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如意处理完朝政后,刘妈提醒她今天驸马纳吏部侍郎女儿陈清为妾。
盛如意想到驸马,恨不得他马上死,但是顾忌到女儿的感受,不能无缘由赐死驸马,让女儿和她离心,她要忍耐,寻找机会。
她想到陈清就忍不住叹息,上一世陈清活得太苦了,她希望陈清可以得到幸福,让刘明烨竹篮打水一场了。
盛如意叫来郝仁,低声吩咐他去查一个人。
郝仁奇怪的看了看长公主,不知道长公主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么一位小人物。
刘明烨相中了吏部侍郎的女儿做妾,身为长公主的驸马,他也不好太过大张旗鼓的举行纳妾礼,就挑了一个良辰吉日,让妾室给长公主敬茶就算过了明路。
这个仪式刘承泽也参加了,她站在母亲身后,好奇的等待着陈清的到来。
刘承泽想:当她有记忆的时候,父母就分床睡,母亲也劝祖父母父亲才顺利纳妾。
别人家的父母都是琴瑟和鸣,她觉得自己家的父母就很疏离,母亲对父亲纳妾也毫不在意,也不知道父母为什么会结婚。
这时,穿着素色衣衫的陈清走进屋内,陈清样貌只能算是清秀,但是自有一股遗世独立的气质。
刘承泽打量着陈清,心里想:陈清是吏部侍郎陈铭的女儿,她偷听过家里的仆人说,陈铭为陈清找了几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陈清没答应,她为了权势一定要到公主府做妾,但是她也没发现陈清有多高兴,难道是陈清伪装的好,假装清高。
刘明烨看刘承泽打量着陈清,马上说:“承泽你要尊敬陈姨娘,以后和她好好相处”。
盛如意听刘明烨这么对女儿说话,很不高兴,盛如意目视刘明烨说:“我不在意你纳妾,但是你要注意分寸,我的女儿不需要与一个妾室好好相处”。
刘明烨脸上的怒气一闪而过,转瞬又换上恭敬的表情,对陈清说:“清娘,过来给长公主见礼”。
陈清听到盛如意的话,面上也不见怒色,按照妾室的礼仪恭敬的给盛如意敬茶。
盛如意没有因刘明烨的话迁怒陈清,喝了她敬的茶,赏了她一套头面,吩咐以后初一十五请安即可,其他时候不用她伺候,就让她下去休息。
刘明烨看到陈清退下,也只与盛如意寒暄了两句,转头就追着陈清而去。
看着他们走后,盛如意淡淡的叹息了一声。
刘承泽奇怪的问:“娘亲为什么叹息,是不高兴父亲纳妾吗,那就不见陈清。
还是身体不舒服,我去请御医来给您诊治”。
盛如意笑着把刘承泽搂进怀里,摸着她的头上小揪揪说:“你还太小,不懂大人的事情”。
盛如意不想女儿长大后为情所困,就对她说:“你父亲的真心在陈清身上,但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陈清已经心死,嫁与谁为妻为妾都无所谓,他们都是痴情人呐。
以后你要找一个真心对你,你也真心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样过日子才会有滋有味”。
盛如意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郝仁,郝仁被看的莫名其妙。
盛如意看着疑惑的女儿,没有再往下说去,催促女儿去用膳。
回到繁花阁,刘承泽对侍女玛瑙说:“你去问问陈妈妈,陈清和我父亲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要知道事情的全部”
玛瑙领命,躬身出去。
陈妈妈听到小主子问驸马和陈清的事情,虽然这件事情是她查的,她还是要问问长公主是否要告诉县主真相。
盛如意听陈妈妈禀告,觉着女儿需要认识自己父亲另一面,她吩咐陈妈妈告诉女儿事情的全部。
