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 9 章

三日后,惠风和畅,天暖气清,前几日还繁重的雪已化的丁点痕迹都没有了。要不是满路蔫成一大片的碎草,一点儿也让人想不到现下还没迈出正月。

沈倾安同沈格和云雀坐一辆马车,四轮马车辚辚作响,直往郊外驶去。这路原是驰道,本是为前朝荒淫无道的陈幽帝出游修建,花了十年才堪堪修完。却因过于劳民伤财,本就不稳的政局愈加动荡。路修完,国却灭了。如今,蒙圣人的恩泽,便是升斗小民也可从这条道上过了。

圣人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但家务事总是格外难断。膝下三位皇子各有长处,究竟谁来继承大统,迟迟难以决定。有关这立储问题,闹出了不少笑话。最近的一宗笑话“妖书案”便是跟大皇子的生母和贵妃有关。

这妖书案大盛无人不知。要说起源那得讲到礼部侍郎楼申所著的《闺阁范说》。

楼申按圣上谕旨将历朝模范后妃集结成册之时,私收了和贵妃的银两,将和贵妃与历史上那些贤淑贵妃编在一起,不分黑白大肆吹捧。当朝储位空悬已久,和贵妃又是当今大皇子的生母,此举显然是想为立储造势。

书出版之后,有人以“江左刘郎”为名作了一篇讨伐《闺阁范说》的檄文,大批楼申“机深智险,包藏祸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将檄文贴在人来人往的南城集市,并教京城小童传唱讥讽和贵妃脚臭的童谣。不过半月,和贵妃的名声和她的脚一样臭满京城。

立储本是讳莫如深的宫廷秘闻,一时竟成为小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将江左刘郎奉为忠臣义士,又有人说这位江左刘郎怕是和贵妃死对头珍贵妃的爪牙。等到官家想要制止舆论风向之时,民间早已激起千层浪。因这事由檄文所起,便被戏称为“妖书案”。

因着这事,圣上大怒。本是一月有半月宿于和贵妃宫里,现下一月都没踏进和贵妃宫里。就连和贵妃去南书房主动送参汤,也被陛下二话不说拒之门外。

便是在此背景之下,和贵妃才磨着大皇子萧玉找个好时机为她说清。

而这好时机便是会冬宴,这说情的方式就是赠梅花瓷瓶。

不巧的是,沈格所寻的梅花瓷瓶被人做了手脚。

而这,最终导致沈家的覆亡。

可惜这些她都是后来才知道。而那时候,沈格已被关入大理寺,面对指责百口难辨。

“前边便要到了吧。”云雀打着云纹帘子指着前方。

沈倾安沿着云雀手指的方向往帘外望过去,一幢雕梁画栋的三层小楼掩映在铺天盖地的梅树林中,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墙壁饰以金碧,屋顶浅绿色的琉璃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许多公子小姐已然到达会冬苑外,带刀的金甲守卫在门口一一检视名帖,核对邀请名单。因人数太多,竟排了好长的队伍。前人所说的“香车宝辇填路,脂泽金粉飘散”,形容的约莫就是现下这般场景。

沈倾安叹了一句:“好多人呀。“

沈格笑道:“说不定里边就有你的良人。“

沈倾安撇了撇嘴,不置可否。

沈格以为沈倾安犯了女孩家的羞怯:“我便是这么一说。咱家这么大的门楣,你若是有喜欢的人,便嫁。若没有,府里养你一辈子也没问题。“

府里养一辈子吗沈倾安眼中划过一丝伤感。从前她也是以为像自家这样辉煌的人家会永葆富贵,可最后,还不是说倒就倒了。

这一切的起源,便是因为在储位争夺中站错了大皇子。大皇子倒台之后,父亲解职,沈格入狱,沈家上下人人自危,更管不了她这嫁出去的女儿。便是在此机缘下,沈幼莹才敢下手毒死她。

思绪纷乱地涌上心间,沈倾安思前想后:“大皇子要你于江南寻的瓷瓶哥哥带了吗?“

算一算,大皇子当年的罪名真论起来,要从会冬宴送给圣上的梅花瓷瓶开始。谁能料想的到,那三尺高的瓷瓶中竟暗藏着玄机,胎底嵌着一个桐木人,最后成了巫蛊之案压倒大皇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沈格一愣:“自然是带了,便在后面那辆运货的车上……不过你问这做甚么?“

沈倾安微微笑道:“听说那梅花瓷瓶足足有三尺高,是龙泉窑中的精品,倾安很想见一见。“

沈格以为她是喜欢瓷瓶:“你若喜欢,哥哥下次给你寻个别的,只是这梅花瓷瓶是大皇子要献给圣上的。“

沈倾安心念一转,难得握住沈格的袖子撒娇:“倾安便是想看一眼,一眼便好,没有旁的意思。“

沈格两难地摇头:“当真是不行,这瓶子开过光,白马寺的高僧特地说过,若想福泽深厚,不能皇家血统之外的人转手,便是那瓶子,也是寺里的僧人帮忙装上车的。“

沈倾安隐隐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对,但又不好明说。

这瓷瓶将于三日后的梅花宴上献给圣上。无论如何,她得想个办法出来。这瓷瓶是万万不能送出去的。

前世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走马灯般从眼前过,仿佛刚刚过去。沈倾安越想越觉得恐惧,面色发白,冷汗涔涔地从额间落下。

“倾安?倾安?“沈格看着沈倾安的模样手足无措。

云雀也是手足无措,小姐这神神叨叨冷汗淋漓的模样莫不是中了邪?

