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傣味竹筒饭(修)

沈南辙想过大哥一家子可能不会在铺子里给自己留太多东西,但亲眼见到以后,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他们竟连碗都不给自己留一只!

除却几样基本家具和炊具,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全都被人收走了。

这铺子表面上看着整整洁洁,无人光顾,实际却像被土匪扫荡过似的,基本啥都不剩。

就连周砚纾也看傻了眼,指着眼前空荡荡的厨房,半晌只憋出一句:“百闻不如一见,还真是家徒四壁啊。”

望着厨房这般光景,沈南辙只得连忙朝挨在小食铺子边上的米线坊走去,推开门,也是一副空旷寥落之景,不过好在沈家祖上传下来用来做手工米线的家伙什还在。

恰在这时,屋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珠子不大,奈何这屋顶竟还漏雨,雨点啪嗒啪嗒地掉下来后就顺着缝隙滴到屋里。

沈南辙:“……”

周砚纾叹了一口气,拍拍他肩膀,安慰道:“我们先收拾一下,过几天找师傅来补一下屋顶就好了。”

沈南辙点点头,拿了个盆将滴下来的雨水接住,便随着周砚纾一起把杂物间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通,腾出不少空间来。

做完这些,周砚纾伸手探了探沈南辙的额头,温度虽已降了下了,却还是有些发烫,他轻声问道:“头可还疼?”

沈南辙笑盈盈地摇摇头:“早就没事了。”

“我看你脸色还有些发白,难受就别硬撑。”周砚纾皱了皱眉,“之前大夫开的方子还剩一副,他特意叮嘱过我要让你按时按量吃完,我现去给你把药煮了。”

沈南辙连忙推辞:“我现已大好了,放着我来煮吧。”

周砚纾道:“这里还漏着雨,小心一会着凉又复发了,上那边坐着去。”

自家小夫郎这样心疼自己,沈南辙心里跟烧了个暖炉似的,微笑着乖乖坐下:“好嘞,那就多谢我的小夫郎了。”

周砚纾正给他烧着开水,嫌弃道:“少油嘴滑舌,叫我砚纾就好。”

“嗯,砚纾。”沈南辙注视着小夫郎给自己煮药的一举一动,那药罐里冒出的热气仿佛钻他心底里去了,熏得他整颗心都暖融融的。

周砚纾把煮好的药盛进碗里,端给沈南辙:“现你已能下床活动,我就不像之前那般喂你喝了,你趁热自己喝吧。”

沈南辙得了点好便敢蹬鼻子上脸,他得寸进尺道:“那几日我都昏昏沉沉地睡着,不算,你喂我喝。”

周砚纾闻言却是诧异地瞪了他一眼:“在外人面前我俩装出恩爱的模样也就算了,如今在自己家里,你怎么也装上了?”

沈南辙敏锐地察觉到,原主和周砚纾虽是夫夫,关系却似乎不太对劲。

他意识到是自己唐突,连连道歉:“别生气别生气,我不闹你了。”

沈南辙把药喝了,看向窗外浸在雨中,笼了层薄纱似的小镇,问道:“我没醒的那几天里,也经常下雨吗?”

周砚纾顺着他目光望去:“是啊,这几天就算不下雨也时常阴着个天。”

沈南辙穿进来之前,原主该是病了好几天后撒手人寰,或许是周砚纾一直在榻前照顾着,他才有机会魂兮归来,当即有些动容道:“我醒来之前,多谢你照顾了。”

周砚纾不置可否:“不谢,你我协议婚姻,你病了我照顾你是应该的。”

沈南辙:“……”

原来我俩只是协议婚姻啊?

沈南辙面上不显,试探道:“那我之前病得那么重,你都不走的吗?”

“我能去哪?”周砚纾自嘲一笑,“我被家人抛弃,正巧你被家里催婚,与你成婚,不过寻个去处。”

沈南辙心里有了底,岔开了话题:“过去的事情暂且不提,当务之急,是重开这间小食铺子。”

周砚纾闻言点点头,翻起库房账本,清点欠账和所剩无几的积蓄。

沈南辙在一旁陪着他,见他看得差不多了,才出声问道:“家里的积蓄还有多少?”

