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围棋宣讲

2013年5月10日,周五,惠风和畅。

“叮铃~~~”

双蝉像是一块面包机里的吐司,“叮”地一下,就从睡眠状态切换到了起床姿态,在闹钟的呼唤下利索弹起。

七点啦七点啦!

“上学上学上学!”

没有困倦,眼睛全是对于上学的喜爱与期待。

那么新奇、公平的地方,当然要去啊!

只开学了一周,她却已然把那里当做是家之外的第二个“归属”了。

现在已经七点,她得赶紧起来收拾好,七点五十要到校,不能迟到的。

双蝉一秒启动,爬起后跪在床上把被子和床单整理一下,立刻跳了下去。

到卫生间解决好个人问题,伸长了手臂去够自己的牙刷和杯子。

她认认真真地刷牙,目不转睛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

在这里待了两个多月,虽然时间不久,但她被养得很好,白白净净的,跟之前截然不同。

就是头发好乱啊,她想着,梳个什么头好呢?

要不还是扎两个辫子吧!

今天吃什么呢?

妈妈似乎更喜欢吃粢饭团,一会儿去路口那边的小摊上买吧,那里的比楼下卖的要好吃许多。

希望妈妈今天可以多吃一点东西!

她打开水龙头,看着自动流出的水时,还是忍不住一惊。

哎,真好呀!

哪怕死了以后来到这个天堂有段时间,在这里已经见过太多神奇的东西,也被妈妈不厌其烦地教了好久的开关灯、进电梯、上下车……

对着一拧开就可以冒出来的水流,双蝉每次还是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兴奋。

新的宇宙!这里是全新的宇宙!

思绪被水流带走,她谨慎地洗完脸,又随手把洗手台擦干净,转身回屋换了衣服。

妈妈在旁边的屋子里,前两天冷空气来袭,降温了,她有点感冒。

双蝉开门进来的时候,大人还在沉睡着。

她轻轻地走近,趴在妈妈旁边,伸手探了探后者的额头,确定没发烧之后,双蝉松了一口气。

没发热就好。

发热的话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她又一顿。

啊对,这里已经不是伤寒致命的地方了……

一包小小的颗粒,就可以让伤寒消散。

真好!

双蝉喜欢这样的地方。

否则,她会非常非常非常担心妈妈的生命安全。

妈妈还没醒,昨天不知道又是几点睡着的。

双蝉站在床边,定定地看了妈妈片刻,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间,虚掩了房门之后,她这才转身往门口走去。

惯例从挂在门后的小包里拿到了今日的早餐钱,看着里面所剩无几的余额,双蝉抿了抿唇。

她已经在这儿两个多月了,知道这里的钱财,很难赚。

或者说,对现在的妈妈而言,坐吃山空。

“小孩子要先上学……”双蝉低声道,“你先照顾好自己,才能不让妈妈为你烦心。”

她已经够难过的了……

似是在给自己打气,双蝉换好了鞋子,默念着什么,带上钥匙后就出了门。

给妈妈买完了粢饭团,找了一张纸留言嘱咐她醒来后记得吃东西,双蝉背上书包,边吃自己的那一份,边下楼往学校赶去。

·

五一放完假之后,学校进行了一次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

班主任看着她手里的成绩单,头疼不已。

语文老师路过,笑着道:“谭老师,得抓一抓孩子们的学习啦!马上这个学期就过去了,期末考跟你绩效挂钩的!”

谭希叹了口气:“放了个假,心都玩野了。”

语文老师:“正常,谁还不是从小时候过来的?八成在家里还哭着说不想来学校呢!”

谭希有点心虚。

上周放完假要开学的时候,其实她也在家里蛄蛹来着,哭嚎着说不想上学,被她妈嫌弃了一顿。

哪个好人过完五一会想上学啊?

老师也一样!

话说回来,为什么五一从七天变成了三天啊,她好怀念自己当年读书时候的七天长假。

恶毒的调休!

语文老师接完水,想起来了什么,扭头道:“对了,你们班新转来的那个,双蝉?她名字真特别……小姑娘有点跟不上,不过我看她很聪明的,你多抓抓她的学习,她应该很快就能赶上来。”

谭希点头:“好的赵老师。”

把电脑里的成绩表格往下翻,谭希在四十多个人里看见了排在第28位的双蝉。

“语文77,数学100,英语23……”

闭上眼睛,她不想看到这个悲惨的世界。

怎么能这么偏科啊!

