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这会儿不兴经商者不能科举,对李河光的将来的前途没什么影响,对于李河光弄了个茶楼的事情也就不说了。
至于李河光想要把茶楼挂在她的名下,李老太则是推拒了。反而给他出了个主意,让把茶楼挂在李掌柜的名下,只要将来拉拔他孙子一把,不愁他一二十年的忠心。
到底李河光现代人的思想作怪,古人对于血脉传承何其的看中。特别人血脉的前途,有些人为了家族的传承可以抛弃一切,特别是李掌柜这种卖身为奴的人,现在不是自由人,但是只要李河光给他孙子一个未来和指望,他就可以给李家卖命。
其实,这话说来也远了些,当下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李云云的婚事早两年便定下的,今年是第三个年了,她已满十七,在这地方已经算是晚嫁的了。早前选了两个日子,一个二月,李老太也觉得二月这日子好,温度好,刚忙过春忙,有两月的空闲,两口子新婚燕尔正好。但是后来忙着开荒新种的事情这事儿就耽搁了下来,两家商量着,日子就定在了四月。
四月也是好日子,就是温度热了些,李河光就是穿着单衣,也是热得出了一身的汗水。
姊妹出嫁,作为家里的男丁,送嫁这事儿义不容辞,他又去书院请了假。这种嫁娶之事,院里都算开明,痛快的给了两天假。
李河光想着大姐成亲那会儿他送了一套银首饰,二姐自然不能少的。不过来不及打了,只能买现成的。银耳环、银钗、银梳、银手镯。这是最基本的四样,一般家里都是陪嫁一两样就算是极为体面的事情了,他大方向是一碗水端平的,大姐陪嫁也是这四样,二姐陪嫁也是这四样。
家里准备的嫁妆也是与大姐大差不差,最多是自己娘私底下补贴一些。二婶李白氏向来对女儿要比大嫂陈荷花更上心些,比起大姐李秀秀压箱底也就是李老太给的几两银子,二姐李云云明显多得了她娘一些补贴。
李家亲族不算太多,亲近的人家倒也有几户,场面倒也是弄的风风光光的。
李云云嫁的隔壁村的,他二姐夫说起来也算个熟人。曾经老师的儿子嘛,大李云云四岁,在学堂那会儿也是见过的,当年两家婚事能成,李河光当年也是出了一些力气的。这会儿同在一个县学读书,他也算是了解了一下这个二姐夫。二姐夫人不坏,读书还成,不比他爹,但是胜在务实,不是那种只想着一心科举眼里没营生的人。也不是那种有红眼病的人,当年他想入胡先生门下,考试没过,也没有多大执念,也没有因为李河光过了就对他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阴阳怪气的的话也没说过,算是心眼很正的人了。而他二姐也是那种老实过日子的人,没啥弯弯绕绕,想来夫妻俩也能把日子过好的。
风风光光送了李云云出嫁,李河光才来得及去地里逛了逛。他发现新作物也已经种上了,而且家里人还伺候得挺尽心的,哪怕这会儿已经出显干旱的兆头了,地里的作物还是生机勃勃的。特别是那辣椒,都开始起花骨朵了,想来距离吃辣椒应当是不远了。
巡视了一下新作物,发现大家都挺上心的,没有因为缺水而不管不问任由它自生自长。
想一想,过不了多久,想来不久他就能吃上番茄炒蛋,番茄酱,薯条薯片,红薯干,炸土豆,千层肚,烤红薯……。心里就美妙的很啊,虽然家里女人手艺都不差,毕竟嘛,那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原材料,有些小吃它就弄不出来啊。
巡视了一遍,李河光就开始忽悠老太太去县里了,一来嘛,老太太手艺好,他能吃几顿好的。再来嘛,老太太闲不住,天天往地里去,也累人,在县里怎么都要比乡下地方来得舒服。还有个嘛,李云云在乡下其实是有点浪费了,这个妹子胸中有丘壑,自有一番她的想法,他想让她出去多长一点世面。
李老太到底被这个最爱的孙子给说服了,于是决定跟着孙儿去县城去。一个能帮忙孙儿长眼,还能挣点外快,再来家里也都种下去了,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守在家里。
于是叫来老大老二交代一番,“小四给我找了个活计,在一茶楼给人做茶点,一月也能挣个几百个铜板,左右家里的作物也都种下去了,不必那么多人伺候,交给你们俩我也放心,有事就去小四那里寻我便是了。”
陈荷花听了,自然也是心动的,有点委屈的看着心爱的大儿子,为啥这种好事儿儿子就只能想着婆婆,永远没有她的份?