周砚纾看着账本,面色发愁:“积蓄并不多,并且还欠了白家几袋精米的钱。白家常年给咱们米线坊供米,并没有催,但我们也不能这样一直把账赊着。”

沈南辙一扫空空如也的厨房,也跟着发愁:“是啊,我们须得尽快把欠账给补上。现存积蓄能买多少米?”

周砚纾摇摇头:“就算全用来买米,都做不出多少米线来,更何况我们现在连调味料都没。”

问题就难在这里,这一没食材,二没调味料,甚至碗都被收走了,怕是连米线都再难做出来,更别提重新开业了。

沈南辙沉吟着在屋里兜兜转转地饶了几圈,忽然看到这小厨房后门竟还连着一块小花园,栽着一从郁郁葱葱的竹子和芭蕉树,下方还种着玫瑰、桂花等花卉。

近日多雨,围着小花园的木制篱笆上,甚至还长了几朵小巧可爱的菌子。

沈南辙看到了菌子,一拍脑袋,高兴道:“果然跟我想的一样!”

周砚纾撑起伞走到他身边:“怎么了?”

“这小花园里的东西,都是你种的?”沈南辙问。

周砚纾被他问得有些不解:“对啊,之前我捣鼓这花园的时候,你还挺不屑一顾的。”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沈南辙兴冲冲道,“不知砚纾你可介意,我砍几根竹子?”

“可以是可以。”周砚纾皱起眉,“不过,你砍竹子做甚?”

“我想用这竹子,来做一道菜。”

“哦?”

“傣味竹筒饭。”沈南辙解释道,“把米和食材放入劈好的竹筒之中,加入少许水,再用这芭蕉叶把竹筒包好,烧出来的饭香甜可口,别具风味。”

下了半天的雨在此时终于停了下来,周砚纾将伞收起,赞许道:“这主意不错。”

沈南辙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好雨停,我们到街上去采办些食材,只需几朵香菇,少许油,和做菜会用到的寻常调味料就好了。”

周砚纾与他并肩而行:“不要别的食材吗?还是你只做这傣味竹筒饭?”

“如果我没想错,这几样就完全够了。”沈南辙抬头望向前方。

远处高低起伏的山峦宛若银龙凹凸不平的脊背,朵朵云彩穿梭其间,雨后天晴,升起的彩虹桥五彩斑斓。

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从集市里采买完食材,才刚一到家里,沈南辙便背起箩筐,马不停蹄地就要往外走。

周砚纾把人拦住,问道:“你又打算做什么?”

“我想上山去看看。”沈南辙微笑着答道,“我要的最后一样食材,全在山上。”

周砚纾拦不住他,只得往他箩筐里塞了一把伞进去,叮嘱道:“你把伞带着,还有,山上路滑,多多小心。”

“知道啦,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沈南辙朝他挥挥手,便走出家门,沿着小路往山上走去。

