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空间,被外面的冷空气一激,李河光猛的打了个冷颤,“真冷。”
也不知道还要冷多久,以前的话正月不算很冷,正常两件厚点的衣服就能过了。二月基本就能换回两件薄外衫了。
李河光去了厨房,随意用空间里面拿了一棵白菜出来。来的时候,李老太让他带了两坛子坛子肉过来,坛子肉腌制过后再炸的,里面已经有味道了,切片炖白菜,简单又好吃。
热乎乎的吃了一顿,刚收拾好,就看见外面又下起了雪来,飘飘扬扬的,很有一番意境。
这一下直接就下到了正月十七,雪时停时下的,虽然不是大雪,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等太阳再次放晴,已经是正月十七。
这天, 天空放晴,难得的出了太阳。
李河光听见了隔壁小孩儿欢乐的笑声和大人的喝骂声。摇摇头,拿起铲子开始铲雪。
太阳一连出了好几日,积雪开始融化,随着积雪的融化,温度反而更冷了些。
李河光揉揉冻得通红的手,哪怕屋子里燃了碳火,依旧不是很暖和。这个冬季冷得突然,大家家里准备过冬取暖的碳火不足,导致市面上的碳的价格飞速上涨,一斤三文的碳火硬是涨到了一斤百十文,更甚着好些的碳火还有一斤半两银的。这个价格,绕是地主家都不大用得起,更何况李河光这种农家子弟了。
好在他有个空间,里面的温度是固定的,晚上实在冷得受不了的话,他可以进里面去。但是白天要上学,胡先生虽然心疼他们,给他们准备了火炉子,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一斤百十文,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负担,胡先生能燃个碳火,一天的消耗就不少了。
所以这个时候天晴是所有人都喜悦的事情,只是很快,就喜不起来了。
化雪过后,大家慢慢走出家门,第一时间就是看地里的麦苗,这一看就发现地里的麦苗都开始发黄打蔫,出现枯死的情况。
“我就知道,这么冷的天,肯定熬不过去。”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汉一把捂住头,无助的哭了起来。
化雪后,胡先生给李河光他们放了几天假,让他们回家去看看。马车刚出城不远,就碰见了这一幕。
李河光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家的田地肯定也差不多,也不知道他爹娘得心疼成什么样子。
[检测到有抗寒植株,宿主是否收取?]
李河光停下脚步,这个意思十分好理解,“在什么地方?”
“宿主前方六十米左右。”
那是一条田垄,中间位置被挖断了,上面搭了一块石板。
李河光就是在石板旁边的缝隙处找到这唯一存活的植株的,是一棵小麦苗,不在田里,估计是播种的时候不小心洒落的。
李河光小心的把它挖出来,“我能把它种在空间里面吗?”
[建议宿主种在试验田。]
几乎是这话一出,李河光很快就明白了,“你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场雪了!”他不免有些愤怒,“为什么你不提醒一下?”提醒一下,他也能……他什么都做不了!
还是太人微言轻了。
“算了。”
……
家里的气氛就如李河光猜测的一般,一片愁云惨淡。
李老太好歹打起了精神,“小四,你在县城咋样?怎么回家了?是缺什么了不?”
李河光摇头,“没事,化雪了,先生放了我几天假,我就回来看看。”说完,他又问,“我们家的地咋样了?”
“都死了。”李老大重重叹了一口气,“通草那边也受了影响,估计也保不住。”
通草是家里最大的营生,若是出了事情,家里什么都要受影响,两个孩子读书,修房子借的银钱…若是通草那边歇菜了,估计今年连两个孩子的学费都拿不出来。
这属于天灾,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
李河光去通草那边走了一趟,的确如李老大说的那般,通草死了大半,外表看不出来,里面的生命力却已经消失了。
“没办法,只能补种了。”
各人神思不属的吃了中饭,李老大拿着锄头去了地里,看看能不能做什么补救。李河光想了一下,也跟着去了。
结果让人失望,整个地里都看了一遍,就再也没有发现另一棵变异麦株。
李老大看他愁眉苦脸,以为他在瞅着地里的事情,欣慰的拍拍他的肩膀,“你不要愁这些,你应该好好念书,这些是大人的事。”
“爹,换个人来,你准得给养成他五谷不分的性子来。”
李老大闻言大笑,“小子你敢调侃你爹了。”
“哪里哟,我说的大实话。我是家里的一份子,怎么都应该一起承担。”
“去去,毛还没长齐呢,操心这么多干啥,想多了将来长不高。”
李河光撇撇嘴,也没开口反驳,“爹,咱们地里的通草死了大半,等下回去把坏死的割掉,剩下的好好养养,还能活下来。”
“走吧,一起去。”
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这场雪不止麦苗死了,地里的杂草也被冻起了,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通草那边,死了的通草通通砍掉,有些还能救回来的就松松土,撒点草木灰,指望着它早点活过来。
忙完这点事儿,李家人也顾不得伤心了,地里整整,还能赶着再种一轮麦子去。
李河光叹了一口气,再扮了一回李娘子,又每个乡下的开始卖麦种了。
他的麦种卖得便宜,八十文一斤,还给送稻种,买一送一的,相当于四十一斤。出乎李河光预料的好卖,主要还是麦苗都冻死了,有些人家家里根本就没有储存着麦子,而地里需要补种,有些人家拿不出来。李河光一卖,虽然价格高了一些,但是他拿出来的麦穗和稻穗子长得好啊,数一数,比以前发现的骈穗结得还多几粒儿。正是经过一次灾,大家心里都需要一点信仰的时候。
李河光放了三天假,他就来来回回的跑了三天,累得半死,问题还一分钱都没挣。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又发现了两株抗寒麦株。位置就是他曾经去过的村落,估计是不小心掉地下的,没想到发了芽,还进行了变异。不怪李河光激动,这两棵的价值可要比之前的那一棵高多了了。
……
“大人,那个李娘子又出现了。”
县衙内,小捕快噔噔的跑进了县衙,把师爷吓了一个趔趄。
“要命哦,兔崽子,大呼小叫的。”师爷扶了扶帽子,“大人不是叫你去下班村镇办差去了吗?干啥这么毛毛躁躁的?”