语文老师:“她是不是练书法的?我见她有时候答题会写成繁体,笔锋很凌厉,我第一次上课抽问,她还什么都不知道,等后来我抽人背课文,她每次都是看两遍就会了。”

课堂提问和周测里涉及到的名句背默,双蝉从未错过。

她比画了一下:“记忆力惊人啊!”

是有这种天才的,记性好,看一遍就能记住了,但心性毛躁坐不住,所以成绩一塌糊涂。

不过双蝉不是这样的人。

小孩子看上去只是还没学到,不晓得之前就读的学校到底教了什么。

谭希:“这样啊?那病可能好得差不多了。行,我之后多督促督促。”

偏科的话,英语也太偏了吧?

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能考啥啊,怎么答成这样?

算了,还有比双蝉更差的。

她有时候也在想,自己是个小学生那会儿,老师也这么为她们头疼的吗?

语文老师:“嗯?什么病?”

这一点她还真不知道。

谭希叹气:“两个多月前出了车祸,孩子脑子受了撞击,差点没活过来。”

语文老师:“嘶——”

对不起对不起。

功德无了。

·

双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地看着手里的书,不久后,同桌就气喘吁吁地跑来。

侯秋意手里拿着零食,坐下的同时甩给了双蝉一份:“吃!多吃点!你看你瘦的!”

双蝉:“……谢谢。”

是巧克力饼干,侯秋意昨天也给过,但那会儿她兜里只有一包,两人便分着吃了。

见双蝉吃得很开心,于是今天就特意多拿了几包。

侯秋意大方挥手:“不客气!你给我补数学,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双蝉四月份转学过来的,但一周前才随着五一放假,正式出现在班上。

侯秋意是体育委员,人很好,机灵又可爱,谭希让她多照顾照顾双蝉。

不出一节课的时间,侯秋意就自认跟双蝉是好姐妹了。

知道双蝉两个月前出了车祸脑震荡,住了好久的医院才好,登时心疼得很,自那之后每天都会给双蝉带吃的。

有时候是烧麦,有时候是桑葚,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如果不是猪脑子听上去像骂人的,她还会带些过来。

以形补形嘛,万一能补好脑子呢?

哦,这可不是说她的好姐妹没脑子的意思。

“我们下午有一个分享会哎,在大礼堂那里!”侯秋意小声地跟双蝉分享她的小道消息,“真好,下午不用上课啦!”

周五放学会早一点,今天又多了活动,课肯定上不了了。

侯秋意不喜欢上课,她就喜欢在外面跑来跑去的。

双蝉眨巴着眼睛,好奇:“什么分享会?”

侯秋意想了想:“好像是,围棋?”

双蝉一下子就愣住了。

侯秋意的视线落在了双蝉的桌子上。

双蝉刚才看的,就是一本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围棋书。

她道:“对哦,你不是很喜欢围棋吗?那刚好,你抓紧去找老师报名!讲完了以后可以跟棋手们下棋的!”

这个她知道!

以前学校里有这种课外活动的时候,就是这样安排的!

不等双蝉表态,侯秋意立马起身,拉着对方的手就轻拽了出来,带着人直奔班主任的办公室。

“再晚就没名额啦!你这么喜欢围棋,一定要多多下棋!”

双蝉:“秋……”

她直接被同桌带着拽了起来,磕磕绊绊地穿过讲台往外面跑。

“duang——哎呀!”

“慢点儿!说了多少遍了在教学楼不要奔跑!”

谭希正要进门就被屋子里奔出来的小炮弹砸进了怀里,下意识抓住孩子,嘴上又忍不住地絮叨了起来。

悲哀啊谭希,你还不到23,就已经成为一个啰嗦的老妈子了。

好耶,少走三十年弯路!

侯秋意被老师拽了一把,又被双蝉撑了一下,好险没被撞倒。

抬头看见是老师,她也顾不得喊疼,立刻把身后的双蝉拉了出来。

侯秋意欢快地道:“老师老师!双蝉想报名下午的围棋交流会!让她去跟专业棋手下棋好不好?还有名额吗?一定要有啊一定要有的!”

