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日子就是这么的庸常

第2天,早上七点的李如鱼就被热醒了。

发丝间都是汗水,后背衣服湿透,一阵风吹过来,冷热交替的李如鱼打了一个喷嚏。

吃完早饭,等王翠华和李国富都去上班之后,家里就只剩下两姐弟。

李如鱼把昨天晚上剩下的一点作业补完后,宣布着她整个暑假作业以及老师额外给她布置的四年级预习都已经完成。

把作业都收拾进去书包拉链拉上之后,她接下来的一个月都应该不会想起来碰书包。

在洗衣槽把她那双光秃秃的凉鞋刷干净,上面贴上去的塑料小花已经掉得差不多了。

今天李如鱼选了一套最干净的衣服,白短袖和白短裤,白短袖是李如鱼不经常穿,怕弄脏,所以这件短袖干净又不皱巴。

出门前,还给自己弟弟也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去年冬天过年的时候,王翠华去附近的批发市场给两姐弟错季节买回来的新衣服。

当时都在卖冬天的衣服,能够在一众冬装之中淘到两件儿童短袖,并不容易,也是需要大智慧。

去年冬天李如鱼穿的时候这个短袖还长了些,今年夏天她穿着刚好。

李得水看起来不是很喜欢干净的白衣服,衬得他的皮肤更黑了,当然他肯定是不在意这一点。

第一次穿上白色衣服的李得水显得有些扭捏:“姐姐,我们要去走亲戚吗?”

只有过年去走亲戚的时候,家里人才会让他穿得干净。

李如鱼:“不走亲戚,过年还有好久。我们去新小区那边耍。”

李得水:“去那边耍为什么要穿白衣服?我一会儿就弄脏了。”

李如鱼思索了一下,按照自己弟弟的性格,他说得确实没错。

“我给你一个任务,你今天不许把衣服弄脏。”

李得水更加摸不着头脑:“为啥子哎?”

李如鱼:“因为这是过年要穿的新衣服,不能弄脏。”

李得水:“过年不穿短袖。”平日里很好“骗”的弟弟在今天异常逻辑清晰。

李如鱼:“...”

“反正你不能弄脏。”

李得水:“姐姐你是不是想去看昨天那个阿姨屋头的别墅?”

李如鱼也大大方方地点头承认,毕竟在自己弟弟面前没有什么需要掩饰的。

“对,所以你不能弄脏衣服,去别人家里面的话要保持干净整洁,不能弄脏别人的房子。若若她们家肯定很大,要是弄脏了的话打扫起来阿姨也很辛苦的。”

李得水也没有再说话了,两姐弟出门的时候是早上八点钟,原本是美好而带着初阳升起的清晨。

可是八点钟的千山市在天边悬挂着的太阳已经初露峥嵘,有些刺眼。在太阳的照射下每一个细节都变得清晰而生动。

晒了一会儿后背就灼热了起来,两姐弟走到小区门口等车的时候就已经流汗了。

“你有没有觉得现在一天比一天热了?”

“嗯。”

“才早上八点就这么热。”

李如鱼甚至热得有些口渴。

一班通勤车停在了老小区的车站点,车上的赶完早集市的中老年人们一个个都提着菜在车里。

通勤车每天都要承受超出它生命之重的负担,挤满人的车厢行驶缓慢、像一个大胖子一样在路上颠簸不平,一摇一晃。

一眼望进车内,密密麻麻的人穿着统一的深色系衣服,就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规范着装。

李如鱼拉着弟弟,已经打消了坐通勤车去新小区那边的想法,甚至都觉得这么多人司机师傅根本就不会停车让他们坐上去。

可是当通勤车停在了姐弟俩面前的时候,后门打开,涌出来了一群下车的大爷大妈们,像是开闸的鱼被放回海里面,大半个车厢都空了。

两姐弟上了车,空了的半个车厢里面依旧弥散着些许异样的气味,一种混杂着鱼腥味、汗臭味和公交车特有气味的味道。

早上八点,通勤车还没开空调。

李如鱼看着窗外的风景。

大型和小型的货车来来往往,有的大货车甚至叠了七八米高度的货物。

通勤车跟旁边的载满货物的红色大货车停在一起等路口的红绿灯的时候,李如鱼有一种自己下一秒会被倒下来的货物压扁的巨物恐惧感。

通勤车从尘土飞扬的公路拐了一个弯,一片阴凉洒下,葱油的绿色映入眼帘。

五分钟后,看到了金阳圣都的大门。

通勤车驶入小区,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一路上经过了游泳池、超市、林荫道,最后两姐弟在儿童乐园下了车。

