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朝全境共二十六个郡,每个郡则有五到九个县不等,每一个县城下又有十多个镇子。
其他镇子之下又有多少个村,黎成周不清楚,给他说这些事情的那些走商也不全然知道,但就他们这里顺安县丰年镇来说,共有大小村子七十八个。
这一点,他曾听来收税的官差老爷们抱怨,说是一些村子不大,但还地处深山,可让他们难做。
黎成周想,就算是刨除这些太远的村子,再刨除那些过于穷苦的人家,他们这个豆腐,也能卖出去许多。
何况,他们还距离码头比较近,至少可以通过船买到隔壁的长兴镇去。
这可是神仙老爷教他做的东西,纵然不能宣扬是神仙手段,但肯定不会不好卖的。
村长听完这些话,只觉得全镇的人,都得掏钱给他,而眼前碗里的豆腐,哪里还是用大豆做的,根本就是金豆子。
所以确定黎成周真的要将这手艺交给全村想学的人时,村长连声叫好,也顾不上吃饭,叫自家几个儿子跑快点,赶在村人下地之前,将人都叫去村头大树下开会。
当然,黎成周可不会免费教。
“对,对,不能免费教的。”一开始时,村长还想劝黎成周自己捂着方子,可见他并不是个贪婪的人。
“来,说说看你有什么条件?”
黎成周教方子,也是为了自己立稳跟脚,不是为了设置考验,所以条件都很简单,让村长不免感叹一声,这般好的小子,黎家那俩老的倒是不知道珍惜。
但那也是那俩老的没福分,村长心里想着,面上却什么都没有表露,只在村里的人都到齐后,说了黎成周要给大家交方子的事情。
“当然,这东西在咱们这是少见,但既然大家要做这个生意,就不是要卖个稀罕,而是要卖个长久。”
“也要像那打铁的、做木工的、酿醋的一样,是个传家的手艺,叫后世子孙也能安稳度日。”
既要做豆腐,花了多少成本、能出多少成品这些,就都是瞒不住的,所以黎成周就与村长交了底,也说了差不多按一文钱三大块来卖。
毕竟如今大豆是真的不咋值钱,而一斗大豆可能做不少豆腐。
当然,到时候卖豆腐,也不仅是收钱,若是用大豆、糙米什么的,只要等价,他们也是能换的。
毕竟在村中,大家还是比较习惯这样。
收了豆子来,他们也少了再去买豆子的麻烦。
老村长只能拿出自家那一碟、一碗的豆腐,让几个族老都尝尝,一听族老们都说,这东西真能拿去卖,大家的心头就越发火热了。
——当然,心里头说黎成周傻的也大有人在。毕竟,谁会傻不愣登的,把自家的手艺随随便便拿出来教人?
方孝全和李同虽不觉得黎成周傻,可也觉得就这么教了人,黎成周的日子要怎么过?可眼下村里每家都有人在,又被村长调动了情绪,他们这俩小年轻要说什么反对的话,只怕要被人骂死。
肥肉都吊到嘴边了,谁能忍住不吃,还叫别人拿走?
老村长当然也开始提黎成周的要求。
“这东西稀罕,不愁卖,但一开始知道的人少,也不是一定好卖,也得有一个叫人知道的过程。所以,想要做的人,也考虑清楚。”
村长一开始也有过由村子牵头,让其他人来做帮工的念头,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做豆腐可也是起早贪黑的苦差,要想往镇上去卖,那就得起的更早一点。当然,去了镇上,这价也是要高一些的。”
“这里头的道道,我也给你们说的差不多了,现在你们考虑考虑。等想好了,就来我这里说。”
“这方子是黎成周琢磨的,大家伙也不能白得,得给成周家做点活。”
黎成周一家三口现在住在那破草屋子里,大家是都知道的。
那四处漏风的草屋子,天晴、天热住起来都还好,可往后大雨、冷冬,可就艰难了。
所以要赶在这之前,将屋子好好休整一番,可黎成周哪里来的钱?
用草、树和泥土修屋子倒也不需太多成本,可总要有人干这些活吧?黎成周一个人就算能干,也干不过来这么多活。
而请人,那哪怕村里建房、修房都是大家搭把手,不用太多工钱,可总得给管个吃喝吧?
黎成周就连豆子都拿不出一石来,杂粮那就更是少了,还能供得上这么多人吃喝?
