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曾蕊意思,白天杨锣不一定在家,常嘉欣也不急着去,她先去越州这边最大的菜市场买点食材,这里食材更丰富,像是鸭头鸭脖肥肠这种食材都已经可以批量买到,她还要顺带给常师傅师徒再做些酱料过去,之前那批酱料一部分留着店里要用,另一部分她都送人了,所以下午回去再做些新酱料,尤其是牛肉酱,乡下吃牛肉机会还不多,至于剩下得时间,她特地卤了一大碗鸭脖。
晚上她就带着这卤味去找杨锣。
杨家在北清一工厂旁边的胡同区,每家每户都有独立的小房子。
问了些人找到她家的时候,天色已晚,不少地方那是一丝亮光都没有,对比她们小区夜晚的环境相当明显,常嘉欣沿着胡同幽深处前进,这对一个胆小的女生来说可是一次大冒险,而这条路大概杨姐和蕊蕊走了很多年。
不过她才刚确定门牌,还没敲门,就听到了里面的争吵。
“每天那么晚回来,你还好意思说我勾三搭四?......总之我不同意离婚。”
“对啊,阿军他就是喝酒应酬为工作......”
“一个离婚的女人总归不好,你不为你自己,也要为蕊蕊......”
不过无论其他人怎么说,杨锣态度都很坚决:“我不是来商量的,今天就搬走了......蕊蕊高考结束后我们就去办,不然你知道的,我有办法把这个房子收走。爸、妈,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们,我也不想做太狠,希望你们理解。”
说完,门就被拉开了。
杨锣背着一个大包,两手也拎着大行李袋,与常嘉欣双目相对。
常嘉欣把自己的卤味放在杨锣手里的行李袋最上面,然后顺势接过这两个大袋子:“还有什么东西漏吗?我力气可不小。”
杨锣一顿,但又很快笑着摇头:“没了,大多数其实已经搬好了。”
常嘉欣点头:“那行,带我去新家?”
杨锣爽快道:“行阿。”
杨锣的新家距离这里不算太远,大概走十多分钟就到了。
不过和之前独栋得不一样,这边是筒子楼,杨锣租的房子也很小,就一个小房间和一个小客厅,加起来估计也就10平。
房间灯打开得时候,常嘉欣这才注意到杨锣衣服上的痕迹,还有一路上就能在她旁边闻到的机油味,算是见到了她狼狈的模样,语气不自觉带着歉意坦白:“对不起,也是我多事,见你最近没来,就去蕊蕊那问了地址,没想到......”
“没事,这道什么歉。”杨锣放好东西,“我本来想过段时间蕊蕊考完,带她来吃顿好得呢。”
“想吃好的,随时都可以,我认识得杨锣可不会亏待自己。”说着,顺势也摊开了她带来得两油纸卤味,“尝尝,特别款卤味,素得是毛豆白卤,荤得是鸭脖和鸭头,全是辣卤,到时候我准备用来轮着换鱼丸汤的呢。”
“哎呦,那我就不客气了。”杨锣惦念家常菜馆的东西很久了,最近她其实去过一次,可是看到人太多了,只好放弃,另一方面确实是经济条件,她想早点攒钱买车。
她先吃得是卤毛豆,轻压豆荚,卤汁比豆子还快在口中释放,鲜咸先绽放,后面则是咀嚼完的回甘,毛豆的清甜能反复让人惦念。
紧接着杨锣又夹起了鸭脖,这卤味她吃过,光想到那鲜辣味,还没入口,这口水已经就位,一缕缕咬下骨边肉,再狠狠咬碎骨头,要吮完所有的卤汁才肯罢休。
“好吃!”杨锣心情更好了。
常嘉欣见她依旧爽朗,也不再委婉:“蕊蕊担心你活太重,想问最近是在做什么?要是缺钱,多得我给不了,但是救急还是可以的。”
“哎呦,真不是重活,我只是最近在学开车,刚认识那会,有天我不是帮忙送了一个乡下因为割伤的人么,后面他父亲找到我想表示感谢,我才知道对方是位货车司机,就顺势请教他学开车,只是这驾照除了开车还要一同学修车,我这学习能力一般般只好多花时间,每天多练多学,花得时间就长了,但真不累人,比我拉车可轻松多了。”杨锣大概这段时间憋了很久,见到常嘉欣感觉有很多事情可以分享。
边吃,杨锣边讲了一下她未来的计划,说是准备等曾蕊去读大学后在市里开出租车:“我这想法现在还满粗的,人力三轮车骑了不少年头,接触了一些外面来得人,听说在首都已经有汽车做我们这行业,我觉得这是趋势,汽油肯定比我们人力跑好,就是开始投入大......”
