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浆水鱼鱼

张小北把菜上的泥土洗干净,从小卖部拿了包红烧牛肉面,一根火腿肠准备一起煮了。

要是有鸡蛋就好了,煎个蛋盖在面上肯定香。张小北在心里琢磨,要不然自己也弄几只小鸡仔在后院养着算了。也不费啥劲儿,以后不光每天有鸡蛋吃,养肥了还能杀了吃肉。

他一边美滋滋的想着,一边手下不停的搅拌面条。

这时手机屏幕一亮,是好友陶光的消息。

陶光跟他从小一起长大,是幼儿园就认识的好兄弟。自己这次突然辞职回家养老把他狠狠吓了一跳。在反复确定确定自己真的没出什么事,只是单纯的不想在城里待了后这才放了心。

陶光很是羡慕自己,这几天没少在手机上纠缠他。

“你小子可以呀,说辞就辞,牛,这几天在那咋样,不上班爽不爽。”

张小北回了个极其欠扁的‘你说呢’的表情,看得陶光是咬牙切齿,要不是正上着班,恨不得立马打飞机过去捶他一顿。

“对了,你能帮我个忙吗?”

“叫爸爸。”陶光不假思索道。

张小北:“……不帮算了,本来还打算叫你来我这玩呢,包吃包住。现在好了,我准备请别人。”

陶光:“……你个龟儿子敢请别人就完了,啥忙,你说。”

“我有个钻石你帮我拿去鉴定一下。”张小北语气平静,好像他交代给对方的是一个很不值钱的东西,比如大鸭蛋之类的。

陶光先是一愣,不过很快平静下来回复道:“你哪来的钻石。”

张小北:“捡的。”

陶光:……

“那不用鉴定了,肯定是假的。”陶光斩钉截铁,“毕竟你个非酋,能捡个啥好东西。”

张小北‘嘿’一声,跟他打赌,“要是真的怎么办?”

“真的我喊你爸爸。”陶光直截了当,心里十分自信。他不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只是肯定以及确定这种好事绝不会落到自己兄弟头上,不然他早发了,还能等到现在。

张小北翻了个白眼,这时面也煮好了,便懒得再跟他多说。直接说自己会把钻石寄给他,让他拿去鉴定。最后还撂了句“等你叫爸爸”的狠话就退出了聊天页面,端着小奶锅坐在院子里呼噜呼噜吃起来。

方便面这种东西虽然没什么营养,味道无论是比起家常饭还是外卖也总差那么点意思,可不知道为啥就是让人上瘾,好久不吃就格外想念。

一包面很快就被他干完了,张小北连汤都没放过,全部喝了。将碗筷收拾干净,他无聊的坐在椅子上,手下鬼使神差的打开了小卖部经营系统。

自己那片货架还是空荡荡的亮着两盏灯,瞧着十分可怜。

要不上点东西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次张小北上传了自己最爱的辣条。

看到辣条张小北就想起自己在城里时经常吃的手工辣条,比起袋装的五毛一包的辣条可美味太多了。

张小北口味偏辣,最不爱吃甜口。但现在市面上大多数辣条都是甜辣味的,让张小北很是郁闷。

后来他就迷上了街上小贩贩卖的手工辣条,是用牛筋面制成的,口味众多。蒜香的、麻辣的、微辣的和五香的,张小北想到就开始流口水。

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卖牛筋面,若是碰见他一定要买上一些回来自己试着做一下。反正自己还要把钻石给陶光寄过去,索性后天去镇上看看。

离睡觉时间还早,家里也没网,张小北撸起袖子开始整理起了小卖部。爷爷的小卖部不大,就俩个货柜。

除了吃的就是一些生活用品,像洗洁精,香皂之类的,这么多自己肯定用不完。

张小北根据到期时间,将他们分好类,准备过俩天在村里把这些东西都便宜处理了。

整理到有了睡意,他这才洗漱上床。

第二天一大早,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如约而至,花了一个上午这才把房子的网线给拉好了,张小北总算是摆脱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送走工作人员后,张小北把老头乐推出来,想去镇上寄快递顺便吃顿饭,采购些米面粮油。

他坐在车上正准备启动,屋对面的李奶奶牵着他孙女着急忙慌朝他走了过来。

“小北呀,你是去镇上吗。”

张小北点头。

“那你能把我捎上不,我去镇里卖会菜。”李奶奶侧了侧身子,给张小北看她背后的菜篓子,里面装满了各样新鲜蔬菜。看样子像是早上才拔的,水嫩嫩的。

张小北有些犹豫,他并不想跟不熟悉的人同行。何况是坐在封闭的小车里,会让他浑身不自在。可看这一老一少,张小北又狠不下心说拒绝的话。

“好。”

李奶奶笑着跟他道谢,牵着孙女上了车。等他们坐稳后,老头乐就出发了。张小北把车开的飞速,只希望快点到达目的地。

“小北呀,你咋突然想回来了。”她皱着极淡的眉毛,松垮垮的皮肤垂下来,眼里很是不解。

张小北笑了一声只说“不想在城里呆了。”

李奶奶虽然还是很不理解,但也没再追问他,张小北暗自松了口气。

“那你在村里准备干点啥呢,是要把你爷爷的小卖部重新开起来不。”

张小北还未作答,李奶奶又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你爷爷是个好人呀,看村里只有我们一群老家伙平常买个东西不容易,就开了个小卖部,价钱还实惠,方便了大家伙。可惜呀,这好人咋就没个好报呢。”

提起爷爷张小北有些伤感,但他并不想在外人面前展露,只道:“那之后没人再开一家吗?”

