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东西来离开这里。”萧屹手上拿着吃食,一回来,便对陆穗宁说道。
陆穗屹有些懵,转念便想到了什么:“是他们追上来了?”
“嗯。”萧屹点头,快速废庙里的一些痕迹。
附近有衙门官府的人查到这里,他们躲在此处并不安全,需立刻离开,无需多久他们便会查到这里。
陆穗宁闻言,赶紧将废庙的中东西收拾好,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就一壶水,一个药碗,一件旧衣裳,也就没什么东西了。
先前被困在锡城买的东西,已经被送回家,此刻他们两人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身上还有些银两,省着点用还能用一段时间。
水壶和药碗没必要带上,重点是将银两带走,其他的都不重要。
两人乔装一番,离开破庙。
一伙人查到此处时,已经人去庙空。
领头之察觉废庙里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想追查上去,但走到半路,线索断了,气的狠狠踹了一脚旁边的大树,大树害怕地颤抖几下,抖落的树叶洒落在地上,被人狠狠抬脚碾压进泥土里。
两人一路逃亡,期间差点被发现,幸好反应及时,与那些人打斗一番逃了出去。
此刻,陆穗宁和萧屹来到了一处村落,只见周围一片干旱,庄稼作物早已枯死,目之所及皆是饥饿的难民。
不远处便是两国边界线,只是此处并没有边军驻守。
“这处怎的如此严重?”陆穗宁被她所见场景震撼住。
先前方圆村附近村落虽也因干旱凋零,可后来又是建设蓄水池,又是建滴灌系统拯救作物什么的,最终还是抢救回来一部分,不至于全部旱死,这会儿养护的还行。
可这地儿,却是一片望去,皆是死寂荒芜,到处皆是黄土。
且一路上,听闻燕回国准备要和北狄国开战了,因为大旱,因为缺少水资源,因为缺乏粮食……
两国想要强夺资源,北狄国旱灾情况比燕回国还有严重,为了自救,准备掠夺他国资源以求身生存。
陆穗宁闻言,心中一颤,脑海中闪过什么,只是那个念头还不够清晰,一时间没抓住那脑海中忽然闯出来又消失的东西是何物。
一路逃亡无暇顾及其他,看着眼前场景,陆穗宁心中闪过悲伤。
旱灾,对古代人来说,是场巨大的天灾,天灾又会伴随**,将人间化为炼狱,让人不敢直视。
看着这些饿得脱骨,虚弱地躺在地上的人,陆穗宁有心无力,她自己尚且还在逃亡之中,根本救不了这些人。
即使不在逃亡,她也救不了,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只能散发出点点星光。
可若是人变多了呢?从一个人,到两人,然后是三个四个五个……直致让朝廷参与其中,那会不会便能多了份希望?
想起徐沛声查赈灾粮之事,又觉得朝廷是否是已经腐烂,否则这些难民到此刻还不得救,也不见有朝廷的人来救。
而且……
罢了,想这般多也无用,还是先顾好现在,这里也不是适合久待之处,她还需寻找新的出路。
只是这出路她找啊找,还真让她找着了。
她手中有高产耐旱稻种,也有水渠建设、蓄水池建设经验、滴灌系统建设经验,以及从现代带过来的其他专业耕种知识……
她或许可改变此刻惨状,并加速天下粮仓建设。
先前她只是靠方圆村以及边军的力量去建设,但那速度太慢太慢了。
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寻找能加快粮仓建设的机会,而现在,似乎有那么个机会可以去试一试。
想到此处,陆穗宁双手握紧,决定无论成功与否,至少她需去试一试。
陆穗宁让萧屹掉转方向,她要去找徐沛声。
徐沛声是从京城过来的,她需去打探一些消息,然后往京城而去,到了那里,她筹谋一番,或许计划可行。