早上八点半,儿童乐园里面还没有多少人。

九点,气温直线上升。

两姐弟就坐在儿童乐园的秋千上,荡了一会儿秋千就觉得没意思。

李得水指了指滑梯:“姐姐,我想去耍。”

李如鱼:“不能把衣服弄脏了。”

李得水没有说话,只是等李如鱼不注意,自己跑过去跳蹦床。

十点,没有等来禹之若。

等来了猛烈的太阳和周家航。

周家航那独特的尖嗓小男孩儿的声音响起:“我就晓得你今天也会来找我耍!”

李如鱼看着他兴奋地跑向在蹦床上跳出一身汗的李得水,没有阻止。

李得水耿直不加掩饰:“你不要找我一起耍了,我姐姐不让。”

李如鱼看到周家航投过来的那仇恨的目光:“...”

自尊心受到了巨大的挫伤,周家航这一次没有尖嗓子哭,而是憋红了眼,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满脸通红,双拳紧握仿佛下一秒就要发疯了一样冲过来。

但他没有冲过来,转身一边抹眼泪一边跑开了。

老远,传来了周家航带着尖嗓子的哭声,甚至可以说是凄厉。

那一刻,李如鱼有些不好受,她也没有心思再待下去了。

通勤车从不远处驶来,马上就要停在儿童乐园外。

两姐弟上了车,回了家。

“姐姐,你是不是不开心?没有遇到昨天那个妹妹,没有去看那个阿姨家里面的大房子。”

其实李得水对于别墅这个词还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只知道肯定是大房子,比他们家的房子大的那种。

李如鱼摇头:“没有。”

李得水:“哦。”

她有点不开心,但是并不是因为今天没有遇到禹之若和漂亮阿姨,而是因为刚才周家航的眼神李如鱼莫名地有些愧疚,觉得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一样。

李如鱼:“你平时跟周家航一起耍的时候他欺负你不?”

李得水摇头:“不得,他打不过我。”

李如鱼:“他昨天没有给你取外号嘛?”

李得水:“因为我跟他说了的,我说你不开心。”

李如鱼:“小区里头除了你就真的没得人跟他一起耍嘛?”

李得水:“嗯,其他人都不跟他耍,怕被砍。”

李如鱼:“那你以后要是想的话,也可以跟他一起耍,但要是他要是欺负你,或者是再喊你这个外号的话你就不要跟他一起耍了晓得不。”

李得水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对于他来说跟谁一起玩都可以。

没有人陪他他自己一个人抛沙子也可以过一下午,只要回家的时候就能看见姐姐就好。

其他人在李得水心中并不重要。

可能是因为他现在年龄还很小的缘故,姐姐就是李得水最好的朋友。

李得水:“嗯,我晓得了。”

李如鱼:“说不定明年你们还要一起上一年级。”

李得水五岁快要满六岁,两姐弟的生日就隔两天,李得水比李如鱼的生日要两天。

他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李得水一直都没有去。

前几年王翠华腰椎间盘突出做了手术、住院花了一两万块钱,基本上是花光了家里大部分的积蓄。

李国富知道不上幼儿园也能够上小学之后,就给上了两个星期幼儿园的李得水退了学。

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没有学费,李如鱼小学里面是一个月一百块钱的饭费,其余的零杂一学期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块钱。

但是附近的幼儿园在新小区那边,前几年特意是为了这一片的电梯房住户建起来的幼儿园,一个月的学费包吃都是五百块,李国富觉得不划算,他一个月的工资交了医保就还剩下2750。

再远一点的幼儿园就很远了,需要托管,算下来一学期也要三四千。

李国富和王翠华都觉得没有必要,他们当初也没有上幼儿园,就连书都没有读过几天,还是生活了下来,找了个养家糊口的工作。

李国富和王翠华都对李得水的期望不高,从小他都是呆呆愣愣的。

两个人都没指望李得水在读书上有太大的出息。

相比起弟弟,记忆力好反应快而且喜欢看书学习,次次都在年级里面考第一的姐姐李如鱼则是全家人的希望。

李得水:“我不想去上学。”

李如鱼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得行,你必须去上学!”