所以,来学做豆腐的,要出人力帮黎成周家修屋子,扩一左一右两个棚子——实在是他那个草屋子的家太逼仄了些——再用夯土给圈个圈子。
另外就是做豆腐时,要带上自家的豆子,这学艺时做出来的豆腐,也归黎成周。
村长道:“我便做主,这一次出的豆子得有个一石。”
一石豆子,这倒也不算很贵,想学人家手艺,给人做好几年白工都实属正常,比如正在学习木工的李同,从十二岁起就送去了师父家,还是带着不薄的礼去的,也是十五六时,才堪堪正式受教。
但人家师父也就收个三五个徒弟就顶天了,黎成周这手艺可要教的“满村”都是。
虽然算上满村的豆子,这个“束脩”也便宜的很,可是他们也要考虑一下如何卖出去。
如果卖不出去,那这一石的豆子还花的值吗?
——至于要去干活,大家都不觉得那是什么大事儿。
有人计较这些,但也有人家中不缺这一石豆子,想着到底是学了个手艺。
很快村长面前就凑上了六七个人,这状况令一些迟疑的人一看,也加快了脚步,这一下就凑过去十五六个人。
村长却是冷着脸,点出了两个人:“吴三和黎三柱,你俩凑来是干甚?”
“你俩是能拿出来一石的豆子,还是能去干修屋建房的活计?”
黎成周虽然从始至终没明说过,不想让不喜欢的、有仇的人来学,可村长活了这么一把年纪,这点事情还能看不透吗?
——跟黎成周闹不愉快的那些人家,只要不是脸皮太厚,这会儿也没凑上前来。
而被村长点出来这两个人,就是村子里出名的赖子,游手好闲的很。
不等这俩人辩解,村长就道:“这手艺,不管咱们村里有多少人学上了,以后这一片的人提到豆腐,都得想到咱们村。”
“虽不是村里牵头的生意,但也事关咱们村的名声风气,你们俩要是让我抓到了小辫子,也别咱们村子小,住不了你们俩这大佛。”
村长这话就是表明,吴三和黎三柱敢闹,他就能将人赶出村子。
吴三和黎三柱的爹娘倒是还活着,但一家是完全管不住,一家是也赖皮、和稀泥的性子。
村长就是看到这两家汉子的脸色,这才说了这话。
——让吴三和黎三柱凑过来,不就是想着占点好处。
黎三柱的爹果然是脸色一变,平日耍些无赖倒是能占点便宜,但既然村长说了这重话,他是不好在这个时候犟嘴的。
当然,心底怎么骂骂咧咧,那就是旁人不知道的事情了。
踢出了两个,剩下了十三个人。
能被村长叫来开会的人,都是家里当家做主的男人——也有妇人和小年轻、小孩跟着来凑热闹——这会儿也不用说再让他们回家与谁商量。
“既然你们考虑清楚了,那就各家点出人来先给成周家修房子。”
“把豆子送过去,棚子建起来,早一天把豆腐做会,早一天能赚上钱。”
有村长这一句话,大家可不就浩浩汤汤赶往了黎成周家的草屋子。
虽然只定了十三户人家,但也有些人来黎成周家看看那还没做成菜的豆腐,到底能白成什么样子。
没想到这乍然的热闹,没吓到黎淮星,倒是吓到了宣氏。
等看到人群里,被人围着问话的黎成周,她这才松一口气。
一见到宣氏站在门口,有些紧张的张望着,黎成周顿时顾不上其他人,快步走过去,跟宣氏低声解释,安抚她。
“再回屋里休息休息。不过,外头是吵了些,且先忍忍。”
原本作为主人家,宣氏该招呼一下的,但她病着,黎成周是不想她做这些劳心劳神的事情的——别看只是招呼一下,陪着唠嗑,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知道黎成周将事情办成了,宣氏的心头也松快了许多。
进了屋,果然见到儿子也醒了过来,大约也是被吵到。但是这孩子太过乖巧了,不吵不闹的,宣氏连忙将孩子抱在怀里检查一番,看用不用换尿布。
外头的人也不在意连水都没有一口,全部心神都在那块白嫩嫩的豆腐上。
因为被麻布压出的纹路都已经被切掉了,剩下的这豆腐简直不能更白嫩。
“这,这比那小姑娘的手还白嫩了。”不知是谁说了这一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大概也是反应过来自己这话说的孟浪,所以实在不敢承认,也装作四顾寻找,倒是融入了人群之中,没叫人找到踪迹。
但即便如此,也有些婶娘骂了出来。
“别看着什么,都想的那么乌七八糟的,要是坏了咱们豆腐的名声,让咱卖不出去,可小心咱们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几个泼辣、硬气的婶娘一边说一边用锐利的眼神扫视一众男人们。
村长也哼了一声,说:“就算今天没学着做豆腐,但也未必不能去卖豆腐。谁也不准坏了这门生意。”
就从黎成周听了走商的只言片语,就能琢磨出豆腐一事来看,村长是十分看好这个小年轻。
以后说不定黎成周还能琢磨出其他什么来。
往日的日子可还长着,他们这不过是刚起了个头。
但谁要让他们这好日子的头都开不好,他这把老骨头,就敢把对方的头给开了瓢!