徐沛声在水最混的时候,早就离开锡城,将查找到的罪证往回带,并看管相关人员,准备到合适之时让那狗主人一击毙命,让他们一群杂碎永无翻身之地。
徐沛声被陆穗宁和萧屹两人找到之时,非常惊讶,待陆穗宁说出所想时,觉得心情激动又诡异,答应相助。
于是一封奏折送入宫中,宫中那位深夜疲惫打开奏折时,神色大喜,似乎瞧见了一个极其难解之题快要被解开,秘密召人进宫。
陆穗宁和萧屹两人告别徐沛声,便往京城而去。
只是去时九死一生,差点死在半路上,若不是萧屹以命相救,再有人出手下他们,怕是早他们就踏入黄泉,此生不复相见。
陆穗宁守在床榻边,盯着双目经闭的萧屹,心如刀割。
想到一次一次脱离惊险那一幕,不由得心惊肉跳。
“萧屹,你要好好的,赶紧醒过来……”陆穗宁抬手描摹着萧屹的脸,内心祈祷。
只是看见他身上白色的里衣又透出丝丝血迹,将那白染成红,心又是一抽一抽的痛。
萧屹已经昏迷好几日,大夫来了一趟又一趟,不知他何时才能清醒。
陆穗宁握紧萧屹有些粗糙的手,低下头,用脸蹭了蹭,喃喃道:“你先前不是送我木盒吗?我知道你的意思,之前是我不对,现在我知道是我错了。你若是醒了,能再送我一次吗?这次我绝对绝对不会再拒绝你,绝对不会再还回去的……”
只是无论陆穗宁如何呼喊,床榻上的人还是紧闭双眼,听不见她所说的话。
很快,宫里那位将人宣了进去,陆穗宁见到人,恭敬地行了个礼,跪在地上长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景轩帝让她静身,便将自己所想说了出来,景轩帝闻言甚是惊喜,没想到他那儿子竟然能找到如此能人,以解他燃眉之急。
最后,陆穗宁是被人恭敬地送回住所。
朝廷上翻起喧然大波,处理了贪污赈灾粮之人,以及一处依靠啃食黎民百姓血肉为生之人。
最终燕回国和北狄国并未开战,签订协议,两国交好。
燕回国协助北狄国建设水渠、蓄水池、滴灌系统等,以及协助他们耕种。
而陆穗宁被封为农学寺少卿,协助西北粮仓建设以及北狄国农耕。
两国熊熊燃烧欲起战事,被一个农耕之计化解。
旱灾虽无法解决,但在朝廷的救助下,许多灾民活了下来,与朝廷的人一起重建家园。
一年又一年过去,萧屹自昏迷那日起,便从未醒来。
天下粮仓建成之时,还在昏迷。
望着眼前正在收割粮食,脸上喜庆的边军士兵们,陆穗宁有些恍惚。
她以为她建完粮仓便能回去,但好像不然,她仍在这个世界,继续过着她早已习惯的生活。
先前不断想回去的执念已经消散,关于现代的许多记忆已经逐渐开始模糊。
回不回对她来说,意义已经不大。
她更希望更期待的是,萧屹能醒过来,能好好活着。
“昭宜姐,吃饭了。”花小棘在门外轻声喊道。
陆穗宁擦了擦脸上泪水,嗯了一声,便往门外走去,并未瞧见一层光晕扫过,躺在床上那人的手指动了动。
又过了两年,陆穗宁协助北狄国耕种之事结束,回到自己家乡,在村中办起了学堂,将现代所学知识传授给大家。
慢慢的,陆穗宁收的徒弟越来越多,学成之后散播到各地,促进耕种农业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燕回国有个很厉害的农学大师,当时燕回国和北狄国要开战,是她递上去的奏折阻止了这场战争,也是她让两个的粮食一年变得比一年多。
水渠修遍各地,大伙儿也不再如以往那边惧怕旱灾。
最后听闻那陆农师一直守着的人终于醒了,两人歪腻一阵后大婚,虽未一生有儿女却幸福不已,最终被记入史册,成一段佳话。
据说那陆农师的奏折能被送进去,里边儿有太子的手笔,也是太子救下陆农师和她的心上人,他们这才没被人残害。
那鱼肉百姓的大官倒台,一个个被拉出去问斩,很长一段时日都不会有人再犯,百姓们也能安稳过一段幸福的时光。
【全文完】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