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寒意未曾褪尽,枝头却已有了星星点点的绿。
卯时刚过,物影淡淡,天色渐明。
平洲县城外的一片小树林里,隐隐的雾气之中,匆匆走来一位中年男人,裹了裹身上那件洗得泛了白的棉衣,正忙着赶路。
“呱……”
忽然,头顶传来一声乌鸦的鸣叫。
他抬头,看了那只乌鸦一眼,才暗暗抱怨了两句:“呸,真是晦气,一大早遇到这玩意儿……”
周围,除了他自己踩在枯枝落叶上的脚步声,便只有消散在雾气里的抱怨。
即便是寻常听惯的山雀声,今日却完全不曾听见。
说完这话,男人才忽觉有些不对,往四下里看了一眼。
这条路,他走过许多次,可以说,即便是闭着眼,也不会走错。
可像今日这般安静,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倒像是周围除了他和那只不愿离去的乌鸦,就再没有一点儿活物一般。
不再理会那只乌鸦,他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又继续往前走。
没过多久,在那片雾气当中,他终于瞧见了一个人,看着身形,像是个女子,倒像是有意停下来等着他。
只是那女人远远看着,有些高大。
终于见到一个活人,男人也顾不得许多,加快了步子,朝着那人走了过去。
眼见着要走到了近前,忽而一阵风起,吹散了雾气,也让男人看清了在前方等着他的女人。
那哪里是什么女娇娥,而是一个吊死的女人。
这个女人约摸三十岁的年纪,身穿一件甘石色直领长袄,下着一条花青色百褶裙,头发微微散乱,颜面肿胀得好似蒸熟的馒头。
男人只是瞧了一眼,便吓得连连后退,一直到抵到身后的树干上,才停下来。
“我的娘诶,死人了……”
他大喊了一声,又逃命似的跑了。
如今正是清早,这片树林,又在官道旁,很快,尸体周围,便围上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对这个挂在树上的女人,指指点点,说着各种令人遐想的话。
“咱们这平洲县好久未曾发生过命案了,听说新知县刚来,就发生了这事儿,看来……”一个男人抄着手,说得眉飞色舞。
“你可不许胡说,”在他身旁的男人,不等他说完,便又道:“谁不知道,这位新知县,是平南王世子,又岂是咱们能够议论的。”
“你说,这平南王世子,为何会来咱们这种地方?”那男人的话,顿时引得周围的人好奇。
“谁知道呢?上面的心思,又岂是咱们能猜到的。”说话的人,抬手,朝着天上指了指。
对于这位平南王世子的好奇度,甚至超过了挂在树上的尸体。
“程大人到。”
人群外,忽然响起一道肃穆的喊声,打断了议论声。
众人听了这声音,顿时往两侧散开,留了一条路出来,又齐齐朝着这位知县大人看过去。
这位知县大人,唤作程宴安,前两日刚到平洲县上任,到如今,还未曾露过面,只知他身份尊贵,现在大家有机会见了,自然会细细端详一番。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丰神俊朗的郎君,年岁约摸二十一二左右,一身绿色的官服穿在身上,竟也穿出几分儒雅。
看到这样的年轻知县,众人的心里,多了几分瞧热闹的心思。
这平洲县,算不得什么富庶之地,来这里的知县,都是搜刮了一层油水之后,便想法儿调任了,也不知,如今这位新知县,究竟能不能吃得了这番苦。
“是谁发现的尸体?”
程宴安看了一眼尸体之后,便开了口。
声音清冷,自有几分恰到好处的疏离。
“回禀大人,是……是小人。”
那个中年男人站了出来,结巴着回答。
“你是如何发现尸体的?”
程宴安看向中年男人。
“回禀大人,小的……小的就是从这里经过啊,好巧不巧,就让我遇到了这种事情,唉,简直是晦气哟!”