有了这几番敲打,哪怕有点小心思的,也不敢在眼下就冒头,黎成周家的修建计划,还是进行的很顺利。
虽是十三家人,但这只代表黎成周“只能”收到十三石豆子,却不代表干活的人只有十三个。
已经过了春忙季节,大家不那么忙,又想赶紧着修好地方,能学做豆腐,当然是叫上家里能帮忙的人都来。
——当然,除了来学豆腐的主力一人,其余人都是以妇孺为主。因为其他的青壮,除了地里的些许活计,还要负责去别的地方赚钱。
但黎成周家也不负责饭食,所以也不存在妇孺干的少,吃的多。
只要能干活,别伤到自己,黎成周也不能拒绝。
而村里的妇孺,干力所能及的活计,那也很是麻利的,所以不过十几天的时间,黎成周家不说焕然一新,那也是再也看不出此前破败的样子。
这些天,老天爷也给面子,虽然下了两场小雨,可雨不大且时间还短,基本没什么影响。
又是最早垒的夯土墙,经过七八天的艳阳,早就晒干了。
房子修好,也就到了学做豆腐的时候了。
一群大老爷们到还有点紧张了,毕竟他们手劲儿大一点,都能把豆腐攥的稀碎。
——黎成周并不在乎是男人来学还是女人来学,但他毕竟是男的,有些婶子即便是想学,在宣氏都不常出面的情况下,还是歇了心思。
这几天,黎成周也不能去码头做工,白日里修房子不但人多眼杂还有灰尘,也不适合做豆腐。
所以只能连夜做,一方面是要储存酸浆,另一方面是要做其他东西。
也幸好搭的棚子里,有新的灶,他就将瓦罐、碗筷等东西全都撤了出来,将原本的灶间空出来放做好的豆腐。
十几个汉子挤在草棚里,就见黎成周从那原本的灶屋里,抱出来一个瓦罐。
“这便是那做豆腐的引子?”已经有人忍不住问出声来。
这会儿,第一锅豆浆已经煮开了。
——方孝全就是他们家里“送”来学做豆腐的人,这豆浆用的他们家的石磨。
此刻,方孝全虽然没开口,却也是目光灼灼地看着黎成周……手里的瓦罐。
就在大家的注视下,黎成周将酸浆倒入豆浆之中,那个按照他的话不停搅拌的汉子,一下就发出惊疑不定的叫声:“嘿,这,这,这长出豆腐来了啊。”
他们可都是第一回见在锅里长出东西来的。
此刻这个肚大的瓦罐锅,在他们的眼中,可真的是太神奇了。
虽是在棚子里做豆腐,可外面的夯土墙,可做的不低。圈的地还挺大,再有这些汉子团团将锅围住,哪怕墙外有眼睛,也只能看到热气和一颗颗的毛脑袋。
而汉子们也很快发现了自己过于激动,一边不好意思的挠头,一边锐利的目光扫视,可别叫那些不舍得出“束脩”的人家还来占了便宜。
对于自己的利益,他们可是会紧守不放的。
黎成周要做的东西多,所以这豆腐也不怕多做了。
而且正好有这么多人在,给他当劳力,也让他能松快一些。
所以这一天,黎成周家的锅,倒是跟其他人家的锅,轮流歇息了,就是灶没的歇。谁叫陶锅不耐烧,但土灶却不让人心疼呢。
每个人至少都亲手点了两次豆腐,又旁观了多次。
要是实在学不会,倒也可以回家换个人来学,因为也可能真的是有些手笨了。
黎成周这些天做出来的豆腐,除了换出去的,全都切成了小方块,留下做了豆腐乳,毕竟要先发酵。
而他还没有菌粉,只能控制温度、湿度等,让豆腐块自然发酵。
——也没有温度计、湿度计,全靠体感,自行摸索。
宣氏这几天也跟着操心,只有黎淮星依旧是吃了睡、睡了吃,毕竟,他只是个满月没多久的小婴儿,又能干什么呢?
最多就是在梦里,给新爹描述更多好吃的。
哪怕豆腐乳一次两次不成,只要有了经验,以后总有成功的时候,而赚钱的事情,则可以交给别的美食了。
比如,竹筒饭、煲仔饭、麻辣烫、鸡汤小馄饨……
黎淮星:天天喝米汤,已经喝麻了啊,想念猪脚饭、鲜虾小馄饨、麻辣香锅……
——
黎淮星:我当然还不是只拍了吃,但是“民以食为天”,肯定这个好入手啊
——
黎淮星:说实话吧,我就是美食视频,我就是深夜放毒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