李河光转过头假装在想事情,躲开老娘那有些可怜巴巴的眼神,这,也不是他没想到老娘啊,其实他老娘也没干啥,也没说多偏心,也不拿空婆家接济娘家,也不知道他老娘不靠谱的行为是怎么深深影响到了他的思想,根深蒂固的?
下一刻,他又深深内疚了。其实吧,他老娘也没干啥不靠谱的事儿,就是对比起来有时候显得太实诚了些。
哎!
走的时候,李河光到底还是给他老娘留了五两银子,让她手头活泛些。结果李河光的银子才递过去,陈荷花又塞了回来,“唉,你这孩子干啥还给娘银子呢?娘身上有银子使的,不信你瞧!”
说着就把床底一个罐子拿了出来,“你看,这都是娘给你们兄弟两攒的,足足有十几两呢!”
李河光都惊讶极了,“怎么这么多?”
“可不是,你娘这几年做花又不是白做的,你奶每次都会分一部分下来,一年积一点,也就这么多了。”说完又叹息道,“唉,这两年的花儿不好卖了,不然还能多几两。”
李河光倒不是惊讶李老太会给两个媳妇分钱,而是,他老娘居然能攒钱!!!他以为他娘手头松,存不下来多少才是。毕竟每次去县里,他娘都会悄悄给他塞零花钱的。
临到头,陈荷花反而还给他塞了一把铜板子,让他卖肉包子吃。
想到自个儿在县里的日子,李河光深深觉得自己有点对不起老母亲。自己不说在县城吃香喝辣,那什么花用还是挺随意的。
“要不,娘,你跟我们一起去县里去吧!”
陈荷花嘴角一咧,高兴了一会儿然后拒绝了,“哪里能呢,娘啥也不会,去了也不能帮你忙,还得劳累你顾着我了。再说你弟弟小也需要人照应着,地里的粮食还得有人打理着,实在是走不开就不去了啊。”
“要不带着弟弟一起去呗,你还没去过县里,住两天又回来呗!”
说老实话,陈荷花还真的心动了那么一丢丢,不过到底是顾及着家里还有个二房,还是拒绝了。他们这一房到底是占了大便宜,儿子这读书花用是大头,她这又去县里把家丢给二房,到底有点说不过去。
“算了算了,不去了,回头你奶回来让她给我们讲讲就好嘞!”
李河光见她神色憧憬又犹犹豫豫的,到底也是不是真的十三四的少年,哪里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就不多劝说。不是别的,主要二姐嫁人,三日回门,总不能一家子都不在吧!还有到底是县城住的地方有限,还没有置办住宅,太多人真的不方便。
不过别的不行,倒是可以给家里置办一些东西的。
李河光把卖人参得来的银子,给了李老太一千两,并且说了要置办房产的事情。李老太已经知道他卖人参得了两千多两银子,身上还有个一千多两,倒是没有拒绝。对买房子也并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只是隐晦的提点道,“其实置办房产还不如都买了地去,有地几代人不愁。不如这一千两我拿去买了地去,也给咱们一个保障。”
李河光觉得也行,“我手里还有一笔银子,这笔银子用来买房子,也不用太大的,一两进的也尽够咱们一家住的了。还有,咱们家也没有什么大牲口,种地一直跟着二爷爷家用牛,不若买头牛,回头种地也方便一些?”
买牛是李老太早就想要干的事情了,只是之前家里的开销是在大,并且银钱总是不凑手,一直都没有实现。这会儿听说要买牛,比李河光自己都还要兴奋,“咱们今天有点晚了,明天咱们一早就去集市看看,也叫你爹不忙着回去,今天晚上就在院子凑合一晚上,明天如果有合适的牛,买了还能直接赶回去,趁着还不忙着夏收,还能给小牛犊子养养。”
祖孙俩商量得起劲儿,李老大也从李二爷爷家借了牛车回来,招呼着大家搬东西。
也没有什么东西好搬的,上次回来带回来做糕点的磨具都给了二姐陪嫁去了,现在也就是些李老太的衣服和一些粮食。毕竟粮食家里就有,地窖里面还存了几千斤,要看一年都要过去了,地里的收成还不错,李老太也就不打算继续储存了。
李白氏也在拉着二女儿在那叮嘱着,她知道三个女儿中,也就是这个二女儿最被她忽视,心里也是最有成全了,多的也不叮嘱,就叫她好好跟着李老太多学些手艺,将来也能有傍身的东西。
李青青安静的听着,最后李白氏说完,才朝她娘点点头。
对于这趟行程,她又是期待又憧憬,想起堂兄说的,心里渐渐起了一股劲儿。
李老太想到刚才的事儿,拉过儿子,“老大,我想着咱们家也开了地,手里还有了一些闲钱,打算买头牛,回头你们兄弟俩下地也没这么辛苦,不若这趟请你二叔也跟着,回头也能帮忙掌掌眼!”
