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多雨。
暗无天日的卧室里只能听见外面连绵不绝的雨,如果她睡了十二小时那么这场雨也就下了十二个小时。
漫长的睡眠不仅没有缓解疲惫,反而催发了胃的空鸣。
火烧火燎。
陈争怡想起前段时间复查医生故作轻松的叮嘱。
要流泪的话,马上一颗泪花就在眼眶里积聚然后落下,依次滑过鼻梁还有过山车似的上嘴唇,抿进嘴里。
凉,咸。
和过去的二十二年人生一样,开始了新的一天。
整个身体往下挪,脚尖绷紧,双手举过头顶不断往外延展,沉睡了许久的身体得到了稍许的放松。
把上衣扯下来放平,一鼓作气掀开被子坐立,手机的指示红灯一直闪烁,耗尽最后一点电量。
陈争怡深吸一口气,又慢慢吐掉。拿过充电器给手机充上电。
一开机,一如既往没有任何消息,只有每天照常推送的几条医嘱。
早上六点,她被饥饿吵醒。
即饮热水机里水量充足。吨吨吨喝下温度适宜的水,感受它在食管里顺流而下,滋润干涸的胃。
“嗝。”
中央空调控制下的家永远常温,永远四季如春。
陈争怡住在只有51个平方的公寓,产权人是她自己。
看房、买房、装修、布置,全方位一条龙由她把控。
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安定。
通过指纹解锁开门后,就可以进入她的家。进门右手边放置了一个鞋柜和一个树枝状衣架,每每外出疲惫到家,卸去一身的杂物,心灵都变得轻盈。
整个家的颜色只有家具的原木色和墙壁的白色、绿植的绿色。
右手边是一个厨房,虽然她不擅厨艺。但厨房里的厨具也是经过当初尽心挑选的。
带小烤箱的炉灶专门从国外购入,有时会放进番薯玉米什么的,简单操作,回归食物本香原味。因为厨房面积小,没有预留嵌入式洗碗机的位置,所以购入了一个放在台面上的小型洗碗机。
原本厨房是没有烟火气的。
自从生病以后,厨房的才真正开始作为厨房使用。
从前她是美食探店博主,异常挑剔,练就的敏感味蕾现在用来折磨自己。
所幸病后她能够食用的食物不多,大多都只需要简单烹饪。
家里曾经看她不愿去疗养院,也往这里送个好几个大厨或者阿姨,但陈争怡温和了一辈子,事事顺家人的心,过得原来也并不开心。
身体里压抑多年的本性和难以抑制的癌细胞一样井喷。
总要为自己争取一些。
她这样想。
昨晚上放进炖盅的小米和南瓜已经把各自的香味融合,四溢在整个空间。
左手边是一个卫生间,依旧是原木色。
虽然面积小,但是陈争怡还是拜托设计师给卫生间做了干湿分离,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坐立式浴缸。
全身泡在温热的水,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愉悦。
从前她总会在泡澡时挑一些悲剧观看,外热心冷,互相抵消。
再往里走,是一个大大的客厅。
卫生间这一侧的墙壁靠着一张饭桌。和厨房一样也是利用率不高,但是聊胜于无。
陈争怡跑了整个城市的家具市场,选了其中最柔软的一张沙发。
人坐上去会缓缓下陷,有如云朵。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透过纱窗进入室内普照,温暖的昏黄色让人心生荡漾。
再又一寸寸从身上退却。
直至黑夜降临。
茶几下面垫着地毯,这就是让饭桌被打入冷宫的绝佳吃饭位置。
沙发对面是一台屏幕超大的电视机,也是所能找到最大的尺寸。
阳台上陈争怡划出一块区域专门用于工作,顶到天花板的大书柜上各色书籍整齐排列。
虽然辅修过图书档案管理,私心里却也没有为那种按图索骥式的寻找所愉悦。
她喜欢把一批次购入的书籍放在一起,再随心所欲放置,每次想到还有新书未看,就按照放置时的所思所想开始查找。
此举虽然花费一些时间,但她乐在其中。
工作台已经荒废了许久。笔记本上都落了一层薄薄的灰。
自从病后,家里人就给各大平台打过招呼,家中小女身体不适,请勿打扰。
断了经济来源,父亲满心以为她会妥协。
事实上,对于一个将死之人,什么都显得不太重要。
陈争怡慢慢踱步到阳台,拉开紧闭的窗帘,远处的朝阳未见其人,先见其影。
看一眼也就转身去拿早就炖好的南瓜小米粥。
盘腿坐下,从沙发上捞过平板,查询昨天下单的飞机票。
确认出票成功,明天的早上六点。
南瓜软糯,小米一颗颗都爆开。成功安抚了焦躁不安的胃。
同样安抚暗潮涌动的内心海洋。
此行目的地,是吸引无数隐士的终南山。
陈争怡从前没有想过会去那样一个地方,她是大城市的忠实爱好者,痴迷灯红酒绿和顶级美食。
山野与她何干?
昨天收到的一篇文章,文章末尾作者附上了在山中的片刻视频。
山风肆虐,白雪压弯刚结花苞的枝桠。
又清又冷。
好想去感叹生命的伟大啊。
她就做不到。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