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搜在清晨六点前被一条爆料挤上第一:
【#潜规则受害女星实名曝光#】
林知棠坐在电脑前,望着热搜榜的那行字,神色没有一丝波澜。这是她提前三天布局好的第一轮舆论爆点。受害人匿名陈述、证据加马赛克处理、媒体话术控稳……每一环她都亲自盯着,确保不直接引战,却能让水烧起来。果然,短短两个小时内,热度蹿升。
#影视圈选角黑幕#
#唐依不再沉默#
#实名举报请给她一个交代#
公众开始关注、媒体试探接触,部分知情人也开始留言:“终于有人敢说出来了。”
她敲下一行字发给合作媒体:“第二批资料今晚十点,聚焦‘封杀机制’。”做这一切时,她心如止水。可下一秒,助理推开办公室门,语气紧绷地说:“林姐,律所董事会临时开会了,点名你参加。”
林知棠眉眼不动,只轻轻抿了一口茶。
“来了。”
会议室灯光雪白,空气却紧绷得像拧到极致的弓弦。
“你现在不仅把自己暴露在聚光灯下,还把我们整个律所推到了风口浪尖。”
“林律师,不是我们不支持你维护正义,但你这次触动的……不是一般的人物。”
“你调查的那几家公司,都是上市资本,背后不乏央媒合作资源——你这样做是自毁前程!”
她听完所有人的发言,只淡淡开口:“如果连律师都要在利益面前闭嘴,那还谈什么正义。”
“那你一个人正义去吧,律所不会为你兜底。”
这是董事长最后说的话。她点了点头,拿起资料离席。
那天下午,她收到了正式的“暂停执业”,虽尚未落地,但已传递出明确警告。
林知棠并未退缩。相反,她更加频繁地出入与此案相关的各类调查点,甚至亲自联系一位多年未谋面的前法官,请对方为受害人提供法律咨询。她知道,曝光不过是表面。这群“人设完美”的施暴者背后,是掩藏多年、通吃上下游的资本联盟。他们擅长公关、擅长造梦,更擅长“杀人于无形”。
就像现在——她的个人邮箱被攻破了,手机被莫名锁死,甚至她多年未联系的大学室友突然收到匿名快递,内容是她“伪造证据”的“举报信”。
“想用恐吓逼我退让?”她冷笑。“还是太小看律师的心理素质了。”
她坐在案头,拿起一份新的证据快递包。她知道,这是爆点前的黑暗。但她从不怕黑。
夜里十一点,楚念在学校食堂旁的长椅上,看着手机里林知棠登上新闻的画面,神情恍惚。她不是不想联系她,而是,她不知该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她身边。
“你别再靠近这个案子,我会把你也推下去。”那句话她记得清清楚楚。
她也理解她。林知棠是那种一旦决定前行,就绝不会回头的人。可就算这样,她还是忍不住一遍遍点开新闻推送,搜索“林知棠”的名字。
【爆料律师或被调查】
【资本反击?涉案资料真实性成疑】
【林知棠律师遭律所内部调查】
她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你凭什么一个人撑着?”“你凭什么连我也不告诉?”
但她终究什么都没说出口。
第二天早晨,一条微博悄然发布:
【林知棠律师实名举报“姜磊”非法操控艺人资源、胁迫未成年女性签署“伪装合约”——并附初步证据图】
这不是她安排的发稿,是有人替她发声。她看到时愣了几秒,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意味着她不再孤军奋战。果然,不出两小时,又有两位曾沉默的女星发博称:【她说的是真的,我们都有证据】舆论彻底爆炸。
所有人都在问:
“到底有多少人知道却一直在装瞎?”
“这个律师到底得罪了谁?”
“她还能继续坚持下去吗?”
林知棠却没有回应。她仍在资料室,一张张调出案卷、一页页归档比对。她的眼神很冷,但内心,从未如此坚定。她知道,战斗才刚开始。她也知道,她将不惜代价,走到底。
林知棠再一次走上法庭。这一次,她不再代表任何机构,不再拥有强大团队的后援,也没有助理陪同。她带着一份厚重的证据清单,穿过记者与闪光灯,独自走进那个冰冷肃穆的法庭。对面是被实名举报的影视圈“慈父级”人物——姜磊。他今天依旧穿着温文尔雅的灰色西装,头发花白整齐,神情温和。只是眼底的阴冷,藏不住。
控辩双方阵容极不对等。林知棠单枪匹马,对方却请来了五位资深律师,组成足以震慑任何同行的防御阵型。
“林律师,您是否意识到,这样的案件一旦不能坐实,将对被告造成不可挽回的声誉伤害?”对方首席律师微笑质问。
林知棠站起身,翻开手中的证据材料,冷静地看向对方。“我更在意,那些女孩因无法申诉而被封杀、被逼退圈、甚至自我了断的伤害。谁来负责?”