叽叽喳喳的,像是一只小麻雀。

双蝉:“……”

她明白,侯秋意这就是班上的同学们提到的,代言人。

嗯,很贴心的代(双蝉)言(说话)人!

·

实验小学的课外活动很多,这里除了学习以外,对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也非常看重。

浙江又是围棋大省,尤其是杭州、衢州两个城市,后者更是独拥围棋的千年传说,被称为“围棋仙地”。

而嘉兴,也有属于自己的围棋历史——知名的“当湖十局”,便发生在嘉兴下辖的平湖。

浙江属实是一个,围棋气氛浓郁的地方。

嘉兴实验小学在推广围棋文化方面,也联合了辅助培训的文化教育集团,一起做了许多的努力。

刚刚过去的四月份,嘉实小还获得了小学生围棋锦标赛的团体亚军,个人赛里也有几位佼佼者进入了前十呢!

在学校周五下午开设的围棋课外班里,更是经常会邀请嘉兴围棋协会的专业棋手前来授课。

不过,今天来的这两位比较特别。

一个是职业七段,一个是职业四段,两人都效力于浙江券商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围甲队伍。

职业七段的这位薄凌青棋手,年仅19,已然进入过世界大赛的四强了!

这个实力乍一看似乎不太强,在围棋里却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

两人来小学做围棋指导,虽是基于任务,但他们确实非常乐意的!

今年的围棋在许多世界大赛里取得了极好的成绩,围棋兴盛在于己辈,无人不愿担起这份责任。

幼童是未来,小学生方是围棋的新天地。

双蝉也是在台下听着薄凌青讲解围棋当前情况时,才知道,今年仅过去了四个月,但中国已经在世界大赛里拿下了三个冠军!

从一月份的第一届百灵杯,到二月份的第17届LG杯,再到三月份的第七届应氏杯,冠军皆为中国棋手。

薄凌青的声音很好听,下围棋的手指都颇为好看,他指节细长,持了一把棋扇,扇面上有“烂柯”二字。

扇柄轻点放置在前端的移动式白板时,会发出“笃笃”的声响。

“我们已经连续五年将LG杯的冠军留在了中国,而刚刚结束的四年一次的应氏杯,更是诞生了我们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的九段棋手。”

由于来的两位棋手都是职业的,这次的目的也是推广围棋,所以本次礼堂的围棋课外活动,并不限制围棋实力,非常欢迎对围棋感兴趣的小孩子。

报名的一年级也很多。

侯秋意以前参加过这类的活动,但看完就忘,她对围棋是真的没啥兴趣,还不如去跑步打篮球。

围棋启蒙不嫌多早,三四岁就接触棋盘的比比皆是,七八岁甚至算晚一些的了。

当然,也不在晚,几十岁照样可以下围棋,只是早就已经断了职业之路。

故而,在场的小观众们,里面不乏压根没有接触过围棋的,薄凌青两人也就多讲了一些基础知识。

提到世界冠军,全场哗然:“哇——”

很多小孩子不理解这都是什么比赛,也不清楚它们的重要性,但只要听见“冠军”,那就哇塞吧,肯定没错的!

双蝉目光灼灼,她坐直了,耳朵恨不得伸到台上去,生怕错过一点点信息。

好多比赛!

好厉害的人!

她已经知晓了何为“冠军”——不是勇冠三军的军职,也不是霍去病的冠军侯,而是相当于“状元”的新称呼!

多么威武啊!

双蝉想道。

她也想当“冠军”!

薄凌青用冠军调动了孩子们的情绪,顺利进入了对围棋的讲解。

他带过小孩子,也在不少学校进行过围棋的宣讲,对于让小孩子对围棋感兴趣一事还是有点擅长的。

“烂柯山大家都知道吗?就在衢州……”

观棋烂柯,初中七年级语文课本上的故事。

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王质的樵夫进山砍柴,路遇一老叟一幼童下棋,他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等到回过神来,携带的斧柄已经腐朽了,斧头也锈蚀了。

学围棋的人都知道这个典故,浙江的孩子会更熟悉一点,因为故事的发生地就在衢州烂柯山。

而“烂柯”,同时也作为了围棋的别称。

中外围棋棋手的棋扇上,经常会有这两字出现。

就像薄凌青这柄,是一位来自日本的棋手送给他的。

平日里他经常会拿着这柄棋扇,这会儿给孩子们讲故事,也恰好能展示“烂柯”两字。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南朝梁代的《述异记》,后被唐代《酉阳杂俎》收录,随后也成为了文人墨客之间流传的闲谈。