李得水:“我不喜欢学习。”

听到弟弟这句话,李如鱼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告诉他:“很正常,很多小孩子都不喜欢学习,但是他们也必须要去上学。”

李得水:“为什么他们不喜欢还要去?”

没有上过幼儿园经历过老师教导的李得水对于很多事情都了解。

除了他自身对于外界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的关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人教导他。

姐姐李如鱼是李得水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关口。

李如鱼:“因为这是必须的呀!每一个小孩子都要去上学。”

李得水:“为什么是必须的?”

李如鱼:“必须的就是必须的,每一个人都去上学,你看有哪家的小娃儿不去上学呢?”

李得水:“我为什么不能不去呢?我不去上学了就有小娃儿不去上学了。”

要是问这个问题的不是李得水而是班主任,李如鱼或许会认为这是老师给自己出的一道思辨问题。

会给出“学习可以让别人尊重我们”“上学获取的知识是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必须要读书知礼。”“不学习的人精神会很贫瘠,就像是一片沙漠。”等回答。

但是眼前这个被认定成抬杠的人是她的弟弟...

李如鱼没有解释那么多,她也不是喜欢跟人争辩的性格,避重就轻地说道:“你去上学了我们就可以天天见面了,还可以一起在学校里面耍了,还可以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吃中午饭。”

李得水眼睛亮了几分,用力点头:“好嘛,我去。”

中午李如鱼在家拌完菜,等待着王翠华回家做饭。

王翠华看着姐弟俩穿着白衣裳,问道:“你们两个啷个今天记起来穿新衣服了哎?”

她自己都忘了去年冬天在服装批发市场给两姐弟淘来的短袖,挂在寒风中的塑料袋中被她翻找了出来。

当时也没有看尺码,十块一件,十五两件,看着便宜就顺手买了。

李如鱼:“今天翻衣柜找到了,就穿起了。”

王翠华:“哦,白衣服小心点,很容易就弄脏了。”说完就走进厨房做饭去了。

吃完饭后,王翠华洗了碗休息了一会儿就又回去上班了,中午她有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李如鱼和李得水每天都要睡午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主卧,姐弟俩睡得香甜,风扇慢慢地来回摇着头,带着一阵又一阵的风,抚平着夏日的炎热与焦灼。

等到两姐弟都醒来的时候,三点挂在天边明晃晃的太阳简直是猛烈得不像话。

即使是有风扇李如鱼都被热醒了,打了一个喷嚏后,身旁的弟弟也缓缓地睁开了眼。

李如鱼看着李得水把小风扇搬到了客厅,随后蹲在电视机前,李如鱼问道:“你今天不出去耍?”

李得水摇头:“不去,太热了。”

李如鱼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来的昨天冻的冰块,兴冲冲地拿到了茶几上。

“姐姐,你不去小洋楼那边了嘛?”

“不去了,今天这么热。”

电视机旁边有一箱AB钙奶、一箱老师傅方便面、一箱宝若酸奶,还有几个吃完的老师傅方便面的盒子叠在一起。

AB钙奶和老师傅方便面都是其他食品品牌,不属于竹林食品加工厂自己的食品品牌,只是代加工这些有知名度的食品大牌子,是食品加工厂收入的一部分。

竹林食品加工厂是一家综合性比较强的食品加工厂,涵盖三大类:饮品、面制品以及膨化类食品。

竹林甜辣棒、竹林甜辣片、竹林小火棒、竹林甜辣虾球、竹林辣子鸡、竹林小火干脆面、脆脆薯片、抱抱虾片等八个自有品牌。

其中竹林的辣条和干脆面系列是卖得最好的零食,当初禹家父母就是靠着这一款辣条发家,甜辣的独特风味在当时一众只有辣味的辣条之中脱颖而出。

并且趁着东风还联名了当时最火的动画片。

至少在千山市竹林牌辣条算得上是许多人的童年辣条了。

周围的学校小卖部里面都有竹林生产出来的辣条,临近加工厂、取货也便宜、平常五角一包的辣条小卖部能赚个一角多。

这几年,在有给AB钙奶代工的基础下,竹林加工厂去年还推出了一款叫宝若酸奶的饮品,打算接下来打开饮品市场。

不过这款配料经工厂老板自行研发的宝若酸奶,实在是不太好喝。

李如鱼总觉得这款酸奶味道怪怪的,但是哪里怪又说不出来,喝着不像酸奶,倒像是有点儿浓重的奶粉带着淡淡的酸味,奶味过于浓郁,又带着酸奶的风味,的确不太符合大众的口味。