陈妈妈谨慎起见,当面向刘承泽禀明驸马与陈清事情的原委。
陈清父亲陈铭只有李元喜一个妻子,李元喜意外落水后身体虚弱,太医诊断以后很难怀孕。
陈母看着儿子与儿媳感情好,儿子无意纳妾心里着急,她不想儿子看了没人送终。
让夫妻两人和离吧,李元喜出身侯府,她舍不得儿子失去侯府的帮助。
但是儿子不纳妾,就没有孙子。
她就想带走儿媳,让娘家侄女住到府内,和儿子来个生米煮成熟饭。
陈母以回乡祭祖为由,要求儿媳李元喜陪同。
李元喜不知自己有孕,路上舟车劳累,身下见血才发现自己怀孕。
刘母对这一胎很重视,在老家停留了四个月让儿媳安胎。
但是乡下地方医疗水平差,李元喜父母不放心女儿在老家生产,就请京城名医到陈铭老家接回女儿回京生产。
一行人到了京城的郊外,路遇泥石流堵住了回城的路,她们只能在附近的一个道观借住。
巧的是,道观内还住着一个大肚子的村姑吴氏。
道观的观主一看是官家女眷借住,来的人又很多,只能让吴氏去柴房居住。
李元喜看到大着肚子的吴氏,得知吴氏马上要生产了,但是看到吴氏足月的肚子和她七个多月肚子一样大。
她心软了,就让伺候的丫鬟婆子住柴房,空出她旁边的一间屋子让吴氏居住。
她怕吴氏吃不饱,亏待了肚子里的孩子,又分给吴氏一些名贵补品。
吴氏表面上对李元喜千恩万谢,但是心底却暗暗妒忌李元喜。
夜晚,吴氏被突如其来的雷声吓提前发动,吴氏痛的大声哭喊,丫鬟婆子怕她的喊声惊吓到主子,叮嘱她小点声。
吴氏就像听不见,继续大声呼喊,好像这样就可以宣泄自身的不满,这让原本就不舒服的李元喜心神不宁,提前发动。
丫鬟婆子忙活了一夜,两位产妇皆各产下了一个女婴。
黎明的时候吴氏醒了,吴氏想着旁边屋的李元喜,官家夫人的女儿生下来就地位崇高,从小穿金戴银锦衣玉食,长大后还可能会嫁给大官人家。
自己女儿在乡野长大,以后也只会找一个地里刨食的人一起生活。
她妒忌的失去理智,就抱着孩子偷偷到了李元喜窗前,看着丫鬟婆子都睡着了,隔着窗户调换了两个孩子。
吴氏孩子的包被都是李元喜给的,吴氏的孩子缺少营养,大小也和李元喜的孩子差不多。
所以醒来的李元喜并没有发现女儿被换,她们休息了几天就回京城了。
李元喜身体虚弱,生产又耗费了她的精力,缠绵病榻三年最终离世。
此时的吴氏早早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吴氏知道这不是她的亲生女儿,也不关心孩子,任她自生自灭。
陈清会走的时候就要干农活,由于年龄小,做得不好还会遭到家人的打骂,尤其是吴氏打骂的最严重。
有了弟弟后,家人更不重视她,很多时候陈清要自己去山里找吃的填饱肚子。
陈清自小聪慧,从跑堂的二叔那里听过他的吹嘘,就无师自通的学会算账。
为了养活自己,她上山采蘑菇,运到京城贩卖。
吏部侍郎陈铭回京任职,不小心惊马踢翻了陈清的篮子。
他发现自己马踢倒女孩,就上前亲自搀扶,意外发现女孩胳膊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
他们陈家人大多在与女孩相同位置都有胎记,只是女儿陈琪没有,更重要的是他发现陈清长得很像亡妻。
陈铭心下生疑,就派人去跟踪陈清,查她的过往。
陈铭听说两个孩子都是在同一家道观出生,他想到陈清的胎记和长相,怀疑和妻子同时生产的村妇调换了两个孩子,陈清才是他的女儿。
他见到陈清就无缘无故想亲近她,他认为这也许就是血脉的羁绊。
陈铭拜托刑部有经验的衙役调查,严刑逼供后,他从吴氏的口中知道陈清真的是他的亲生女儿。
他恨村吴氏的胆大包天,通过关系让府衙判处吴氏无期徒刑。
陈铭看到陈琪,就会想起陈清这十二年受的苦,妻子死的时候也没有见过亲生女儿,他不能原谅吴氏,也不想再见到陈琪。
