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谢家的藏书阁立于宗门主峰之侧的“文星崖”上,整座阁楼以千年阴沉木为骨,外层覆着掺了月华砂的青瓦,檐角悬着九枚刻有谢家祖纹的青铜铃,风过之时便漾出清越声响,如古籍翻页般沉静 。阁楼共分九层,底层占地百亩,向上逐层收窄,顶层形如笔尖直指云霄,远远望去竟似一支蘸满灵气的毛笔,正欲在天幕上挥毫写意。
入门处并无寻常守卫,只立着一块丈高的墨玉碑,碑面流淌着淡金色的“静心”二字——需以神识触碰碑体,摒除杂念后方能开启大门,心浮气躁者连碑前三步都迈不进。跨进阁内,浓郁的墨香与古籍特有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灵草防腐的清苦香气,沁人心脾。底层为公开阅览区,数十排一人多高的黑木书架绵延至视线尽头,架上整齐陈列着凡品功法、基础丹方与妖兽图鉴,每本书脊都贴着银箔标签,标注着类别与编号。书架间悬着泛着柔光的夜明珠,即便阴雨天气也亮如白昼,地面铺着吸音的云纹地毯,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轻柔 。
从二层开始便设有限制,需凭谢家特制的玉牌进入——外门弟子持铁牌可至三层,内门弟子持铜牌可至五层,核心子弟的银牌能达七层,唯有家主与长老所持的金牌可通行至九层 。二层以上的书架皆嵌有微缩聚灵阵,阵眼以下品灵石催动,既能滋养典籍防其腐朽,又能让修士在翻阅时缓慢吸收灵气。四层的书架尤为特殊,全由能隔绝神识的“隐纹木”打造,存放着残缺的上古功法与失传技艺抄本,如《灵阵溯源》这类带红签的**便藏于此,需长老亲笔手谕方能取出 。
六层以上更见玄妙,楼梯口布有繁复的符文禁制,光芒流转间隐现五行生克之理,需准确按动壁上的符文机关方能通行,错触一步便会触发幻阵,将闯入者困在古籍幻象中。七层的书架上罕见书卷,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嵌在玉盒中的玉简,神识探入便能读取内容,其中不乏金丹期修士才能研习的中阶法术与丹道秘要,盒身标注着“阅后需以灵石刻录备份,原简不得带出”的字样 。
最顶层的九层终年笼罩在淡金色的结界中,唯有谢家历代家主可入。传闻内中藏着三件至宝:一是记载着秦霄谢家立派根基的《紫霄真解》孤本,书页以鲛人泪混墨书写,遇灵气便会浮现隐文;二是一面“鉴书镜”,能照出伪书破绽与残卷缺失的内容;三是一个上古木匣,匣上刻满模糊符文,据说里面封存着与飞升相关的秘辛,至今无人能解其禁制 。
阁内深处总有几位佝偻的老者在整理典籍,他们皆是谢家豢养的“护书人”,终生不涉俗务,只与古籍为伴。老者们指间常捏着浸过灵液的软毛刷,轻扫书架上的微尘,偶尔会对驻足的弟子提点一二,话虽简短却总能点透典籍关键——没人知晓他们的修为深浅,只知阁中千年未曾有过典籍失窃或损毁之事。若逢月圆之夜,整座藏书阁会泛起淡淡的金光,古籍中的文字似要从纸页中浮起,与檐角铜铃的声响相和,宛如先祖在与后世弟子隔空对话,尽显天下第一宗的深厚底蕴。六人来到,藏书阁后看到的便是这一番景象他们前去一层寻找到了父子所要的书,并呆在二层的阅览室中查看,大约过了半天时间后他们把全书内容,看完了,便回家准备吃饭。回去的路上,他们几人商量明天没有课,便一起来到静心室去修炼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