李老大听说要买牛,眼睛瞪得一下就睁圆了,“娘,你说真的?可咱们前面建房才花了许多钱,这借的银子才还完,要不再等等?”
李老太可不会告诉他乖孙子采了人参挣了钱,倒不是怕这傻儿子显摆。主要这事儿太大,谁说出去,回头家家户户都以为他们发了发财就不好了。
“这不是你娘我有了正经活儿,给人家茶楼做茶点,人家一个月可以给这个数!”李老太比了一个八的手势。
“八……八百个铜板?”
李老太点点头,“嗯,人家掌柜说了要是娘干得好,回头还能长工价。咱们家老三现在不要那束脩了,小四又是考学进去的也不要束脩,他自己也努力,回头也在抄书,你们家里也照顾得好,那鸡伺候得好,那通草也照顾得好,回头也又是一笔银子。现在银子倒不是最紧要的了,最紧要的是你们要顾好自个儿,累坏了不值当。”
李老大这人不聪明,但是极为听老娘的话,立马就掉头去找了李二叔过来。
“五丫头,快些走了。”那边李老太收拾好了东西,开始招呼俩孙子孙女上车。
李白氏招呼李云云,“去吧,跟着你奶,好好听奶的话,莫要单独出门。”
李青青把娘的话记住,拿着她那小包袱上了牛车。
有二爷爷在,李河光也不好多跟堂妹说什么。倒是二爷爷一路上拉着他东扯西扯的,一会儿是县城里的事儿,一会儿是学堂里的事儿,零零总总的,倒是不乏关心。然后又跟着李老太说起两个媳妇在镇上摆摊的事情,说是生意不错,又出了新花样,然后准备盘个小铺子下来,把这当个正经营生来做,以后又提起他那孙子云云,总之家常话拉了一路。
李河光住的还是之前的那个小院,主人家一直都没有回来,李河光这边的租子一直都是牙行代收。李河光除了在这睡觉,偶尔也是会开火的,就是味道不能指望。是以,院里地里种了一些小菜。
李二爷爷还是第一次来这里,进来就开始打量,“四儿在这租的院儿啊,不错不错。这地里你还种了菜啊,茄子,青瓜,韭苗,葱子,青菜,长豆,怎么啥啥都有啊,看l你种得还不错,这青瓜都开了花了,过两天就该有瓜吃了。比黑子强,一个人能读书还饿不着自己,还能种上这么些吃的。”
然后又问起院子的价钱,主人家之类的,不过这些都是李老大在跟他聊了。
李老太去厨房看了看,居然发现灶台上头还有两块腊肉,成色还不错的样子,顿时都稀奇坏了,“怎么还有腊肉?咱们这地方吃这个的可不多。”
李老太不提,李河光都快忘记了,“是师娘给的,过年走年礼那会儿,师娘真是太热情了,我都没有推拒掉。她给了三块儿,我煮了吃了一块儿,味儿还不错。奶,要不,今天晚上就煮一块儿吧,剩下一块儿让我爹带回去给二叔他们尝尝味儿。”
李老太一点头,“成,本就我还想着要不要去买点肉来,又怕这会儿卖肉的都收摊了,这不就有了。五丫头,你去院里拔点菜去,我煮饭了,要不然待会儿得抹黑吃饭了。”
李河光想着院儿也没啥菜,这会儿也就是一些青菜苗,于是提议道,“不若我去买点熟食,明天还得麻烦二爷爷呢!”
李老太想了想,“那你顺便带点面粉子回来,明早就吃馒头好了。”
这县里是李河光混熟了的,哪里有熟食肉铺什么的他是门儿清。比如,出去两条街的档口有家烧鸡店,口感软烂味道很是入味;再进去还有一家卖卤味儿的,那家的卤肉很香,还有卤豆腐干,说起来卤豆腐干还是跟着李老太后头出现的新花样,听说以前是没有的;还有过去一条巷子里,有家做鱼酱的,味道独特,不过他还没有买过,或许可以买两罐让他爹带回去,上次带回去的大家都说好,特别是农忙的时候蒸上两笼菜馍馍,中间塞鱼酱,那绝对的好味道;还有主街的那家大酒楼,那酒楼的东坡肉味道一绝,入口即化,瘦肉都不会有一丝柴……
李河光拍了拍自己,这不是前两天才吃了肉哇,怎么又馋人起来了呢?