法庭内气氛瞬间紧绷。
她列出第一个证据——一份不对外公开的内部合约,标注着“灵活条款”:只要艺人“主动配合”,可获得保底资源投入与剧本倾斜。证据一出,陪审席一侧响起几声细小的惊叹。
“这只是你单方面的理解。”对方律师冷笑,“合约并未明确写明‘潜规则’,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林知棠不慌:“那我们再看下一项。”她抬手示意,法警打开投影。
现场播放一段画面模糊的视频。是一位匿名受害者偷偷录下的宴会内容,尽管像素不高,却能听到背景中几位高层公然讨论“哪个女孩懂事”、“送去陪酒”等词语。“这段视频,是由三位受害人共同提供。原件已提交数码鉴定机构,并获得司法公信证明。”
对方律师的神色终于开始变得凝重。接下来的十五分钟里,林知棠连续抛出八份材料,包括:
多名女艺人签字陈述;后台监控资料;内部聊天记录;一名曾在该公司工作过的前行政人员的实名举报信。
她不急不躁,每抛出一项证据,就像一次精准出拳,逐步削弱对方的心理防线。到庭审尾声,对方代表律师竟第一次主动申请中止庭审。
这是极少见的情况。
林知棠没有阻止,她知道,这已经足够。在走出法庭的那一刻,她的手机几乎被通知炸开。
媒体、同行、受害人、支持者,还有——楚念。但她没看那条微信。她没勇气打开。她怕看到的,不是关心,而是失望。
那晚,她一个人坐在律所楼下的长椅上,拢着外套,仰头望天。
“你还好吗?”是隔壁律所的女助理过来递了杯热可可。
林知棠道了谢。
手机屏幕亮起一瞬,是楚念发来的一个截图:她在群聊看到某个学妹发的【今天看了林律师的庭审,哭了,真的好佩服她。】
她心口忽然微微抽痛。她终于点开了微信,对话框最上方静静躺着那天分手前她发出的最后一句话:
【你别再来了。我们之间到此为止。】林知棠久久没有输入。指尖动了动,却删了又删。她不是不想她,只是她不能软下来。她知道,这场战斗还没结束。而下一波打击,将更加猛烈。
与此同时,另一边。楚念坐在宿舍阳台上,望着夜色沉沉。她也没回消息。林知棠不说,她也不问。
但她知道,那条分手的微信后面,是无法言说的保护与挣扎。她没有再试图靠近她。但她没有停止看她。每一条新闻、每一个庭审、每一篇评论,她都看。只是如今,她学会了闭口不言。
林知棠再一次走进律所会议室时,气氛已截然不同。本该中立支撑她案件推进的律所高层,此刻一个个面色冷淡、眼神回避。她听得出话语背后的分寸:“林律师,这个案子我们建议暂缓推进。你代表的是律所,不是个人行为。”
她看着对面那个年届五十、戴金框眼镜的主任,沉声问:“你们怕什么?”
“我们怕你继续查下去,整个律所都得陪你陪葬。”
她嗤笑一声:“我查的是一群□□犯和掩盖真相的资本巨鳄,你告诉我该怕的是我?”
主任不语,只轻轻将一封信摊在她面前。是行政调查通知——上头匿名接到举报,称林知棠“有违法获取证据、恶意操纵舆论、牟取不正当名誉收益”等嫌疑,要求立刻停职接受内部核查。
林知棠指尖一紧,眸色沉沉。她知道这是谁动的手。她也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与此同时,网上风向也开始扭转。曾经实名发声的女明星“阮曼清”被爆出“勾引导演、伪造证据、借机炒作”的长文——来源不明,但排版精美、措辞严谨,还有疑似私人照片作为“佐证”。
短短三小时,数个主流娱乐号转发,评论瞬间炸开。
【她自己贴上去的,还想蹭热度翻红?】
【果然最会演戏的是演员自己】
【林律师是不是也被蒙在鼓里了?】
甚至有人开始扒林知棠与阮曼清“私交密切”,怀疑整个案件就是一场“联合造假、碰瓷资本”的炒作骗局。
另一边,楚行止站在落地窗前,手中夹着一张纸,眉头紧锁。纸上的抬头清晰写着:“关于金汇资本股东关联名单的补充调查结果”。最末一行,是“楚氏集团·影视投资部”五年前的一笔联名注资,金额不大,却精准砸在“路锦山当年开设的独立制片厂”上。
楚行止的眼神冷了下来。他不是没想过楚氏可能被牵连,但真正看到这笔账目的时候,仍旧觉得脊背一凉。
秘书低声提醒:“林律师在外面等您。”
楚行止点了点头,转身看向那扇厚重的办公室门。
门外,林知棠站得笔直。她今天穿得极为低调,黑西装扣到最上面一颗,面无表情,仿佛昨晚那场“证据风暴”之后,毫无情绪波动。
“你看到那份补充资料了?”楚行止开门见山。
“嗯。”她坐下,“我也查到了更深入的。”林知棠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张黑白复印的邮件截图,贴到他眼前。
“当年你们投资那部电影,是金汇资本打包过来的三部之一。这部的监制是谁你还记得吗?”
