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只向从前悔薄情(一)

深山幽静,古树参天。险壑深谷之内,乱草浓荫覆盖,堆积的岩石之下,露出一方尺余宽窄的地洞口。洞里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突然,一只沾满泥沙,遍布血痕的手,从洞里伸出,屈指扣上洞沿。

这双手,手背青筋起凸起,显然铆足了力气。过了一会儿,狭窄逼仄的洞口周围响起断断续续的拍打声,震得洞周碎石扑簌簌下落。

“砰!”倏地从洞沿下传出一声巨响,几寸厚的洞壁也没能经受住这强烈的震感,裂开一大块,伴随着沉闷的声响坠入洞底。四壁回声连带余震的颤响传回地面,乘着微风弥散。

洞中之人另一只手也攀上了洞沿。那只手,鲜血淋漓,五指血肉模糊,隐约露出白骨。

这样一双伤痕累累的手,却力大无穷,愣是支楞着撑起了双肩和他一整个人。凌乱的长发夹着青草,毛躁且污秽,鬼魅一般覆盖住他的脸,一身鸦青色长袍破烂不堪,裸露出的肌肤布满伤口,仍在渗着血。

一只脸盆大小,缺了半边木盖的偃甲爬虫追在他身后爬出洞,被他用顺势捞起的环首长刀劈成了好几瓣。

男人坐在洞边老树下,长长舒了口气,缓慢撩开覆盖在脸上的长发,露出削瘦的面庞。

他被这些聒噪的机械造物困在不见天日的地洞里近一个月,渴饮生水,饿食爬虫,苦不堪言,若非孤注一掷,抵力相拼,只怕早已丧命。

堂堂落月坞宗主,竟沦落到这种狼狈的境地。叶惊寒倚着树,回想这大半月来被困在洞底所经历的一切,愈发觉得自己可笑,唇角微微勾起,尽显自嘲之态。

他被困数日,已饿得头昏眼花,却不得不强撑着身子站起,四下寻找起食物,一跌跌撞撞踏过满地乱石枯草,不知不觉转入山林深处。

山头升起雾霭,缭绕盘旋。渐斜的日头投下的光,越发昏黄稀疏,漏过林间繁茂蓊郁的枝叶缝隙,又被雾气氲散,只剩下疏疏落落的光点。叶惊寒以刀为杖,蹒跚前行。头顶天色在崎岖迷途中,一点点暗了下去。

却在这时,一个黑糊糊的影子晃晃悠悠出现在参差交错的树荫下。

叶惊寒眉心一紧,下意识往后退开一步。

夕阳最后一抹余晖在天边勾勒出一圈金黄,浓雾渐淡,显露出那黑影真实的模样——一匹毛色发黄稀疏,上了年纪的老狼。

叶惊寒扶着树干的手,五指倏地扣紧。

老狼的眼睛混浊,嗅着弥漫在空气里的血腥味,缓缓匍匐下身子,弓起了背,露出尖利的狼牙。

这是预备进攻的姿态。

叶惊寒看见它吊起凹陷的小腹,恍然明白过来,这匹狼显然也饿了多日。

饥饿的人,遇上饥饿的孤狼,注定只能活一个。

叶惊寒握紧刀柄,正结痂的伤口随着青筋凸起崩裂,渗出的鲜血在手背划出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红线。

野狼挺身纵跃,朝他扑了过来。它饿了太久,显然没多大劲,跳得并不算高。

叶惊寒踉跄着躲开,后腰撞上一截树枝,疼得他龇牙咧嘴。

饿狼戒备跳着回转身来,退出数尺开外,缓慢在他身周绕行。

夜幕降临,圆月升起。饿狼仰首朝天,发出一声长啸。

叶惊寒身形陡地动了,几乎是一转瞬的工夫,闪至那头饿狼跟前。手起刀落,一声凄厉的狼嚎穿透夜色,响彻山林上空。

老树浓荫之下,饿狼呼啸扑起,将一刀落空的叶惊寒死死压在身下。

叶惊寒佩刀脱手飞出,只剩下一双手,死死扼住饿狼脖颈,拇指抵在它喉心,脸色胀得通红。

惨白的月色照亮饿狼一身凌乱的杂毛,也照亮了它鼓胀发红的双眼。

一人一狼,气力都已用竭,然生死只在一线,谁也不敢放松。

时间一点点过去,叶惊寒被饿狼压着,僵持不下,愈觉两眼昏花,眼看那狼张开血盆大口朝他头顶咬下,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猛一挺身翻起,仍旧掐着饿狼咽喉,按倒在一旁的乱石堆里。

“嗷呜——”饿狼发出沙哑的叫唤,扑腾着四肢试图挣脱他的束缚。叶惊寒不敢松手,迅速抬头搜寻起方才被狼爪拍飞在一旁的环首刀,却发现那把刀正倒插在离他眼前六尺开外的岩石旁。

这个距离,除非松手,他断然是碰不到那把刀的。

可若从眼下所在之处,纵跃至刀边,间不容发的时间,稍有迟滞,便会被起身的饿狼扑杀。

这简单的动作,对于往日的他而言,本是轻而易举的事,可如今他被困在地洞大半个月,忍饥挨饿,遍体鳞伤,身法远不及康健时灵巧。

但若继续僵持,他的耐力又如何比得过茹毛饮血的野兽?