最后他还是提着一大堆的东西回去了,有他心心念念的烧鸡,有两罐鱼酱,还有深巷子的卤肉,最后那啥大酒楼的东坡肉也没落下。
想起李老太当时看见他的神情,李老太都想捂脸。他觉得当时要是二爷爷不在的花,李老太准得抄起鞋垫子往他身上招呼。毕竟这一顿不便宜,他奶一个月的月钱都快给他花掉了。
毕竟花了钱,那味道绝对杠杠的,超级棒,二爷爷跟李老大俩大老爷们还去整了点酒水回来,直接俩叔侄喝倒在了那里。
翌日一早,李老太就把俩醉鬼叫醒,叫李云云打来洗漱的水,再招呼大家吃饭。
吃完饭两边分头,李老大和李二爷爷去老牛,李老太一行人去茶楼。
茶楼的位置早就定好了的,位置不算顶顶好,是个二层小楼,上上下下的加上后院总的算起来大概有个四五百平。租金不算便宜,一月十五两的租金,足以让大多数想要开铺子的人望风而逃。眺远的视野范围有口塘,如果种上荷花的花,夏天倒是个赏景喝茶的好地方。就是李掌柜接触了两次,这鱼塘是县里的产业,是不能买卖的。
上次李河光来的时候,李掌柜请了人已经在开始装饰店铺了,他们过去的时候正忙活得热火朝天,监工的就是林老先生。
看见主家过来,林老先生赶紧迎了出来,得知他找李掌柜,就道,“掌柜的去找茶叶去了,他对这边不太熟悉,还得去找门路,也不知这边的茶叶品质行情如何?”
李老太一听这些就觉得这里面的门道很深,觉得孙子入这行有点草率了,一脚踏进去不知道会不会亏了。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眼前偌大的茶楼已经开始装修,估计租金也不便宜。
李河光问了李掌柜回来的时间,确定他最少也得两日才回来,打算过两天再过去。
回去的路上,李老太有些忧心忡忡的。先前说开了个茶楼,也不知道有多大,没想到如今看了才知道居然有这么大,而且地段还很不错,那旁边不远就是县学,看起来租金定是便宜不了的。
“哎,四儿,这租金一月是几何?”到底是没耐住性子,刚到一处小巷子,李老太就急急的问。
“跟牛价差不离。”
李老太一听顿时觉得呼吸都有点呼吸不过来了,“这么多啊!”
李河光安慰道,“地段在那里啊,也宽敞,我去后院看了屋子也多,将来您和妹妹去住,也是有房间的。”
李老太是怕住的问题吗?不是的,她是怕孙子亏个血本无归啊!只是她也不好泼冷水,心里着急,想着多帮着孙子看着这茶楼才好。
李河光对于李老太的忧心忡忡心里明白,却也不好安慰,他对银钱这个东西来说就是没了就赚,他总是不缺的,却也不太好拿出来花用的。
此行目标不行,李老太于是想到了买地,“那掌柜一天两天的回不来,那我们去牙行看看地怎么样?”
这自然没有不答应的,李老太心里的目标其实是买相近的地。榆柳这边虽然也有点旱情,却也不到卖田卖地的地方,更遑论连着卖的了。
三人失望而归。
回来恰好碰到了买牛的叔侄二人。
好在地没买到,牛确是有了着落。有一头小牛犊子要卖,就是年纪有些小,需要养两年,这期间也不能可劲儿的使唤,要价也不贵,十二两银子就好。还有一头壮牛,训一训,这是能直接下地的,要价高,十五两不二价。
叔侄两个这边不好下定决心,打算回来找李老太商量商量。
毕竟中间差三两银子,节省一些,可够一家花用一年的了。就是这会儿,也是能买半亩田的了。
李老太刚才才给小孙子惊着一番,对于那啥一两二两的都不放眼里了,一把拍板到,“我在县里干活,家里就少了一个帮手,家里有两个孩子要照看,你们两兄弟的手里活儿就多了,要买就买个能下死力气的。”
说罢,就让叔侄俩赶紧回去把牛给定下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