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崩,举国哀悼,天下缟素。
人们沉浸在悲伤中时,还有一个更加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下一个皇帝是谁。
政议馆。
“上朝!”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随着太监的传令,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本应该朝觐天子的大小官员齐刷刷的向坐于帘后的太后跪拜行礼。
先帝未曾留下子嗣,只有一个公主,临崩前曾留下遗诏,由太后暂时代为处理朝政,直到找到合适的储君。
“平身。”太后道。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起身后的众官员面面相觑,望了望上位空着的龙椅,又看了看帘后闭目养神的太后,似乎有些犹豫。
一时间,殿内安静下来。
正当准备宣布退朝时,礼部尚书王杰从队伍里走出来。
“太后娘娘,臣有本奏。”
“讲。”
“太后娘娘,请节哀。恕微臣直言,先帝驾崩固然悲痛,但眼下当务之急应是如何稳固江山,继承先帝遗愿,让国家繁荣昌盛。可除青月公主外先帝未曾留下其他皇嗣,天不佑我青国啊。好在太后娘娘勤政,每日为国事操心尽力。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今我大青群龙无首,帝位空虚,南方小国蠢蠢欲动,于国家太平安定十分不利,望太后娘娘尽早想出良策,立贤明之人为储君,稳固我大青根基,娘娘也好颐养天年。”
帘后之人听罢,叹了口气,缓声道,“王大人有何计策否?”
“恕微臣愚笨,尚未有良策。”王杰退回队伍。
“诸位爱卿可有计策?”
“不如择一藩王进京?”范大人提议道。
“不妥不妥,藩王进京是我青国从未有过之事。”站在位列最前方的卫国公摆摆手道。
“臣听闻,南方的一些国家曾尝试藩王进京……”一个官员嘀咕道。
卫国公再次反驳道:“区区南方小国岂能与我青国相提并论?”
“范大人,国公大人说的不错,藩王进京一事确实不妥。先帝只安北王一个兄弟,安北王的事,想必不用哀家说。”太后道。
范大人不再说话。
皇室萧家自先帝的爷爷高祖那辈起便一直是单传,子孙枝叶十分稀疏。
高祖是个痴情人,一生只钟情玉和皇后一人,后宫也只有玉和皇后,而皇后因早年随高祖征战,落下顽疾,只为皇室孕育了一个孩子后便难产薨逝。后来这个孩子顺理成章成为储君,便是太祖。太祖从小体弱,且一心只在乎江山社稷,于情爱之事并不十分在意,后宫也十分冷清,只有先帝和安北王两个兄弟以及一位公主三个孩子。旁的藩王亲戚这几代后基本都没影儿了。
到了先帝和安北王这一代单传终于被打破,可也不见得是好事。当年为争帝王之位,两兄弟闹得不可开交,后来先帝因为娶了太后,得了卫家支持,才得以扭转局面。可能是顾念兄弟之情又或者其他什么的,安北王于是就被先帝遣往北疆镇守边境,并下令其永世不得再踏入京城。
“臣有一计。”
“徐大人请讲。”
“先帝虽未曾留下皇子,但好在还有青月公主在,过几年青月公主到了婚配的年龄,太后就给青月选驸马,再由公主和驸马生下的孩子继承皇位,这样既传承了皇室血脉,也给了青国一个交代,如何?”徐徽道。
“荒谬!臣反对,徐大人你好歹也是知晓礼义之人,怎会想出如此荒缪的法子?”王杰马上跳出来反驳。
作为礼部尚书的王大人是出了名的知礼节,把孔孟朱子奉为神明,不敢有半点违背,因此许多人都觉得他是个迂腐的儒生。
但同时王大人又不同于儒家的迂回婉转,是个有话直说的性子, “臣以为这样十分不妥,青月公主的生母乃是南国俘虏,原本就不是我大青之人,血脉连寻常亲王都不如。再者,公主如今才八岁,等到公主成亲生下孩子,要等多久,若是公主迟迟不生,难道让大青一直等着,让黎明百姓等着吗?就算生下小殿下,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如何有能力料理国事?难道要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婴孩身上吗?”
王大人的嘴得罪了不少人,刚一开口就被人呵斥,“大胆!王大人,公主再怎么也是先帝唯一骨肉,血脉本就比许多人高贵不少,何来低贱?王大人在朝堂之上公然辱骂公主,到底是何居心?”
王杰闻言有些气愤,先向太后道歉冲撞了公主,然后理直气壮地对着辩驳道,“臣一心为江山社稷考虑,徐大人这计策原本就不妥,于大人却说臣居心不良,于大人到底是何居心?”
“本官也认为徐大人所言荒谬,只是看不惯王大人咄咄逼人罢了。”于训其实也不赞同徐徽,被王杰反问也有点心虚。
王杰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徐大人这时候出来打圆场“下官也就随口一说,两位大人切勿伤了和气啊。”
“本爵认为徐大人此计倒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卫国公卫浩道。
“罢了,此事日后再议。”太后道。
这就是大青国如今的形势,内忧外患。
这事已经过去八年了,最后竟真的以徐大人随口一提的荒唐“生子”提案收场。但也没办法,这是朝臣能与卫家争夺到最好的结局了。正因如此,卫家兄妹也已把持朝政八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公主渐渐长大了,天下也早已一步步被卫家蚕食,自公主及笄后,生储君的事多次被群臣再提及。
被群臣催婚的青月公主萧赟此时正在镜前梳妆。
妆毕,侍女尽欢将萧赟扶起。
“公主,时辰到了,该去了。”尽欢提醒道。
许是多年来被朝臣整日上奏弄得烦了,太后最后终于松口,答应在今年为公主选定驸马。
今日是为新科进士们举行的琼林宴,这可不是普通的升学宴。宴上除了新科进士,还会有许多年轻的世家子弟出席想着为自己寻求政治盟友,亦或是大臣们“捉婿”的好去处。
女眷是不被允许出席此类活动的,原先太后也是绝计不允许萧赟参加这种社交活动,美其名曰为了公主的安危。但这次不一样,特事特办,选驸马要紧。而且此次科举的状元郎正是太后为萧赟内定的驸马——卫析垣,卫国公府的小世子,萧赟的小表哥。
萧赟到时,会场里的人们三五成群地正在热闹地互相祝贺应酬,一片喜悦的氛围。
见到萧赟,人们纷纷向他行礼,而高冷的公主只是微微点头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宾客坐定,场内安静下来,由礼部的王大人主持,宣布宴会开始。
“恭喜各位得中进士,本官很高兴看到国家能有如诸位般的栋梁之材,希望诸位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才学共同来建设国家!”
“也十分感谢莅临此次琼林宴的各位大人们,以及青月公主。”
萧赟向众人微微一笑。
“接下来请各位尽情开怀地享受这收获的喜悦,琼林宴正式开席!”
会场内响起一阵欢呼,一时间,推杯换盏的声音不绝于耳。
侍女尽欢为萧赟布菜,看着盘中侍女布好的各式菜肴,萧赟怔了一下,随后拿起筷子开始吃自己餐盘里的菜。
觥筹交错间,萧赟总觉得有目光一直灼热地注视着自己,和别的目光不太一样。
孤独、寂寞、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琼林宴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