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归元中午的时候去祝棠家了。
祝棠当时才把饭做好,放在桌子上,唐归元就出现在门口。
祝棠看到来人愣了一下,随机反应过来,去招呼他。
“唐公子来了,饭刚好做好。”
祝海看到唐归元很是兴奋:“阿哥。”
唐归元应了一声。
这时,李云芳拄着棍子走了出来。
她步子缓慢,看到唐归元就想快点走,但因为身体原因,走不快,祝棠扶住险些摔倒的她。
祝棠叮嘱道:“娘,慢点走,不着急。”
李云芳不听,一味地走。
忽然,李云芳弯着腿窝,要跪下去。
祝棠及时扶住她,不让她跪。
李云芳双眸湿润,眼眶通红:“奴家多谢唐公子的救命之恩。”
祝棠哑着嗓子,说不出来话。
她好像不能不让李云芳感谢唐归元。
这个家最缺的是什么?
答案是事物。
何况是肉类事物。
唐归元送给祝天和祝棠的鱼,相当于救了他们。
前几日唐归元送的鱼,李云芳吃了,面色好了许多。
祝棠好几日没有吃多少东西,吃了那些鱼后,补充了营养,胃里也有饱腹感了,感觉比之前好多了。
唐归元是雪中送炭。
唐归元看着眼前的情形,双手扶住李云芳的两只手臂,垂着眸子,“不必多谢。”
李云芳身体颤颤巍巍的:“多谢唐公子送给小儿食物,以至于让他们吃饱,以后奴这条老命都是你的。”
祝棠眼眶里出现泪花,顺着眼角落在粉嫩的脸颊上,低落在地上。
李云芳四十岁的老太太,本该是身体好的年纪因为没钱看病,身体留下疾病。
也因为没钱而忍受挨饿。
为了几条鱼就要下跪,把命给交出去。
还有前几日的那三个要饭的人,那两个小孩本该是快乐的年纪,因为吃饭,而什么都不讲就给人下跪。
以及他们三十多岁的母亲,看到人就请求对方能给自己饭吃。
好吧,祝棠承认,自己同情心泛滥了。
祝棠嗓子干涩,扶着李云芳:“娘,您的心意唐公子收到了,我们赶紧吃饭吧。”
唐归元坐在上座。
李云芳后跟着唐归元坐下。
开饭了。
祝天这时候从门口走了出来。
他摇摇晃晃:“吃饭不叫我,你们想干什么?是老子给你们脸了吗?”
祝棠皱着眉头。
她抬眼看着坐在对面的唐归元,唐归元没有表情,没被祝天的突然出现而受到影响。
为了防止祝天找事,破坏宁静,祝棠站了起来,给祝天让位。
祝天的身材肥胖,眯着眼睛,抬手要打祝棠的脸颊。
祝棠眼疾手快,狠狠用力握住祝天的手腕,不让祝天的手掌落在自己脸上。
她的手在发抖。
祝天力气大,祝棠用尽了全力才让他的手不落下。
祝天面红耳赤:“你怎么敢反抗!真是我对你好脸了吗?!”
李云芳注意到祝天的动作,吓的魂飞了出去,身体哆哆嗦嗦,面色苍白。
她走到祝天身旁:“你放开。”
祝天用另一只未被抓着的手扇了李云芳一巴掌。
李云芳脸被打偏,坐在了地上,半张脸红肿了起来,嘴角渗出来血。
祝棠看到此情景,气的身子发抖,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左手狠狠扇了祝天一巴掌。
用了十足的力气。
她嘴里恶狠狠道:“人渣!”
觉得扇一巴掌不够,趁祝天不注意,她又伸出脚踹到祝天肚子上,把对方踢倒在地。
祝海在旁边扶着母亲,让她坐在椅子上,心疼地拿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李云芳流血的唇角。
他眼眶泛起泪花,心里不知所措。
祝天一屁股坐在地上,脑子反应不过来,等意识到祝棠做了什么事后,面颊发热,脸色泛红。
肚子的疼痛感袭来,但祝天顾不上,他站起身,想要踹回去。
眼看脚落要在祝棠肚子上,被另一只脚踢了回去。
祝棠看着面前忽然出现而帮助自己的男人:“谢谢。”
唐归元抬着下巴,瞥眼看了一看躺在地上的男人,随后看着祝棠:“不必。”
对方人多势众,祝天看打不过,捂着肚子,走了,走之前嘴里还威胁着:“你们等着。”
经历了中午这件事后,祝棠原本是想要唐归元走的。
但唐归元没有要走的意思,就没说出赶人的话。
李云芳被祝海扶着胳膊,躺到了床上。
祝棠坐下陪着唐归元。
唐归元经历了刚才那件事情倒是冷静,完全不受影响。
祝棠看着他吃饭,还是忍不住再次说:“刚才谢谢你出手帮忙。”
唐归元把鱼肉咽下去,“举手之劳。”
意思是不足挂齿。
祝棠又欠了唐归元一个人情。
现在她没什么本事,不知道怎么报答唐归元。
要不是唐归元,就祝海那一脚踢到自己肚子上,她的肚子要一天半个月都好不了。
祝棠清晰的认识到,现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也不是个办法。
安阳渔村有许多贫困家庭,他们也许经历了跟原主一样的经历。
她既然穿越到原主身上,就要改变现状。
改变家庭面貌。
家里是贫困户。
渔村是贫困村。
而母亲生着病,没钱看病,身体需要。
脱贫不仅为了她自己,也为了大家。
祝棠承认自己同情心泛滥,但要是没有渔村里的人帮忙,凭借她自己就很难让自己家脱贫致富。
既然要脱贫致富,就不能只脱一个。
要全村人都脱。
祝棠看着面前的鱼肉,心里暗自下了这个决心。
……
祝棠是一个行动力非常强的人,只要是她认定的事情就不会改变,并且会做好。
这几天天气晴朗无风,是个出海的好日子。
祝天也因为被人踹了,几天没回家,不知道去哪喝酒了。
祝棠也没管。
像这种打老婆孩子的人渣早晚会遭到报应的。
祝棠是一个女孩子,力气小,帮不上什么忙,而她说的话很少人认同并支持她。
所以当祝棠要决定脱贫创业的时候,她想到了一个帮助自己创业的最佳人选。
创业的最佳人选是前几日向祝棠要饭的母子。
他们被饿坏了,什么都能做的出来,也会很容易为了一点希望而孤注一掷,不管会不会成功。
祝棠想要找到他们。
但祝棠才来这里没多少天,对这里也不是很熟,只能尽量找人打听。
村里的老人多。
祝棠找了半天,看到了坐在门口晒渔网的老人。
她心底欣喜,走向前,甜甜地打了声招呼:“奶奶好。”
老人抬头,眯着双眼,模糊的视线看到来人,“是祝家姑娘啊。”
祝棠点头。
老人说话不清楚,声音小,还慢:“找我有何事?”
