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十日终焉》是一本连载于番茄小说上的悬疑脑洞小说,作者是杀虫队队员,番茄签约作家,连载中。
本书讲的是一群普通人被捕入“终焉之地”,进行每十日一次的生死轮回,他们在这里生了死,死了生。想要逃出此地,必须要进行由「十二生肖」设计的死亡游戏。可是在一个又一个十日之后,部分人开始觉醒了超自然能力的故事。
(不后宫,不套路,不无敌,不系统,不无脑,不爽文,介意者慎入。)
摘抄:当我以为这只是寻常的一天时,却发现自己被捉到了终焉之地。当我以为只需要不断地参加死亡游戏就可以逃脱时,却发现众人开始觉醒超自然之力。当我以为这里是「造神之地」时,一切却又奔着湮灭走去。
---
最近正好出于工作需要,在搞国内内容平台的广告投放调研。趁此机会,便下载了之前久闻大名的番茄小说APP,翻阅了一下这位当今的免费网络小说赛道一哥的榜单。
翻阅下来的结果令我挺讶异的:位于榜首的《十日终焉》这篇小说——也即我们今天要推荐的这篇小说,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一骑绝尘得强,完全是畅销出版物的水准。与之相对的,其它番茄榜单上的小说或是在设定上、或是在文笔上、或是在剧情上、或是在人物塑造上,总归会出现一些在传统网文读者眼里难以忽略的硬伤,我基本上是一篇都没法坚持看下去。
《十日终焉》的好看是一种极端工整的、年级前十的学霸好学生写数学压轴题式的赏心悦目。我看到很多评论者和媒体试图把它和《惊悚乐园》、《诡秘之主》、《道诡异仙》这样的爆款网文相提并论,但在我看来,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到如同两种不同星球上的生物。
具体来说,在《惊悚乐园》、《诡秘之主》、《道诡异仙》这些曾在点娘上大受欢迎的作品中,你会鲜明地感知到作者的个性、天赋和叙事风格——也即所谓的“作者性”。你甚至有的时候会忍不住想,阅读这些小说的过程就像在造访一个陌生人的内心世界,又像在借此契机结交一个非常有趣的朋友。等到小说完结的那一刻,你甚至会冥冥之中感知到,你们已经有了一种牢不可破的链接。这种链接有时体现在当你踏进三渣的B站直播间,一边看着这个手残打游戏,一边发弹幕吐槽 催更他的时候;这种链接有时体现在当你阅读乌贼的公众号文章,和底下的卷毛狒狒一起疯狂玩梗,互相开玩笑的时候;这种链接也有时体现在你在漫展上带上铜钱面具,满地乱爬,和狐尾精神共振的时刻(咦?
事实上,作者性并不必然是一件好事,因为太过强烈的个性往往意味着故事本身的让步。事实上,这帮网络小说作者都压根不是什么受过科班训练的专业作家,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最大习惯是偷偷往小说里塞入成吨的私货。让整个故事运转起来的往往并不是好莱坞大片剧本中那种数学公式一样的精密设计,而是他们肆意挥洒的天赋,自成体系的设定,以及让人眼前一黑的整活。
只是,虽然这些作品的故事可能并没有那么完美,虽然伏笔的回收和情节的铺陈不是总能尽善尽美,虽然人物的塑造和部分的设定总有很多可以商榷之处,你依然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你是快乐的,你是兴致盎然的。你沉迷于那些因为太过出格,因而在科班作品中太过难得一见的虚构和想象;你捧腹于那些因为太过疯癫,因而在严肃读物中不能逃过审核魔爪的展开与设定;你共鸣于那些因为与你太过相似,因而让你感到共鸣的角色,那是与你处于同一时代、面临相仿境遇的年轻人才能写出的东西。
在这些情绪的激流中,在笑与泪的共存中,你一边渴望着能到达一个故事的终点,一边又回避着真正在现实中看到它的降临——毕竟,你实在不敢想象,当这场冒险唐突落幕的那一刻,你又要历尽怎样的艰辛困苦,才能找到方法,重新填补那此后避无可避的空虚和无聊?