楚行止盯着那个熟悉的名字,喉咙一紧。——“乔澜”。
圈内出了名的“幕后清洗人”。这几年名义上半退隐状态,实则一直在为路锦山打掩护,牵线、安排、善后。
“这部片子出事了吗?”
林知棠点头:“三位未成年群众演员失踪,警方以‘家属未报案’结案,但我找到了一位当时在场的化妆师。她手里,有照片。”
照片上,三个小女孩穿着破旧的戏服,眼神空洞地站在棚外。那一刻,楚行止再也说不出话。
他不是胆小之人,但这场局的深、恶、冷,让人连喊停的勇气都开始被掏空。
林知棠看着他,语气低却清晰:“我不管你楚氏要保多少利益,也不管你现在想不想继续。但我会查到底。”
她顿了顿,冷静地将文件推到他面前:“这不是问你要不要参与,这是通知你——我接下来的动作,会影响到你们。”
楚行止盯着那张图纸许久,终究没有推回去。“你需要什么?”
“十年前金汇和你们合作的全套投资文件。要真账,要签名,要交易细节。”
“你打算拿这些去告谁?”
林知棠笑了一下,眼神锋利:“先从乔澜,再到姜磊。最后……让他们背后那个‘影后投’彻底垮。”
楚行止知道“影后投”是谁——是一个隐在台面下的巨型私人资本平台,拥有诸多娱乐、地产、广告、网络舆论公司。他们就是这场肮脏游戏的根,抽丝剥茧,最终一切都将归于那双无形的手。
而一旦林知棠动了“影后投”,那么她将面临的,不只是舆论和法律,而是真正的权力报复。
“我会准备。”楚行止终于开口,“但林知棠,往后你走每一步都得清楚,你不是一个人——你会把我们所有人拖进去。”
“我知道。”她站起身,声音淡如冷水。
“但我从来没指望独善其身。”调查越往深处,越是举步维艰。
林知棠连续几晚都没回家,通宵整理材料、对账本、比对日期,每一笔交易都像一把刀,捅在她心上。她曾经天真地以为法律就是秩序,是公平的护栏。
可现实却告诉她,法律也得靠人撑起来。当撑起它的人被买通、被利用、被替换,那么那份公平,就连文字都不剩。而她要做的,就是找回那块被拿走的基石。
她去拜访了那位化妆师,带着记录器和律师函——女人的手在抖,眼神里是十年未消的恐惧。
“那三个小孩……真的就没再出现过。”
“有一个,还躲在厕所抽泣……她说她妈妈不要她了,说导演让她‘表演得再真实点’……”
林知棠握紧了手,声音轻轻哽住。
“你愿意出庭吗?”
女人犹豫良久,终是点了头。与此同时,背后的“影后投”终于发难。
林知棠的家被匿名投放了偷拍照片、恶意涂鸦;她的邮箱收到死亡威胁;甚至她大学时期的一段未公开的实习黑料也被搬上网络。她却没有退让。她知道,这是最后的挣扎——越发狂,就越说明他们开始怕了。
她只是将所有证据,一点一点装进公文包,在办公室打盹时还梦见那三个小女孩,稚嫩又茫然地站在片场灯光下。
夜色降临。楚念站在宿舍阳台,刷着手机。她看到林知棠又一次被挂上热搜,又一次被恶意剪辑成“女权疯子”,又一次没人相信她。
她没点开那条微博。只是转身回屋,点开书桌上的《刑法精要》,在扉页写下一句话:
“为她而学,也为世界。”
她不知道林知棠什么时候会回来,也不知道那份信任是否还留在心底。但她知道,她要站在这条路上,直到有一天能与她并肩。
舆论彻底翻盘是在林知棠放出关键证据后第七天。
她将一段来自姜磊“私人别墅”的密录送上热搜——其中,清楚录下了他的猥亵行为与受害人的挣扎求饶,以及他的同伙笑谈“她不配说不”的语音。那天夜里,微博瘫痪两次。律师函、解约声明、女艺人们的控诉如潮水般涌现。
而林知棠也终于,迎来调查组的解除停职通告。只是这一切的代价,是她接下来的两个月将被持续监控、限制采访发言,甚至不得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以“保护案子最终审理公正性”。
深夜,林知棠站在律所楼顶抽烟。她很少抽烟,但今晚需要。她不知道接下来能不能彻底掀翻那片黑幕,但她已经揭开了它。她以为自己习惯了孤独,直到有一天,她在夜色中,看到楚念在朋友圈发的一张校园合照。女孩站在讲台上,穿着白衬衫,笑得灿烂。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