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铁厂开始出铁水后,秦府的工业化进程仿佛被按下了快进按钮。
更多的煤气车,更多的自行车,矿场和工厂开始大量铺设钢轨,重型煤气车头也开始进入研究阶段……
除了这些大型设备之外,使用煤气动力的纺织机和提花织机的投入生产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新的秦家村中,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各种配套的水电甚至预留的煤气管道都已经铺设入户……小区内的自行车棚从门可罗雀到被挤得爆满也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难怪后人将钢铁誉为工业的骨骼,没有钢铁产量的暴增的发展,也就没有现在秦府的高速发展。
而与秦府直辖的地方开始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其他偏远地区的变化就显得慢了些。
这里的山没变、水没变,村民们身上的衣着没变,甚至他们手中的工具都没变……毕竟秦府出产的农具虽然钢口极好价格又便宜,但在自家农具没用坏之前,谁也舍不得多花钱去买新的。
对于这些相对比较偏远的山村而言,似乎除了路上偶尔多了自行车的铃声外,再没有别的变化了。
然而这只是外人的错觉。
在这些小山村的内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
从外表来看,蔡家堡子不过是个再正常不过的小山村了,除了村民们的脸上比别的地方多些希望、多些干劲之外,似乎也找不到什么稀奇的地方。
不过如果在此地驻足半刻,与村民稍微聊聊天就会惊讶的发现……蔡家堡子居然是没有地主的!
或者说这里曾经是有几家比较大的地主,但后来他们似乎跑去造反,结果满门上下都被送去挖矿了。
至于地主家的财产嘛,倒也没剩下。
地主家的财货被变卖,连着现钱一起雇了农闲的村民去修桥铺路。
地主家的房子充了公,变成了现在的蔡家堡子村委会、蔡家堡子幼儿园以及蔡家堡子诊所。
除了诊所里的郎中是秦府招募来的之外,包括幼儿园里的阿姨都是让本地村民荐举出来的公认心肠好做活利索的婆娘。
幼儿园主要收留六周岁及以下年龄的幼童,进行统一看管、统一教育,而等到7周岁之后就会强制入学,到大城市去念寄宿学校了。
当然,无论是幼儿园时期的托费还是寄宿学校的各种费用也都是秦府负责的。
其实这几方面的花费对于秦府来讲其实并不多,但却能改变出生在这个小山村里的孩子们的一生。
当然除了这些福利之外,曾经那些被地主兼并了的土地则都收归国有了,只是本地村民可以按照人头进行认领……只要每年都配合秦府完成生产任务,那么十年后这些土地就会划归蔡家堡子集体所有并且永世传承。
对于这个政策,蔡家堡子人的响应要远比孩子免费上学更有吸引力……
毕竟自古以来,中国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耕者有其田,对于这些从爷爷辈就开始给人当佃户的村民来说,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那可真的是几辈人的梦想了。
所以当秦府的农业指导员下来指导种地的时候,村民们的积极性非常高,配合度也好到令人不敢相信……
毕竟规定是每年都完成秦府布置的生产任务他们才能拿到土地,而这些农业指导员们就是给他们布置任务来的,村民们怎么能够不积极配合呢?
“土地的魅力还真是无可抵挡啊……也不知道十年之后他们究竟是会对这些土地感到心满意足呢?还是会后悔当初没出去进厂打工而感到后悔呢?”
望着浑身上下都写着讨好二字的村民们,同样是佃户出身的李军低声说。
“二狗,你又犯病了。”旁边一个很清秀的小男生冷淡地说道。
“别叫我二狗,我已经改名字了。”李军皱眉。
“知道了二狗,没问题二狗。”
“好的四毛,我记住你了四毛。”李军针锋相对。
“……你们两个就不能消停一会吗?”
在两人身后,一个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少年叹道。
“闭嘴!噶蛋儿!x2”
看着异口同声的两人,瘦弱的少年摇了摇头:“默契这么好,你俩怎么不结婚呢?”
“滚!x2”
“哼,我就说你俩不对劲……”
“……”
这三位下乡来的技术员不是别人,正是秦府负责农业的三人组,曾经与肖恒一起负责日光温室的那三人。
那个爱多愁善感的文青型少年原名李二狗,现名李军。
他身边跟他抬杠的那个俊秀男生是张四毛,现在改名张奉。
而最后那个有些瘦弱的吐槽役原名王嘎蛋,自己给自己取名叫王戈——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既有枕戈待旦的意思,也有利用名字占另外两人便宜的意思。
毕竟王戈(gē)也可以是王哥。
当然他没给自己取名叫王坝坝、王抚琴、王尔大野之类的也算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万一面见肖恒的话,取那些名字可就……
自从三人开始负责日光温室里面的作物之后,肖恒就有意识地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物常识,而农作物方面的事情也一同丢给了他们。
此次三人联袂而来,是为了秦府准备试播种的新品种农作物。本批次要试种的农作物有玉米、土豆、花生、芸豆以及西红柿的育苗任务。
其中西红柿的育苗被放在了新建的温室中,而其他几样则要在蔡家堡子试种。
一是因为这里已经没有了地主的掣肘,二来也是因为这里的农民与秦府有着十年之约。在这里推广新作物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无论是钱财方面的成本还是时间上的成本都是如此。
人是有惯性的,在其他地方突然开始试种从未见过的农作物,很有可能被当地农民抵制。而且如果万一收成不好或者没有取得预想中的结果时,反而会激起大范围的民怨——老百姓可不管是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没种好,只要遭受损失了定然会闹一闹的。