听李国富在饭桌上和王翠华闲聊的时候,李如鱼知道了这款酸奶的原材料加了新鲜大品牌的奶粉,营养确实很好,出厂价都不便宜,在金宁区这一片肯定是卖不出去,大家宁愿买AB钙奶,大品牌还比宝若酸奶便宜。

就算是销往城里也因为口感味道不好,销量一直都很差,马上要停产了。

李如鱼自然就联系上了若若妹妹和这款酸奶,心中隐隐有些羡慕。

若若妹妹的爸爸用她的名字来命名和生产的一款酸奶耶!

要是真的停产了的话,那一定是一件对于若若妹妹来说很遗憾的事情吧。

当时老板家的女儿出生的时候,给工厂里面的每一个员工都发了一箱,以两姐弟的巨大消耗力这宝若酸奶都还剩几瓶,到后来李得水压根碰都不碰。

李如鱼看着还剩下几瓶的宝若酸奶,原本她是想把AB钙奶和冰块混在一起的。

李得水看到姐姐拿起了宝若酸奶,说道:“姐姐,我不想喝这个,好难喝。”

李如鱼忽悠了一句:“混了冰块就不难喝了。”

李得水:“真的吗?”

李如鱼点头,打开了一罐宝若酸奶倒进碗里面,把冰块捣碎了放进了碗里面混着酸奶。

五分钟之后。

李如鱼喝了一口,整个细胞都在这个夏天清凉了起来,冰块减弱了宝若酸奶中那淡淡的微酸,就连冰渣都被渗入了奶的味道。但饮品中又有乳酸菌混合其中,依旧残留着酸奶的些许风味。

冰镇后的饮品呈现出一种清新感的奶味,口感独特。

李如鱼感叹一句:“哇,好好喝!”

李得水那眼神仿佛就是在说——姐姐你不要豁我。

姐弟俩心有灵犀:“我没有骗人,真的很好喝!”

李得水相信了姐姐,喝了一口之后眼神立刻就亮起来了,随后又吸拉吸拉地喝了几口。

“是真的!”

“我说了没有骗你就没有骗你,我是你姐姐,怎么会骗你呢?”

李得水对于自己姐姐的信任程度从原来的信任变成了超级信任。

炎热的夏季,两姐弟就这样坐在电视机前喝着冰酸奶。

李如鱼也暂时忘记了可爱的若若妹妹和她美丽的妈妈还有她们住的那个大别墅,沉醉在了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光中。

童年的日子就是这么庸常和重复。

却有细碎美好的事物,如同太阳碎碎的光芒洒落其上。

...

计姿:“太热了。”

禹青竹:“这里的夏天跟我家那边夏天的温度差不多。”

梧桐树道上,不仅有猛烈的太阳,还有让计姿抓狂的各种虫类!

计姿超级讨厌以及害怕虫子,无论什么虫子计姿都不能接受。

而其中令计姿感到最深恶痛绝的动物就是蟑螂,不过在计姿23岁的人生之中,很少有机会见到蟑螂这个生物。

计姿不喜欢流汗,每当炎热的天气,她总有一种自己的毛孔被各种油脂分泌物堵住的感觉。

相比起这种感觉,计姿更讨厌夏天的阳光,讨厌它的刺眼和灼热。

计姿:“青竹,你不是觉得热吗?

禹青竹云淡风轻的回答了一句:“在老家习惯了,我们那边夏天比这里还要稍微热一点,而且是那种闷热,水汽很多。”随后补充了一句:“而且我不太怕热。”

都说千山市美女多、日照少、云层厚、水汽重,那里的美女皮肤普遍都好。

计姿听到禹青竹这句话的时候,在心里面暗自打了一个退堂鼓。

不是吧,比这里还要热,那得热成什么样啊。

而且闷热湿热...

