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走到我家的小区门口,便碰到了邻居李奶奶。
“哟,回家了,小乔。”
“嗯,李太奶奶。”
“刚才我还看到大乔在小区里遛龟八儿呢!”李奶奶随便指着一个方向,“不跟你说了,一会儿我重孙子来,我得赶紧去买菜了。”还没等我回答,她已经走远了,留下我看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用猜都知道,李奶奶是去超市。这些年来,李奶奶每天没事儿都会往超市跑个几趟。她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去超市的路上,就是在超市里抢购着各种打折食品,以至于哪家超市生活用品便宜,哪家油盐酱醋便宜,哪家今天打折,她都了如指掌,人称“移动的比价app”。不得不佩服现在老年人的脑力和体力。
李奶奶口中的大乔是对我爸爸的称呼。我爸,人称“片儿警大乔”,这个小区的人几乎没几个不认得他的。
拐个弯儿,果真看到大乔在拐角处遛龟八儿。龟八儿是我家养的一只赫曼龟,大乔一直视它为掌上明珠。我肯定大乔养我都没有养它来得精细。因此,被剥削了宠爱的我总认为我和它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坚信它也是这样想的。
“妞妞,你回来了!”大乔看到我,挥舞着手臂。
隐隐约约感觉龟八儿慢悠悠地扭动脖子朝我这边看来,一脸的不屑。
“来得正好,你姑妈和二婶正好咱家商量清明扫墓的事情。”
真真的正好。因为我有聚集恐惧症,凡是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起的时候,我的肾上腺素就会急速上升,随即头脑一片空白,变得烦躁起来,不知道该叫谁谁。这种行为经常被认为是不讲礼貌的表现,对此我十分冤枉。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被迫倾听的人,那么很容易掌握其他人说话的方式和内容。对于我的姑妈和二婶,就算还没开始交谈我都能猜到她们将要开始的谈话内容。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
姑妈:基于她老师的职业,最为关注下一代的教育以及职业发展问题。又,她兼有亲身的成功和失败的教育经验,进一步夯实了她谈论这些问题的底气。至于这些经验,呃,算了,我们还是等到不得不说的时候再说吧。不过据我多年的观察,一个人说话有底气并非全都是因为他对某一领域有多深的了解,还有可能是他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失实的估计和理解。当然当然,我的姑妈肯定属于前一种。
二婶:非常符合现代人类进步逻辑。总像是被恐惧攫住,她的每一步走得都十分小心,生怕走错一步就被别人超越了去。特长是能够将所有内容量化,爱好和别人口头比较,目前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女儿(也就是出生和我只差两天的表妹)的长相、身材、学习、工作、对象、收入、住宅。不知我应该自豪还是无奈,在她心里,我一直足够优秀和她的女儿一较高下。在以成绩论好坏的年岁里,我一直比表妹略胜一筹。可惜,组成真实人生的不是小组赛而是半决赛。不管你小组赛里赢了多少次,半决赛里输了就不能进入决赛,一局定生死。大学时,我的表妹学会了“女大十八变”的秘诀,随即斩获了高富帅,一毕业就结了婚当了全职太太(全职太太和家庭妇女之间的差别实际上取决于老公的档次)。至此,我二婶儿大概觉得已无再比较的必要了,因为显然我俩已不在一个竞赛单元。接档的节目是她的姑爷如何宠她女儿,婆婆如何哄她女儿,她女儿在家的地位有多么高。我想,如果女权主义者在场,恐怕要为这样的胜利振臂高呼了。你好本无所谓,但是你非要逼别人成为柠檬精,那你肯定也当过柠檬精。
光是想想一会儿这些又要在现实中上演,我牙根儿都疼。因为我,大乔提早结束了和龟八儿的二人世界,和我回了家。然后感谢老天怜悯:姑妈和二婶已经走了。但,真正的重头戏是不可避免的。
见我回来,我妈如同开闸泄洪一般,倾泄出从上次我离家到这次回家这一时期发生的所有事情。上到国家大事,下到邻居家的宠物,事无巨细,一一道来。说我完全不爱听是假的,因为老妈总可以把这些事情讲得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和大乔完全两种风格。大乔是个讲睡前故事的高手,说他是高手并不是因为他讲的故事有多精彩,而是他的故事足让人睡上一觉后也不会错过结局,不想睡都难,我想等他退休可以专门去给人治失眠。后来,当韩剧风靡的时候,我和妈妈才发现大乔讲故事的方式竟然是一种艺术形式。不过,不管怎么讲故事,就故事本身而言,讲别人的才能当笑话听,若是烧到自己,那就悲剧了。
“我已经答应你姨姥姥了,听她说那家的妈妈也挺着急这件事的,都给你姨姥姥打过好几通电话问这事了。我看这次成功的几率很大。”说到这儿,我妈似乎沉浸于自己编织的未来幻景里。“我看这次成功的几率很大”是我妈每次让我相亲之前必说语,类似于每一次球员上场时,教练鼓气说“你一定可以的”。
“你看是你们自己先聊着,还是怎么着?”
我忙摇头摆手说:“得,还是你们联系好了再告诉我,我直接上场就好。别再留个微信什么的先聊着了,聊着聊着就没影儿了,我时间也很珍贵的。现在我微信里都好几个前相亲对象了,还有几个被拉黑被删除的,我招谁惹谁了。我呀,现在真是流水的相亲,铁打的单身。”
我妈跳出自己的美好憧憬,说:“你现在一套一套的,看你口才这么好,怎么还忽悠不到一个男朋友呢?”
口才好就能忽悠到好男友?关于这个问题,游姑有一套3M理论。
3M是Mask(外表)、Mouth(口才)和Mind(头脑)的缩写。这个理论的核心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一个上等的3M型女人更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
“你看看咱家邻居周一,你上次走时是一个男朋友,这次你回来人都换成另一个了。今天你二婶还问你还没有男朋友哪!”
周一是我家的邻居,比我小一岁,早早地就不上学,也没见她正式找份工作,倒是男朋友换了几批。这里要强调一下,以上这几件事情并无任何因果关系,我只是单纯陈述一下事实而已。想来在上次回来时,老妈在向我做“近期发生事件总结报告”中说,周一的父母已经管不了她了。这才过了些许日子,舆论的风向完全变了。妈妈总是这样:有时想要李家女儿的长相,有时想要王家女儿的学历,有时想要徐家女儿的干练,有时又想要张家女儿的乖巧。实际上她所羡慕的这些也不过是别人口中夸张出来的罢了。长大以后,准确地说,变老以后,我逐渐认清的道理之一便是——大人都是故事家。
“这么长时间你都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人,那你就尝试找一个你不讨厌的人好了。”妈妈带着建议的口吻说到。
这时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想法,那就是能遇到一个自己讨厌的人或许也是一种难得的“运气”了。
“不然你真是要孤独终老了。那样的话,”妈妈叹了口气,接着说,“即使我死了,都不能瞑目。到时我的墓碑上要刻上‘无男友,勿来见’。”
我妈的文化细胞大概都用在了我找对象这件事情上。要是我死了,我的墓志铭只要五个字:此人怕磨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