而在蔡家堡子就没有了这种顾虑——毕竟目前名义上这些土地还不是他们自己的,是属于秦府的。在秦府保证供应他们的口粮后,那么秦府想要在这些土地上种什么那可就是他们的自由了。
“这些是土豆,之前应该送过来一批……你们谁吃过?”李军拿起一颗土豆晃了晃。
下面的蔡家堡子的人互相看了一眼,一个黄牙的老农缓缓举起了手。
“大爷,您吃过?”李军笑问道。
“吃过,挺好吃,跟山药差不多。”那黄牙老农咧嘴道。
“我觉得比山药好吃。”另一个人说道。
“是,比山药面。”
“山药削皮不好削,黏糊糊滑溜溜的,沾手上还刺挠……”
“谁说不是呢。”
“这土豆可是好东西,顶饿,还好吃,就是量太少了。”
“……”
随着黄牙大爷打破了平静,下面的人就开始议论纷纷起来,渐渐自顾自的热闹,倒是把三人组晾在了一边。
“我就说别跑题,直奔主题多省事。”长的很清秀的张奉嘀咕道。
“我有我的套路。”李军摇摇头,“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算什么套路?让他们开集市就是你的套路啊?二狗?”张奉嘲笑道。
“别叫我二狗!”李军涨红了脸。
“知道了二狗,没问题二狗。”
“……你俩怎么还不亲嘴。”就在那两人吵翻天的时候,王哥……王戈小声地吐槽道。
“闭嘴吧噶蛋儿!x2”
“嘿,我就说你俩有问题,说话都异口同声的……”
“……”
自己人嘀嘀咕咕的半天,下面那些农人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其实他们也没什么可聊的,大家文化水平都不高,聊个张家长李家短的之类的还能凑合着聊一下午,聊土豆这玩意几轮之后大家就都变复读机了,慢慢的也就觉着没啥意思了,自然而然的就消停了。
李军趁机重新夺回了农户们的注意力:“既然大家都觉得好吃,那今天我就教大家种土豆好不好?”
“好好……”
众农户们参差不齐地答道,但大家的意愿还是很积极的。
其实李军也不想说那么多废话,但他没办法……这些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甚至连陌生人见的都不多的农户其实非常木讷胆小,有时候跟他们说半天他们就是“嗯嗯啊啊”的好像都明白了,可再一问什么都没记住。
所以慢慢的李军这才摸索出了自己的套路——
——先跟他们聊点没用的,或者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
聊了这些话题之后,他们的记忆能力和说话能力就会在聊天之中被调集起来,而等他们自己都说开了之后,再趁热打铁,直接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正事上。
“大家看好了,这些土豆上有凹坑的地方看到了吗?这里就是土豆发芽的地方……就像树枝会发芽一样,只是它是块状的而已。”
“我们这样把它切开,然后在伤口上沾上草木灰,最后把它们放进土里埋好……这样一颗土豆就种完了。”
李军像幼教一样耐心的将种植技巧教给他们。
“都看明白了吧?谁想上来试试?”李军问道。
之前那个黄牙的大爷左右看了看,又是第一个举手。
“大爷,就您了……来吧。”李军把那黄牙大爷带过来,然后近乎于手把手的将整个过程重新教了一边,生怕他们忘了。
等看着黄牙大爷自己慢慢的种上手了之后,李军又换了下一个人……
就这样一个两个地教,耗费了大半天力气这才让村里所有劳动力都试着种了几遍。
等教得差不多了大家都开始摸索着种土豆的时候,李军他们三个就分散开来,分别到地头去巡视,看看谁种得不对就纠正一下。
在后世也就几句话的事,可在这个年代他们却整整忙了一上午。
不过最终结果还是好的。
大家本身跟土地打了多年的交到,多多少少都对土地有一番自己的了解。
在这番常识的支持下,众人对于各个环节为什么要那么处理也算是有了一些感悟。
不懂道理的时候只能照猫画虎,懂得道理之后才能举一反三。
渐渐的,农户们种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等三人回过神来的时候,村民们已经配合着种了差不多五亩地。
中午时分,各家各户的女人们都过来把吃食送到了地头,而三人组则跟着村长家混了一顿——秦府已经付过了伙食费,所以这段时间他们就都要在村长家混饭吃了。
不过三人吃饭的时候旁边围观的人也不少。
这里面围观的主力是刚刚来送饭的大姑娘小媳妇……而她们围观的对象就是张奉。
长相清秀的张奉很有人缘,就连村长家的闺女也时不时地偷看他,然而张奉本身却没什么自觉,一个劲的往嘴里塞饭:
“这菜怎么炒的?真香!真好吃……”
“香吧?香就多吃点……我特意让婆娘加了点大油。”村长笑眯眯地看着张奉,对自己闺女偷看他的行为乐见其成。
要说这三人组可是村里人选婿的首选,别看领头的是那个叫李军的,但闺女们最看中的还是这个张奉……谁叫他长得好看呢?
只可惜这仨直男在学校呆得时间长了,那方面还没开窍……
不,或者说开窍了但这些村里不会打扮的小姑娘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若是换成秦府艺术系的少女们,估计去围观的就变成他们仨了。
等所有人吃完了饭就到了午休时间,李军就跑到人群里村民们聊天去了,很快就跟他们打成一片。
而张奉则找了个地方靠着迷糊起来,王戈则掏出了一本书。
此时此刻,三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展露无遗。
只可惜姑娘们的目光仍然大多聚焦到睡得翻白眼的张奉身上。
过了午休时间之后,下午也没再种别的作物,而是继续种植土豆。
趁着他们还手熟,多种一点巩固一下上午学到的知识。
等村民们都熟练了之后,其实田间地头屋前屋后才是这些土豆的归宿。
剩下的大片土地将主要用来种植玉米。
……
正在跳转到我在南宋能网购 节75 春耕绿色阅读 - 我在南宋能网购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