“无事。”沈倾安摇了摇头。

马车停下,坐在另一辆车上的沈格在递上一张白鹿纸名帖,金甲守卫恭敬拱手道:“原是相府家的小姐和公子。“

侍女引着两人往苑内走去。由于这会冬宴要开上整整三天,自然要先安排住所。男女有别,沈家兄妹二人虽住得不算远,但也隔着院落。

廊庑掩映,吊窗花竹。这是一座四开间的小院,一切都是仿的最原始的自然景致,柴根编门,石屑砌坛*,门前栽种了一排火焰般的红梅,火红一直烧到视线的尽头。

下人们搬着日常物件进屋,只剩沈倾安和云雀两人在门外说话。

对面的门“嘭“的一声打开,在云雀惊愕的眼神中,沈幼莹倚着竹门冷笑:”吵死了,不过住个三天,真当自己多娇贵,搬这样多的东西过来。“

云雀张大了嘴巴:“你不是被老爷禁足了吗?“

沈幼莹抬起下巴不屑回答云雀,而是转头看向沈倾安,冷哼一声:”真是冤家路窄。“

沈倾安只觉得好奇,偏着头笑问道:“这会冬宴一人一名额,你如何进来的?”

沈幼莹听到这话只觉得满意,勾了勾唇角:“自然是裴郎想我。裴郎的妹妹生了风寒,我顶着她的名额来的。看到了吧,沈倾安,裴郎为了能多同我再一起三天,冒着这样大的风险帮我,他在乎我远比你多的。“

沈倾安哦了一声:“那又怎么?”

重活一世,她哪里会如同前世一般为裴落在乎自己多一点还是沈幼莹多一点斤斤计较。想起那天在前厅裴落毫不犹豫地把事情全推到沈幼莹身上,沈幼莹却仍执迷不悟自欺欺人,不禁对她生出几分怜悯。

沈幼莹觉得不可思议,按照沈倾安对裴落的倾心程度,听到这话怎么能不气急败坏。

沈幼莹咬着牙,不死心道:“裴郎从来喜欢的就是我而不是你。“

沈倾安想了想两个人实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从这个程度上来讲倒是出奇的般配,笑了笑:“你说的是。“

沈幼莹:“……“

沈倾安想了想:“那我就祝妹妹早日嫁给裴落,如果他当真愿意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把你抬进门的话。”

事实上,以裴落这般自私虚荣的性子,必然不可能当真娶一个柴火丫头的女儿。即便她不嫁给裴落,沈幼莹也不可能成为他明媒正娶的妻子。

这一点,沈倾安很清楚。

沈幼莹捏着拳头,恨恨道:“他自然会的。”

说罢气鼓鼓地关上了木门。

云雀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沈倾安的脸色,却发现她表情一切如常:“姑娘,你当真不生气?“

毕竟沈倾安过去可是连看什么书,写什么字体,吃什么瓜果,都要打听了裴落的喜好来的。

按从前的沈倾安自然会生气,只是,她再不是那个为爱情奋不顾身的沈倾安了。

沈倾安走进屋里,抿唇一笑:“生气伤身,我呢,不为不相干的人生气。“

沈倾安倚着窗坐下,支起手臂欣赏窗外的梅景,不禁感慨造物的神奇。可想着想着心情又紧迫起来,两天,还有两天,便到了大皇子送梅花瓷瓶的日子了。

而如今,那瓷瓶应当已送往大皇子房中,她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究竟怎么才能通过重重守卫去一个皇子房中把瓷瓶弄到手呢。

电光火石间,沈倾安想到了一个主意。

沈倾安叫了一声云雀,指节敲着桌面,沉思道:“出去打听一下,明日走梅花迷宫,大皇子可会来?”

*第九章添了一点东西,更快进入正题。

我对沈倾安在的住所想象的画面是包涵所的青莲山房,我把包涵所的《西湖梦寻》选一段放上来给大家看看:“外以石屑砌坛,柴根编户,富贵之中,又着草野。正如小李将军作丹青界画,楼台细画,虽竹篱茅舍,无非金碧辉煌也。”

真的是贼悠闲的感觉,我也想住这里(小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