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被带走

“嘿!这发生了什么,怎么架势看着不像是来请人的……倒像是来抓人的…”

“我也这么觉得,不是说林小娘子是给县令作画吗?官府的人来干嘛?”

“不过就是作幅画而已,杜县令为人大家都不是不知道,怎么会因为一幅画为难一个小娘子?”

“我看说不定是小娘子的画画的太好了,县令想奖赏呢!”

“就是就是。”

“……”

众人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说云云,最后都得不出一个能肯定的结果。

何伯娘变了变脸,但是没有贸然出声,等林相宜从凳子上起身,向外走去经过时,才小声安慰她,语速飞快道:“杜县令宽和,若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千万不要隐瞒。”

显然,何伯娘不觉得这些官兵来像什么好事。

自从上次给那个小姑娘,也就是花花送了画后,这段时间,林相宜和何伯娘一家逐渐熟悉了起来,也不像一开始那种礼貌但是又有距离的样子,彼此拉进了很多。

毕竟林相宜看起来水灵又小,何家两人都只有一个女儿,几乎是把她当成半个女儿看待,不管有空没空,她只要一来摊位上,就会塞点吃的。

有时候是肉包子,有时候是茶叶蛋,还有些时候是又绿又大的几颗脆枣……林相宜从一开始的拒绝到后面已经麻木,实在是何伯娘太热情了,一说不要就说这是自己的心意等等,然后又作出一副失落的样子,那拒绝的话到了嘴边也就说不出口了。只好把自己的心里的感谢都倾注在花花上,给她补了上次的画后面的续集剧情。

一来二去,花花也和她熟悉起来,一口一个姐姐几乎叫在了林相宜的心里。

何伯娘这种摆了多年的摊子的人最厉害的就是察言观色的能力,那些人嘴上那么说,但是心里肯定就不那么想,大约是看林丫头一个小姑娘,怕她心里太害怕罢了。

毕竟,县令府里面又不是没有婢女家丁,随便派个人来也比这些看着就气势逼人的官兵好。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林丫头是个不错的姑娘这点是毋容置疑的,但又怕自己问了然后惹怒这群官爷,给这丫头火上添油。

林相宜看出何伯娘的关心和官兵的兴师问罪,心里同样不解,飞快闪过这几天自己的一举一动,也没想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能肯定的是,这位杜县令找她的原因只能是因为画。那副画她全程亲手制作,也提前了解过,画本身绝不可能出什么问题。具体是因为什么,如今只能去了县令府才能知道了。

眼睁睁看着人逐渐消失,彻底没了身影后,何伯娘忍不住唉声叹气道:“这好端端的,怎会来这些官爷!这可怎么办呀!”

自己娘子愁眉苦脸的,何老爹心中也不好受,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道:“这几日宋公子经常来找林小娘子求画,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林丫头一直没给画,但宋公子为人心善,说不定我们可以给他说说,让他帮帮忙。”

对了,还有宋公子!

“你说的对,宋家的面子,县令应该不会拒绝。”何伯娘猛拍大腿,心中那块石头顿时落地,“你这老头子什么时候跟那老狐狸一样!”

“嘶——你拍你自己的腿啊,拍我的腿作甚!”

“……”

*

宋家是百年的书香门第,底蕴深厚,家训秉持着克己奉公,所做为上下,不可欺天瞒地,不可心中有愧…最后组成了《宋家家训》。后广而流传,人人称赞。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

宋霁雪自幼被家族倾力教导,不负众望在刚及冠时参加春闱连中三元,一举夺魁。若不是宋老爷子亲自出面说还要留着教导几年,如今定会在京城做那风光无限的天子近臣。

宋家是有意远离京城漩涡,官场利禄的。宋霁雪也一心只读圣贤书,整日都闷在书房,不是在阅书,就是在问道,活的跟个和尚似的,偏偏自己还乐在苦中。

宋夫人一向都心疼自己这个从小就懂事的儿子。好不容易盼着人回来,本想着用假装生病的法子让人来屋子里侍疾,实则好好休息一下。却没想到,每次派丫鬟过来,回来禀报时,都说公子出府去了。

贴身丫鬟春雨一把掀开堂屋门口的珠帘,福了福身子,眼神飘忽不定道:“回夫人,公子今日又出去了,云鹊也不在。”

宋夫人心里早就所料,还是没忍住无奈地叹了口气。一日两日也就算了,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能让这书呆子竟连书都不日日夜夜的看了?以前可是片刻都不离手的。怪哉怪哉。

