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是顾掌柜吧。”
杨平低头看了女儿一眼,父女俩给顾念行了一个大礼,杨平十分郑重的向顾念道谢:“顾掌柜,谢谢您送了那么多吃的给囡囡,同时也救了我一命。”
一晚上过去,杨平只觉得浑身舒爽,好似从来没有生过重病、也不曾挨过饿。
现在见到顾念本人,再加上这家无比新奇的药膳馆,杨平越发觉得顾念来历不凡,是他们父女俩的贵人,心里对顾念满是感激。
未免顾念误会,杨平明确表示是他让女儿带他过来的,不为别的,就是想要亲自感谢顾念,若是顾念不嫌弃,杨平还想替顾念干点活儿当做报答。
杨平给顾念的感觉很像她那个世界的军人,眼神清正,气质独特,不过她这里好像真的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杨家父女干。
“我付给小姑娘的那些食物是她应得的报酬,二位不用不好意思。”顾念心思一转,有了一个想法:“我店里的活儿不多,一时也想不到有什么事是你们能干的,若是你们不着急离开,不如给我讲讲外面的事吧。”
“您指的是附近几个府城遭蝗灾的事吗?”杨平不确定的问道。
蝗灾?
“嗯。”
顾念招呼杨家父女坐下,给他们倒了两杯饮料。
“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通过杨平的讲述顾念得知她现在所在的国家叫做大梁国,建国时间还很短,才不到五十年。
最近五年大梁边境一直有战火发生,底层百姓本就不富裕,偏逢屋漏连夜雨,今年还爆发了一场不小的蝗灾。
没有粮食,边境又在打仗,百姓们苦不堪言。
杨平曾是一名军士,后来受了伤,从前线退了下来,他一路带着女儿逃荒,想要前往京城投奔一房远亲,哪曾想竟然在途中意外染了重病,杨平一边治病一边带着女儿赶路,眼见粮食越卖越贵,来到府城后杨家父女弹尽粮绝,不得不在半山腰的土地庙暂住。
药膳馆落地的位置在安阳城外,算是远郊,再往远走一点就是杨家父女落脚的那座大山。
提到安阳城和安阳知府杨平叹了一口气。
“安阳城的知府大人是一位好官,前段时间一直有安排人手在城门口施粥,但流民实在太多,朝廷的赈灾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下来,重灾区的那些百姓已经饿死了不少,若是朝廷的赈灾粮再不到,府城的粮仓怕是也要撑不住了,到那时安阳城的城门可能就要关闭,防止那些流民肆意抢粮、打砸店铺。”
在现代社会一旦出现个什么天灾**大家都会跑去超市大抢购,更何况是古代,情况只会更加严峻。
杨平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事实。
顾念长在红旗下,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她没有经历过蝗灾,但她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
牧鸭治蝗,自古有之。
另外就是吃。
以现代的认知蝗虫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昆虫,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等,不过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散居蝗虫无毒,而发生蝗灾时蝗虫却是有害的,真要把蝗虫烤来吃,最好是等蝗灾过去了,不管怎么样多少能吃掉一些,也能算作一道荤菜。
顾念将自己知道的信息整理好告诉杨平,随即又想到仓库里的那些粮食,问杨平愿不愿意帮她代卖。
“没问题,我愿意。”
安阳城内粮价飞涨,而且还是限量出售,如今谁有粮谁就是大爷,根本不愁卖不出去,杨平想也没想就应下了。
“杨大哥,你尽量往周边的那些小村镇走一走,看哪些村子有需要,我这里的粮食也不多,都是以前囤的货,不必提价,你就按平时的正常价格出售。”
杨平听懂了,顾念这是要做一回散粮童女,按照遭灾之前的正常粮价,把粮食卖给那些底层百姓,助他们熬过这一劫。
“我明白了。”
“顾掌柜您放心,我保证办好此事。”
杨平只有一个人,他不敢带着太多粮食上路,一次只从店里取了两大袋粗粮,再分成几十小袋装好。
他让女儿杨露留在店里帮顾念干活儿,自己则背着粮食去了附近的一个小村子。
王家村距离安阳城不是很远,步行只需要一个时辰,村子里的情况还算不错,目前没有人饿死。
“大叔,你找谁?”
一进村,杨平被一个小男孩拦住。
“娃儿,我找你们村的村长,你知道村长在哪儿不?”
狗娃打量了杨平好几眼,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就近跑到了一户人家敲门,将那户人家的大人喊了出来。
“王叔,有外人进村子了,你赶紧出来瞧一瞧。”
王林听到动静赶忙跑了出来将狗娃护在身后,看向杨平的目光带着一丝警惕。
“大兄弟,你有事吗?”
杨平回答:“我想找村长谈点生意。”
“谈生意?”
王林看了一眼杨平身后的麻布袋,示意狗娃赶紧回家,然后对杨平说:“行,你跟我来。”
进村前杨平已经将大部分的粮食藏好,只背了十小袋粗粮在身上,再加上他还有一点拳脚功夫,王林走在前头带路,他也不担心,径直跟了上去。
很快,王林领着杨平来到村长家,王林告诉村长杨平想要跟他谈一桩生意,王村长一脸疑惑的将人领进屋,还不等王村长开口,杨平主动询问王村长要不要粮食,王村长和王林一听顿时大惊。
“后生,你要卖粮?”
“一斗米什么价???”
根本不存在不买的问题,王村长上来就问一斗米什么价,只要价格合适,他立马掏银子付钱。
“就按遭灾之前的正常粮价卖,粮不多,你们先看看。”杨平将麻布袋放到桌上,让王村长验货。
王村长和王林一看眼睛都瞪圆了,麻布袋里装着的竟然是品质很好的新米,最关键的是杨平愿意按正常价卖给他们,这是活的五谷神上门了啊。
“哎哟,大兄弟,你这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啊,我替王家村的村民谢谢你,这些粮食我们全都要了!”
王村长把杨平带来的十小袋粗粮全买了,之后杨平顺着官道继续走,又去了两个村子卖粮。
其中一个村子已经有人饿死了,杨平的出现宛若一场及时雨,那个村子的村长硬是拉着杨平要跟杨平拜把子,杨平废了好一番功夫才将那位村长劝回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