男人说到最后,摇着头,止不住叹息。
出门遇到尸体这样的事情,无论换作是谁,只怕也难以接受。
男人的话刚说完,又有一名捕快带着一个男人来了。这个男人也是三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倒是憨厚老实,手上戴了一副针织的手套。
“回禀大人,此人乃是死者王李氏的官人,唤作王淞。”捕快将他带到程宴安面前,说道。
在衙门里,这位爷就告诉过他们,只需称呼他为程大人便是,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照做。
“大人,你一定要为我家娘子做主啊,她还这样年轻,不能死的这般不明不白啊。”王淞刚到程宴安面前,便朗声哭喊道。
生得敦厚的男人,如今却痛哭流涕,这让围观的人都从心底里生出了几分同情来。
“王淞,你娘子哪里死的不明不白了,这分明就是你给她气受了,她一时想不明白,所以才吊死在这里了。”
人群里,有人指着他说道。
“你胡说些什么?我和我家娘子感情一向很好,她又怎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王淞转过头去,盯着说话的人,皱着眉,急得面色涨红。
“仵作何在?”
程宴安听完,眼神淡淡的扫过了两人之后,又微微侧过头,问身旁跟随的捕快。
“回禀大人,衙门里的仵作是贺通,因为最近没有案子,便没有留在衙门里,如今,该是在家中。”捕快低着头,毕恭毕敬的回答。
贺通这名字,程宴安也有所耳闻。
此人乃是附近几个州县最出名的仵作,虽说如今上了年岁,但那验尸的手段,也是许多仵作加起来所不及的。
当年的事情,只怕还是要问他,才能窥探几分真相。
“你带两个人,去请贺仵作来。”程宴安敛了思绪,又吩咐道。
“是!”
那捕快领了命令,当即便要带着人离去。
“你们,去把尸体取下来。”程宴安又对另外两人吩咐。
“慢着!”
人群里,一道脆生生的声音响起。
众人正纳闷,却瞧见一个身材娇小的小娘子,扒开人群,钻了出来。
新书来啦,是一个悬疑探案文,因为女主是穿越的,所以文中她用到的也是现代法医的知识和《洗冤集录》里提到的一些古法的结合。
第一次写这样的文,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小可爱们多多包涵。
希望得到小可爱们的喜欢和支持呀,爱你们~
专栏还有同类型古言悬疑《大唐女仵作》,以开元初期为背景;现代悬疑《嘘,别去那座岛》,大家可以点点收藏呀~
——————
接档的是一篇美食种田文《农门好食光》,喜欢的宝贝儿们可以去收藏一下~
文案如下:
美食博主秦溪一朝穿越,成了苍云村的一个农家小姑娘。
娘亲病重,弟弟年幼,只剩爹爹起早贪黑养活全家。
土墙生缝,屋顶漏雨,在吃了数天的红薯后,秦溪望着一穷二白的家人,忽然撸起了袖子。
厨艺在手,天下我有!
先想办法赚钱,再开个食摊,干他丫的!
一开始,人们听说秦溪要开食摊,就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村民们赶来看热闹,心想好好的一个小姑娘,居然就摔坏了脑子,想开食摊?
直到他们看到——
荞面、凉面、担担面,汤清滋味足的是素面;
糖糕、松糕、玉带糕,碗中的粉元宝似山高.....
秦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小食摊也渐渐从村口开到了镇上,变成了小饭馆。
曾经看不起秦家的村民,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纷纷上前——
“秦家小娘子,你家还招人吗?”
“你的手艺,能不能教教我?”
……
钱是赚够了,可秦溪的终身大事呢?
秦家人发愁。
哪晓得,秦溪微微一笑,指着村里的教书先生,道:“那个爱脸红的夫子就挺好的呀~”
***
陆植代替朋友来到苍云村,成了村里的教书先生,却在这里遇到一个胆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坚韧不屈,凭借自身的努力,改善了全家的生活。
又喜欢给他送来各种吃食儿,说是研究出来的新品,要找人试吃。
同时,她总爱问他一句话:“夫子,有诗云青溪归路直,我叫秦溪,你叫陆植,咱们是不是天生一对呀?”
第一次,他觉得:这姑娘好生无礼!
第二次,他觉得:这姑娘又越矩了!
后来,他觉得:这句话,似乎有些道理。
那双灵动的眼眸转呀转,竟悄无声息地转到他心坎儿里去了。
最后,他觉得:娘子说的都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早春(一)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