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林颂和韩相一起回家。
“工作适应吗?老赵他们没为难你吧?”
“都挺好。赵师傅人厚道,看我新来的,让我先跟着熟悉文件归档和会议记录。小李他们也热心,有什么事都告诉我一声。”
林颂听得出来,韩相已经和科室里的人混熟了,一天功夫,融入得倒是快。
“那就好。”林颂点点头。
“嗯。”韩相应着,像是汇报工作一样,又说了几句,“今天下午厂办开会,讨论安全生产月宣传的事,我也去听了,意思是要抓典型,树榜样。赵师傅让我试着先草拟个通知,看看怎么写合适。”
林颂听了:“这是老赵考你呢。通知好写,抬头落款格式对了,事由说清楚就行。关键是措辞,要体现厂里的重视,但又不能太强硬,让下面车间觉得是额外负担。”
“我也是这么想的。”韩相接口道,语气里有了点请教的意思,“我看去年存档的通知,用的是‘望各车间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今年是不是可以加一句‘并结合实际’?显得更灵活些,也给下面一点自主权。”
林颂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这才多长时间,他不仅摸清了门路,甚至开始琢磨文件措辞背后的意味和灵活性了。悟性确实高。
“可以。”她肯定道,“加上这句挺好。既传达了要求,又显得尊重实际。你写吧,写好了给老赵看。”
“好。”韩相记下了,犹豫了一会儿,问起林颂工会的工作。
“挺好的,很清闲。”林颂很满意,虽然离她想象的养老生活有些差距,但已经在接近了。
不过说起养老生活,林颂思维突然跳跃到躺椅上——
在院子里放把躺椅,一边晒太阳,一边摇蒲扇,想想就幸福。
于是向韩相打听:“有没有人家淘汰下来的躺椅什么的?”
韩相沉吟了片刻:“我知道个地方,离小河村不远,是个旧物资回收站,附近村里和镇上处理旧家具杂物的,不少都往那儿送。种类多,价钱也实在。”
“能进去挑?”林颂来了兴趣。
“嗯,我跟看门的老头儿有点交情,能进。”
两人说走就走。
物资回收站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废旧物品,从破铜烂铁到旧书本报纸,再到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板凳,应有尽有。
看门的是个叼着旱烟袋的老头,眯着眼睛打量人。
韩相下车,走过去,喊了声“孙伯”,从兜里掏出包没拆封的经济烟递过去,低声说了几句。
孙伯脸上露出点笑模样,挥挥手,示意他们自己进去看。
一进去,林颂简直像掉进了宝库。当然,这宝库得带着淘金的眼光看。
韩相跟在她身后,也不多话,只在她看中什么东西,需要搬动或者仔细查看时,才上前搭把手。他的眼光毒辣,经常能一眼看出家具的毛病所在。
林颂最后看中了一把老式的藤编靠背椅,藤条保存得还算完好,坐着也舒服。
孙伯开口要三块钱。
韩相上手摸了摸藤条,又看了看椅腿:“孙伯,这椅子有些年头了,藤条都晒松了,你看这儿,都快断了。回去还得细细修理,费工费料。一块,行就拿走,不行就算了。”
孙伯咂咂嘴,看看韩相,又看看林颂,最后挥挥手:“成成成,拿走拿走。”
林颂后来又看上了一个小巧的桌子,这个可以摆放在藤椅旁边。只是那桌子有只桌腿比较短,韩相说回头找块木头削一个垫上就行。
最终,两人花了一块三。
“没想到你还挺会砍价。”
“过日子,能省一点是一点。他们开价都留着余地。”
到了家,两人一起把东西卸下来。
林颂擦干净藤椅后,摆在院子里,坐上后晃着身子,藤椅发出吱悠吱悠的声音。
韩相正在院子里归置那个木桌,闻言抬头看了一眼——
女人微微眯着眼,脸上带着一种慵懒的、惬意的神情,像只终于找到了舒适窝点的猫。
他心里动了一下。
晚上天黑了。
林颂也不嫌麻烦,把藤椅从院子里拖到房间里,躺在上面晃悠,韩相坐在桌边,翻看厂里的文件。
突然,林颂从躺椅上坐起来,语气变得有些严肃:“你这初中文凭,眼下没问题,但长远看,还是不够。”
韩相动作一顿,瞬间就听懂了话里的意思——
这个“不够”,是跟那个远在京市、在市教育局工作、年轻有为的林薇的对象比的。
他知道林颂和继母继妹之间的龃龉,更知道自己某种程度上也是她用来“争口气”的工具。
他喉咙有些发紧:“我会努力的。”
“我的意思是,工会推荐职工去读夜校,补高中文凭。课程不算紧,晚上上课,不耽误白天工作。你去报个名,把高中文凭拿下来。”
“嗯。”
-
九点上床睡觉,这是林颂定的规矩。
大抵是加班熬夜有了阴影,她现在八点半就洗漱完了。
韩相洗完澡,看到林颂在搽脸,盯着看了一会儿。
“怎么?你也想抹?”林颂从镜子里看他。
韩相猛地一怔,像是偷看被抓包的孩子。
目光与镜中她那带着笑意的眼神一碰,立刻有些不自然地移开:“没有。”
林颂抬起手:“要不要试试?”
韩相的目光落在她的指尖,沉默了两秒,忽然伸出手。
不是去接那点雪花膏,而是握住了她的手腕,将她的指尖轻轻按在了自己的脸上。
林颂眯眼打量着他,身体忽然来了兴致。
韩相自然看出了林颂的变化,立马把人抱到床上。
韩相鼻尖蹭过她耳后那片肌肤,说起了生产进度协调会的事:“三车间汇报设备老问题,诉苦说那几台老掉牙的床子再不换,下个月肯定完不成指标。刘副厂长插话,直接把问题引到了采购科的预算审批速度上。”
“嗯。”
韩相打开床头柜。
一边撕开,一边回味当时的场景:“刘副厂长笑着问采购科的孙科长,说老孙啊,上半年批给你们买新铣床的那笔款子,走账走到哪个环节了?听说流程卡得有点久啊?是不是财务那边又抠条文了?”
“你什么时候买的?”
韩相胸膛紧贴着她的脊背,猛地向前:“你猜孙科长说了什么?孙科长立刻叫苦,说可不是嘛,财务科新来的干事,愣是说发票格式有个地方不合规,打回来重弄,一来二去就耽误了。”
他声音更沉:“刘副厂长就打着哈哈,说年轻人认真是好事,但也不能太死板嘛,影响生产大局就不好了。”
韩相继续一撞一撞地说:“我还想请教林干事,刘副厂长这敲山震虎,表面说财务科,实际是说给谁听的?”
有几个字,就是撞几下[坏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躺椅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