《十日终焉》却是某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作为无限流悬疑题材的作品,它的剧情实在是精彩紧凑,以至于在阅读它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强烈的、被文本牢牢的不放地抓住的感觉。这种感觉几乎是完全得益于写作者对剧情的仔细编排和用心埋坑:作者几乎是在每一章中都藏入了能够引发读者好奇的钩子和谜题,又很快会在下面的章节中给出这些谜题的答案,并埋下新的钩子。
因此,尽管这部作品的背后是一个相当复杂且理解成本极高的世界观,但这个世界观并不会给读者带来困扰和不满。因为一方面,它始终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徐徐展开的,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者非常清楚读者在哪些部分到底能吸收多少新的信息,并完美地把握住了这个“度”,堪称收放自如。这样一来,读者便几乎完全不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疲惫或出戏,反而始终体会到源源不断的惊喜和正反馈,整个过程就像坐在一条全自动流水线旁,不断地收到包裹精美的礼物,并将它们一一拆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真的很佩服这部作品背后的执笔人。因为要把一部小说写到这个程度,还保持日更,这背后所需要的基本功、阅读量、体力和精神力都实在是太可怕了。我其实并没有一口气把番茄上《十日终焉》的现有篇幅全部读完,只是读了大约前一百章的篇幅。在这将近一百章的篇幅里,我看到了非常多经典作品的影子,包括但不限于什么《弥留之国的爱丽丝》、《鱿鱼游戏》、《赌博默示录》、《电锯惊魂》等。而当我试图回忆主线剧情的时候,我发现,我竟然能将其严丝合缝地嵌入我所知晓的创作理论和模型中——这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因为在此之前,没有网文作品能如此符合学术界的理论模型。
由于这种剧本创作、元素借鉴和科班训练的痕迹实在太过明显,加之这部小说和番茄整个平台的调性差异实在过大,我甚至不由怀疑起背后这本小说是字节团队为了给自己的产品做推广,所以专门花费重金找业内大神,或者专业团队创作出来的……事实上,在写这章推荐之前,我也有去各种搜索过关于这本小说的评价,与我持类似想法的网友似乎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人认为作者可能是单纯的缝合怪。在这一点上,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总之,我个人的看法是,虽然我不知道这本小说后续的发展如何,但光就前一百章而言,它是一场经典智斗悬疑大逃杀元素的盛宴,以及一个极佳的写作学习范本。它踏入的是一种完全强调剧情发展、完全依靠悬疑和谜题钩住观众阅读兴趣的赛道,这在电影、出版小说和游戏里曾经非常常见,但在需要作者高强度连载的网络小说中,几乎是一种不可能做到的任务。然而,《十日终焉》却做得很好,至少前期做得很完美。
那么,《十日终焉》能不能始终如一地延续这种剧情上如同数学公式般的工整和精致呢?我觉得很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就算作者一开始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大纲,在实际的连载过程中,他(或者他们)也很难真正完美地实现原来的大纲,这是因为就目前而言,番茄只有《十日终焉》这一部出圈的作品。由于主打下沉免费赛道和广告推流的商业化模式,番茄很难吸引到真正有想法、有水平、有产出的好作者,所以,尽管它的日活已经达到了传统网文平台望尘莫及的1.9亿,但其作品的真实水准还是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方便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因此,在平台真正孵化出其它的出圈作品之前,《十日终焉》大概率是不能轻易地完结的,起码得连载个一千来章。然而,哪个次元的悬疑智斗作品能连着精彩一千多章啊?观众到最后一定会审美疲劳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前期的亮眼表现太过仰赖于依仗已有的成熟商业作品,和套路化的创作公式,同时字里行间看不出太多作者本人的个性、想法及作者性,我确实怀疑《十日终焉》的写作者有没有能力把这篇作品真正收好尾,给读者一个完美的交代。
整体来说还是推荐,毕竟免费。不过,正如上文所述,这本书中后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如果大家发现后期有剧情疲软或翻车的迹象,建议还是早点跳车报平安!
正式发这章案例之前刷新了一下百度页面,发现这篇小说居然已经完结了,而且结局是烂尾,笑死我了,不出所料。
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删掉这篇安利,但转念想想我的看法和预测也没啥问题(主要是花了好多时间写的书评不想删),所以就这么发了吧!
前期还是挺有趣的,作者要是愿意沉下心思来好好打磨自己,未必不能成就好的原创作品,可惜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9章 十日终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