写进诗词文章的“烂柯”,不胜枚举。

双蝉知道这个,不是从此时此地知晓的,而是从她师父那里学来的。

她也曾被人以故事引入围棋。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这会儿都聚精会神的。

薄凌青说:“尧造围棋。”

围棋发源于中国,相传为尧帝所造,有着四千年的历史。后经朝鲜半岛传于日本,再传到了欧美等国。

目前,中日韩三国是围棋比赛的主要国家,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

薄凌青没有讲述这些发展差别,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围棋的历史,而后就进入到了围棋的启蒙。

双蝉知道宋以前的历史——她师父如数家珍,繁星之下,是温柔的叙述话语,伴随着双蝉的整个童年,她常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睡——但不太清楚后来的历史内容。

实验小学的图书馆很大,里面有许多书籍,在活动课的时候可以去借书。

她借来了《忘忧清乐集》,是围棋的传世经典著作。

作者李逸民,宋代棋坛的一代宗师,也曾是翰林院棋待诏。

从书到官职,无一不是双蝉曾经仰望的。

她也曾协助师父编书,也曾幻想过自己成为棋待诏,更……

她听得很认真。

薄凌青:“围棋的气……”

棋盘定型之后,纵横十九道,一共361个交叉点,横纵两条线相交便是落子之处。

棋子落下,从这一处向横纵两个方向延伸,棋子直线方外延伸出去紧挨着的交叉点,就是气。

一颗棋子最多四口气,边线上则是三口,角处更少仅有两口。

薄凌青将黑子放在了不同位置,问大家这里几口气,那里几口气。

有气,棋就是活的;

一口气都没有余下,这颗棋子就死了。

他又将白棋拿起,对黑棋进行封堵,逐一断了黑子周围的气。

他说:“气没有了,就可以被对手提子。”

这叫吃子。

薄凌青笑着道:“看,你们现在已经学会了围棋。”

全场沸腾了起来。

小孩子从吃子开始学起,是为兴趣,也为基础。

侯秋意在双蝉耳边说道:“哇,原来这样的吗?那我会了!”

双蝉没有说话。

不,不是的。

围棋不是吃子的游戏,那只是最初的入门。

围棋,重点在“围”。

围,围空。

它是抢地盘的游戏。

这是一款复杂的策略性棋类游戏,理论上,围棋的变化数能够达到3的361次方,即10的172次方。

囿于实战的合规性,这个理论上的数字并不一定成立,但哪怕以围棋合法局面数来计算,也足有10的170次方。

围棋已然超越了人类直观的计算极限,是跨越千年依旧让人前仆后继的智力巅峰挑战。

吃子?那太浅显了!

薄凌青演示了数气,从一颗棋子到两颗、多颗;

而后演示了简单的吃子技巧。

太复杂的不必深入,这是一门越学越深奥的艺术。

身处嘉兴,讲述发生在此地的故事,对于生于这里的孩子来说,会更有认同感。

也恰好,讲了这么几个知识点,小学生们看上去也有点疲惫了。

薄凌青言简意赅地提到了“当湖十局”。

几乎所有的人,围棋启蒙的第一课里,老师都会提到“烂柯”与“当湖十局”。

也许这个时候孩子们还比较稚嫩,无法真切体会到大人的良苦用心,但教育的滞后性会让他们在往后的日子里,逐渐挖掘出这两个故事的深刻意义。

当湖十局,古典围棋登峰造极的典范。

是清代国手范西屏、施襄夏在浙江平湖对弈十余局,互有胜负,二人“落子乃有仙气,此中无复尘机,是殆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1]

之所以叫做“当湖十局”,是因为对弈的位置在当湖(拓湖),也就是平湖的别称;

另外,明清之际高手约战的习惯是十局棋,实际上两人下了13局,流传的棋谱也有11局。

双蝉没听过这个故事。

她暗暗地记下了薄凌青提到的每一句话。

她会去找到这本棋谱的!