陈铭让陈琪带走了她从小到大得到的衣服和首饰,把陈琪送回陈家村。
陈铭对陈清很好,一方面是由于失而复得,另一方面也是觉得亏欠女儿,让她受了十二年的苦。
所以,陈清认祖归宗后他,就把妻子的嫁妆都给了女儿自己经营,私下又补贴了女儿很多东西。
陈清在陈铭身上感到了父亲的温暖,那是她一直求而不得的亲情,所以她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为了父亲不被人笑话有个村姑女儿,她与宫廷退役的嬷嬷学习贵女的礼仪和规矩,白天休息的时候在练习,就算晚上睡觉也会不自觉的复习白天学的知识。
陈清到了十五岁,陈铭开始为女儿挑选女婿。
他精挑细选了几个才俊,让女儿自己挑选。
陈清每次都会挑出才俊的毛病,陈铭也不在意,只是说那些人没福气,继续挑选新人选。
陈清看到陈铭一心要给她找一个夫婿,一咬牙向陈铭吐露心声:她想嫁给同村的李明。
陈铭听了陈清的话不同意,但是看着长得像亡妻的女儿,听了女儿说没有李明,她活不到今天,他又心软了。
陈铭想给女儿找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但是他也知道女儿在乡村长大的经历,会被很多高门大户主母嫌弃。
小门小户多是为了得到他的扶持求娶女儿,女儿心中有人,嫁过去也不会高兴。
他打算试探一下李明,再决定女儿的婚事。
陈铭让人去镖局找来李明,试探之后发现李明身手很好,人品也不差,他打算走关系把李明放到军中,有他的庇护,李明以后也能有个一官半职,这样也算给女儿找了一个好归宿。
虽然作为岳父,看女婿总是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他就这么一个女儿,李明也算知根知底,为了女儿的幸福,思量再三后他同意了李明与陈清的婚事。
但有时候天意总是弄人,陈清外出上香时,被驸马刘明烨瞧见芳容,刘明烨对陈清一见倾心。
刘明烨对盛如意婚姻是出于政治目的,两人一直过得平淡。
刘明烨看到陈清后觉得心跳加速,他心目中妻子的样子就是陈清这样的。
刘明烨派人打听陈清的情况,想要把她纳入府内,毕竟公主不能生育,他要为刘家留下香火,纳一个妾室公主应该也不会反对。
刘明烨本来以为这件事情会很顺利,没想到下人回禀,陈清是礼部侍郎的女儿,已有婚配。
刘明烨知道不能明面夺人的妻子,但是想到陈清的样子,辗转反侧。
不久之后,李明走镖途中遇到劫匪,逃亡中跌入河里下落不明。
陈铭派人搜索了一年,也没有找到李明的尸体,大家认为李明已经死亡。
这时,有御史参陈铭选拔的官员贪污,陈铭收受贪污官员银子,才安排他外派做官。
陈铭的哥哥陈义,也因仗势欺人逼死邻居被抓入牢中,朝中御史参陈铭不作为,包庇亲属,要求罢免陈铭的官。
陈家陷入阴云之中,陈清虽然着急但帮不上忙。
刘明烨一边派人给陈清送去很多金银珠宝,告诉陈清只要做他的妾室,他就能保陈铭无事。
一边派人暗示陈清的伯母,只要陈清到公主府做妾,陈义就可以出狱。
陈清的大伯母天天去陈府,苦口婆心的劝陈清去公主府做妾。
陈清不想父亲仕途受阻,反正爱人已死,她的心随李明而去,现在嫁谁都可以,为救父亲去公主府做妾也无所谓。
说到这里陈妈妈停了下来,刘承泽奇怪的看她,示意她继续说。
陈妈妈只能继续说:“公主侍卫发现,李明出事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驸马安排人在李明押镖的必经之路截杀李明,李明发现不对跳入河中逃走,所以一直没寻到李明的尸体”。
公正正直的父亲形象在刘承泽心里崩塌,她才知道父亲也有不择手段的一面。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