“何师爷,是您老啊,大人在不在?上次他叫我留意神仙娘子的行踪,这不神仙娘子又出现了,我赶紧的就回来报告了。”
“啥?神仙娘子出现了?在哪?”何师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娘子那些美味的水果了,窝了一个冬天,天天烧碳火,火气噔噔的往上窜,就想开口果子吃吃。
“昨天还在风谷村呢,听说是去了大坝子村。”
这个冬天的事儿的确是有点多,县尊忙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自己都要把李娘子这一号人物给忘记了。
县尊回忆了一番,才想起来这李娘子是哪一号人物,等想起来了,县尊就愤怒了。本就是多事之秋,自己都忙成陀螺了,这人还出来捣乱,真是没把他放在眼里啊!
“快,带上人,李大三兄弟回来了没有?”
“还没有,大人你不是派李哥他们去看河堤去了吗?还没有回来。”
“还不快去把人叫回来,还有刘广他们,咱们去大坝子村。”
李河光还不知道县尊已经派人去捉他去了,精疲力尽的回到家,一回到家就直接瘫倒在床上。真是可累死他了,好在效果不错,这三天几乎跑了二十多个村子,足足卖两千多斤麦种出去,他不确定大家真的都会种,但是这比什么都不做的要好。
这两天看着地里实在是不能救回来,大家一商量,干脆重新补种。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候,除了怀孕的李白氏,连最小的李枝枝都没被落下,都去帮忙去了。李老太经过了修养,已经好了,下地处理家务是没问题的了。但是李老大兄弟俩并不放心她,干脆让她在家看顾李白氏。
她刚打了玉米面儿,准备做粥,看见孙子精疲力尽的回来,担忧的问,“四儿啊,你不是去同窗家温习功课了吗?怎么整得这么累?”
“哎,跑回来的,我看着时间来不及了怕天黑之前赶不回,就干脆用跑的。”李河光摆摆手,胡诌了一个借口,“奶,你在煮饭吗?”
“正要煮玉米粥,现在粮食可金贵,不敢像以前那样造了。”
“奶,我带了藕回来,咱们炒着吃吧!”李河光从背包里拿出几节藕,空间刚收获的一批藕,变异级别不够,做种不成,只能卖或者吃掉。
“你上哪里弄这么好的藕?肯定很贵,多少钱买的?”李老太到底大户人家当过丫鬟,见识不一般,年前年后有藕她曾经见过,就是价钱很贵,她有点心疼。
“一斤二十个铜板,我在县城的时候刚好帮书店抄了两本书,就用来买这藕了。”
“这藕这么炒浪费了,要是整个猪肘子炖个三两时辰,皮脱肉烂的,一点都不费牙,那汤都能泡两碗饭吃。”李老太不知道想起了什么,顿时有点忍不住口水。
李白氏也吞了吞口水,她这月份大了起来就开始馋肉了,明明以前不太爱的肥肉,现在也是吃得香得很。
李老太看见了,立马叫了一声, “诶哟,老二家的,你这月份正要补油水,孩子在长个,我去取个腊猪蹄下来,今天晚上就给炖了。”
“娘,那些玉米面……”
“加点糙米,蒸一锅二米饭。”
李河光还没见过李老太这样,一时有点目瞪口呆的,“二婶,奶这是咋了?”啥时候他奶这么雷厉风行了,听着这语气,连一点心疼都没。
李白氏看看李老太人不见了,这才低声道,“娘她娘家人前些天过来了,过来借钱的,当时我不在,听你二叔说动静儿闹得有点大。”
“咋的?我奶借了?”李河光可是听说了,她奶是被她娘家哥嫂卖去当丫鬟的,出来后,基本和娘家断了关系的,这些年就一直没走过。
“没借。”李白氏翻了个白眼,“你奶能借就怪了,那群人来势汹汹的,你二叔连忙就送我去了隔壁二爷家,闹了好一阵才走的。”
李河光点点头,这还得问他爹去,“怎么都没人跟我说?”
“小事儿,这不值当说。”李老太走了进来,瞪了李白氏一眼,这老二家的怀孕后怎么跟老大家一样,嘴巴巴拉巴拉的,没个停歇的时候。
“四儿,快点烧火,把这猪蹄都烧了,等下才好洗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3章 第 83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