率飙升的峰值和回落的速度,都非常……

特别。

这种心血管应激反应模式,我只在一些经历过极端环境训练的人身上见过。”

他终于抬起头,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地看向她,问出了那个直击核心的问题:

“在加入这个节目之前,你接受的‘应激训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