祝棠实话实说:“我想向您打听个人。”
老人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几十年,什么人都认识,她说:“你想谁啊?”
祝棠凭借着记忆描述着:“一个大概三十岁的女人,旁边跟着两个男孩,你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嘛?”
老人有些听不清,祝棠又重复了一遍。
老人听着她的描述:“是经常在村东要饭的女人吗?”
祝棠点头:“是的。”
老人精的很,没说出答案,反倒问话:“你找他们有何事?”
关于祝棠找他们的目的,她现在还不能告诉其他人。
因为只要告诉其他人,她要做的事情搞不好会传遍整个村里,到时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祝棠撒谎道:“前几天答应给她一碗饭,今天是给她的日子,当时我们都没有告诉双方什么时候见面,知道你见多识广,就想来问问你她家在何处,我好把东西给她送过去。”
老人叹了口气:“村最西边的一处破旧漏雨的小木屋就是她家,那孩子不容易,丈夫早年出海死了,还带着两个小娃娃。”
祝棠点头,表示赞同。
老人道:“你先等我一下,我去拿个东西。”
老人跑进屋里,随后拿出来一个东西,递给祝棠。
祝棠疑惑地把东西接过手里。
里面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圆圆的,那个东西用一个洗的发黄的手帕包裹着。
老人看着那个手帕:“这一个馒头我本想留给出海打鱼的儿子回来吃的,你提起了那个女人,我就想起那些孩子,家里什么都没有,你把这个馒头给她们,一个馒头虽然吃不饱,但也能解决饿的肚子。”
她叹了口气:“谁都不容易啊。”
祝棠手里捧着那个馒头,心里不是滋味,像是被蚂蚁啃食她的心脏一样,疼的厉害。
她轻轻“嗯”了一声。
老人摆了摆手:“走吧。”
祝棠把馒头放在胸口处。
馒头很凉,很硬。
它或许很难吃,但对于这里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好吃的东西。
祝棠走了很长时间才走到那个女人的家。
那个女人的家很有辨识度。
屋子破旧不堪,连个大门都没有,四周长满了杂草,周遭没有其他人的房子。
旁边净是荒凉。
没有大门,只有围栏,祝棠走进了勉强称之为的院子。
她喊了一声:“有人吗?”
没有人应答。
再次喊了一声,还是没有人应答。
祝棠只能作罢。
女人可能是带着孩子出去要饭了,还没有回来。
祝棠决定在这里等着。
等了许久,远处走来三个人,中间的人高,两边的人低。
祝棠蹲在地上,看到人站起了身,眼突然黑了一下,站不稳,险些摔倒。
等祝棠稳定下来,他们已经走到门口了。
女人看到祝棠,有些诧异:“你怎么来了?”
祝棠听到声音回复:“我来找你有事。”
女人疑惑道:“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祝棠老实回答:“我问了村里的人。”
女人不疑惑。
她走了过来。
祝棠这才发现女人的走路的脚很奇怪,问:“你的脚怎么了?”
女人还未回答,她右侧的小孩就回答了起来:“娘亲去咸阳城要饭被别人打了,到最后要的饭还被别的乞丐抢了。”
难怪,女人本该中午回来的直到下午才回来。
女人不在意:“我无事。”
祝棠鼻子有些堵,她伸出手,拿出放在胸口处的馒头,递给了女人,“这是我打听你们的时候村里的奶奶给的。”
女人接过来,掀开帕子,看到里面装的是什么,面色欣喜。
她把馒头一掰两半,分给了孩子。
那两个孩子非常懂事,有把自己手中的馒头掰了一点给自己的母亲。
女人把馒头推到他们面前:“我不饿你们吃。”
小孩要说什么,女人开口说话:“你们出去吃吧,我和这个阿姐有话要说。”
小孩非常懂事,母亲虽然不要,但他们硬要给她,一直未说话的男孩说:“你吃了我和弟弟为你掰的馒头,我们再走。”
女人无法,只能吃下。
她双眸看着两个男孩蹦蹦跳跳的出去。
随后她转过身子,对着祝棠温柔地道:“进去说话吧。”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