常嘉欣是五体投地,八零年代离婚相当罕见,可杨锣一点眷念都没有,反而对自己的未来又很清晰的思路,有这样的远见和魄力,她不需要担心了,索性顺着思路帮她大胆畅想:“别得不多说,光自己开还不够,以后你就直接开出租车公司阿,到时候满大街都是杨姐出租车,多好阿。”
“哎呦,你别说,真可以。”杨锣拍了拍大腿,不过很快就回归现实,“那都要等我买得起小汽车才行,我问了,这小轿车买卖很紧俏,好多人等着排队呢,我要先存钱,然后租车试试,再看看有没有机会买,不行我就先去其他大城市探探。”
常嘉欣看她认真得模样,直言道:“一步一脚印很好,但也不需要亏待自己,有时间就来我们家常菜馆,请吃个便饭我还是可以做到的。”
“哎呦,我这食客那么重要阿。”杨锣调侃道。
常嘉欣认真点头:“以前是食客,现在是朋友,以后嘛,我这叫提前投资抱大腿。对了,要是真缺钱你可以找我,不过我可先说好,到时候是叫投资,不叫借钱。”
“好,行阿。”杨锣自认为和常嘉欣不算深交,只是每次吃饭两个人总能聊上一些,没想到收获了一位忘年交,“你和说说蕊蕊怎么样,我这两周都没见到过......”
“她好像很抵触叫我阿姨,你不知道,我......”
这一晚,常嘉欣和杨锣聊了不少,从家庭到事业,从美食到未来,等卤味都吃完,时间都快到深夜,常嘉欣索性直接睡在这,等第二天一早再赶回店里开张。
大约清晨4点,两人早早起床洗漱,原本常嘉欣是准备直奔菜市场的,不过杨锣说要请她吃好吃的,这花头,常嘉欣根本无法拒绝。
踩着石板小道,常嘉欣跟着她走大约十分钟来到另一个胡同口,紧接着又拐了好几个弯脚才到,快到目的地了,就能在空气中闻道非常浓郁的烧饼味,这是小麦与芝麻混合在高温中变化后的香气,非常惑人。
“闻到了吧?这是我们这片最好吃得烧饼。”杨锣指了指招牌,白底红字,名为阿旺烧饼。
此刻店门前已经有一条小长队。
常嘉欣跟着她排了大约五分钟,店面很小,就一桌子,上面只有一个钱盒和正在摊饼的大爷,旁边便是一个大黑炉,收钱得是位银发老奶奶,从排队见到时,笑容在她脸上没掉下来过:“早呀,要几个?”
“两个,分开装。”杨锣把钱递过去。
老奶奶她拿上油纸,转身去了锅炉边,一连着捞出两块,手又稳又快,杨锣接过得时候,旁边那位老爷爷很快就摊好两个面饼重新贴上。
常嘉欣拿到就觉得很烫手,烧饼因为刚出锅,还很脆,她隔着油纸能感觉到手触及的那凸起位置已经被捏碎一些。
狠狠吹上一吹,她迫不及待咬一小口,脆壳内里是霉干菜,但咬太少了,感觉没吃到位,她再次狠狠咬一口大,那股特殊咸香瞬间破茧而出,随后就能感觉到油渣带来得油脂香,层层提进后,勾得她又没忍住咬上一口,一口又一口,又烫又香,她都还没走出胡同,就一个吃完了。
“好吃吧?”杨锣也吃得很快,看常嘉欣吃饼的满足感,骄傲道,“我们这附近早餐都不错,带你去吃下一个,给你看看,虽然很久没去家常菜馆,但我有好好对我自己,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她们没走两步,就到了一个露天馄炖摊。
大小和她那边菜市场门口差不多,客人也是,生意相当红火。
等常嘉欣吃得圆滚滚回去得时候,手上还拎着两个蛋白出现卤汁裂纹的茶叶蛋呢。
常嘉欣到中午店里忙活到快1点,肚子都还没什么饿得感觉,可想而知这一早上她吃了多少。
当然,这一趟除了美味饱腹的早饭,更多得收获还是在杨锣身上,就是这种收获很玄妙,让常嘉欣很长时间面对店里长长的订单,也不会有倦怠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