要分析当湖十局就太复杂了,这会儿没有时间,也没必要拆解那么细致。

就照着自己曾经听到的那样,薄凌青也侧重在“努力和坚持”这一点。

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于,两人虽然师从同一人,学棋的起点几乎一样,然,范西屏聪慧异常,施襄夏则“性拙喜静”,后者赶上前者花费了十五年。

最后,二人都成为了人才辈出的清代棋手之中,列于“第一人”的国手。

薄凌青:“只要我们认真学棋,各极所长,哪怕暂时落后了也不要焦躁,继续往前走,会走得越来越好的。”

小孩子学棋的年纪太小了,六七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也经常会因为下不过同学而愤怒、放弃。

是以,老师们用当湖十局的两位国手,来谆谆教诲,以启发孩子们的耐性。

双蝉点点头。

啊!都是我的榜样!

每一个都是!

很快,薄凌青的讲解到了提问的环节。

稚嫩的童声里,充满了勇气:“老师,成为职业棋手很难吗?我想拿世界冠军,可以吗?”

薄凌青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成为棋手很难,要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才可以,你可以努力学棋吗?”

“我可以!”

“我、我也可以!”

喊着“我可以”的人很多很多,有轻声的,有用力大喊的。

小孩子的问题奇奇怪怪,不惧假设,也从不担心无法实现。

想了就问了,如同双蝉曾经问她师父。

那时她也问,我可以成为棋待诏吗?

师父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她的时候眼神灰暗了许多。

直到她的父母给出了答案:你不能。

可是在这里,薄凌青对上百个孩子说,你们只要想,就可以。

哪怕这群孩子只知道了“气”;

哪怕她当时已经颇有名气。

真是讽刺,双蝉扯了扯嘴角。

她死于亲生父母之手,因为她不愿交出师父编纂好的棋谱给她的兄长去谄媚爱棋的上司,因为她不愿把自己解出来的棋让给兄长换取擅长围棋的虚名,因为他们说只有你兄长当了官我们才有好出路……

就算,她七岁的时候,这位兄长就已经下不过她的棋了。

河水真凉啊,刺骨的冷。

她甚至没有看到自己被下葬,那家人就那么的避之不及。

侯秋意叽叽喳喳:“双蝉双蝉,你这么爱下棋,你也当世界冠军好不好?那我就去当记者!记者可以采访你!”

双蝉被她冷不丁地抓住了手臂,温热的气息在耳畔流动。

她从过往的冰冷记忆里穿回此刻,颤抖被扼制,身体逐渐回温,知觉也瞬间回笼,仿佛那一霎穿梭了两个世界。

身边乱糟糟的,她听见了不远处小孩子的低声讨论。

“围棋好帅啊!”

“秦玲玲原来在下这样的棋啊!那我懂啦!”

“啊我饿了,什么时候放学呀?”

侯秋意的眼睛很好看,圆圆的、大大的,褐色的瞳孔离得近了,能看到里面倒映着的双蝉自己。

“好啊,”双蝉已经学会了这个世界里的约定方式,伸出了手指,“拉钩。”

侯秋意:“拉钩拉钩!”

[1]来自引用

[让我康康]

[撒花]终于开啦,久等了久等了!

这篇文会相对花滑那本增加更多私设,因为我根本找不到太多十年前的资料……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没办法开这本文,资料又多又杂想找的还找不到。

我之前吐槽国际滑联,等我搜了围棋才发现,这边更坑。

太多坑了,后续慢慢跟你们吐槽,写不下。

[猫爪][猫爪][猫爪]

简单说一下时间点,2017年的时候AlphaGo完成体轰动一时,之后Ai几乎杀死了围棋(原因之后会讲),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后的围棋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本文时间定在了Ai之前。

另外,2013年是我国围棋后备军井喷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棋手接连拿了6个世界大赛的冠军,并且在一些比赛里四强阶段干脆都是内战——全是中国棋手。

中日韩三国的围棋格局从日本衰落、中韩拉锯进入到了90后棋手爆发,韩国难以招架。

故而,时间点从2013开始。

·

提前叠一下buff

【我只是围棋启蒙,上了课,但主要为了写作,所以根本没有任何棋力】

【写文需求,会做夸张描述】

【有参考的会在章节作话里标注】

【前期大环境会参考2013年左右的情况】

【之后可能会作话介绍现实棋手,但不代表我一定喜欢这个人】

以及,希望可以带大家简单了解围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围棋宣讲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