叶惊寒下定决心,深吸一口气,摁住仍在挣扎的饿狼,凝神聚气,心中默念三下,倏地垫步跃起,凌空纵跃翻了个身,却因体力不支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几乎同一时刻,饿狼翻滚起身,朝他猛地扑来。叶惊寒见之,飞快拔出长刀,全力刺出,寒芒刺入饿狼胸前血肉,直直穿透心脏。衰老的饿狼仰面发出哀嚎,庞大的身躯惯性不减,如一座大山似的压了下来。

叶惊寒被它压倒,后脑勺直接磕在了地上,两眼一黑,顿时失去了知觉。

山间明月朗照,清风裹着一丝丝血腥味从石缝前飘过。

昏昏沉沉中,叶惊寒的舌尖尝到一丝腥甜的味道。

是死去饿狼的鲜血,正从伤口内汩汩流出,沾上他的唇瓣。半梦半醒的他,凭着直觉找到血流聚集的位置,贪婪吮吸起来,饮罢鲜血,又沉沉睡过去。

长夜过尽,远方鸡啼声响,东方初露一抹白。阳光普照,穿过茂盛的老树叶隙,洒向大地,也照亮了躺在地上的一人一狼。

叶惊寒皱紧了眉头,艰难地将手从饿狼身下抽出,遮住眼睛。

天终于亮了。

长空万里无云,飞鸟振翅掠远,清风送着花香,一路飘下山麓,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散入千家万户。

复州城东,一名扎着双环髻,衣着朴素的少女,搀扶着拄着拐杖的老父亲,拉开小巷尽头一间小院外的篱笆门。

“就是这里了。”少女松开搀着父亲的手,回身对正朝二人跟前走来的沈星遥道了个福礼,“这一路来,还得多谢女侠照拂。若非沈姐姐相助,只怕我和爹爹都要死在山匪手里,回不来了……”

“不必言谢。”沈星遥道,“见了不平事,岂有不管的道理?平安回来就好。”

这父女俩原在褒信县做工,攒了些钱,打算返回复州老家,却在途中遇见山匪拦路,险些被人绑走。刚巧被路过的沈星遥撞见,顺手便收拾了那帮山匪,考虑到二人一个年迈,一个柔弱,便亲自护送二人跋山涉水回到家中。

老人感激不已,要留她用饭,却被沈星遥婉拒。她目送二人进门后,便即转身走开。

早年间,她也曾来过复州,那时的她顶着魔头遗孤的身世,受各派追杀,不得不东躲西藏。来时匆匆忙忙,并未细细看过城中风光。而今城中大街小巷,商户已换了好几波,新老面孔,她都看着新鲜。

沈星遥沿着记忆里的路,不知不觉便走到了玄灵寺前。

“阿弥陀佛。”门前两名打扫落叶的年轻僧人见有人来,一齐立掌躬身,向她施礼。

沈星遥双掌合十还礼,缓步踏入寺院,在门前领了一炷香,走进正殿。大雄宝殿内,佛祖金身宝相庄严,半睁的眼中,满含慈悲。她安安静静地敬香跪拜,脑中却空空一片,想不出任何祈愿,只茫然叩拜三下,浑浑噩噩起身,退出大殿。

她在院中找到六年前重建的许公碑,看见碑下赑屃被风霜磨平的脑袋,这才惊觉,原来六载岁月竟也如此短暂,仿佛弹指一挥间,便已流逝。闻得花叶簌簌,抬眸展目,恍然发现前方院中新建了一座九层宝塔,塔尖嵌着一枚宝珠,似玉非玉,半透不透,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出莹亮的光泽。

“沈施主。”

沈星遥闻声回头,只见一名穿着灰袍的青年僧人立在眼前,眉目似有几分相熟,仔细辨认,这才想起,合掌施礼道:“心白师傅。”

当年扫地的小僧,如今已是寺中知客。

“多年未见,施主眉眼已添风霜。”心白立掌还礼,“莫非心中有惑,故来我寺寻求开解?”

沈星遥没有回答他的话,不自觉回首看向殿后高塔,慨叹一声:“多年不来,不知这塔是何时所建,好生巍峨。”

“前年清合方丈圆寂,身化七十二颗舍利。”心白答道,“朝廷感其功德,拨款建造此塔,取名‘佛骨’。塔顶宝珠便是以特殊技艺,将老方丈所化舍利封存其中,愿此光辉照拂我寺,庇佑一方黎民。”

“方丈当年救人,不惜毁誉破碑,如此博大襟怀,非常人能及。”沈星遥闻言,想起当年来时,清合仍健在,而今时光倥偬,已是生死之遥,心中忽觉感伤,当下立掌合十,躬身一拜。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心白立掌言道,“世事纷扰,皆起于人心,唯有放下执迷,方能清净。”

沈星遥没有回答,放眼扫视院中,回想起多年前二人在这院里受众派围困,九死一生之景,唇角泛起苦涩:“当年一诺,可以性命守之。而今苦尽甘来,前尘往事却成虚妄。难道这些,也都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执念吗?”

老叶出场

有人要和非非扯头花了

不会换男主,不放心的可以看看同系列《轻霜行》的文案,里面的张沂舟就是沈星遥和凌无非的女儿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出自《楞严经》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只向从前悔薄情(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