毕竟爷爷都走了两年多了,这期间村里难道没人看到这个商机?

李奶奶叹口气,语重心长道:“小北,你刚回来不了解村里的情况,开小卖部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你得去拉货吧,咱们村离镇上那么远,走过去都要差不多40分钟。这还是你们年轻人的脚程,我们年纪大的走走停停去一趟得要一个小时,更别提再背着货了。咱们村只有小兵一个年轻人,剩下的不是老就是小,哪里干得了这事儿。”

“小兵哥怎么不开呢?”张小北有些好奇。

“嗨,小兵这孩子可怜呀。你不知道,小兵以前也在外面打工,赚了些钱,眼看着家里的房子马上就要盖起来了。他爸这时得了个劳什子癌症,把家里的钱全花光了都没治好,还倒欠了村里人一屁股债。

他爸走了后,他妈身子骨也不行了。刘兵这孩子孝顺,也不进城了。就在家里种地照顾他妈,农闲了再去镇上打零工。他倒是想开,他也没钱呀。村里就你爷爷有个这小车,拉货快又方便。你爷爷又是个热心肠,开小卖部不光是给他自己解闷儿,更是帮助了我们。”

听她说完原因,张小北沉默了下来,他真的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小卖部竟然对于村里人这么重要。

他在城市里长大、生活,早已习惯了城市的便捷,享受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却忘了还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就好像被这个世界遗忘了一样,没享受到任何科技发展带来的进步。

张小北不开小卖部的心此刻有些动摇了。

到了镇上,他将李奶奶放在集市门口。还告诉她一会自己办完事情可以送她回去,让她在这里等自己。

李奶奶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手忙脚乱的直跟他道谢。

看着李奶奶进了市场,张小北锁好车。这才在门口溜达起来,心里琢磨着要吃什么。

镇子虽然不大,但是卖吃食的小店倒是很多,什么米线砂锅凉皮应有尽有。还有葱花饼,鸡蛋灌饼这种小吃也是样样俱全。

张小北手背在身后一一看过去,最后停在了一家小店门口。

这家小店门头不大,连个招牌都没有,他也不需要有。店门口杵着一口盛满玉米面糊的大铁锅,就是它的招牌。路过的人只要看一眼,就会立马晓得这家店是卖什么的,张小北也不例外。

锅旁边站着个穿着白背心儿,一身腱子肉的汉子。他手里拿着根大号的擀面杖,正在咕咚咕咚冒着小泡的锅里不停搅动着。

连续搅了几十下后他拿起擀面杖举在半空中,像是在观察面糊的状态。见它被搅的没有一点疙瘩,这才关了火,动作麻利的将面糊全部倒进旁边干净的大桶里拎了进去。

小店最深处是后厨,俩个女人正在忙活着。见男人进来后赶忙拿出一个大盆,接了半盆凉水放在桌上。一人手里举着一个大漏斗,一人拿着大勺,将桶里的玉米面糊舀在漏斗上,用勺子底部按压。

面糊被搅的很光滑,像调皮的小鱼从漏斗上的一个个小洞钻了出去,很快就把盆子装满了。

张小北这时走了进去,“一碗浆水鱼鱼,多放点辣子。”点完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静等上菜。

女人见来了客人赶忙将手里的大勺递给男人,自己拿了个碗,从盆里舀了一大勺鱼鱼,最后从旁边一个大瓷碗里又舀了些飘着干辣椒段的淡绿色的汤汁倒进去。

这汤汁可不是什么变了质的东西,是处理过的浆水,是店家的立身之本,因为决定一碗浆水鱼鱼的成败全在于此。

浆水是用芹菜和面汤、酵母醪糟发酵制成的,味道酸爽,还带有一股芹菜的清香。尤其是夏天食欲不振的时候来上一碗,清热消暑,最是爽快。

上桌前再根据客人需要加上一勺炒熟的韭菜,一碗浆水鱼鱼就完成了。

“来咯。”随着老板娘一声吆喝,一碗浆水鱼鱼摆在了张小北面前。“辣子在桌上,自己放。”

老板娘说完便回了后厨接着开始忙活,张小北拿起勺子也准备开始品尝。

他先舀了一大勺油泼辣子放进碗里,油泼辣子讲的是香,辣反倒成了其次,所以多放一点也没关系。

红色的辣椒和绿油油的韭菜、黄色的鱼鱼混在一起,看着格外有食欲,使人口齿生津、垂涎欲滴。他舔舔嘴唇,不可耐地舀了一勺塞进嘴里。

面糊滑不溜秋的,一点也不粘牙,不用牙咬都可以,随汤一起滑进肚子里。

鱼鱼也叫漏鱼,不光可以用玉米面制作,淀粉也可以。听说有些地方的漏鱼还是甜口的,本人没尝过不知道好不好吃,你们吃过吗,感觉好奇怪的样子[笑哭.jp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浆水鱼鱼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