但是自己儿子一贯又是个有主见的,也不会干出让家族有损清誉的事。

难道是真不喜欢清灵那姑娘?清灵才华出众,知书达理,还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怎能不喜欢?可,再喜欢也没有自己的唯一的儿子的后半辈子重要啊。

这么一想,宋夫人最终只是摆了摆手,没再说什么,直接揭过这件事。

*

“公子,您是因为夫人说要带表姑娘在府里小住一段时间出来的,还是真因为那小丫头啊?”云鹊眉头皱成了川字,十分不解。也是憋了好几天,终于问出来了,“那画虽然贵在新颖,但也不是非她不可。公子何苦这么执着?”

他倒没觉得自家公子真的看上那丫头,不过是看上画了。但宋家收藏的名家绝迹也不少,公子再喜爱也没到这种连书都可抛的地步。

本以为公子是因为夫人想撮合自己和那个有着才女之名的表姑娘,心生不愿才出此下策。

毕竟一开始公子还因那小丫头不卖自己画而心情郁郁寡欢,现在却不见一丝一毫的怒火,反而每天去那里时还美滋滋的。让人纳闷又不忍直视。

宋霁雪瞥他一眼,语气悠悠:“母亲想让谁来府里住都行,那位姑娘未出阁,我便不去后院,不然传出什么莫名其妙的话来,坏了人家姑娘的清白。何来躲一说?”

“你也知道新颖,那你可见这么多年有其他人会用这种作画方式?”

云鹊一愣,认真想了想,后又闷声道:“确实没有。那您不是躲表姑娘,这段时间天天去也没用啊。那姑娘也不给您画啊,也不知道怎么得罪了。您今日去,怕也是空手而归。”

宋霁雪面上的笑意蓦然而止,神色一敛。

却不是因为云鹊口中今日也得不到画,而是那“得罪”二字。

第一次刚见面时,听到自己口中的的一两银子,那双亮晶晶的眸子里闪过的惊喜是骗不了人的。然后似乎又想起什么,倏地变了脸色。

宋霁雪看人又瘦又小,一件像样的衣裳也没有,出来卖画也是无奈之举。但那画非稚子游戏,画的惟妙惟肖,让他心情十分复杂。

他能肯定的是,她并不是误会那一两银子是羞辱的意思,同样也敢肯定,以前从未见过这个姑娘。又怎么会把人得罪?百思不得其解。

那日,在他坚持下问了出来。

那姑娘脸色明明灭灭,最后只提及家父木工一事,她问:“你觉得他累吗?你觉得值吗?说完转身便离开了。

一个木柜要两个时辰,最后却只得十五文钱,其中还要交两文钱,能堪堪得十三文钱。

她的语气平淡,但里面的不满也没有刻意隐藏。宋霁雪想起见面那日,有人隐约说了句重农抑商,轻而易举的听出了她的意思。她在不满,不满的不止是他一个人,还有……朝廷。

先帝执政时,恰逢涝季,天灾**不断,农田到处都颗粒无收,先帝又一心美色不顾朝政,米价暴增,一时之间流民横生。农田发展成了当务之急。

当今天子登基后,兴修水利,派了无数官员修河道大坝,减轻百姓徭役赋税,用时三年才稳定住局面。

古往今来,重农抑商已成大家心照不宣之事。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些富商活的也恣意潇洒,宋霁雪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之处。

可当有人真正在他面前提及能挣多少时,宋霁雪才惊然发觉,上头的人表露出一点意思,底下的人为了能讨取欢心,便会变本加厉的执行。

他未曾做过木工,也知两个时辰不应只有区区十三文。朝廷在刻意压价。

宋霁雪垂下长睫,道:“心诚则灵。我会等到她为我作画那日。”他心中清楚,自己说的并不是一幅肖像画。

云鹊见公子这般执着,也不再破冷水。眼见快要到城北的那条长街,心里却暗道今日又得白来。

他放眼看去,相比较前几日,稍显冷清。那以往坐在摊位前的身影不见踪影。

“公子,林姑娘今日不在。”

宋霁雪抬眼瞧见摆出来的纸笔,摇了摇头:“东西还在,想必有什么事绊住了,过去看看。”

他们还未走进,就见隔壁面点铺子有人看见他们过来,面色一喜,疾步走进。

何伯娘张望半天,终于等到人来,不等人开口问,连忙道:“宋公子,不好了!林姑娘被官府的人带走了!”

“什么?”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人被带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