作为土生土长的滇中人士,沈南辙可以说是自小吃着野生菌长大的,他不仅爱吃,每逢雨后,还常约着朋友亲自上山去捡菌子。

霖昭镇四面环山,几阵雨过后,山上说不定也能冒出许多野生菌子来。

沈南辙一边这样想着,走了几个时辰的山路,走到茂密的针叶林里,果不其然就见到了新鲜的野生菌。

他蹲下身子,拨开覆盖在泥土上的潮湿落叶,一朵菌肉肥厚,颜色鲜黄如蛋黄似的菌子映入眼帘。

——是鸡油菌。

沈南辙伸出手,拍了拍这朵菌子伞盖似的小脑袋,才轻轻将它拔出来,装进身后的箩筐里。

随着沈南辙的脚步逐渐深入山林,见到的菌子种类也越来越多——黑牛肝菌、奶浆菌、见手青、羊肚菌、青头菌……

沈南辙运气还格外好,甚至还捡到了几朵小小的鸡枞菌。

忙活了大半天,才捡了这一箩筐的菌子。

沈南辙抬起酸痛的手拂去额间汗水,一抬头,只见夕阳西下。

时候不早了,沈南辙已是疲惫不堪,迈着沉重的步子,背着菌子顺着崎岖的山路原路返回。

待他走下山,天色已然变得昏暗起来。

沈南辙不由得加快了些脚步,刚到镇子外边的路口,就见前方树下站着几个提着灯的人影。

人影中为首的一人身着一袭水蓝色的长衫,手里提着一盏小灯,见到自己,立即便朝着这边飞奔过来。

借着昏黄的灯光,沈南辙这才看清,来人是周砚纾。

周砚纾跑到沈南辙跟前,看到他没事,松了口气,问道:“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害得我以为你出什么事了。”

几位街坊也围了上来:“就是呀,你家夫郎说你天黑了也不回来,我们也以为你怎么了。”

“我没事,对不住,害大伙担心了。”沈南辙连道。

“没事就好。”几位街坊打量起他背上的箩筐来,“你大晚上的跑山上去干什么?”

“我去准备食材了。”沈南辙放下箩筐,徐徐解释道,“明天我就打算重开铺子。”

街坊们惊讶道:“啊?可是我们听说,你那铺子现在赔得连米线都做不出来,你莫不是在开玩笑?”

“沈某怎么会开玩笑呢,”沈南辙笑道,“明日下午,欢迎大伙来光顾我家铺子。”

“好,你都这么说了,明天我定来看看。”

“既然你没事,我们就先走了。”

送走了几位街坊,沈南辙背起箩筐,朝着自家铺子走去。

周砚纾随意拿起一朵筐里的菌子,问道:“原来你是采蘑菇去了,你就打算用这些来做菜么?”

“对。”沈南辙点头道,“这些都是山上自然生长的野生菌,做出来味道可香了。”

周砚纾对此将信将疑:“你就这么有把握,明天一定能重开铺子?”

“当然,”沈南辙回答得很干脆,“只不过光靠这一箩筐菌子可能不太够,需要劳烦你明天也跟我上一趟山。”

“行。”周砚纾一口答应下来,“你病了一场,做事倒是与从前大不相同了。我倒想看看,你底气在哪。”

预收《家养漂亮小狐狸》

文案:

上一世,苏堰一家靠卖香饮勉强度日,日子过得穷困潦倒,还有一只小狐狸来偷吃香饮。

他们一家人饭都吃不饱,哪里顾得上一只野狐狸?苏堰不顾它身上还有伤,果断将它赶了出去。

却不知,他后来遇险,是那只小狐狸捡了他,照顾了他一宿。

重生后,苏堰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他重操旧业,入不敷出的铺子在他手里起死回生。

再次遇见那只贪吃小狐狸来偷吃时,它已能化人形,却收不了那对毛绒绒的大耳朵和长尾巴,被抓住还先委屈上了: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可以帮你干活,你桌上的那个酥山,能不能再给我吃一口?”

这一次,苏堰目光柔和,他轻轻捏了捏小狐狸毛绒绒的大耳朵,生怕它跑了:“可以是可以,留下来了,可就不要走了。”

苏堰厨艺高超,技惊四座,还有小狐狸暗中相帮,各式香饮让人拍案叫绝——

酥山、紫苏饮、香蕈饮、卤梅水、沙糖绿豆、漉梨浆、荔枝膏水、乳糖真雪……

生意越做越大,甚至于让富甲一方的权贵趋之若鹜,一掷千金,只为他家的香饮秘方……

不光生意水涨船高,初见时伤痕累累的小狐狸也被苏堰养得白白胖胖。

只不过,小狐狸看他的眼神好像越来越不单纯了:不仅越来越黏他,干什么都要跟着,还主动跟他要亲亲。

小狐狸极为乖巧,一双眼睛好看的紧,根本让人说不出拒绝的话。

苏堰:亲亲……也不是不可以。

喜欢的宝子可以点点收藏哦(?-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傣味竹筒饭(修)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