计姿又扭头看到了禹青竹那细腻得吹弹可破的皮肤以及赏心悦目的侧脸。

算了...大不了夏天在那儿天天呆家,不出去就是了。

计姿原本是这么想的,但未来的事情谁也想不到...

再过一个星期去到了千山市的计姿会被禹青竹的哥哥盛情邀请到千山市的各个景点,让计姿预想之中亲密无间的二人世界泡了汤。

禹青竹和计姿一样不是出汗体质,但是不同于计姿,她的手掌心摸起来冰冰凉凉的。

来到南江市,计姿不可避免的想起了前任。

计姿的前任在南江大学读研究生,名校985,天之骄女。

前任手心非常容易出汗。

当时她们俩虽然爱得轰轰烈烈、昏天黑地、丢了脑子。

但是每一到夏天出门的时候,有洁癖的计姿还是不喜欢和前任十指相扣,最多勾勾手指,她牵她的手背。

至于旅游的两个人第一站是南江市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计姿想回来偶遇前任,除非她脑子被门夹了。

选择这里作为旅游第一站的原因是因为禹青竹喜欢南江市这个地方。

之前禹青竹艺考的第一站就是南江艺术大学,记得当时拿到中国舞第一名的时候禹青竹还特别高兴,不过后来京北舞蹈学院也被成功录取了,于是综合考虑之下还是选择了京北舞蹈学院。

不过相比起首都,更喜欢南江这个地方。

她对于这个种满着梧桐道的城市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感。

可能是因为从小了很多关于南江的纪录片。

例如《帝王古都》《民国屋檐下》以及有关于那段举国同殇的悲惨屠|杀历史的纪录片,让禹青竹总觉得这个城市有一股脱胎换骨的历史厚重感。

整个城市与人民那种在巨大悲惨创伤之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感觉,让她觉得奇妙甚至是震撼。

这里的大妈大叔也很热情,禹青竹记得当时自己来艺考的时候跟同机构的同学一起走街串巷,去寻找美食,误入一处相亲角,好几个大爷大妈拉着自己给当时十六岁的禹青竹介绍男朋友。

为此大爷大妈争论起来嗓门大,言语中时不时夹带着“diao”字,仿佛是一种刻进基因的语言习惯。

让禹青竹非但没有反感,还觉得有些熟悉和亲切。

南江的大爷大妈说话带“diao”就像是千山市的人在激动的时候说话带“妈”字一样。

禹青竹一下子就想到了两座城市这奇怪的关联之处。

夏天的梧桐大街,太阳高挂在天空中,镶嵌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彩,街道两旁的高大梧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树影。

计姿不想扫了禹青竹的兴致,出来旅游要是光呆在酒店里面一点意思也没有。

“咱们接下来去哪里?”

禹青竹笑着摇头:“我们回去吧。”

计姿惊讶:“这么早就回去吗?”

禹青竹点头:“嗯,其实我也有点累了,回去睡个觉等太阳稍微落下去一点我们再出来吃饭。”

计姿大喜过望:“好,走吧。”

两个人走到了总统府外,计姿喊住了一位路人。

“麻烦可以给我们两个人拍张照片吗?”

路人看着面前的两个美女,眼前一亮。

“当然没问题。”

计姿把挂在身上的拍立得交给了路人,并且教会她如何使用。

第一次在路人面前合影,禹青竹没有那么自然。

“美女,麻烦你跟你姐姐靠近一点。”

听到这句话,禹青竹和计姿对视,不自觉地都笑了。

禹青竹脸微红,挽上了计姿的手臂。

计姿瞬间心花怒放,面对着拍立得展现出了自己这几天来最灿烂的笑容。

烈焰骄阳之下,宏伟的总统府门前。

二人亲昵地挽着。

一个人对着镜头笑得十分灿烂,张扬而自信。

另外一个人笑得含蓄,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那样娇嫩,稚嫩但着实美丽。

拿到照片的禹青竹笑着说道:“真好看。”

计姿凑近问道:“你说谁,你还是我?”

“都好看。”

“日子就是这么的庸常,却有细碎的事物,如太阳碎碎的光芒,洒落其上。”——丁立梅《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日子就是这么的庸常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