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大校长关于‘融课堂’的讲座。
简单概括一下内容:就是提前准备预习清单,把上课要问的问题写在课单上,这样课堂上的时候,老师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但是好像我高中的学校就是这么干的,上课前先发清单预习,自己自学,然后找出不太会的地方,等到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重点听不会的地方。说实话,我没太能分清两者的区别,又或者是因为讲座时间较短,我没能完全领悟到‘融课堂’的精髓。
按我个人的一点理解,之所以出现课单这种东西,其实是由于双减背景下,政策不允许学校教师布置过多的作业,所以教师将一部分需要学生完成的内容放到课单里,让他们提前预习。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如果能实践成功,确实能够在双减背景下一定程度的缓解学生课后无作业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只不过我暂时还没能想明白如何能将课单与我的音乐学科联系到一起。
音乐是一门动嘴?动身体的快乐课程,和刻板的课单联系到一起去,似乎也有些失去趣味性。身为音乐老师,我积极响应新政策,目前也在思考如何将融课堂实践于音乐课程之中,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道阻且长。
点击弹出菜单